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了盛世之后,李隆基逐渐开始满足了,沉溺于享乐之中。没有了先前的励精图治精神,也没有改革时的节俭之风了。正直的宰相张九龄等人先后被罢官,李林甫爬上了相位。李林甫最善于揣测李隆基的意思。在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李隆基想从洛阳回京长安,但张九龄等人说秋收还没有结束,这样上路会骚扰百姓,影响生产。李林甫在张九龄走后却对李隆基说,长安和洛阳是陛下的东宫和西宫,陛下愿意什么时候来往就什么时候来往,不必再等以后,至于妨碍了农民秋收,免了他们的税收也就行了。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李隆基因所宠武惠妃谗言,将三个儿子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废为庶人并杀害,改立三子忠王李为太子。同年,武惠妃病死,李隆基日夜寝食不安,后宫虽多美人,但没有一个能使他满意。听人说武惠妃的儿子寿王李瑁的妃子杨玉环美貌绝伦,艳丽无双,于是不顾什么礼节,就将她招进宫里,杨玉环懂音律,也很聪明,还擅长歌舞,很得玄宗欢心。天宝四载(745年)八月,册杨玉环为贵妃。唐明皇与杨贵妃为了讨贵妃的欢心,李隆基可谓费尽心机。为了迎合她喜欢服装的心理,有专门为贵妃服务的七百多人给她做衣服。为了让她吃上喜欢的荔枝,李隆基还下令开辟了从岭南到京城长安的几千里贡道,以便荔枝能及时地用快马快速运到长安,因为荔枝摘下后五天内会变味儿。而杨贵妃生在南方,喜欢吃这种东西。有了杨贵妃,李隆基的奢侈之风越来越盛,大臣、贵族、宗室为了巴结皇帝,投杨贵妃所好,结果让她高兴的人都升了官,这又刺激更多的官僚贵族巴结逢迎,争献美味佳肴、珍异珠宝。在堂妹的关系影响以及他本人财政能力出色的情况下,杨国忠也平步青云,一步登天,做上了唐朝宰相。杨贵妃的姐姐们也得到了实惠,大姐封为韩国夫人,三姐封为虢国夫人,八姐封为秦国夫人:[13]其他的兄长也有封赏,做了朝中的高官。杨国忠的权势无人能比,兄妹二人的辉煌时期也为日后的悲惨结局埋下了伏笔。在杨国忠的专权下,整个唐朝开始混乱起来,可以说,唐朝的转向衰落固然有李隆基的过失,但杨氏兄妹特别是杨国忠这个哥哥没有起到正面的作用,他的为非作歹,也没有给妹妹带来好运,反而把妹妹送上了不归路。美丽并不是罪过,但美丽却是一个起因。在杨国忠的一手遮天之下,首先是朝政混乱。朝政混乱影响了国家的经济。
更多文章
历史上有哪些十分十分浪费钱的例子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据我所知,最浪费钱的例子莫过于南北朝时候梁武帝萧衍舍身同泰寺的故事。梁武帝信奉道教,在位期间,前后四次跑到同泰寺出家,最后都由大臣们花钱把他赎回来,由于他的特殊身份,赎金自不同于普通人,据史料记载,总共花了4亿钱,按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这应当是非常非常惊人的开支了。仅仅由于个人的信仰,而花费如此多的
商纣王与姬昌有何血源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如果真的要扯血缘关系。我们每个地域接近的汉族人之间基本都有。所以姬氏与殷氏也是有这种血缘关系的。因为中国早期人口并不多,你与我之间完全可能是同宗。但是如果不考虑这个是法律上的血缘关系那么没有先周人物。姬昌(生卒年不详)即周文王,季历之子,西周奠基人。季历死后由他继承西伯侯之位,又称伯昌。在位50年。
纣王为什么不杀姬昌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因为姬昌没有造反。姬昌受封为三公,拥有雍州之域,势力扩展到江汉地区(丹江汉水流域),诸侯归附者有六州之众。周的国力增强壮大,引起商王朝的不安。商纣王的亲信谗臣崇侯虎,暗中向纣王进言说,西伯到处行善,树立自己的威信,诸侯都向往他,恐怕不利于商王,纣王于是将姬昌拘于里。周国大臣散宜生重价购得驺虞、鸡斯之
