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古代的皇帝是怎样求雨的?

古代的皇帝是怎样求雨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391 更新时间:2024/1/6 15:11:36

1.咸平二年旱,宋真宗诏有司祠雷师、雨师。

2.内出李邕《祈雨法》:以甲、乙日择东方地作坛,取土造青龙,长吏斋三日,诣龙所,汲流水,设香案、茗果、糍饵,率群吏、乡老日再至祝酹,不得用音乐、巫觋。雨足,送龙水中。余四方皆如之,饰以方色。大凡日干及建坛取土之里数,器之大小及龙之修广,皆以五行成数焉。诏颁诸路。

3.景德三年五月旱,又以《画龙祈雨法》付有司刊行。其法:择潭洞或湫泺林木深邃之所,以庚、辛、壬、癸日,刺史、守令帅耆老斋洁,先以酒脯告社令讫,筑方坛三级,高二尺,阔一丈三尺,坛外二十步,界以白绳。坛上植竹枝,张画龙。其图以缣素,上画黑鱼左顾,环以天鼋十星;中为白龙,吐云黑色;下画水波,有龟左顾,吐黑气如线,和金银朱丹饰龙形。又设皂幡,刎鹅颈血置盘中,柳枝洒水龙上,俟雨足三日,祭以一,取画龙投水中。大中祥符二年旱,遣司天少监史序祀玄冥五星于北郊,除地为坛,望告。已而雨足,遣官报谢及社稷。

西湖龙井的历史典故是怎样的?

西湖龙井,属绿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龙井村周围群山,并因此得名。具有1200多年历史。清乾隆游览杭州西湖时,盛赞西湖龙井茶,把狮峰山下胡公庙前的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历史上,关于西湖龙井的传说典故很多。

神话传说传说在宋代时,有一个叫“龙井”的小村,村里住着一个靠买茶为生的老太太。有一年,茶叶质量不好,卖不出去,老太太几乎断炊。一天,一个老叟走进来,他在院子转了转,说要用五两银买下放地墙旮旯的破石臼。

老太太正愁没钱,便爽快地答应了。老头十分高兴,告诉老太太别让其他人动,一会儿派人来抬。老太太想,这轻易地就能得5两银子,总得让人家把石臼干干净净地抬走。于是她便把石臼上的尘土、腐叶等扫掉,堆了一堆,埋在茶树下边。

过了一会,老头还真带着几个膀大腰圆的小伙子来,一看干干净净的石臼,忙问石臼的杂物哪去了。老太太如实相告,哪知老头懊恼地一跺脚:“我花了五两银子,买的就是那些垃圾呀!”说完扬长而去。

老太太眼看着白花花的银子从手边溜走,心进而着实憋闷。可没过几天,奇迹发生了:那十八棵茶树新枝嫩芽一齐涌出,茶叶又细又润,沏出的茶清香怡人。十八棵茶树返老还童的消息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了西子湖畔,许多乡亲来购买茶籽。渐渐地,龙井茶便在西子湖畔种植开来,“西湖龙井”也因此得名。

历史典故----苏东坡和辩才龙井位于凤篁岭上,三国时东吴曾来这里求雨,龙井因此而得名。北宋时,辨才和尚隐居于龙井寺(宋广福院),开山种茶,品茗悟性。为方便客来客往,整治山林,开通山道,龙井一带方才旺盛起来。许多文人学土,如苏东坡、苏辙秦观、黄庭坚、赵林等也来寺品茗赋诗,甚至还吸引高丽(朝鲜)王子来老龙井寺。辩才好客,每有客来,喜奉一杯自植的香茗待客,龙井茶渐渐有了名气。

在老龙井寺边有条迁回曲折的小溪,名叫虎溪。虎溪上有条供人行走的小桥,名叫虎溪桥。在桥的上方,有座古老的石亭,名叫二老亭。

相传辨才高僧归隐老龙井寺后,立下清规:凡有客来,殿上清谈,三炷香送客出山门,不过虎溪桥,为埋名隐居,才还在寺院后面建了一所草庐,取名远心睡,以便静心参。于是,近山民也就称辨才为“远公”。

据说,当年苏东坡第一次到杭州任通判,就十分敬仰辨才学问,曾去拜访过辨才。转眼过了15年,苏东坡再次来杭州当太守。他头戴竹笠,身披衣,手扶藤杖,去会辩才。刚要进山门,忽见后面有个老者,杠着禅杖,上挂一个酒葫芦,从龙井村方向走过来。

此时,辨才也已认出眼前这位贵客是苏东坡,于是两人哈哈大笑,进得山门。刚坐下,苏东坡才发现辩才身背酒葫芦,惊奇地问:“长老,你身背酒葫芦,莫非出家人也开戒了?”这时,辨才双手作揖,微笑答道:“我深信太守不忘故交,知道你定会来!我是为你准备的。”随即,辨才把太守引进内室,湖茶读酒,还款意地说:“山寺无佳肴,只能用山茶和野笋算招待太守。”

苏东坡答道:“茶笋尽禅味,松杉真法音。”于是,两人开怀畅饮,谈得十分投机。当有三分醉意时,苏氏又应牌才之约,登上寺前的风算岭翠峰阁。此时,但见层层修竹,绿树成阴,四周平静如镜,苏出口赞道:“此地乃是湖山第一佳处远公好有缘分啊!”如此这般,天已晚,但话兴未尽,当晚苏东坡就留宿在龙井寺。次日清早,苏东坡因公务缠身,只得告辞!

