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魏延真的死的很冤吗 所谓谋反真相是什么样的

魏延真的死的很冤吗 所谓谋反真相是什么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540 更新时间:2024/1/19 16:31:29

对蜀汉魏延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魏延谋反的真相是什么?魏延得死很冤吗?

建兴十二年(234年),蜀汉的擎天柱诸葛亮积劳成疾病逝于五丈原,在其死后不久,蜀汉军中突然爆出中二把手魏延谋反的大案。

在蜀汉历史上,魏延之死是绝对是蜀汉政权的一大损失,蜀汉后期,军事人才非常缺乏,而魏延可以说是蜀汉后期唯一能独挡一面的大将了。

但是其却在诸葛亮死后,莫名奇妙的被杀,还背上了谋逆的罪名,不仅自己惨死,还连累自己的家族惨遭灭门,史书称夷其三族。

那么魏延到底是不是谋反?其真相到底是什么?今天我么就一起来说道说道。

其实,关于魏延是不是真的谋反,历朝历代都有不少的争论。有人深信魏延叛乱确有其事,是死有余辜;有人则为其“翻案”,认为这位蜀汉大将是含冤莫白。

甚至有些人为了证明魏延此案是个大冤案,甚至将箭头指向了诸葛亮,其实这才是真的冤案,要不是一直是诸葛亮护着,就魏延那个脾气,早死几百回了。

其实,魏延之死的真相说起来也很简单,是诸葛亮死后蜀军最高指挥官到底是谁。是军方二把手魏延还是相府二把手杨仪?

本来这个问题是毫无疑问的,必然是归属于军方二把手魏延的,但是政治能力低下,缺乏大局观的魏延,一手好牌打得稀烂,硬生生把自己作死了。

其实,就魏延那种作死的做法,其死的一点都不冤,但是以谋反的罪名处死,并被夷其三族,确实是有点冤枉了。

在当时的蜀汉北伐军中,魏延是当之无愧的军中二把手,毕竟在刘备时期,魏延就非常受重用了,甚至超过张飞担任汉中太守。

而在刘备死后,诸葛亮对其也很重用,甚至是偏袒,每次魏延与其他人发生冲突,都是诸葛亮出来给他拉偏仗,照顾魏延。

而魏延这个人虽然军事能力突出,但是性格却很恶劣,非常自傲,和谁关系都不好,当时其他的人看在先帝和诸葛亮的面子上,都让着他。

唯独同样恃才傲物的杨仪对其不假辞色,作为相府的长史,杨仪的地位相当于现在的秘书长,而且参考蜀汉特殊的政治背景,杨仪的这个秘书长的权力也是不小的。

所以同样是持才自傲的两人,几番言辞下来,就成了生死大敌,其实两人根本上就是没啥大矛盾,只能说性格决定命运,这两人后续没落得好下场,跟他们的性格脱不了关系。

本来,诸葛亮死后,蜀汉大军的指挥权力,自然天然归属于二把手的魏延。虽然说蜀汉的实际权力都掌握在诸葛亮手中,但蜀汉的最高权力来源依然是皇帝刘禅

而魏延的可是朝廷正儿八经任命的征西大将军,是名副其实的二把手,而长史杨仪的权力其实是附庸于丞相诸葛亮的,一旦诸葛亮没了,他这个秘书长其实也就没啥权力了。

但问题是诸葛亮还有个遗命,这个遗命把指挥权暂时交给了杨仪,模糊了正常的指挥权限。

对于这个遗命很多人是持怀疑态度的,但是我认为着这个可能性很高的,首先诸葛亮交代后事的时候,是当众交代的,当时军中又不是只有杨仪一个人,他根本没机会假传军令。

诸葛亮只指定了相府的接班人,这方面肯定得是政治人才,军方魏延一把手跑不掉的。而诸葛亮之所以没让魏延像自己的一样军政一肩挑,是因为他太了解魏延了。

就魏延那个性格,恐怕一旦当权,估计先把自己人杀一通,根本不可能像诸葛亮那样凝聚众人之心,所以诸葛亮只制定了政治方面的“暂时”接班人—杨仪。

而且诸葛亮也意识到杨仪是指挥不了魏延的,所以留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遗命。意思是让杨仪先把大军带回去,魏延所部胳膊拧不过大腿,看到大军撤了,自然也就回来了。

但是,诸葛亮明显高估了杨仪和魏延的智商了,于是冲突爆发了!

