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厚熜在位期间,在政治方面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朱厚熜在位期间,在政治方面有哪些作为与成就?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845 更新时间:2023/12/12 21:09:58

朱厚熜,即明世宗,明朝第十一位皇帝,在位共四十五年,年号嘉靖。他是明宪宗第四子兴献王朱祐杬次子,明孝宗朱佑樘的侄子,明武宗朱厚照的堂弟。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正德十六年(1521年),武宗驾崩,死后无嗣,其生母张太后与内阁首辅杨廷和决定,由近支的皇室、武宗的堂弟朱厚熜继承皇位。朱厚熜即位之初,通过大礼议逐步掌握皇权。在位早期,他英明苛察,严以驭官、宽以治民、整顿朝纲、减轻赋役,史称“嘉靖新政”。后期崇信道教、宠信严嵩等人,导致朝政腐败。在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的“壬寅宫变”中几乎死于宫女之手,此后长期不理朝政,迷信方士、浪费民力,最终激起民变。同时蒙古俺答汗长年寇边,甚至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兵临北京城下,史称“庚戌之变”;倭寇也侵略东南沿海。“南倭北虏”始终困扰着嘉靖一朝,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1567年1月1)于乾清宫去世,庙号世宗,谥号钦天履道英毅神圣宣文广武洪仁大孝肃皇帝,葬于永陵。

为政举措

嘉靖帝在位的前二十年中很有作为。除采取了历代新君例行的大赦、蠲免、减贡、赈灾等措施外,还扭转了自正统以来形成的宦官擅权、败坏朝政的局面,并下令清理庄田,“不问皇亲势要,凡系冒滥请乞及额外多占者悉还之于民”,废除勋戚世袭等。所有这些举措皆进一步巩固了明朝的统治。

政治

大礼议

嘉靖帝14岁即帝位,因想追封亲生父母的尊号,但首辅杨廷和等旧臣要求他改换父母而引发了长达三年半的大礼议之争;世宗不顾朝臣反对,追尊生父为兴献帝后又加封为献皇帝、生母为兴国皇太后,改称孝宗敬皇帝曰“皇伯考”。嘉靖十七年(1538年)九月兴献帝被追尊为“睿宗知天守道洪德渊仁宽穆纯圣恭简敬文献皇帝”,并将兴献帝的牌位升袝太庙,排序在明武宗之上,改兴献王墓为显陵,大礼议事件至此最终结束。

历经三年半的大礼议,最后以君权的高压结束,之后嘉靖帝羽翼丰满,并且由议礼的过程体会到了如何行使皇权的无上威严,此后变得独断独行。大礼议加强了皇权专制,促成了嘉靖帝刚愎自用的政治作风。

从此再也没有官员敢非议皇帝的意见,皇帝依然年轻,但是他的无上权威已经没人再敢质疑。从毫无根基的藩王到雷霆万钧的帝王,嘉靖帝转变得非常出色。

大礼议使得杨廷和与嘉靖帝两人彻底决裂,杨廷和后被削官为民,嘉靖帝在理论和礼仪上终于为自己树立了正统地位;在权力上终于独揽乾纲,威慑群臣。除强化了皇权外,还产生了许多其他严重后果。由于朝野上下都把主要精力集中于议礼,因此干扰、冲击、扰乱了政治、经济的进步性改革;由于只要顺着嘉靖帝的意愿议礼有功,便可飞黄腾达,甚至一跃而为巨卿宰辅,因此酿成谄媚之风;由于议礼两派党同伐异,势不两立,因此酿成党争之风。所有这一切都加重了朝政的腐败,因此史家说“吏治繁伪,兵政窳惰,民力虚耗,亦由是始”。

完善内阁

明太祖把宰相废除了之后,一天要处理的国家大事400件,每天需要阅读的文字可能是20万左右。明太祖不得不使用一些学士来帮助他处理行政工作。一代一代演变到了嘉靖帝时,内阁制度才正式有模有样:有名称、办公地点、下属人员,内阁的所有大学士级别就从原来的五品或六品提升到了二品,甚至一品,比所有的五府六部官员们级别都高,所以到了嘉靖时期才最后形成了内阁制度。

推行改革

嘉靖帝在位前期推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清理勋戚庄田、罢天下镇守中官、改革科举制度、革除外戚世封等,内容广泛,成效显著。所以获得很多赞美之声。河南道御史刘安说:“今明天子综核于上,百执事振于下,丛蠹之弊,十去其九,所少者元气耳。”

明代名臣张居正在万历三年(1575年)以自己少年时的亲身体验,对嘉靖前期整顿学政的成就予以极高的评价。他说:“臣等幼时,犹及见提学官多海内名流,类能以道自重,不苟徇人,人亦无敢干以私者。士习儒风,犹为近古。”

明人黄光升《昭代典则》载:“张孚敬奏革各省镇守内臣及清勘皇亲庄田,土官得行其志,黎庶得安其寝,天下鼓舞若更生,其功万世不可泯也。”

隆庆二年(1568年)进士李乐对嘉靖前期革除镇守中官的积极作用给予的较为全面的评价,言道:“世宗皇帝继统,年龄虽小,英断夙成,待此辈不少假借。又得张公孚敬以正佐之,尽革各省镇守内臣,司礼监不得干预章奏。往瑾时,公卿大臣相见,无敢抗礼,甚有拜伏者。自张公当国,司礼以下各监局巨珰,见公竦息敬畏,不敢并行并坐,至以“张爷”呼之,不动声色,而潜消其骄悍之心。盖自汉唐宋元以来,宦官敛戢,士气得伸,国体尊严,未有如今日者,诚千载一时哉!”

