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雍正王朝》中雍正为什么让孙嘉诚求雨?

《雍正王朝》中雍正为什么让孙嘉诚求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3234 更新时间:2024/1/19 15:44:03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追问一句:要是孙嘉诚求雨放了“空炮”,雨没有求下来,雍正和孙嘉诚该如何收场?常常以精明自诩的雍正皇帝会因为这个只有50%胜算的事儿“赌一把”自己的名誉?要是邬思道在,只怕会拦住雍正不要赌,赌输了,那可是大清朝的脸面和威信。

有人说,那是年羹自作孽不可活,上天都发怒了,所以帮了孙嘉诚的忙。

你信不?反正我是不信。那么答案只有一个,就是雍正皇帝和孙嘉诚演戏呢?孙嘉诚早就做好了事前的准备,为这场戏演得够逼真,以得到朝野众臣,尤其是清流的倒年支持。

不要小看这是一种毫无证据支撑的“天意”博弈,在中国历史上却有着光辉的篇章。著名的历史学家吴晗曾对皇权约束的问题有一个专题总结,那就是历史上的皇权也受到来自各种制度的约束,其中有群议制度、封驳制度、台谏制度、“天意”(大概意思)等。所谓天意,既是因为皇帝是天子,无人可以约束,但是上天比皇帝还大,故能够约束天子,所谓上天,就是天灾人祸如干旱、水灾等。朝廷的臣子们把“天意”当做一种制度约束来实现对皇帝的劝诫或者劝谏,让皇帝们亲君子、远小人。

举个例子说明:在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中,开篇冯保打死钦天监周云逸,周云逸说:这个冬天一直不下雪,是因为朝廷开支无度,出了奸臣。周云逸就是以天意来劝谏嘉靖皇帝,开源节流,亲君子远小人,打击严嵩一党。

在《雍正王朝》里,孙嘉诚同样利用了“天意”,来劝谏雍正皇帝严惩年羹尧。所以,在朝堂上,孙嘉诚说:天不下雨,就是因为出了年羹尧这个奸臣。把天下不下雨和奸臣出现关联起来,并非子虚乌有,是有历史渊源的。想必雍正皇帝一定也是读史书的高材生,对于二十四史的理解比谁都透彻,当孙嘉诚在看似荒唐的表演中突然将天不下雨与奸臣出现二者关联起来的时候,就已经明白了大半。

只见雍正皇帝嘴角稍稍上扬,面带嘲色的望着孙嘉诚的时候,假意的怒火并没有表现得暴风骤雨一般,而是期待着孙嘉诚继续下去。

孙嘉诚看似是倚老卖实,实际上是心领神会,无论是在他的话语中,还是在他之后的行为中,都透露着一个巨大的信息:今天会下雨。

我们姑且来回味一下当时的场景:

雍正:说,是谁指使你参年羹尧的?孙嘉诚:是上天。今年春四月初至今,直隶山东久旱无雨,皇上知道什么原因吗?雍正:什么原因?孙嘉诚:根据我朝名臣于成龙推的《易》理,京师久旱乃是朝中有奸臣。这个奸臣就是年羹尧。

注意,孙嘉诚在这时抛出了一个于成龙,说得有理有据像真的似的。《易经》推理本来就是古人用来预测天时情况的,据说于成龙是《易经》推演的大家,能够很准确的推演出什么时候下雨,什么时候天晴,什么时候下雪,什么时候有涝。这无疑是在点醒雍正:我老孙是有备而来。

接下来的对话大家都知道了,孙嘉诚列举了年羹尧居功自傲,干扰人事,贪污纳贿等行径,直接向雍正抛出与天意有关的论点。

孙嘉诚:……皇上,这样的人不是奸臣谁是奸臣?朝廷出了这样的奸臣,上天又怎么不会降下旱灾……雍正这时候才将目光转向十三爷胤祥,孙嘉诚已经将他逼得下不来台了。

十三爷:孙嘉诚,你想做龙逢比干?孙嘉诚:回十三爷,龙逢比干是千古忠臣的楷模啊!本来,雍正是让十三爷给孙嘉诚一个台阶下,大家都有面子,但是孙嘉诚偏偏不下台阶,非得上台阶。在这里,实际上雍正还是在考验孙嘉诚的内心:这家伙到底有没有谱,朕总不能赌无把握的博啊。

见着孙嘉诚不下台阶,雍正估摸着这孙嘉诚心里应该有谱,于是,戏继续往下演。

雍正:那朕成全你。你不是说天旱是因为年羹尧是奸臣吗?那好,你这个忠臣就到午门外跪在太阳底下求雨去。孙嘉诚头一昂:臣愿去。(为什么这么自信还把头一昂?)

于是孙嘉诚就真的将雨给求下来了。当很多人都松了一口大气的时候,内心最激动的莫过于雍正。许多人都以为这是因为剧情设置需要,激起一个小高潮以安观众的心,其实,雍正与孙嘉诚瞒天过海,才是这场求雨表演真正的幕后推手。

如果这种推理还不够说服你,那么我再来一段以进一步求证。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雍正打算前往河南江苏一带巡视夏汛的防务时,雍正,十三爷允祥和张廷玉在紫禁城角楼边的谈话。

允祥:今年直隶山东干旱近两个月,赈灾的事儿也得赶紧筹措。昨儿我问了钦天监,他们说大旱之后可能还有大雨。今年的夏汛,河南可是个危险的地方……雍正:不行,朕得立刻赶往河南、江苏一趟。一来看看河南夏汛的防务,二来看看新政试行的情况。大清朝也有钦天监啊,而且对天气的情况把握得这么准,准确到河南一定出现夏汛险情。像孙嘉诚这么聪明的人,会不会在求雨之前问过钦天监呢?除了于成龙的《易经》推理,加上钦天监,这可是双保险啊?

