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大唐悍将哥舒翰为什么打不过安禄山?

大唐悍将哥舒翰为什么打不过安禄山?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765 更新时间:2023/12/7 17:41:12

安史之乱,大唐悍将哥舒翰为什么打不过安禄山?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哥舒翰可以说是吐蕃的克星,在其任职陇右节度副使之时,曾多次击败吐蕃的进攻,公元749年,哥舒翰带兵成功攻下石堡城,虽说损失有些大,也算是大功一件。

守卫边境安危的同时,哥舒翰屡立战功,也成为玄宗年间数一数二的名将。其下辖的陇右、河西的部队,也成为大唐战力最强的部队之一。

公元755年,安禄山从范阳起兵反叛,唐玄宗惊恐不已,河西节度使哥舒翰自然也成了抵御叛军的中流砥柱。理论上讲,哥舒翰能力出众,他的部队战力也不弱,却在灵宝之战被叛军杀得大败,他本人也被安禄山所俘,那么,为何哥舒翰打不过安禄山的叛军呢?

杨国忠从中作梗,离散军心,大军和朝廷互相猜忌

在安禄山起兵前后,那个英明神武唐玄宗早就不见了,唐玄宗原本十分信任安禄山,在得知安禄山反叛后,一度也没了主意。封常清高仙芝随即被派到战场,这两位也是大唐的名将,可惜唐军承平日久、准备不足。加之临时凑集的军兵毫无战力,面对叛军的进攻,唐军难以抵挡,战败后,便退守潼关。

慌乱之中的唐玄宗,轻信了监军边令诚的谗言,在本是用人之际的危难时刻,唐玄宗下令杀掉了封常清和高仙芝。潼关是长安的最后一道屏障,没有封常清和高仙芝,必定要有人顶替上来,哥舒翰自然成了最佳人选。

史料记载:

“翰至潼关,或劝翰曰:‘禄山阻兵,以诛杨国忠为名,公若留兵三万守关,悉以精锐回诛国忠,此汉挫七国之计也,公以为何如?’翰心许之,未发。”

宰相杨国忠和哥舒翰本没有矛盾,但哥舒翰犯了一个大错。杨国忠是奸臣不假,也是安史之乱的责任人之一。但在一定程度上,杨国忠仍左右着朝廷的对策和唐玄宗的判断,一旦得罪了杨国忠,后果不堪设想。

是时,哥舒翰统兵二十万镇守潼关,有人给哥舒翰出了个馊主意,那就是让哥舒翰留下三万人守住潼关,率剩下的十几万兵力回去诛杀杨国忠。安禄山造反打的旗号就是清君侧,杀掉奸臣杨国忠,但是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安禄山是要将唐王朝取而代之,杀杨国忠只是幌子。

哥舒翰同意了旁人的建议,但他并没有真的这么做,如果事情到此为止也还好,可是这件事被人泄密,传到了杨国忠的耳朵里。杨国忠气得咬牙切齿,随后他上奏唐玄宗,要求哥舒翰尽快出兵讨伐叛贼。

杨国忠本就是大奸臣一枚,在他心中,江山社稷根本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内,他现在唯一要做的就是废掉哥舒翰,保住自己的地位。

作为名将,哥舒翰很清楚,现在能否守住潼关都是个问题,如果仓促出关迎战,八成无法取胜,甚至还会丢掉老本。可惜唐玄宗对杨国忠言听计从,哥舒翰被夹在中间两面为难。

封常清、高仙芝的前车之鉴就摆在眼前,如果他不出战,后方可能就要杀他,如果他出战,失败的几率很大。另外一个问题,朝廷和军兵互不信任,主帅徘徊不定,杨国忠有意陷害哥舒翰。在杨国忠的影响下,唐玄宗也会怀疑哥舒翰,在这种复杂的环境下,唐军难以齐心抗战。

