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在王维的诗中我们看到了边塞风光的雄浑壮阔,帝国军人沙场征伐的忠勇。可谁又能想到这里面有一个地名在会一千多后重新闪耀。
1930年,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内蒙古居延地区一个由中瑞两国学者组成的考察团发掘出土了一万多枚汉简。这次发和殷墟甲骨文,敦煌文书,故宫档案并称为20世纪中国文化史上的四大发现。解放后,在居延的考古团队陆续发掘出土汉简2万余枚。从此居延汉简灼灼其华,光耀世界。
虽然这不是一部成系统的书籍,却是最完备,最庞大汉代历史文献,从中可以管窥到汉代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科技、法律、文字书法及日常生活等各个领域的风貌,是最真实,最珍贵的一手历史史料。其科学、历史,文物,艺术价值难以估量。
木兰从军的故事
北魏末年,柔然、契丹等少数民族日渐强大,他们经常派兵侵扰中原地区,抢劫财物。北魏朝廷为了对付他们,常常大量征兵,加强北部边境的驻防。木兰从军讲的是当时一位巾帼英雄的故事。木兰据说姓花,商丘(今河南商丘县南)人,从小跟着父亲读书写字,平日料理家务。她还喜欢骑马射箭,练得一身好武艺。有一天,衙门里的差役送来了征兵的通知,要征木兰的父亲去当兵。但父亲年纪老迈,又怎能参军打仗呢?木兰没有哥哥,弟弟又太小,她不忍心让年老的父亲去受苦,于是决定女扮男装,代父从军。木兰父母虽不舍得女儿出征,但又无他法,只好同意她去了。木兰随着队伍,到了北方边境。她担心自己女扮男装的秘密被人发现,故此处处加倍小心。白天行军,木兰紧紧地跟上队伍,从不敢掉队。夜晚宿营,她从来不敢脱衣服。作战的时候,她凭着一身好武艺,总是冲杀在前。从军十二年,木兰屡建奇功,同伴们对她十分敬佩,赞扬她是个勇敢的好男儿。战争结束了,皇帝召见有功的将士,论功行赏。但木兰既不想做官,也不想要财物,她只希望得到一匹快马,好让她立刻回家。皇帝欣然答应,并派使者护送木兰回去。木兰的父母听说木兰回来,非常欢喜,立刻赶到城外去迎接。弟弟在家里也杀猪宰羊,以慰劳为国立功的姐姐。木兰回家后,脱下战袍,换上女装,梳好头发,出来向护送她回家的同伴们道谢。同伴们见木兰原是女儿身,都万分惊奇,没想到共同战斗十二年的战友竟是一位漂亮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