为此,辨才又亲自相送,边走边谈,不觉已送过虎溪桥。这时,旁边茶农见此情景,哈哈大笑道:“远公,你送客已过虎溪了!”牌才闻听此言,オ知自己早已过了虎溪桥,走上凤岭了!于是,作揖道:“杜子美有云:与子成二老,来往亦风流。太守忽我不远送东坡笑答:“长老破律了,请留步!”于是才与苏东坡告别而回。后来,辨才为了不忘这段情谊,在虎溪桥头建了一座石亭,以示纪念。

后人则将这座石亭,称为二老亭,又把辨才破律送苏东坡走过的虎溪桥,改名为二老桥,以表对辨才法师和杭州太守苏东坡的怀念。

历史典故----乾隆皇帝“御茶”逸事

有一年清朝皇帝乾隆下江南,来到龙井村附近的狮子峰下胡公庙休息。庙里的和尚端上当地的名茶。乾隆精于茶道,一见那茶,不由叫绝,只见洁白如玉的瓷碗中,片片嫩茶犹如雀舌,色泽墨绿,碧液中透出阵阵幽香。他品尝了一口,只觉得两颊生香,有说不出的受用。于是,乾隆召见和尚,问道:“此茶何名?产于何地?”和尚回答说:“禀皇上,这是小庙所产的龙井茶。”乾隆一时兴发,走出庙门,只见胡公庙前碧绿如染,十八棵茶树嫩芽初发,青翠欲低,周围群山起伏,宛若狮形。此时乾隆龙心大悦。茶名龙井,山名狮峰,都似乎预兆着他彪炳千秋的功业,况且十八又是个大吉大利的数位。而那茶有实在赏心悦目,甘醇爽口,于是乾隆当场封胡公庙前的十八棵茶树为“御茶”。从此,龙井茶名声远扬。

历史典故----双指扣桌的传说史载,清代乾隆皇帝曾六下江南,四次到过杭州龙井茶区。相传,有一次,乾隆为视察民情,乔装打扮成一个伙计模样来到龙井茶区暗访,正遇雨而避让路边小店做息。店小二因忙于杂事又不识这位“客官”身乾隆皇帝份,便冲上一壶茶,提与乾隆,要他分茶给随从饮用。

而此时,乾隆又不好暴露身份,便起身为随从斟茶。此举可吓坏了随从,皇帝给奴才奉茶,那还了得!情急之下,奴才便以双指弯曲,以示“双腿下跪”;不断叩桌,表示“连连叩头”。以后,此举传到民间,人们便开始用双指叩桌,表示对主人亲自为大家泡茶的一种恭敬之意,一直沿用至今。

历史渊源三国两晋时期,钱塘江两岸经济文化逐渐发展,灵隐寺建成,佛教和道教等宗教活动逐渐盛行,西湖名山胜水也渐次开拓,茶随着寺庙道观的建立而被栽种传播。

隋朝开通京杭大运河后,杭州因水陆交通的地理便利,一时成为东南物产聚散的“巨富名邑”,唐代杭城的繁华初显。此时,茶叶在杭州境内广为栽培。

北宋时期,龙井茶区已初步形成规模,当时灵隐下天竺香林洞的“香林茶”、上天竺白云峰产的“白云茶”和葛岭宝云山产的“宝云茶”已列为贡品。明嘉靖年间,有“杭郡诸茶,总不及龙井之产,而雨前细芽,取其一旗一枪,尤为珍品”的记载。

元代龙井茶初具美名,爱茶之人集写有《游龙井》饮茶诗,诗中“徘徊龙井上,云气起晴画。烹煎黄金芽,三咽不忍漱”的佳句广为传唱。

明、清以后,龙井茶声誉鹊起,袁枚的《随园食单》赞道“杭州山茶处处皆清,不过以龙井为最耳”。后来,龙井问茶入选新西湖十景,这里的茶叶和风景更加身价倍增,每年清明前后,谷雨时节,茶农采茶、炒茶,茶香飘溢,吸引了更多的游人。

清时,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四上龙井,题写六首龙井茶御诗,亲封“十八棵御茶树”,将龙井茶上升为至尊地位。

