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朝后期兵部尚书杨嗣昌是怎么死的?如何评价杨嗣昌

明朝后期兵部尚书杨嗣昌是怎么死的?如何评价杨嗣昌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383 更新时间:2024/1/19 13:30:56

杨嗣昌是晚明一位重要的实务官僚,既不属于东林党,也不依附阉党。他最引人注目的成就是提出了“四正六隅十面网”的剿匪战略,被崇祯帝视为力挽狂澜的希望。同时,他还主张加派剿饷、练饷,主持对清议和,最后在督师围剿农民军的过程中死去,客观上属于为国捐躯。他是怎么死的呢?

杨嗣昌(1588年1641年),字文弱,一字子微,自号肥翁、肥居士,晚年号苦庵,湖广武陵(今湖南常德)人,中国明朝后期大臣、诗人。他是杨鹤之子,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进士,崇祯十年(1637年)出任兵部尚书,翌年入阁,深受崇祯皇帝信任。面对内忧外患的时局,杨嗣昌提出“四正六隅、十面张网”之策镇压农民军,同时主张对清朝议和。但他的计划没能成功,于崇祯十二年(1639年)以“督师辅臣”的身份前往湖广围剿农民军。他虽然在四川玛瑙山大败张献忠,但随后被张献忠致敌战术牵制,疲于奔命。

崇祯十一、十二年之交的清兵入塞,使局势急转直下。不但杨嗣昌的攘外必先安内的和谈计划化为泡影,十面张网战略也因为洪承畴孙传庭被调入京师勤王而使农民军死灰复燃,逐渐成为一张破网。张献忠在谷城厉兵秣马一年有余,终于在崇祯十二年(1639年)五月再举反旗,李自成前去会合,八月以后又分东西两头行动,至此“抚局”破产,明朝内地再度陷入干戈扰攘之中。

杨嗣昌自清兵入塞以后,就承受巨大压力,不仅李希沆、王志举等言官要求追究他的责任,他本人也屡次上疏引咎辞职。崇祯帝贬斥了弹劾他的言官,并令他落职带冠视事,不久以叙功名义使其官复原职。杨嗣昌已有脱身之意,遂推荐四川巡抚傅宗龙接替他的兵部尚书之职。没过一个月就传来张献忠撕毁招安、起兵造反的消息,杨嗣昌知道后颇为不安,因为招抚张献忠的熊文灿正是他本人推荐的,熊文灿被捕,他显然难脱干系;崇祯帝似乎也渐渐发觉杨嗣昌有点不靠谱,自己已经力排众议委以重任,如今不如令他外出督师,倘若成功,便可以对外面有个交代。杨嗣昌揣摩帝意,请缨督师,崇祯帝顺水推舟,于崇祯十二年(1639年)八月二十五日下旨命杨嗣昌督师平寇,赐尚方宝剑。经过一番准备后,杨嗣昌于九月六日陛辞,当日平台饯行时崇祯帝赠诗曰:“盐梅今暂作干城,上将威严细柳营。一扫寇氛从此靖,还期教养遂民生。”杨嗣昌听罢,边哭边拜,随后离开京师,踏上不归之路。

杨嗣昌抵达湖广襄阳行营以后,便积极展开部署,以围剿张献忠。崇祯十三年(1640年)二月,杨嗣昌麾下的总兵左良玉在川东夔州府太平县(今四川万源)玛瑙山大败张献忠,杨嗣昌报捷战果“斩馘三千六百二十,坠岩谷死者无算。”张献忠的妻妾高氏等和军师潘独鳌都被俘虏,押往襄阳。崇祯帝闻讯大喜,不仅加封左良玉为太子少保,还亲笔慰谕杨嗣昌。但是,由于杨嗣昌没能处理好诸将关系,导致左良玉和贺人龙两员骁将都不肯听命,陕西总督郑崇俭也对他阳奉阴违。崇祯十三年(1640年)八月,官军在夔州府大昌县土地岭吃了败仗,局面再度恶化。因为四川巡抚邵捷春无能,杨嗣昌亲自来到重庆主持围剿。张献忠流窜四川,杨嗣昌尾随追击,疲于奔命,张献忠曾作顺口溜挖苦道:“前有邵巡抚,常来团转舞;好个杨阁部,离我三天路”。当时杨嗣昌曾贴出告示说:有能擒斩张献忠者,赏银万两。不久后他的行营衙门惊现张献忠的传单,上面写道:“有斩阁部者,赏银三钱。”杨嗣昌瞠目结舌,对周围疑神疑鬼,身心更加痛苦。