嘉靖帝和张璁、方献夫在革除外戚世封的问题上也达到了共识,下令永远废除此制,《明通鉴》编纂者说:“安昌伯钱维圻卒,其庶兄维垣请嗣爵,下吏部议。尚书方献夫等言:‘外戚之封,不当世及。’历引汉、唐、宋事以证。璁以为然,力主之。上善其言,诏:”自今外戚封爵者,但终其身,毋得请袭。’自是,外戚遂永绝世封。”

明代史学家何乔远《名山藏》总结嘉靖前期“励精化理,湔濯海内观听,挈清政本,杜塞旁落,奋武揆文,网罗才实。至于稽古礼典,取次厘毖一切,创必表章,轶往宪来,赫然中兴,多孚敬(张璁)所翼赞。” 何乔远认为嘉靖前期出现的国家中兴是得益于首辅张璁推行的改革。

由于在张璁之后的阁臣中无人能够担当继续推行改革的重任。于是,明朝又进入了新一轮的因循败政之中。嘉靖十八年后,嘉靖帝从锐意进取转向消极荒殆,在嘉靖后期,海瑞于嘉靖四十五年亦言:世宗“二十余年不视朝,法纪弛矣”。

在位年号

嘉靖是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明世宗朱厚熜(1507年9月16日-1567年1月23日)的年号,明朝使用嘉靖这个年号一共45年,是明朝使用第二长的年号(最长的是明神宗万历帝一共48年)。

标签: 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管叔等人为什么却要联合敌人推翻自己的国家 他是怎么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周朝,周武王,风云人物

    周武王推翻商朝之后,仅仅在位4年,便撒手而去。周武王塑像此时,他的儿子周成王只有13岁,还不能处理政务,于是便由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辅佐执政。作为辅政人物,历史上最著名的人物有两个。一个是周公旦,另一个就是霍光,他们是所有辅政大臣心中的楷模和偶像。曹操的《短歌行》中: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也是拿周公自比

  • 朱元璋和朱标关系那么好 康熙为何会闹出九子夺嫡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风云人物

    对朱元璋和康熙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为何朱元璋和朱标关系融洽,而康熙帝却闹出了“九子夺嫡”?历来,皇帝和太子的关系,都是决定一个朝代是否安稳的一大要素。连那些千古一帝们,都没法避免,如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和康熙帝时期的“九子夺嫡”等。一片乱象中,朱元璋父子却呈现出一派

  • 萧何刘邦是什么关系?刘邦为什么因为萧何一句话而草率立韩信为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萧何,汉朝,风云人物

    有这样一句古话叫做“成也萧何败萧何”,说的是一件事情的成功失败都是由一个人造成的,而这句古话的男主角正是著名的军事家——韩信。说韩信因萧何被杀着实有些牵强,因为真正下令处死萧何的人是吕后,萧何也是无能为力的。而韩信的成功的确离不开萧何的推波助澜。当初韩信在项羽部下时,只做了一个小小的郎中,因得不到项

  • 舒妃:历史上一代宠妃,熬死令妃成众妃之首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舒妃,清朝,风云人物

    若要问《如懿传》中对皇帝最痴情的女人是哪一个,那就非舒妃叶赫那拉·意欢莫属了,意欢早在入宫前便与皇上有过一面之缘,正是这一面之缘让意欢对皇上产生了好感,后来,意欢在太后的安排下入宫,但却从来没有按照太后的授意搅乱后宫,只一心守护着与皇上那看似美好的爱情。当意欢了解的事情的真相后,才恍然得知自己一片真

  • 胡亥到底有没有篡位 秦始皇究竟将皇位传给谁了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秦始皇,胡亥,风云人物

    不仅是秦始皇,我们对于他的态度是褒贬不一的,而且我们今天所说的胡亥,他曾经成为皇帝的这样一个事情,也一直以来受到很多人的质疑,那么当时的胡亥,很多人对于他成为皇帝之后的政治,都是非常的抵制的,而且认为他和秦始皇一样,两个人都是非常残暴的人。那么对于当时的胡亥,他到底是继承了上一任皇帝的遗嘱而成为皇帝

  • 安史之乱史思明是个怎么样的人?史思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唐朝,史思明,风云人物

    安史之乱史思明是个怎么样的人?史思明是怎么死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安史之乱当中,可能很多人的关注点都放在了安禄山的身上,但这场叛乱之所以叫做安史之乱,安禄山在其中称得上是头号人物,不过除了安禄山之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人,那就是史思明。虽然说史思明的名气肯定没有安禄山大,但是能够成

  • 谦妃:15岁选秀入宫,日夜宠幸,死后乾隆辍朝三日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谦妃,清朝,风云人物

    大家都知道,康熙是清朝生育力最强的皇帝,他一生有35个儿子,相比之下,他的儿子雍正子嗣便稀少了一些,仅有10个儿子。在雍正的这10个儿子中,最小的名为弘曕,又称“圆明园阿哥”。在《甄嬛传》中,弘曕是甄嬛所生之子,实际上,弘曕的生母却另有其人,她便是谦妃。关于谦妃,《清史稿》记载其“事世宗潜邸”,事实

  • 廖政国:抗战时唯一率部打进上海的人,还干掉鬼子四架飞机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廖政国,近代,风云人物

    1939年,一次,吴焜率领江抗东进纵队讨伐青浦县的“忠义救国军”,在追击逃敌时,2营营长廖政国奋起直追,他和两个连和两个机枪排一口气追出60多里,半夜时分,他们才发现竟然追到了一个空旷的大平地,抬头一看,前面只有几栋孤零零的洋房,铁丝网围着大空地,廖政国问道:“这是什么地方呀?”向导说:“这是鬼子的

  • 南宋名将李宝简介:出身农家,重视气节,颇有胆略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风云人物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 明朝边将江彬简介:因善察言观色,而成为明武宗义子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风云人物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