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戚继光斩子:戚继光儿子因何事被父亲斩杀?

戚继光斩子:戚继光儿子因何事被父亲斩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320 更新时间:2024/1/24 7:05:31

据《仙游县志》载,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海门一带抗倭。一次,约三千名倭寇在海门沿海上岸,准备去临海、仙居一带抢劫。戚继光命令戚印领兵在双港与城西交界的花冠岩一带埋伏,自己出兵佯败,把倭寇引到上界岭,等倭寇全部进入包围圈后,再两军夹击,一举全歼。结果戚印年轻气盛,交战心切,没等倭寇全部进入包围圈就下令擂鼓冲锋,结果让一部分倭寇逃脱了。

戚继光回营升帐,因戚印没按照军令行事,下令推出去斩首。陈大成等将领跪在地上要求从宽处罚,留他一条性命将功赎罪。戚继光不答应,说:"我是一军主帅,如果我的儿子犯了军令可以不杀,以后还怎么带兵?军中的命令还有谁去执行?"于是,就在白水洋上街水井口这个地方,戚继光将戚印斩杀。

后来当地的百姓怀念戚公子,便在风岭上为他建造了一座太尉殿,据说这座大殿的残迹至今犹存。

“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儿郎,倭寇来,不要慌,我有戚爷会抵挡。”这是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广为流传的一首民谣,谣中的戚爷指的是明代著名抗倭名将、民族英雄戚继光。

戚继光(1528年—1588年),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山东蓬莱人。戚继光出生将门,自幼便立志驰骋疆场,保家卫国,曾挥笔写下“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著名诗句。戚继光17岁时承袭了父祖历任的登州卫指挥佥事之职,25岁时被提升为署都指挥佥事,担负起山东沿海防守海疆、抵抗倭寇的重任。

倭寇的形成,最早要追溯到元朝。为了剿除倭寇之患,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素有威名的戚继光被调任到倭患最为严重的浙江任都司佥书,主持这一地区的抗倭斗争。戚继光初至浙江时,这一地区卫所空虚,士兵老弱;将官不习武艺,不懂兵法;水军战船十存一二,且年久失修……有一次,八百多名倭寇侵入浙江沿海的龙山所,戚继光亲自率军迎击,但是由于明军老弱怯战,接战没几个回合,便已显现出溃败的迹象。在这危急关头,戚继光一马当先,冲至阵前,连发几箭,将倭寇的几个头目射倒,倭寇明军统帅如此英勇,便仓惶逃窜。为了改变这种兵士羸弱、防备松弛的现状,戚继光从当地的渔民、蛋户中招募新军,并加以严格的训练,这支军队虽然人数不多,只有三千多人,但是打起仗来,却个个都能以一当十。这支军队不仅作战勇敢,而且纪律严明,从不敢乱民扰民。当地的人都亲切的称呼这支纪律严明、能征善战的队伍为“戚家军”。戚继光依靠这支能征善战、纪律严明的军队,在抗倭的斗争中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

戚继光斩子的故事几百年来一直在闽、浙一带广为流传。在福建莆田,这一故事还被改编为闽剧《戚继光斩子》,以艺术的形式在民间盛传不衰。此外,在福建宁德、连江、闽侯,浙江义乌等地也有类似的传说。戚继光斩子的故事到底是不是历史事实,到底发生在那个地方一直众说纷纭,没有定论。

也有人认为戚继光斩子的故事发生在浙江台州地区。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浙江抗击倭寇,几次大的战役都连战连捷,打得倭寇是闻风丧胆。

有一次,戚继光率领军对在台州府围剿一股倭寇,倭寇与戚家军接战之后,很快大败,有一股残敌想绕道城北的大石退守仙居。为了彻底消灭这股倭寇,戚继光立即命自己的儿子戚印为先锋,率领军队抄近路在白水洋常风岭一带伏击。临行前戚继光一再交代戚印,与倭寇接战之后,不要急于求胜,要佯装失败,将敌人诱至仙居城外再以反击,以迫使城中的倭寇出援,一举歼灭。违反军令者要按军法处置。戚印率军到达常风岭之后,将军队埋伏在山道两旁的树丛中,此时,倭寇的队伍也沿着这条山道开了过来,前面还押着一些抢掠来的妇女牛羊等,戚小将见后,气愤万分。

标签: 戚继光斩儿子何事父亲斩杀仙游县志戚继率领

更多文章

  • 北宋科学家沈括人称他为“壬人”是何意思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北宋,科学家,沈括,人称,他为,amp,ldquo,壬人,r

    北宋科学家沈括沈括是北宋一名有名的科学家。无论是在北宋时期,还是在后朝后代大批科学家当中,沈括一直是最优秀最卓越的科学家之一。沈括可以说是个全才,天文、数学、地理、生物、医学、物理……似乎每一门都非常擅长,要是放在当今那就是一个文理通吃的学神级人物。北宋科学家沈括而且沈括还不仅仅是一名优秀的科学家,

  • 窝阔台的儿子叫什么 元太宗窝阔台的继承人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窝阔台,儿子,什么,太宗,继承人,窝阔台,成吉思汗,三个,儿