杨嗣昌是晚明一位重要的实务官僚,既不属于东林党,也不依附阉党。他最引人注目的成就是提出了“四正六隅十面网”的剿匪战略,被崇祯帝视为力挽狂澜的希望。同时,他还主张加派剿饷、练饷,主持对清议和,最后在督师围剿农民军的过程中死去,客观上属于为国捐躯。杨嗣昌是怎么死的呢?

崇祯十四年(1641年)正月,张献忠又在开县黄陵城大破猛如虎所部,出川直趋襄阳。与此同时,一直被围困在奉节鱼腹山的李自成也利用左良玉与杨嗣昌的矛盾,突围转进河南,并攻陷了洛阳,处死皇叔福王朱常洵。二月五日,杨嗣昌一直认为安全的行营襄阳为张献忠所奇袭,襄王朱翊铭被杀,张献忠在处死朱翊铭时还说:“吾欲断杨嗣昌头,嗣昌在蜀,今当借王头,使嗣昌以陷藩伏法。”

当时杨嗣昌已须发皆白,罹患重病,他在崇祯十四年(1641年)正月八日就向皇帝感叹:“此身之忧劳病瘁,日呕痰血,夜不得眠,奄奄垂毙,不敢言矣!更兼襄库饷无半文,督臣移咨可骇,臣愈增忧愤,不知死所。”二月二十八日,杨嗣昌为追击出川的张献忠而行军至夷陵(今湖北宜昌)时,得知洛阳、襄阳相继失守及二王被杀的消息时,深感无颜面对皇帝,彻底崩溃。从此杨嗣昌饮食不进,走到荆州沙市徐家园时便卧床不起,一切事务交给监军万元吉处理,并通知家属来荆州见他最后一面。三月初一日,杨嗣昌死于沙市。关于他的死因,有记载他是自缢或服毒而死,但都是传闻之词,其实是因为洛阳、襄阳失守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稻草,使本已重病在身的杨嗣昌惊忧交加而死。他去世后,崇祯帝亲撰祭文,追赠太子太傅,并哀叹:“自杨嗣昌殁,无复有能督师平贼者。”虽然他也下令追究杨嗣昌使二藩沦陷的责任,但最终以“议功”之例免罪。针对攻击杨嗣昌的上疏,崇祯帝也一概留中。他把六部九卿、科道等官召进宫内,宣布:“杨嗣昌系朕简用,用兵不效,朕自鉴裁;况尚有才可取。”接着他训斥上疏的臣工是“大家排斥,意欲沽名。……本该重治,尔等又说朕庇嗣昌,姑饶这一遭。”

杨昌以辅臣之礼葬于龙阳县,两年后张献忠破武陵,扒开杨嗣昌的坟墓并烧其灵柩,后来其子孙移葬其于桃源县金厂溪月宏山下。

标签: 杨嗣昌

更多文章

  • 南宋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史浩简介及个人著作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史浩

    史浩(1106年1194年),字直翁,号真隐。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

  • 如何评价乔治·华盛顿?其统帅能力不足以被评战争英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盛顿

    乔治·华盛顿(George Washington,1732年2月22日1799年12月14日)[1-2],美国杰出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军事家、革命家,美国开国元勋、首任总统。1775年至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时任大陆军(Continental Army)的总司令,1787年主持了制宪会