首先是魏延,作为诸葛亮死后,蜀汉军中名副其实的一把手,魏延想当然地认为军政大权都应该归自己,丞相死了就死了,还有我呢,我来接替丞相的位置。

而且丞相一死,可就没人束缚我了,我要大干一场了,这是魏延当时的真实想法,要不说魏延的政治能力为零,死得一点都不冤枉。

先不说你魏延有没有诸葛亮的那个本事,就诸葛亮的诸葛地位,是当年刘备白帝城托孤才形成的,是特定环境下形成的。

而诸葛亮一死,已经成年的刘禅必然是要收权的,蜀国内部必须进行权力重组和路线调整,稍微有点政治常识的人都能明白,但是魏延不明白。

于是魏延就开始作妖了,他认为肯定是自己的“政敌”杨仪故意使坏,假传丞相的命令,抢了自己总指挥的权力。

其实,如果魏延稍微带点脑子,即便有这个怀疑,先别发作。因为无论这道丞相的遗命是真是假,只要有丞相的印章,它就是实实在在的军令。

而且,蜀汉全军将领除了魏延一人,其他全都承认这条军令的合法性。现在就你魏延一个人不承认,你算老几?你想干啥。

所以魏延的正确做法应该是暂时忍耐,赶紧跟着大军回成都,毕竟你是硕果仅存的大将了,又多年领兵在外,现在诸葛亮死了,刘禅不可能不用你。

结果,魏延不仅不回成都,反而跟杨仪动起刀兵来,这不是给自己的敌人递刀子吗,于是暂时执掌大军的杨仪立马抓住机会给魏延扣了个谋反的大帽子,于是魏延就悲剧了。

而挟私报复的杨仪也没落得好下场,等到杨仪率领大军回到成都,却发现原来诸葛亮真正指定的继承人死资历远不如自己的蒋琬

而自己只不过是暂代而已,于是其便大发牢骚,当着后军师费祎的面抱怨说:“当时丞相死的时候,我若是率领大军直接投靠魏国,今日处世怎会落魄到这种田地呢!真是令人追悔莫及。”

而费祎便秘密地将这些话向上奏报,于是,杨仪表便被一撸到底,流放边疆,最后自杀而亡!

所以如果把目光都放在指挥权之争上,那确实会觉得魏延冤,而且还会觉得诸葛亮安排有问题。然魏延确实有他取死之道,他因为私仇直接率自己所部攻击大军,这种行为确实与谋反无异。

诸葛亮已经考虑到他会不听话的问题,但真想不到他敢动手。整个过程中魏延该死的就一点,所以说他该死一点不冤,但是说他造反,夷其三族确实太冤。

其实,早在诸葛亮活着的时候,就有人看出这个问题了了。当年,诸葛亮派费祎与董恢出使孙吴。

孙权曾经在喝醉后对费祎说:“杨仪、魏延不过是小人,对国事只有微不足道的功劳,现在却重用他们,让他们权势不轻,哪天诸葛亮不在了,一定会成为祸害。你们当大臣的,对此事不应该有所谋划吗?”

