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韩信在面对刘邦的时候 韩信为何不敢三分天下

韩信在面对刘邦的时候 韩信为何不敢三分天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1363 更新时间:2023/12/12 10:55:28

韩信刘邦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韩信为何不敢对抗刘邦而三分天下?

一、一箭双雕

公元前201年,刘邦收到了手下的禀报,言称:楚王韩信谋反了!

这一下子朝堂上可热闹了,几乎所有人都撸胳膊挽袖子的吼:“啥也别说了,赶紧把韩信捉住活埋得了!”哪料,刘邦却出乎意料的沉默不语。

对韩信,刘邦非常了解,当年韩信平了齐国,在决战项羽之前,就逼着他封自己当齐王。当时气得刘邦都飙粗道:“胯下夫,还敢称王?”亏得张良偷偷踢了了他一下,刘邦这才急忙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接着说:“也忒没出息了,男子汉大丈夫,要当就当真齐王。”

于是,刘邦大笔一挥,搞什么假称王,你韩信就是真齐王。你还别推脱,若推脱就是看不起我——记住,咱老刘就是这么豪气。

所以,若韩信真想反了我刘邦,人家早就反了,那时还真没啥好办法。如今天下已定,韩信却反了,这不是“反常为妖”是啥?这事需谨慎处理。

还是陈平看出了刘邦心思,说道:“皇上大哥,若论打仗无论是你,还是你手下的那些将领们,谁能打得过韩信?这事,要小心!”刘邦点头,但若彻底装不了解,也是不行的。于是在陈平的谋划下,刘邦来了个“云梦游”,出其不意的活捉了韩信。

韩信都委屈疯了,吼:“天下已定,我固当烹!”

刘邦道:“瞎嚷嚷啥,有人说你谋反!”随后便把韩信带回京城。正当几乎所有人都认为,韩信必死无疑时,刘邦却突然来了个大赦天下——至于韩信也被赦免,只不过从楚王,降级为淮阴侯。

刘邦的这波操作,不但惊诧了众人,也惊艳了历史。为啥后世之人,一面鄙视刘邦不讲武德,纯属流氓皇帝一枚,又是一面叹服不已,没几个人能架得住刘邦的凌厉手段?道理就在这。

咱先看看,刘邦如此处理韩信谋反事件,高明在哪。

其一:面面俱到,无懈可击。堵住了那些言称韩信谋反,喊着必杀韩信之人的嘴。所谓,杀不杀是一回事,处理不处理是另一回事。如今刘邦不但亲自处理了,且还把韩信活捉回来了,这就是表明了态度。让这些人都无话可说。

同时韩信对刘邦的处理,也哑口无言。这事能怪刘邦吗?是别人撺掇的,刘邦顶住满朝堂的压力,还他清白,并处理成这种样子,韩信还有啥可说的?

其二:解除了心腹之患。韩信终究是刘邦的心腹之患,还是外姓王中最牛的那位。打掉了韩信,就等于除掉了最强的对手。至于其他那些异姓王,还不是小菜一碟了吗?这可是一箭双雕!无论怎么算,刘邦都是最大的得利者。

二、相似的两个人

对这件事,笔者一直怀疑,是刘邦唱的双簧,让别人状告韩信谋反,他再权衡处置。否则如此完美的一箭双雕,若没有人进行配合,真难玩得出来。只是悲催了韩信,被搞得上不去下不来,说没法说,骂还不敢骂,想反抗都没处发力。

所谓,既知现在,何必当初。其实韩信曾有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但他却没有珍惜,这就是当年蒯通劝他自立为王。但韩信却拒绝了,表示:我不能对不起刘邦。那么果真是韩信不敢反抗刘邦,来个三分天下吗?未必!

翻开两人相关的载,恐怕许多人,都会对刘邦和韩信的相似之处,而感到惊诧。

刘邦早年就是一游手好闲之徒。不事生产,天天瞎折腾,搞得他嫂子都异常鄙视他。老大不小了,还是光棍一根。

韩信也是这模样。挂着把宝剑,东逛西溜,蹭吃蹭喝,遭到了南昌亭长的老婆摆脸子,断了饭口。也就是在此刻,发生了胯下之辱事件,若没有漂母可怜他,都不知韩信会不会被饿死。

两人不同点,只在于刘邦搞来了一个泗水亭长当摆设。而韩信却只有一把宝剑充门面!

