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中国历史上有多少个皇帝?

中国历史上有多少个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733 更新时间:2024/3/15 5:01:28

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的称号,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但是不知道你所说的皇帝算不算秦朝以前的王侯。

如果从秦始皇算起,那么秦朝2位,汉朝31位,三国11位,晋朝16位,十六国81位,南北朝59位,隋朝3位,唐朝22位,五代十国55位,宋朝18位,金辽西夏35位,元朝18位,明朝16位,清朝12位,

还有南明、北元,其它诸如李自成、张献忠,以及太平天国洪秀全父子、甚至称洪宪帝仅两个月的袁世凯,加起来一共408位,如果再将其后代追尊的,那就更多!

但如果把秦始皇以前的商朝、夏朝60帝,以及历时800多年的东、西周朝和春秋、战国时代之王、公、侯加进去,就更多了,中国帝王应该有800多位。

中国所有皇帝的顺序(全)

说明:以下凡加*号的,为追谥;凡带()号的,后废除。

1、秦朝:秦始皇帝嬴政、二世皇帝嬴胡亥、秦王嬴子婴

2、西汉:太祖/高皇帝(世称汉高祖)刘邦、孝惠皇帝刘盈、前少帝刘恭、后少帝刘弘、太宗/孝文皇帝刘恒、孝景皇帝刘启、世宗/孝武皇帝刘彻、孝昭皇帝刘弗陵、汉废帝/昌邑王刘贺、汉武帝刘彻、中宗/孝宣皇帝刘询、(高宗)/孝元皇帝刘、(统宗)/孝成皇帝刘骜、孝哀皇帝刘欣、(元宗)/孝平皇帝刘、孺子婴刘婴

3、新朝:新皇帝王莽

4、玄汉:更始帝刘玄

5、赤眉汉:建世帝刘盆子

6、赵汉:汉嗣帝王郎

7、成家:成家公孙述

8、东汉:世祖/光武皇帝刘秀、显宗/孝明皇帝刘庄、肃宗/孝章皇帝刘、(穆宗)/孝和皇帝刘肇、孝殇皇帝刘隆、(恭宗)/孝安皇帝刘祜、前少帝北乡侯刘懿、(敬宗)/孝顺皇帝刘保、孝冲皇帝刘炳、孝质皇帝刘缵、(威宗)/孝桓皇帝刘志、孝灵皇帝刘宏、后少帝/弘农怀王刘辩、孝献(孝愍)皇帝刘协

9、三国魏:*高皇帝曹腾、*太皇帝曹嵩、*太祖武皇帝曹操、高祖/文皇帝曹丕(资治通鉴记载为世祖)、烈祖/明皇帝曹睿、齐王曹芳、高贵乡公曹髦、元皇帝/陈留王曹奂

10、三国蜀:烈祖/昭烈皇帝/先主刘备、仁宗/孝怀皇帝/后主刘禅

11、三国吴:*始祖武烈皇帝孙坚、太祖/大皇帝孙权、废皇帝/会稽王孙亮、太宗景皇帝孙休、末帝/乌程侯孙

12、西晋:*高祖/宣皇帝司马懿、*世宗/景皇帝司马师、*太祖/文皇帝司马昭、世祖/武皇帝司马炎、孝惠皇帝司马衷、赵王司马伦(篡位)、孝怀皇帝司马炽、孝愍皇帝司马邺

13、东晋:中宗/元皇帝司马睿、肃宗/明皇帝司马绍、显宗/成皇帝司马衍、康皇帝司马岳、孝宗/穆皇帝司马聃、哀皇帝司马丕、废帝/海西公司马奕、太宗/简文皇帝司马昱、烈宗/孝武皇帝司马曜、安皇帝司马德宗、恭皇帝司马德文