封神榜中纣王兵围冀州,冀州兵缺粮草,然后就冀州民不聊生了。古代粮草到底由谁供应,从哪里来的啊?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粮草,粮是粮食给士兵们吃的,草是草料给马匹吃的,一般这种部队都叫做辎重部队,属于殿后部队。粮草的征集源自于百姓上交的税赋,然后存于一些城市的大型粮仓,战争的时候拨粮,古时候人们交税大多数地方并不是交钱,而是交粮食。一般大型战争,君王还会向百姓征收额外的战争粮草,很多人家会连第二年的种子都被抢走,所以
列举三个与商纣王暴政有关的成语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1.助纣为虐:比喻帮助坏人干坏事。2.酒池肉林:古代传说,殷纣以酒为池,以肉为林,为长夜之饮。原指荒淫腐化、极端奢侈的生活,后也形容酒肉极多。3.流血漂杵:杵:捣物的棒槌。血流成河,舂米的木棰都漂了起来。形容战死的人很多。也泛指流血很多。4.恶贯满盈:贯:穿线的绳子;盈:满。罪恶之多,犹如穿线一般已
纣王....不听忠臣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比干:干从政40多年,主张减轻赋税徭役,鼓励发展农牧业生产,提倡冶炼铸造,富国强兵。商末帝辛(纣王)暴虐荒淫,横征暴敛,比干叹曰:“主过不谏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过则谏不用则死,忠之至也”。遂至摘星楼强谏三日不去。纣问何以自恃,比干曰:“恃善行仁义所以自恃”。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信有诸乎?”
纣王将姬昌做成了什么给姬昌的父亲吃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肉羹周文王被商纣王囚禁后,当时伯邑考在商朝做人质,担任为商纣王驾车之职。商纣王烹杀伯邑考,将他做成肉羹赐给周文王,并说:“圣人应当不会吃自己儿子做成的肉羹。”周文王最后还是吃下肉羹。商纣王评价说:“谁说西伯侯是圣人?吃了自己儿子做成的肉羹尚且不自知。”
商汤王的传说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商汤王商汤是商代的开国帝王,儒家、道家、墨家经典中皆提及的华夏圣人之一。后世一般都称其为商汤,其中的商字,指朝代名,汤才是其名。作为华夏道统的继承人,中国历代皇帝尊奉称其为王师商汤王,视为国家领导人的典范,并在文华殿供奉祭祀。为纪念他革命讨伐夏桀的伟大功德而制作的雅乐《》(已失传),据说是华夏历史上
纣王和周幽王分别是哪个朝代?为什么说“殷有纣王,商有周幽王”?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殷有纣王,商有周幽王”哪来的句子,肯定错了。。。纣王是殷商的没错,周幽王却是周代的纣王是商代的最后一个王,以暴虐文明。周幽王是西周的最后一个王,也是以昏庸文明。纣王因为宠信妲己,迷恋女色,致使亡国。周幽王宠信褒姒,为博美人一笑而烽火戏诸侯,等到蛮夷之狼真的来了,再喊“狼来了”也没有诸侯来救了,西周
商代帝王为什么喜欢用干支命名?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相传,古代有十个太阳,它们的名字分别叫: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每天有一个太阳照临人间,十一顺称为一旬。这十个太阳的名字(日名)就是“十干”,也叫“天干”。夏商时代的王室和贵族阶级崇拜太阳神,自视为太阳神的后裔。帝王即位,宣称是太阳光照人间,君临一切,主宰沉浮。用日名取作帝王名,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