可见二人的不合都能闹到让远在江东的孙权都了解,可见二人之“名声”所以说这两人死得不冤。

标签: 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后世如何评价王陵?关于他有哪些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风云人物

    王陵,战国末年楚国沛县人,西汉开国功臣之一,曾担任右丞相一职。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王陵出身沛县豪族,与雍齿交好,被刘邦以兄礼相待。刘邦攻陷咸阳后,他集众占据南阳,坐观楚汉之争。其母身陷项羽营中,力促王陵归汉,绝然伏剑自杀,为楚军所烹煮。王陵归顺刘邦后,封安国侯。相国

  • 朱棣进入南京后,那些效忠建文帝的大臣都是什么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风云人物

    朱棣,明朝第三位皇帝,被称为“永乐大帝”。以上问题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朱棣率领燕军,攻到京师南京。此时,驻守南京的谷王朱橞与草包将军李景隆,不但不坚守城池,反而打开金川门投降朱棣,朱棣不费劲就进入了南京。这时,建文帝朱允炆的皇宫中突然火起,一片火海,等大火被扑灭之

  • 吕布连名将都没有斩杀过 吕布三国第一猛将的称号是怎么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风云人物

    还不了解:三国吕布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吕布没杀过名将,为何还能称三国第一猛将?吕布凭啥能被称为三国第一猛将呢?“人中吕布,马中赤兔”是大家最为熟悉的一句话,吕布也被很多人称为“三国第一猛将”,那么问题来了,吕布一生只斩杀过两位无名将领,而且还曾是关羽、张飞的手下败将,

  • 宋福金从一个陪嫁丫鬟变成当朝皇后,她到底有多传奇?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风云人物

    在中国古代,女性地位是非常低的,接下来各位读者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吧!女子从出生起,她们的最终目标就是嫁一个好夫婿。如果是出生在富贵家庭的小姐,她们的命运会好一点,因为她们一般不会愁吃穿,享有上好的富裕生活。到了一定的年龄,父母还会为女儿谋一门好亲事。但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好命运,比如我们现在要谈到的

  • 韩信在面对刘邦的时候 韩信为何不敢三分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风云人物

    对韩信和刘邦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韩信为何不敢对抗刘邦而三分天下?一、一箭双雕公元前201年,刘邦收到了手下的禀报,言称:楚王韩信谋反了!这一下子朝堂上可热闹了,几乎所有人都撸胳膊挽袖子的吼:“啥也别说了,赶紧把韩信捉住活埋得了!”哪料,刘邦却出乎意料的沉默不语。对韩信,

  • 三国时期孟达、黄权和糜芳三人都是降将,待遇有何差别?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风云人物

    在两军作战时,因为战败被俘或者主动投靠的军事将领称之为降将。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发动“襄樊之战”,与曹操方鏖战,先后击败驻守樊城的曹仁,又水淹七军,生擒了救援樊城的于禁,斩杀大将庞德。战事正酣之时,曹操派人联合孙权,让孙权从关羽背后偷袭,镇守江

  • 佟国维是一直支持八阿哥胤禩的,为什么最后还能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佟国维,清朝,风云人物

    最是无情帝王家,面对至高无上的皇权,任何人都不得侵犯,管你是夫妻、兄弟还是父子。只要稍微露出纂逆的端倪,甚至,老老实实的不惹是生非,也会祸从天降。虽然,都说帝王无情,但是,有时他们还是很在意自己的亲人的。康熙和他的亲舅舅佟国维,就联手上演了一场好戏,化解了佟国维的一场政治危机。佟国维此人和康熙有着极

  • 在曹魏政权中死后谥号为忠侯的是哪些人?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风云人物

    谥号是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称号。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汉末三国时期,曹魏政权,猛将如云,是魏蜀吴三国当中实力最强的,主要将领分别是曹氏宗族大将、五子良将,这也是中流砥柱,在这些猛将当中,死后被追谥为“忠侯”的,有两位,分别是谁呢?首先,值得一说的是,在当时的谥号中,“忠”是

  • 成吉思汗回到漠北后做了什么?他是什么时候逝世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风云人物

    孛儿只斤·铁木真,尊号成吉思汗,蒙古族乞颜部人,蒙古帝国可汗,世界史上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吉思汗生于漠北斡难河上游地区,取名铁木真。从成为蒙古乞颜部可汗开始,一步步统一蒙古诸部。1206年,建立大蒙古国,尊号“成吉思汗”,颁布了《成吉思汗法典

  • 明末官员林欲楫简介:第武进士,官终广西永福守备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风云人物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