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萧何刘邦是什么关系?刘邦为什么因为萧何一句话而草率立韩信为将军?

萧何刘邦是什么关系?刘邦为什么因为萧何一句话而草率立韩信为将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801 更新时间:2024/2/5 18:32:41

有这样一句古话叫做“成也萧何败萧何”,说的是一件事情的成功失败都是由一个人造成的,而这句古话的男主角正是著名的军事家——韩信。说韩信因萧何被杀着实有些牵强,因为真正下令处死萧何的人是吕后,萧何也是无能为力的。而韩信的成功的确离不开萧何的推波助澜。

当初韩信在项羽部下时,只做了一个小小的郎中,因得不到项羽重用,他便投奔了汉王刘邦。刘邦同样没有看中韩信的能力,只让他做了连敖,一个管着接见宾客的小官。

当时的汉中在各方面都不是很发达,有许多人认为在刘邦手下也不会有什么发展前途,便纷纷逃跑离开了汉中。当时刘邦手下不少人是江淮地区的楚国人,对于他们的逃跑,萧何没有做任何反应,可当得知韩信也在逃跑队列时,萧何情急之下竟追了出去,事先没有通知任何人。

刘邦以为萧何也背叛了自己,正恼火不已时,萧何却带着韩信回来了。这下刘邦又喜又恼,可萧何却说:要想取得天下,必须重用韩信。因此,为了萧何的“面子”,刘邦便许给韩信一个大将军的位置。

如此草率的就决定一个全军领袖的职位,我们并不能从中看出刘邦与韩信的丝毫情谊,显而易见的是,萧何对刘邦十分重要,为了留住他,刘邦不惜将大将军职位随便许给别人。

但萧何的推荐并没有坑害刘邦,相反,刘邦与韩信会面后,问韩信道:“丞相多次称道你,你有何计策指教我吗?”此时韩信说出了那番被后人称为“计定三秦”的话,令刘邦对韩信刮目相看。

而萧何为何能有如此大的面子?归根结底还要说到萧何在汉家的重要性。当刘邦还是平民的时候,萧何就经常接济他,直到他在众人推荐下做了沛公,萧何也跟定了他。

刘邦在外打仗,胜多败少,每次战败后只管自己逃跑,可时局结束,他再次回来时,仍有营帐可住、军队可用,这一切都是萧何在背后帮忙操持。刘邦当了汉王后,第一件事便是封萧何为丞相。当刘邦攻入咸阳时,别的将领都忙着抢夺金银珠宝,只有萧何,第一时间收取了秦朝的文献资料,这样的忠臣良将,还找的出第二个吗?

韩信对此自然也是知道的,因此当后来刘邦封韩信为齐王后,项羽曾想要联合韩信同他三分天下,也有部下劝他自立为王,韩信都拒绝了。因为他清楚地知道,即使他是大将军,他手中的这支军队还是刘邦的,只要刘邦一声令下,就能将整支军队从他手中夺走。

可全天下人都知道的一点是,即使刘邦是看在萧何的面子上才对韩信如此重用的,可韩信并没有辜负萧何的期望,为汉家立下了汗马功劳,无愧于萧何的推荐,也对得起大将军这一称号。

标签: 萧何汉朝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舒妃:历史上一代宠妃,熬死令妃成众妃之首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舒妃,清朝,风云人物

    若要问《如懿传》中对皇帝最痴情的女人是哪一个,那就非舒妃叶赫那拉·意欢莫属了,意欢早在入宫前便与皇上有过一面之缘,正是这一面之缘让意欢对皇上产生了好感,后来,意欢在太后的安排下入宫,但却从来没有按照太后的授意搅乱后宫,只一心守护着与皇上那看似美好的爱情。当意欢了解的事情的真相后,才恍然得知自己一片真

  • 胡亥到底有没有篡位 秦始皇究竟将皇位传给谁了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秦始皇,胡亥,风云人物

    不仅是秦始皇,我们对于他的态度是褒贬不一的,而且我们今天所说的胡亥,他曾经成为皇帝的这样一个事情,也一直以来受到很多人的质疑,那么当时的胡亥,很多人对于他成为皇帝之后的政治,都是非常的抵制的,而且认为他和秦始皇一样,两个人都是非常残暴的人。那么对于当时的胡亥,他到底是继承了上一任皇帝的遗嘱而成为皇帝

  • 安史之乱史思明是个怎么样的人?史思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唐朝,史思明,风云人物

    安史之乱史思明是个怎么样的人?史思明是怎么死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安史之乱当中,可能很多人的关注点都放在了安禄山的身上,但这场叛乱之所以叫做安史之乱,安禄山在其中称得上是头号人物,不过除了安禄山之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人,那就是史思明。虽然说史思明的名气肯定没有安禄山大,但是能够成

  • 谦妃:15岁选秀入宫,日夜宠幸,死后乾隆辍朝三日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谦妃,清朝,风云人物

    大家都知道,康熙是清朝生育力最强的皇帝,他一生有35个儿子,相比之下,他的儿子雍正子嗣便稀少了一些,仅有10个儿子。在雍正的这10个儿子中,最小的名为弘曕,又称“圆明园阿哥”。在《甄嬛传》中,弘曕是甄嬛所生之子,实际上,弘曕的生母却另有其人,她便是谦妃。关于谦妃,《清史稿》记载其“事世宗潜邸”,事实

  • 廖政国:抗战时唯一率部打进上海的人,还干掉鬼子四架飞机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廖政国,近代,风云人物

    1939年,一次,吴焜率领江抗东进纵队讨伐青浦县的“忠义救国军”,在追击逃敌时,2营营长廖政国奋起直追,他和两个连和两个机枪排一口气追出60多里,半夜时分,他们才发现竟然追到了一个空旷的大平地,抬头一看,前面只有几栋孤零零的洋房,铁丝网围着大空地,廖政国问道:“这是什么地方呀?”向导说:“这是鬼子的

  • 南宋名将李宝简介:出身农家,重视气节,颇有胆略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风云人物

    南宋(1127年6月12日—1279年3月19日)是宋朝第二个时期,因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都城,史称南宋,历九帝,享国152年。南宋虽然外患深重,统治者偏安一隅,但其经济上外贸高度发达 ,重心完成了历史性南移,思想学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理学成型确立正统地位,并向海外传播,形成了东亚“儒学文化圈”

  • 明朝边将江彬简介:因善察言观色,而成为明武宗义子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风云人物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明初政治家杨荣简介:在文渊阁治事三十八年,谋而能断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风云人物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如果关羽没有败走麦城,逃回益州会是什么场面?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关羽,三国,风云人物

    汉建安二十四年,蜀汉将关羽在败走麦城时为吴将截获,被斩于临沮。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非常明显的是,关羽可谓差一点就逃回了益州。那么,问题来了,孙权偷袭荆州后,如果关羽成功逃回益州,刘备会如何处理他呢?对此,大家自然分成了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刘备会斩杀关羽,毕竟关羽丢失了

  • 汉文帝的仁政是怎么实现的?少私寡欲为国为民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汉文帝,汉朝,风云人物

    纵观历史,西汉时期的“文景之治”乃是中国封建时期的第一个盛世,《史记》作者司马迁曾用动情的笔墨记叙“文景之治”时的生活场景,“百姓无内外之徭,得息肩于田亩,天下殷富,粟至十余钱,鸣鸡吠狗,烟火万里,可谓和乐者乎!”这一安宁繁华社会的出现,显然都要归功于盛世开启者——汉文帝刘恒。太史公不吝言辞地称赞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