    窝阔台是成吉思汗的第三个儿子,即位后开始管理整个蒙古,但窝阔台嗜酒,沉溺美色,没过多久就酗酒而死,他所建立的窝阔台汗国是蒙古汗国中建国最短的。众所周知,窝阔台死后,他弟弟拖雷的儿子蒙哥继承了王位,成就了一方霸业,那为什么窝阔台的儿子没有继承王位呢?其实,窝阔台是突然离世的,他并没有立下遗嘱将王位传给

  • 明朝文人气节之冠于谦:只手降大明从危机拉回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明朝,文人,气节,之冠,于谦,只手,大明,危机,拉回,明代

    明代于谦是谁《明史》曾评价于谦说:“于谦为巡抚时,声绩表著,卓然负经世之才。”那么,明代于谦是谁。要想全面地了解明代于谦是谁这一问题,需要从于谦简介开始说起。于谦生于公元1398年,卒于1457年,享年59岁。于谦的祖籍虽然在河南商丘,但是于谦自幼在浙江杭州一带长大。于谦少年时期非常仰慕文天祥,他认

  • 大唐秘史:这位大臣将武则天送上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大唐,秘史,这位,大臣,武则天,送上,皇位,弘道,元年,68

    弘道元年(683年),高宗病危,鉴于太子李显充东宫才三年,处理国事经验不足,高宗遗诏命自己信赖的宰相裴炎与两位侍郎刘奇贤、郭正一为顾命大臣,“于东宫平章事”,以辅佐太子登基,并在遗诏中留了“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兼取天后进止”的话,即特别授权武则天以太后身份兼决大事。但并不是全权委托武则天临朝管理国事,

  • 魏忠贤是怎么死的?魏忠贤的功与过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魏忠贤,怎么,死的,公元,1627年,年仅,23岁,明熹宗

    公元1627年,年仅23岁的明熹宗因纵于声色而身患重病,不久即死去。魏忠贤深知皇帝对自己重要性,他曾想尽各种方法救皇帝的命。熹宗没有儿子,张皇后在熹宗死前举荐熹宗的弟弟信王朱由俭作为皇位的继承人,即明崇祯帝。崇祯帝早就不满于魏忠贤、客氏的专权,因而上台后便伺机除掉这两个奸邪之人。御史、谏官们也一哄而

  • 忽必烈与阿里不哥的故事 阿里不哥家族人员介绍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忽必烈,阿里,不哥,故事,家族,人员,介绍,忽必烈,阿里,不

    忽必烈是阿里不哥的哥哥。蒙哥去世后,阿里不哥乘长兄忽必烈和次兄旭烈兀不在之时,想要乘机夺取汗位,本来阿里不哥十分不满意忽必烈汉化的政策,所以,不想让他称汗。阿里不哥立马下令让左丞相阿兰答儿去漠北一带征兵用以扩充势力,让脱里赤在河朔一带征集兵力,这件事情传达了忽必烈的耳朵里,他知道阿里不哥想要借此机会

  • 鬼谷子简介 鬼谷子的真名是什么历史上有没有这个人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鬼谷子,简介,真名,是什么,历史,上有,有这,个人,鬼谷子

    鬼谷子,人如其名,他就像鬼魅一般捉摸不定。神秘,是每个读过他的书,看过他的故事的人,最直观的感受。关于他个人生平的记载,在 史书上几乎不见踪迹,他最为人所道的是他门下的牛人徒弟们和他的著作《鬼谷子》及《本经阴符七术》。鬼谷子,姓王名诩,又名王禅,号玄微子,春秋末战国初时人。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

  • 明朝最后一个首辅周延儒:忠臣还是奸臣?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明朝,最后,一个,首辅,周延,忠臣,还是,奸臣,明朝,周延

    明朝周延儒明朝最后一个首辅,只要对明朝历史有一定了解的人都知道,那就是周廷儒。周廷儒于1593年生,幼年时期,就有了一定的名气,从小就能写一手的好文章,为人比较有个性,民间对其的传说有很多。周廷儒肖像据说,周廷儒4岁的时候,他的祖父驮着他去街市上瞎逛,看到了一座徐阁老徐溥的碑坊,就问道:“徐阁老当了

  • 清朝大臣索额图和明珠:康熙更器重哪一个?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清朝,大臣,索额,明珠,康熙,器重,哪一个,索额,简介,黄旗

    索额图简介索额图,正黄旗出身。出生于清朝最为辉煌的时代,康熙年间。他可谓一出生便是名副其实的官二代,为何如此说呢?索额图剧照只因他老父实在太过于有名,辅佐过三任皇帝,见证了明朝的灭亡,大清朝的诞生。他将索氏一族带入了权势之门,开启了家族辉煌荣耀的历史,并为子孙铺设了平坦的为官之道,以亲身经历言传身教

  • 朱厚照为什么没儿子是因为沉湎酒色吗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朱厚照,为什么,儿子,是因为,沉湎酒色,朱厚照,死因,去世

    朱厚照死因朱厚照的去世在当时看来可能有点出乎意料,可是其中也有一些因素注定朱厚照的生命不会很长。那么朱厚照死因是什么呢?《正德演义》 朱厚照剧照关于朱厚照死因其实和他迷恋女色有关系。因为朱厚照对女色十分感兴趣,而且这种兴趣越来越强烈,在建造了豹房以后就更严重了,因为朱厚照整天就围着女子生活,作息不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