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朝文人气节之冠于谦:只手降大明从危机拉回

明朝文人气节之冠于谦:只手降大明从危机拉回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926 更新时间:2024/1/6 17:09:58

明代于谦是谁

《明史》曾评价于谦说:“于谦为巡抚时,声绩表著,卓然负经世之才。”那么,明代于谦是谁。要想全面地了解明代于谦是谁这一问题,需要从于谦简介开始说起。于谦生于公元1398年,卒于1457年,享年59岁。于谦的祖籍虽然在河南商丘,但是于谦自幼在浙江杭州一带长大。于谦少年时期非常仰慕文天祥,他认为文天祥是一位顶天立地的英雄。

于谦

为了学习文天祥不屈的气节,于谦经常将文天祥的画像挂在座位一旁,每当读书困倦时,于谦都会以文天祥的故事来激励自己。于谦七岁时,有一个和尚在无意中看到了于谦相貌,并且告诉于谦说,小于谦长大后,会是一名拯救朝政的宰相。公元1421年,于谦时年23岁,因为参加考试一举夺得辛丑科进士,进而进入明朝廷为官。不久之后,于谦跟随明宣宗镇压了汉王朱高煦的叛乱。因为于谦在平定汉王朱高煦叛乱中立下显赫功绩,因此明宣宗提拔于谦为巡按江西一职。

随后几年,于谦以兵部右侍郎的身份在山西、河南一带履行巡抚的职责。公元1446年,于谦因没有贿赂王振而遭到其他同党的诬陷入狱。等到于谦出狱后,于谦更加明白肩上责任的重大。公元1449年,土木堡之变爆发,于谦亲自率领将士抵抗敌军来袭。明英宗被抓之后,于谦以江山社稷为重,积极挽救明朝政权于水火之中。

明朝于谦的故事

于谦又被后人称为“救时宰相”,关于明朝于谦的故事至今在民间广为流传。“两袖清风”讲述的就是明朝于谦的故事。话说,于谦担任兵部侍郎期间,有一次在河南一带巡查。当时,朝廷的政权被宦官王振所把持,各地官员为了拉拢王振,纷纷用重金和稀有宝物去贿赂王振。即使在外地出差的官员,等到回京时,也要带一些金银财宝前去献给王振。

于谦雕像

如果要是哪位官员没有给王振献上宝物,那么他就很有可能遭到王振及其党派的打击报复。两袖清风的于谦当然看不过王振嚣张跋扈的样子,但是苦于没有证据,所以没法扳倒王振及其党羽。等到于谦从河南回京时,有同僚建议于谦回京之后给王振进奉一些金银财宝,顺便再拿点河南的土特产送给权贵们。于谦听完同僚的建议后,他哈哈大笑,随后拿起毛笔,在白纸上洋洋洒洒写下一首诗歌。诗歌内容就是:“绢帕茹蘑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同僚看完这首诗歌后,立马明白了于谦的意思。等到于谦踏上回京之路时,他果然没有带上当地的土特产。等到于谦回京之后,大多官僚都以为于谦会对王振有所表示,但是于谦依然我行我素出入朝廷,丝毫没有顾及王振及其党羽的看法。后来,人们常常用“两袖清风”这一成语来形容于谦为人清廉、正直的美好品行。

明朝于谦的成就

明朝于谦有着“救时宰相”的美称。明朝于谦的成就主要体现在政治、军事、文学和思想四个方面。众所周知,“两袖清风”是明朝于谦的代名词,于谦不仅在生活中主张清廉,同时他在政治舞台上依然秉持清廉的作风。于谦为官期间,他敢于为民请命。只要有作奸犯科者,于谦绝对会毫不留情的惩处打压。

于谦画像

当明朝廷贪污的官员比比皆是,于谦的清廉精神如同一剂强心针,及时改良了朝廷贪污腐败的风气。明朝于谦的成就之二,就是于谦在军事领域的建树。到了明朝后期,明朝廷出现了冗官、冗军等现象。于谦看到这一情况之后,他主张“兵贵在精,将贵谋勇”,除此之外,于谦还号召士兵们在遇到紧急特殊情况时,要懂得随机应变。为了将明朝军队培养成为一支精锐军队,于谦创立了团营之制。于谦所创立的团营之制具有积极意义,对后来明朝兵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标签: 明朝文人气节之冠于谦只手大明危机拉回明代

更多文章

  • 大唐秘史:这位大臣将武则天送上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大唐,秘史,这位,大臣,武则天,送上,皇位,弘道,元年,68

    弘道元年(683年),高宗病危,鉴于太子李显充东宫才三年,处理国事经验不足,高宗遗诏命自己信赖的宰相裴炎与两位侍郎刘奇贤、郭正一为顾命大臣,“于东宫平章事”,以辅佐太子登基,并在遗诏中留了“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兼取天后进止”的话,即特别授权武则天以太后身份兼决大事。但并不是全权委托武则天临朝管理国事,

  • 魏忠贤是怎么死的?魏忠贤的功与过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魏忠贤,怎么,死的,公元,1627年,年仅,23岁,明熹宗