像雍正皇帝和孙嘉诚这样的人,怎么会盲目的去和“天意”对赌?只有年羹尧这样的人,才会心存侥幸去与“天意”下注,那注定会血本无归。所以,雍正为什么不让孙嘉诚去求雨呢?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窦娥临死前为什么要发下三桩毒誓: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窦娥临死前所发的三桩毒誓,前两个是为证自己清白,最后一个大旱三年让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要祸及百姓呢?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应该结合一些古代的文学进行分析,就可以找到其中的答案了。《窦娥冤》浅析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给大家简单讲解一下关汉卿的这部名作《窦娥冤》。故事讲述的是山阳县有一位身世凄惨的小女孩名

  • 《西游记》中,玉帝不给凤仙郡下雨孙悟空当时可以让小白龙下雨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挟私报复,天帝如是;无心之失,足恨古今!无心言行逆小人心曲,怀恨积仇,一朝得势,百般报复,不死不休;有意奉承若强差上意,惩罚迭至,检省莫明,求解何处?彷徨终日。上因细小不能明示,纵淫威十面;下为忽微久索难察,苦黎庶一方。天帝威权,僧骑岂敢僭越;夺誉人口,猴王焉可为之?媒介其中,上下解缓,上释怀则布雨

  • 泾河龙王私改雨点数被杀,为何虎鹿羊三妖私自求雨却没事?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你作为一个油库保管员,领导让你五点钟开仓放出五吨油。你按时完成,是完成任务。耽误了,就是工作失误,如果安排放五吨,你放三吨或九吨。少了是你自己贪污,多了对不上账得自己补窟窿。无论如何都涉嫌职务犯罪,只不过现在工作失误职务犯罪不会轻易砍脑袋。此为泾河龙王事件。市场上某个人给他领导发了邮件,要油,他的领

  • 中国人习惯说中国的历史是“上下五千年”,五千年历史的起始源头在哪里? 飞鸟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中华上下五千年,因为中国有近五千年的历史,说“上下五千年”通常就是指整个中国历史;在中国以外更广阔的范围说“上下五千年”通常就是指全世界的人类文明史。按照古代的传统说法,从传说中的黄帝到现在,大约有四千多年的历史,通常叫做“上下五千年”。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里,有许多动人的有意义的故事。其中有许多是有

  • 中国古代第一个君王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古代的一位君王,我认为是启,舜禅让王位于禹,禹的儿子启违犯父意,争而为王,建立的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也是真正,君主,可能有人会说是秦始皇秦始皇是第一个自称为皇帝的人,并不能说明是第一君主,而在于之前的黄帝,炎帝或者是尧,舜都只能以部落酋长来称呼,不能算是君主,因为他没有完善的治国体系,夏朝有

  • 周朝第一个天子是周文王姬昌还是周武王姬发?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周朝第一天子是姬发,号称武王,周武王推翻商朝,建立新朝,是周朝第一天子,姬昌死后是姬发封他父周文王。姬昌时代,周国当时还属于商朝中一个小国,商朝怕周国壮大,对商朝有祸害,周王姬昌被关在里,八年之久,他为了安稳自己的心灵,也为了把自己的思想学问传给后代,他就依托对阴阳八卦的研究和解释,写出了《周易》这

  • 中国五千年历史的起点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和其他国家一样,分几个时期,神化传说时代,半信史和信史时代如果把神化传说算上,中国历史有“上下五千年”如果科学考古计算,中国第一个朝代是商朝而不是夏朝,因此,中国历史有3600年先秦泛指中国古代秦朝以前的历史时代,起自远古人类产生时期,从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到战国时期这个阶段,直至公元前221年

  • 初一历史上册试卷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初一历史(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测试范围:第一、二单元测试时间:60分钟试卷总分:100分同学们,欢迎你们步入历史殿堂!提到历史,仿佛离我们很遥远,但真正走进历史,你会发现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能给你乐趣,也能使你聪慧,更能告诉你许多做人的真谛,还能给你直抒胸怀的机会。同学们,在两个月的学习中

  • 甄传里面各位娘娘分别住什么宫殿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甄传》里面各位娘娘住的宫殿分别是:甄:碎玉轩永寿宫寿康宫安陵容:延禧宫沈眉庄:咸福宫皇太后:寿康宫皇后:景仁宫华妃:翊坤宫敬妃:咸福宫齐妃:长春宫端妃:延庆殿祺嫔:储秀宫储秀宫交芦馆(好像住过碎玉轩)富察贵人:延禧宫夏常在:延禧宫曹贵人:翊坤宫淳常在;碎玉轩宁嫔:春禧殿余答应:钟粹宫欣贵人:储秀宫

  • 历史上第一个穿黄色龙袍的皇帝,黄色龙袍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第一个穿黄色龙袍的皇帝是隋文帝杨坚,真正流传起来成为皇帝专用也在隋唐时代。隋文帝就十分喜欢用黄色龙袍,且以黄为贵;唐朝建立后,唐高祖李渊认为黄色应当皇家专用,百姓官吏禁止穿黄色衣服,从此黄色就成为了皇室的专用,黄色龙袍则流行开来。根据《周礼》的要求,帝王的正式衣服称为冕服。从周朝至明朝,皇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