不论军兵素质如何,战争胜败的关键因素就是士气和决心,此时的唐军军心涣散,和朝廷上下离心,在这种情况下,根本不能出战。

安禄山兵强马壮,兵锋锐不可当

安禄山很不简单,从一介小兵,爬到了三镇节度使的封疆大吏,这是绝对的实力,绝非偶然。河北地处边境,常常要对外作战,敌人主要奚族、契丹为主,虽说唐军承平日久,但安禄山所部一直有仗可打。

对比其他唐军,安禄山的叛军战斗力更强,另一方面,安禄山治军甚严。在长时间的准备中,不仅兵马齐备、粮草充足,在其笼络下,三镇的军兵也大多成了安禄山的私人武装,唯安禄山马首是瞻。

起兵不久,叛军便控制了河北,随即安禄山派兵向西挺进,很快便攻下了洛阳、潼关,长安近在咫尺。哥舒翰所辖人马,大多数是临时拼凑,战力不足,虽说有二十万之众,但对比安禄山的铁骑还是有很大差距。

决定战争胜败的因素有很多,而当时哥舒翰处于极其不利的位置,要想取胜很难。而要想不败相对容易,只要在潼关来个坚壁清野,即便安禄山兵强马壮,一时间也奈何不了潼关的守军。

这就好比长平之战后的白起,白起本想一鼓作气攻灭赵国,可惜在范雎的操作下,秦国和赵、韩国和谈了,这让白起也无能为力。数个月后,待赵国恢复部分元气,秦昭襄王再次命白起出战,而白起拒绝出战。

作为战神般的存在,白起当然清楚,当时已经不是出兵的最佳时机,赵军同仇敌忾,并且联合其诸侯国一同抗秦,而秦军在长平之战同样损失惨重,所以此战必败。

哥舒翰的处境艰难,前狼后虎,打的话必败无疑,不打将被后方盯死,他只能硬着头皮出关迎战。

哥舒翰状态不佳,指挥失当

史料记载:

“翰好饮酒,颇恣声色。至土门军,入浴室,遘风疾,绝倒良久乃苏。因入京,废疾于家。”

在接手潼关守卫任务之前,哥舒翰已经中风有病,这跟哥舒翰的生活习惯有关,作为大唐的顶级将领,其待遇也是相当不错。所以哥舒翰常常不加节制地纵情声色、饮酒作乐,随即引发了风疾,大致相当于现在的痛风。

疾病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哥舒翰的判断,使其得罪了杨国忠,在灵宝之战中,哥舒翰还中了叛将崔乾佑的陷阱。在狭窄山道中遭遇伏击,二十万大军被打得只剩下八千人,哥舒翰本人也被俘虏。

从到潼关驻守到灵宝之战的失败,哥舒翰一直不在状态,判断屡次失误,这也是战败的原因之一。

直到被俘虏了,哥舒翰又犯迷糊了,竟然向安禄山跪地求饶:

“肉眼不识陛下,以至于此。陛下是拨乱之主,天命所归。”

见一代名将跪倒在自己面前,安禄山相当受用,随后哥舒翰被关了起来,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称帝后,不久哥舒翰就被杀了。

一代名将,一战折损二十万军队,还落得个晚节不保的下场,呜呼哀哉。

标签: 哥舒翰唐朝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刘备夫人中孙夫人最尊贵 刘备为何没有立他做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风云人物

    对刘备和夫人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备四位夫人中,孙夫人最尊贵,刘备称帝后为何没被立为皇后?甘夫人屡次被刘备抛下,她都没有记恨刘备,还死心塌地跟着他,并且为他生下了儿子刘禅,最终甘夫人在战乱中病逝了。刘备称帝时,甘夫人已经死了,因此无法立她为后。要不然太子是刘禅,皇后理应

  • 李丰准备除掉司马师却反被杀,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风云人物

    李丰三国时期曹魏大臣。卫尉李义之子。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杀掉了大将军曹爽,控制了曹魏大权,司马懿死后,其长子司马师继续控制朝政,独断专行,引起众多人的不满。中书令李丰,虽然是司马师一手提拔起来的,且担任要职,但是,他也不满司马师专权,他和太常夏侯玄关系比较近。夏