    公元1627年,年仅23岁的明熹宗因纵于声色而身患重病,不久即死去。魏忠贤深知皇帝对自己重要性,他曾想尽各种方法救皇帝的命。熹宗没有儿子,张皇后在熹宗死前举荐熹宗的弟弟信王朱由俭作为皇位的继承人,即明崇祯帝。崇祯帝早就不满于魏忠贤、客氏的专权,因而上台后便伺机除掉这两个奸邪之人。御史、谏官们也一哄而

  • 忽必烈与阿里不哥的故事 阿里不哥家族人员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忽必烈,阿里,不哥,故事,家族,人员,介绍,忽必烈,阿里,不

    忽必烈是阿里不哥的哥哥。蒙哥去世后,阿里不哥乘长兄忽必烈和次兄旭烈兀不在之时,想要乘机夺取汗位,本来阿里不哥十分不满意忽必烈汉化的政策,所以,不想让他称汗。阿里不哥立马下令让左丞相阿兰答儿去漠北一带征兵用以扩充势力,让脱里赤在河朔一带征集兵力,这件事情传达了忽必烈的耳朵里,他知道阿里不哥想要借此机会

  • 鬼谷子简介 鬼谷子的真名是什么历史上有没有这个人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鬼谷子,简介,真名,是什么,历史,上有,有这,个人,鬼谷子

    鬼谷子,人如其名,他就像鬼魅一般捉摸不定。神秘,是每个读过他的书,看过他的故事的人,最直观的感受。关于他个人生平的记载,在 史书上几乎不见踪迹,他最为人所道的是他门下的牛人徒弟们和他的著作《鬼谷子》及《本经阴符七术》。鬼谷子,姓王名诩,又名王禅,号玄微子,春秋末战国初时人。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

  • 明朝最后一个首辅周延儒:忠臣还是奸臣?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明朝,最后,一个,首辅,周延,忠臣,还是,奸臣,明朝,周延

    明朝周延儒明朝最后一个首辅,只要对明朝历史有一定了解的人都知道,那就是周廷儒。周廷儒于1593年生,幼年时期,就有了一定的名气,从小就能写一手的好文章,为人比较有个性,民间对其的传说有很多。周廷儒肖像据说,周廷儒4岁的时候,他的祖父驮着他去街市上瞎逛,看到了一座徐阁老徐溥的碑坊,就问道:“徐阁老当了

  • 清朝大臣索额图和明珠:康熙更器重哪一个?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清朝,大臣,索额,明珠,康熙,器重,哪一个,索额,简介,黄旗

    索额图简介索额图,正黄旗出身。出生于清朝最为辉煌的时代,康熙年间。他可谓一出生便是名副其实的官二代,为何如此说呢?索额图剧照只因他老父实在太过于有名,辅佐过三任皇帝,见证了明朝的灭亡,大清朝的诞生。他将索氏一族带入了权势之门,开启了家族辉煌荣耀的历史,并为子孙铺设了平坦的为官之道,以亲身经历言传身教

  • 朱厚照为什么没儿子是因为沉湎酒色吗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厚照,为什么,儿子,是因为,沉湎酒色,朱厚照,死因,去世

    朱厚照死因朱厚照的去世在当时看来可能有点出乎意料,可是其中也有一些因素注定朱厚照的生命不会很长。那么朱厚照死因是什么呢?《正德演义》 朱厚照剧照关于朱厚照死因其实和他迷恋女色有关系。因为朱厚照对女色十分感兴趣,而且这种兴趣越来越强烈,在建造了豹房以后就更严重了,因为朱厚照整天就围着女子生活,作息不规

  • 北齐三将之一的斛律光的死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北齐,之一,斛律,死因,是什么,斛律,怎么,延续,百余,年的

    斛律光怎么读在延续了两百余年的南北朝时期,占据北方一隅,只存在了二十八年的短暂王朝北齐是一个很独特的政权。北齐的统治者高氏一族的男子普遍长得英俊潇洒,同时也具有极高的智慧和非凡的胆识。但是另一方面,他们又十分地残暴和荒淫,为了争夺皇位自相残杀几乎已经成了家常便饭。而正是因为他们残暴的统治,才导致北齐

  • 揭秘李元吉妻子竟与李世民有染?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揭秘,李元吉,妻子,李世民,有染,李元吉,简介,唐高祖,高祖

    李元吉简介李元吉是唐高祖李渊的第四子,唐太宗李世民的一母同胞的亲弟弟。按照中国人的习惯一般最小的孩子时最受宠爱的,但是李元吉却不受父母待见,原因就是他一出生就天生皮肤黝黑,面目凶煞,父母见到他这个模样非常惊讶,从此就对他非常厌恶。电视剧中的李元吉这个李元吉不仅长得很不好看,而且为人阴险狡诈、非常凶残

  • 微生物学家巴斯德的信仰 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实验的结论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生物学家,巴斯,信仰,实验,结论,从某种意义上,巴斯,一位

    从某种意义上说巴斯德是一位科学家,但是他却说自己不懂科学,还说自己相信神创论,当然,这与巴斯德信仰基督教有关。他相信神,不能说他迷信,也并不影响他的研究,反而这种信仰一直促使他不断进行探索。曾经有一段时期,有些派别的知识分子主张“自然生万物”,而巴斯德认为这是谬论,他勇敢地站起来反对,所以那时的他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