项羽横空出世后,几乎所有人都把项羽视为天下的希望,但刘邦却看不起他,哪怕俩人都结拜了。

韩信也是这样,谁说项羽看不起韩信?都让韩信当了自己的执戟郎中,待遇是300石,相当于现在的副县长待遇。哪料韩信却是鄙视项羽,认为他是“妇人之仁”。

从个人经历到识人眼光,刘邦和韩信,是不是非常像,属于一类人?这其实就决定了两人之间,没啥戏法可演。故而当刘邦得知韩信要“假称王”时,才会反应那么激烈。

至于蒯通,也是看准了韩信有自立为王,甚至统一天下的资质、心思和实力,他这才会那么劝说。如今所有疑点就都集中在了韩信身上,他凭啥拒绝呢?在笔者看来,不是韩信不想,而是他意识到了,跟同类人刘邦一比,他欠缺这两种能力!

三、韩信欠缺两种能力

其一:缺乏号召能力

韩信打仗不拘一格,用兵如神,所谓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但问题是,再牛的指挥能力,若手下没有源源不断的兵员,韩信也只能抓瞎。因为他并不具备号召力。他手下的兵,都是刘邦给他的。

哪怕韩信最牛的十面埋伏那一战,也是刘邦把三十万军队的指挥权,全都交给了他,这才换来了韩信封神的一战。

若韩信自立为王,先不说他那些手下兵将会是啥反应,就说以后征伐过程中的兵员补充,韩信就没法解决。那么强的项羽,都被刘邦这种不可思议的号召力,搞得无奈。

因为打不死他,消灭了刘邦一万人马,转眼他就能再搞出十万来。而让人惊愕的是,老百姓还就认刘邦,哪怕许多楚汉牛人骂刘邦,也没用。

因此韩信若自立为王,不会比项羽更厉害吧?更何况,韩信手下的兵将们,只服韩信打仗,却并不认可他称王——论大哥,还是认刘邦!

其二:缺乏变通能力

韩信的变通能力,只提醒在打仗上。但做人和做事,却很有的点死脑筋的味道。尤其跟刘邦一比。在发迹前,都是游手好闲的混子,可刘邦却了解披上一层“官服”,当了个亭长。而韩信就了解拿着宝剑,按住一个人死里蹭吃。

刘邦是那种天马行空的思维,如逃跑时踢子女下车。项羽用他老爸和老婆威胁他时,还谈笑风生,表示:分我一杯羹!

这种事,韩信是做不出来的。如今许多人都说,刘邦这事干得不讲武德。但问题是,你还真没法否认,刘邦这么干,的确是在当时情况下最优的选择。

故而用中性一些的词汇描述便是:拥有出乎意料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就是变通能力,如开篇所谈的,刘邦处理所谓的“韩信谋反”。

韩信啥都了解,啥都明白,就愣是无法跳出刘邦的这个“局”。而这种变通能力,又恰是一位合格老大,平衡关系,调和利益冲突的必须素质或手段。

惋惜韩信却没有这能力。这就证明倘若韩信自立,当他面对各种关系纠葛,利益冲突时,会被搞得焦头烂额,甚至还受制其中!而没法如刘邦这样,游刃有余的同时,还能借力打力。

因此韩信再能打仗,却诚如他自己所言,跟刘邦就没在一个维度。所谓,刘邦是将将之人。对韩信拥有降维打击的能力。在彼此是同一类人的情况下,韩信焉敢自立,而三分天下,只能是无奈拒绝。

标签: 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孟达、黄权和糜芳三人都是降将,待遇有何差别?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风云人物

    在两军作战时,因为战败被俘或者主动投靠的军事将领称之为降将。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发动“襄樊之战”,与曹操方鏖战,先后击败驻守樊城的曹仁,又水淹七军,生擒了救援樊城的于禁,斩杀大将庞德。战事正酣之时,曹操派人联合孙权,让孙权从关羽背后偷袭,镇守江

  • 佟国维是一直支持八阿哥胤禩的,为什么最后还能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佟国维,清朝,风云人物