  • 德国总统兴登堡简介 世人是如何评价兴登堡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兴登堡

    兴登堡的一生一直与容克贵族联系着,他出生在一个容克贵族家庭,兴登堡就是容克地主身份,容克地主的身份影响了兴登堡一生。兴登堡的地主身份出身,让兴登堡有着很深的忠君与军事思想。兴登堡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一名军人,在晚年的时候转而从政当了十年的总统。兴登堡简介中写道,他在小时候被送入军事学院,接受普鲁士的

  • 连任美国四任总统罗斯福简介 世人是如何评价罗斯福总统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罗斯福

    西奥多·罗斯福(Theodore Roosevelt,Jr.,人称老罗斯福,昵称泰迪(Teddy)1858年10月27日1919年1月6日),美国历史学家、政治家,第26任总统(1901-1909)。曾任海军副部长,1900年当选副总统。1901年总统威廉·麦金莱(Wil

  • 美国总统林肯简介 马克思是如何评价他的?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林肯

    英国《泰晤士报》2008年组织专家委员会对43位美国总统分别以不同的标准进行“最伟大总统”排名,亚伯拉罕·林肯列为第一。共产主义革命导师马克思十分高度地评价林肯说:“他是一个不会被困难所吓倒、不会为成功所迷惑的人,他不屈不挠地迈向自己的伟大目标,而从

  • 朝鲜第二代最高领导金正日简介及作品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金正日

    金正日(1941年2月16日-2011年12月17日),朝鲜第二代最高领导人,历任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朝鲜国防委员会委员长、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及朝鲜劳动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等职务。金正日是朝鲜建国领导人金日成长子,其母为金正淑。金正日经过名义选举,世袭了金日成的最高领导人地位,统治朝鲜

  • 朝鲜金正恩的老婆是谁?金正恩妻子颜值美貌如花?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朝鲜

    现任朝鲜最高领导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元帅,朝鲜劳动党委员长 ,朝鲜劳动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长,朝鲜国务委员会委员长,朝鲜人民军最高司令官。金正恩是朝鲜第二代最高领导人金正日幼子、第一代最高领导人金日成之孙。2012年7月25日朝鲜官方媒体第一次在正式报道中提及了金正恩的夫人李雪主。金正恩和李

  • 被誉为印度“导弹之父”阿卜杜尔·卡拉姆竟是第11任印度总统!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卡拉姆

    印度总统是印度的国家元首及第一公民,也是印度武装部队的最高统帅。理论上,总统拥有不少权力,不过实际上许多赋予总统的权力由印度总理领导的部长会议行使。总统由国会及各邦立法机关经选举产生的议员选出,每届任期5年。现任总统可竞逐连任。导弹总统卡拉姆1931年10月15日生于印度南方的泰米尔纳德邦的特努什

  • 亚圣孟子简介 儒学代表人物孟子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孟子

    众所周知,儒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人的孟子有“亚圣”的美誉,他的学术成就是非常高的,被誉为先秦时期中国最重要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和哲学家,一生都十分尊崇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并且效仿孔子周游历国,最后也是郁郁不得志,美誉实现他的理想抱负。孟子是个怎样的人孟子的为人处世是很令人

  • 浓墨宰相刘墉真的是弯腰驼背其丑无比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浓墨,宰相,刘墉,真的,弯腰,驼背,其丑,无比,刘墉,简介

    刘墉简介刘墉,清朝的政治家、书法家,父亲曾是清乾隆时期的重要之臣刘统勋。刘墉学识多才,在乾隆十六年中了进士。历任了翰林院庶吉士,太原府知府等诸多职位。为人在工作期间奉公执法,廉洁清明。他的书法也是一绝,造诣深厚,还是清朝著名的帖学大家。在民间流传一个关于他书法的名号“浓墨宰相”。刘墉画像刘墉的一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