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在陕西岐山周原,发现的一块甲骨上就记载了,商纣王把开膛刨腹的周文王当做祭品摆上了他们最高规格的祭坛。
在商周时期中原地区的精神信仰和国家统治的方式和后代差异很大,当时的文化是信鬼神,崇献祭。那时的祭祀可不是现在一样,摆点水果点心,再不济放个猪头。殷商时期的献祭可以是“活祭”,更有可能是“血祭”。而“血祭”用人的尸体当做祭祖之物。
“血祭”
按照现在人的思想观念是理解不了殷商的文化的,殷商的时候的文化是野蛮的,也是血腥的。当然也许这就是那个时期人类发展当中必不可少的野蛮历程。
在殷商因为信鬼神,所以认为他们的先祖死后并没有消散,而是变成了鬼神继续保佑殷商的天下。但是既然先祖为了保佑族人出了力就需要获得回报,而回报的最高规格就是“血祭”。即把人死后摆上祭坛供先祖享用。所以商纣王就把当时的周方伯姬昌杀了,祭祀自己的先祖太甲,以便先祖可以继续保佑商朝风调雨顺。
西周以牙还牙
当然不仅甲骨文有样的记载,在司马迁《史记伯夷列传》中记载: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这是伯夷、叔齐为了劝导周武王不要伐周说的话。这里周武王不安葬周文王姬昌的原因就是,他的父亲死的凄惨,为了给父亲报仇他不得不出兵讨伐殷商。
在《逸周书世俘》就有这样的记载:“武王在祀,太师负商王纣,县首白,乃以先馘入燎于周庙。若翼日辛亥,祀于位,用于天位。”也就是说武王伐纣终于攻下了朝歌后,为了报仇也是让商纣王的脑袋当做他父亲的祭品。这些都是那个血性未开化时期的特殊产物,我们现在还真的无法简单的用对错来评价这样的事。
各位读者,对于商纣王的人生际遇,您有什么看法,可以在评论区留下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