    最是无情帝王家,面对至高无上的皇权,任何人都不得侵犯,管你是夫妻、兄弟还是父子。只要稍微露出纂逆的端倪,甚至,老老实实的不惹是生非,也会祸从天降。虽然,都说帝王无情,但是,有时他们还是很在意自己的亲人的。康熙和他的亲舅舅佟国维,就联手上演了一场好戏,化解了佟国维的一场政治危机。佟国维此人和康熙有着极

  • 在曹魏政权中死后谥号为忠侯的是哪些人?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风云人物

    谥号是古人死后依其生前行迹而为之所立的称号。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汉末三国时期,曹魏政权,猛将如云,是魏蜀吴三国当中实力最强的,主要将领分别是曹氏宗族大将、五子良将,这也是中流砥柱,在这些猛将当中,死后被追谥为“忠侯”的,有两位,分别是谁呢?首先,值得一说的是,在当时的谥号中,“忠”是

  • 成吉思汗回到漠北后做了什么?他是什么时候逝世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风云人物

    孛儿只斤·铁木真,尊号成吉思汗,蒙古族乞颜部人,蒙古帝国可汗,世界史上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成吉思汗生于漠北斡难河上游地区,取名铁木真。从成为蒙古乞颜部可汗开始,一步步统一蒙古诸部。1206年,建立大蒙古国,尊号“成吉思汗”,颁布了《成吉思汗法典

  • 明末官员林欲楫简介:第武进士,官终广西永福守备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风云人物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康熙后宫的姐妹花,姐妹俩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风云人物

    康熙后宫的姐妹花,姐妹俩结局如何?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清朝皇帝选秀大多在八旗之内,因此经常会有具有血管关系的旗女被选入后宫,比如说康熙后宫就有四对亲姐妹,她们分别是孝诚仁皇后与平妃、孝昭仁皇后与温僖贵妃、孝懿仁皇后与悫惠皇贵妃、宜妃与郭贵人,在这四对姐妹花中,与康熙关系最近的当属孝懿

  • 东方朔一年换一个老婆 汉武帝为什么还宠信东方朔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风云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东方朔和汉武帝的故事,欢迎关注哦。“不正经”的东方朔:一年更换一妻,教汉武帝如何识别守宫砂?东方朔每次和汉武帝吃完饭,都要把吃剩下的肉放在怀里,带回家给老婆吃。然而,他的老婆一年一换,一直持续几十年。他还曾告诉汉武帝,如何利用“守宫砂”来检验女子贞洁,而他却是汉武帝

  • 刘邦的妃子有八位之多 为何只有戚夫人被害呢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汉朝,刘邦,风云人物

    刘邦从小就是一个无所事事的市井混混,好不容易当了一个亭长,却因放了骊山囚徒躲避到芒砀山,他做好思想准备以后,在四十八岁那年开始了他跌宕传奇的一生,前后八年才登基为帝,算是中年事业有成的成功典范,而他的成功也成就了他的妻子吕雉,令人奇怪的是,刘邦有八位夫人,为何心肠狠毒的吕雉唯独要杀害戚夫人呢?吕后是

  • 南宋投元的人中,为什么只有蒲寿庚遗臭万年?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蒲寿庚,明朝,风云人物

    南宋末年,面对泰山压顶而来的蒙元帝国,杭州的朝廷再也无法偏安下去。尤其当长江防线失守之后,整个南宋王朝的军事力量已经全面崩溃。虽然还有文天祥这样的死忠在不懈抵抗,却终究是难以挽回颓势。但在多如牛毛的投降者中,担任泉州市舶司大佬的蒲寿庚却特别突出。不仅在历史上留下了非常恶臭的名声,还让后人在百多年后遭

  • 赵士桢发明了哪些火器?赵士桢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明朝,赵士桢,风云人物

    赵士桢发明了哪些火器?赵士桢有多厉害?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赵士桢是明朝中期著名军事家、火器发明家,他曾研制出迅雷铳、掣电铳还有火箭溜等火器。迅雷铳经过他的改良,从原来的五连发,一下子升级为十八连发,在当时已经算十分先进的火器了。赵士桢的发明在抗倭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就连西方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