14、前凉:恒王张重华、哀王张曜灵、威王张祚、冲王张玄靓、悼王张天锡

15、后凉:太祖/懿武帝吕光、隐王吕绍、灵帝吕纂、末主吕隆

16、南凉:烈祖/武王秃发乌孤、康王秃发利鹿孤、景王秃发檀

17、西凉:太祖/武昭王李

18、北凉:文王段业、太祖/武宣王沮渠蒙逊、哀王沮渠牧犍

19、前赵:高祖/光文帝刘渊、废帝刘和、烈宗/昭武帝刘聪、隐帝刘璨、襄宗刘曜

20、后赵:高祖/明帝石勒、太祖/武帝石弘、正帝石虎、成帝石世、仁武帝石遵、兴武帝石鉴、末帝石

21、前秦:高祖景明帝苻健、越厉王苻生、世祖/宣昭帝苻坚、哀平帝苻丕、太宗/高帝苻登、越厉王苻生

22、后秦:太祖/武昭皇帝姚苌、高祖/文桓皇帝姚兴、末主姚泓

23、西秦:高祖/武元王乞伏乾归、太祖/文昭王乞伏炽磐、厉武王乞伏暮末

24、前燕:高祖/武宣帝慕容、烈祖/景昭帝慕容隽、隐宗/幽帝慕容

25、后燕:世祖/成武皇帝慕容垂、烈宗/惠愍皇帝慕容宝、开封公慕容详、赵王慕容麟、中宗/昭武皇帝慕容盛、高宗/昭文皇帝慕容熙、景宗/惠懿皇帝慕容云

26、南燕:世宗/献武帝慕容德、太祖/穆帝慕容纳、文帝慕容超

27、北燕:太祖/文成皇帝冯跋、昭成皇帝冯弘

28、成汉:太宗/武帝李雄、哀帝李班、幽公李期、昭文帝李寿、归义侯李势

28、南朝宋:高祖/武皇帝刘裕、少帝刘义符、太祖/文皇帝刘义隆、废帝刘劭(史称“元凶”)、世祖/孝武皇帝刘骏、前废帝刘子业、太宗/明皇帝刘、后废帝刘昱、顺皇帝刘准

29、南朝齐:太祖/高皇帝萧道成、世祖/武皇帝萧赜、前废帝/郁林王萧昭业、后废帝/海陵恭王萧昭文、高宗/明皇帝萧鸾、炀皇帝东昏侯萧宝卷、和皇帝萧宝融

30、南朝梁:高祖/武皇帝萧衍、临贺王萧正德、太宗/简文皇帝萧纲、豫章王萧栋武陵王萧纪、世祖/孝元皇帝萧绎、闵皇帝/贞阳侯萧渊明、敬皇帝萧方智、废帝萧庄

31、西梁:中宗宣皇帝萧、世宗孝明皇帝萧岿、惠宗孝靖皇帝萧琮、萧铣

32、南朝陈:高祖/武皇帝陈霸先、世祖/文皇帝陈、废帝陈伯宗、高宗/孝宣皇帝陈顼、长城炀公/后主陈叔宝

33、北朝北魏:太祖/道武皇帝拓跋、太宗/明元皇帝拓跋嗣、世祖/太武皇帝拓跋焘、南安隐王拓跋余、高宗拓跋、显祖/献文皇帝拓跋弘、高祖/孝文皇帝元宏、世宗/宣武皇帝元恪、肃宗元诩、殇皇帝元姑娘、幼主元钊、敬宗/孝庄皇帝元子攸、废帝元晔、烈宗元恭、安定王元朗、显宗/孝武皇帝/出皇帝元修

34、北朝东魏:孝静皇帝元善见

35、北朝西魏:文皇帝元宝炬、废帝元钦、恭皇帝元廓(拓跋廓)

36、北朝齐:*高祖/神武皇帝高欢、*世宗/文襄皇帝高澄、显祖/文宣皇帝高洋、废帝高殷、孝昭皇帝高演、世祖/武成皇帝高湛、后主高纬、安德王高延宗、幼主高恒

37、北朝周:*太祖/文皇帝宇文泰、孝闵皇帝宇文觉、世宗/明皇帝宇文毓、高祖/武皇帝宇文邕、宣皇帝宇文、静皇帝宇文阐

38、隋朝:高祖/文皇帝杨坚、世祖/明皇帝/炀皇帝杨广、恭皇帝杨侑、皇泰帝杨侗、秦王杨浩

39、唐朝:高祖李渊、太宗李世民、高宗李治、则天顺圣皇后/则天大圣皇帝武/武则天(武周代唐)、中宗李显、殇皇帝李重茂、睿宗李旦、玄宗李隆基、肃宗李亨、代宗李豫、德宗李适、顺宗李诵、宪宗李纯、穆宗李恒、敬宗李湛、文宗李昂、武宗李炎、宣宗李忱、懿宗李、僖宗李儇、昭宗李晔、景宗李