  • 史万宝:黑社会老大到大将军的小混混的发迹史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史万宝,隋朝,风云人物

    说起史万宝很多了解历史的人也都不一定知道,他是一个历史中的小人物,他在史书中以大侠称号出现。《新旧唐书》和《资治通鉴》在提及史万宝的时候都会莫衷一是的称他为长安大侠,这也似乎成了他的外号,长安大侠史万宝。史万宝是生活在隋末唐初时期的一个小人物,为什么说他是小人物呢?因为当时社会是讲究门阀出身的,想成

  • 一位宫女出身的妃子,被康熙宠幸生下残疾皇子!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清朝,康熙,风云人物

    清朝皇帝纳选妃嫔的主要途径是选秀女,分八旗选秀和宫女选秀,其中,宫女选秀中能够成为皇帝妃嫔的难度系数要大得多,不过,几乎每位皇帝的后宫中都会有一些宫女出身的妃嫔,比如雍正帝生母孝恭仁皇后(德妃)便是宫女出身,本文笔者要讲的是康熙后宫中另外一位宫女出身的妃子,她就是成妃。成妃戴佳氏祖上在清初便跟随八旗

  • 简雍、孙乾在刘备创业初期扮演着什么角色?作用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简雍,汉朝,风云人物

    刘备,即汉昭烈帝,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史家多称其为先主。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东汉末年,群雄逐鹿中原。在众多诸侯之中,刘备、孙权、曹操成为最后的赢家,也即笑到了最后。对于这三位诸侯,身边都聚焦了众多一流的谋士。其中,就刘备来说,建安十二年(207年),刘备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在三顾茅庐

  • 东汉时期何进为何会宦官所杀?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何进,汉朝,风云人物

    东汉是继西汉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王朝,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发生东汉的“十常侍之乱”,打破了东汉局势的平衡,从那以后,由董卓与地方势力之间的武装对抗,将东汉帝国推入军阀割据时代,统一的中央政权彻底垮塌,东汉名存实亡。那么,身为大将军的何进,又是何太后的至亲,十常侍为何敢杀

  • 曹操当初实力那么大 曹操最后为何没有统一三国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风云人物

    对曹操和三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操为什么没有一统三国?是他不想吗?刘皇叔,能从草鞋贩子变成一代帝王。曹操太监之后,就可以一统北方,做皇帝了。孙权如此强大,无人能一统天下。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他们少了一条腿,没有建造自己的王者金字塔。我们再来看看。刘备有自己的军事顾问吗

  • 汉武帝措施和秦始皇基本没有区别 汉朝为什么没有灭亡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风云人物

    还不了解:汉武帝和秦始皇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汉武帝很多举措和秦始皇没什么差别,为何汉朝没有灭亡秦始皇和汉武帝的比较用司马光的一段评述来看二人的失误之处:“孝武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起为盗贼,其所以异於秦始皇者无几矣。”

  • 霍光掌权把持朝政之后 霍光为何不给卫子夫平反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风云人物

    对霍光和卫子夫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把持朝政后,霍光为啥不替卫子夫平冤昭雪?霍光是汉武帝病重后钦定的辅政大臣,他在汉昭帝登基后尽力辅佐。此后又经历了汉废帝、汉宣帝,可以说霍光是当时权倾一时的权臣,已经到了废立皇帝的地步。那么既然已经掌控一切了,可霍光并没有替卫子夫平冤昭雪

  • 康熙亲自为皇后取谥号,雍正为何直接改掉?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雍正,清朝,风云人物

    了解清史的朋友应该都知道,皇室成员在逝世后,皇帝会给他们起一个谥号,这个谥号一般是对此人一生的评价和总结。比如说:谥号中有“恭”字,说明这人由生到死都是个守规矩的,从不越矩。清朝历代皇后的谥号大部分都是孝字开头,比如家喻户晓的孝贤纯皇后富察氏,以及孝仪纯皇后魏佳氏等。中国有句俗语叫“百善孝为先”,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