民国后,龙井茶逐渐成为中国名茶之首。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中国历史上被泼脏水的皇帝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雍正帝在清朝诸帝中间算是被丑化较多的一人。他的刻薄在当时挽救了即将崩溃的清朝,康熙后期其实天下已经现出乱象,他充足了国库,清理了吏治,平定了内忧,用年羹尧平定了外患,因为动了利益阶级的蛋糕,后人抹黑他血滴子,杀兄弟等恶名。汉太祖高皇帝刘邦就是被污名化的一个帝王。提到刘邦,你脑海中会冒出哪些词汇?流氓

  • 金木水火土,大家能否谈一谈“五行”的由来?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金木水火土是阴阳五行慨念,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实践中,对宇宙万物的规律、发展、结构最基本原素与现象的朴素的认识,揭示了自然界万事万物的基本结构,它们的依存、对立、消长、衍化形成了事物发展的规律,因为它们相互矛盾,解决矛盾就要尝试各种各样的方法,因此金木水火土是人们最原始的也是最直观的也是最朴素的方

  • 车迟国虎力大仙求雨,为什么玉帝要听一个妖怪发来的命令,宣旨叫众仙降雨呢?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许多人没搞明白这个问题。天庭对下界的降雨管控非常严格,有两个部门管。一个是管理天下龙王的龙神部,一个是雷公电母所在的雷神部。每年春季,天庭都要召集天下各地龙王上天开会,给各地龙王下达降雨指标,相当于现在的财政预算。各地龙王就按照预算到时到点下雨。这也是泾河龙王敢跟袁天罡打赌的原因,因为他知道啥时候下

  • 据说古代向龙王求雨,《山海经》载:奉应龙乞雨。应龙是龙王吗?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奇书《山海经》精准记载远古时代的历史!凶犁土丘之应龙的记载。精准记载其封地的,地理环境,地理面貌,山川走向,应龙宫殿的方位。应龙的历史战功,身份地位丧失的原因。封地的气候,气象,臣民的崇拜热诚!都跃然史册!《山海经:大荒东经》:大荒东北偶中,有山名曰凶犁土丘。应龙处南极。杀蚩尤与夸父,不得复上。

  • 《雍正王朝》中雍正为什么让孙嘉诚求雨?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追问一句:要是孙嘉诚求雨放了“空炮”,雨没有求下来,雍正和孙嘉诚该如何收场?常常以精明自诩的雍正皇帝会因为这个只有50%胜算的事儿“赌一把”自己的名誉?要是邬思道在,只怕会拦住雍正不要赌,赌输了,那可是大清朝的脸面和威信。有人说,那是年羹尧自作孽不可活,上天都发怒了,所以帮了

  • 窦娥临死前为什么要发下三桩毒誓: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窦娥临死前所发的三桩毒誓,前两个是为证自己清白,最后一个大旱三年让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要祸及百姓呢?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应该结合一些古代的文学进行分析,就可以找到其中的答案了。《窦娥冤》浅析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给大家简单讲解一下关汉卿的这部名作《窦娥冤》。故事讲述的是山阳县有一位身世凄惨的小女孩名

  • 《西游记》中,玉帝不给凤仙郡下雨孙悟空当时可以让小白龙下雨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挟私报复,天帝如是;无心之失,足恨古今!无心言行逆小人心曲,怀恨积仇,一朝得势,百般报复,不死不休;有意奉承若强差上意,惩罚迭至,检省莫明,求解何处?彷徨终日。上因细小不能明示,纵淫威十面;下为忽微久索难察,苦黎庶一方。天帝威权,僧骑岂敢僭越;夺誉人口,猴王焉可为之?媒介其中,上下解缓,上释怀则布雨

  • 泾河龙王私改雨点数被杀,为何虎鹿羊三妖私自求雨却没事?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你作为一个油库保管员,领导让你五点钟开仓放出五吨油。你按时完成,是完成任务。耽误了,就是工作失误,如果安排放五吨,你放三吨或九吨。少了是你自己贪污,多了对不上账得自己补窟窿。无论如何都涉嫌职务犯罪,只不过现在工作失误职务犯罪不会轻易砍脑袋。此为泾河龙王事件。市场上某个人给他领导发了邮件,要油,他的领

  • 中国人习惯说中国的历史是“上下五千年”,五千年历史的起始源头在哪里? 飞鸟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中华上下五千年,因为中国有近五千年的历史,说“上下五千年”通常就是指整个中国历史;在中国以外更广阔的范围说“上下五千年”通常就是指全世界的人类文明史。按照古代的传统说法,从传说中的黄帝到现在,大约有四千多年的历史,通常叫做“上下五千年”。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里,有许多动人的有意义的故事。其中有许多是有

  • 中国古代第一个君王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古代的一位君王,我认为是启,舜禅让王位于禹,禹的儿子启违犯父意,争而为王,建立的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也是真正,君主,可能有人会说是秦始皇秦始皇是第一个自称为皇帝的人,并不能说明是第一君主,而在于之前的黄帝,炎帝或者是尧,舜都只能以部落酋长来称呼,不能算是君主,因为他没有完善的治国体系,夏朝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