40、五代后梁:太祖神武元圣孝皇帝朱温(朱全忠、朱晃)、废帝/郢王朱友圭、末帝朱友贞(朱友、朱、朱友)

41、五代后唐:*太祖武皇帝李克用、庄宗光圣神闵孝皇帝李存勖、明宗圣德和武钦孝皇帝李(李嗣源)、闵皇帝李从厚、末帝李从珂(本名王从珂)

42、五代后晋:高祖圣文章武明德孝皇帝石敬瑭、出皇帝/少帝石重贵

43、五代后汉:高祖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刘(刘知远)、隐皇帝刘承佑

44、五代后周:太祖圣神恭肃文武孝皇帝郭威、世宗睿武孝文皇帝柴荣、恭皇帝柴宗训

45、辽朝:太祖大圣大明神烈天皇帝耶律亿(耶律阿保机)、太宗孝武惠文皇帝耶律德光、世宗孝和庄宪皇帝耶律阮、穆宗孝安敬正皇帝耶律、景宗孝成康靖皇帝耶律贤、圣宗文武大孝宣皇帝耶律隆绪、兴宗神圣孝章皇帝耶律宗真、道宗仁圣大孝文皇帝耶律洪基、恭宗恭怀皇帝/天祚帝耶律延禧

46、北辽:宣宗孝康皇帝耶律淳、德妃(萧普贤女,为皇太后,称制;期间遥奉耶律定为帝)、神宗(梁王)耶律雅里、英宗耶律术烈

47、西辽:德宗耶律大石、感天皇后萧塔不烟、仁宗耶律夷列、承天皇帝耶律普速完、末帝耶律直鲁古、恭帝屈出律

48、北宋:太祖赵匡胤、太宗赵炅(赵匡义、赵光义)、真宗赵恒、仁宗赵祯、英宗赵曙、神宗赵顼、哲宗赵煦、徽宗赵佶、钦宗赵桓

49、南宋:高宗皇帝赵构、*简宗皇帝赵、孝宗皇帝赵、光宗皇帝赵、宁宗皇帝赵扩、理宗皇帝赵昀、度宗皇帝赵、恭宗皇帝赵显、端宗皇帝赵、怀宗皇帝赵

50、西夏:*太祖神武皇帝李继迁、*太宗光圣皇帝李德明、景宗武烈皇帝李元昊、毅宗昭英皇帝李谅祚、惠宗康靖皇帝李秉常、崇宗圣文皇帝李乾顺、仁宗圣德皇帝李仁孝、桓宗昭简皇帝李纯佑、襄宗敬穆皇帝李安全神宗英文皇帝李遵顼、献宗李德旺、末帝李

51、金朝:太祖完颜(完颜阿骨打)、太宗完颜晟、熙宗完颜、废帝/海陵炀王完颜亮、世宗完颜雍、章完颜、卫绍王完颜允济、宣宗完颜、哀宗完颜守绪、昭宗完颜承麟

52、元朝:烈祖也速该、*太祖成吉思汗、*睿宗监国拖雷、*太宗窝阔台、*定宗贵由、*宪宗蒙哥、世祖忽必烈、成宗铁穆耳、武宗海山、仁宗爱育黎拔力八达、英宗硕德八剌、晋宗也孙铁木儿、兴宗阿刺吉八、文宗图帖睦尔、明宗和世、宁宗懿质班、惠宗妥帖睦尔、昭宗爱猷识理答腊

53、明朝:太祖朱元璋、惠宗朱允、成祖朱棣、仁宗朱高炽、宣宗朱瞻基、英宗朱祁镇、代宗朱祁钰、宪宗朱见深、孝宗朱樘、武宗朱厚照、世宗朱厚、穆宗朱载、神宗朱翊钧、光宗朱常洛、熹宗朱由校、思宗朱由检

54、南明:安宗处天承道诚敬英哲缵文备武宣仁度孝简皇帝朱由崧、绍宗配天至道弘毅肃穆思文烈武敏仁广孝襄皇帝朱聿键、文宗贞天应道昭崇德毅宁文宏武达仁闵孝节皇帝朱聿、昭宗应天推道敏毅恭俭经文纬武礼仁克孝匡皇帝朱由榔

55、清朝:*太祖努尔哈赤、太宗皇太极、世祖福临、圣祖玄烨、世宗胤、高宗弘历、仁宗琰、宣宗宁、文宗奕、穆宗载淳、德宗载、废帝溥仪、

扩展资料: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创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为第一个皇帝,称“始皇帝”。自此,中国开始了长达两千多年的专制制度。

皇帝是中国中央政权的突出代表,是政府和社会的核心,享有最高的权力和荣誉。皇帝自称“朕”,其他人当面直接称皇帝为“陛下”、“圣上”、“万岁”等,私下敬称皇帝为“圣人”、“大家”、“官家”、“至尊”等。

秦朝时,秦始皇试图将国家的全部权力都集中在自己(即皇帝)手中,即“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但由于统治国家的事务繁多,这种制度实际上是不成熟的。在秦朝之后,皇帝的权力和职能逐渐由一个中央政府辅助完成,汉朝时这种中央政府的形式是三公九卿,隋朝开始三省六部制。

因此即使皇帝年幼中央政府也可以照常运作,但同时由于中央政府长官(如宰相、丞相等)的权力可能过重,有可能威胁皇帝的权力,甚至通过政变自己当皇帝,比如王莽摄政、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在中国,皇帝的逝世叫驾崩。

参考资料:

皇帝百度百科

中国历代皇帝列表上古时代三皇盘古氏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有巢氏燧人氏伏羲女娲氏神农氏五帝黄帝姬轩辕少昊己挚玄帝姬颛顼帝喾帝挚姬挚唐伊祁放勋虞舜姚重华夏朝大禹姒文命启太康仲康相少康予槐芒泄不降扃廑孔甲皋发桀帝姒履癸商朝成汤子天乙太丁外丙中壬伊尹太甲(太宗)沃丁太庚小甲雍己太戊(中宗)中丁外壬河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阳甲盘庚小辛小乙武丁(高宗)祖庚祖甲廪辛康丁武乙文丁帝乙帝辛(纣帝)周朝西周*周文王姬昌周武王姬发周成王姬诵周康王姬钊周昭王姬瑕周穆王姬满周共王姬扈周懿王姬周孝王姬辟方周夷王姬燮周厉王姬胡周宣王姬静周幽王姬宫周携王姬余臣东周周平王姬宜臼周桓王姬林周庄王姬佗周厘王姬胡齐周惠王姬阆周王子姬颓周襄王姬郑周王子姬带周顷王姬壬臣周匡王姬班周定王姬瑜周简王姬夷周灵王姬泄心周景王姬贵周悼王姬猛周敬王姬周王子姬朝周元王姬仁周贞定王姬介周哀王姬去疾周思王姬叔周考王姬嵬周威烈王姬午周安王姬骄周烈王姬喜周显王姬扁周慎靓王姬定周赧王姬延周惠王姬杰秦朝秦惠文王嬴驷秦武王嬴荡秦昭襄王嬴则秦孝文王嬴柱秦庄襄王嬴子楚秦始皇嬴政秦二世嬴胡亥秦三世嬴子婴汉朝西汉汉高祖刘邦汉惠帝刘盈汉前少帝刘恭汉后少帝刘弘汉高后吕雉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汉昭帝刘弗陵昌邑王刘贺汉宣帝刘询(刘病已)汉元帝刘(shì)汉成帝刘骜汉哀帝刘欣汉平帝刘孺子婴刘婴新朝新朝新始祖高皇帝王莽玄汉汉延宗更始帝刘玄汉昌宗建世帝刘盆子成家公孙述东汉汉光武帝刘秀汉明帝刘庄汉章帝刘汉和帝刘肇汉殇帝刘隆汉安帝刘祜汉少帝刘懿汉顺帝刘保汉冲帝刘炳汉质帝刘缵汉桓帝刘志汉灵帝刘宏汉少帝刘辩汉献帝刘协三国魏*魏武帝曹操魏文帝曹丕魏明帝曹睿魏齐王曹芳(邵陵厉公)高贵乡公曹髦魏元帝曹奂蜀【蜀汉】汉昭烈帝刘备汉孝怀帝刘禅吴*武烈帝孙坚*长沙桓王孙策(孙坚子,孙权之兄)吴大帝孙权吴会稽王孙亮吴景帝孙休吴乌程侯孙皓晋西晋*宣帝司马懿*景帝司马师*文帝司马昭武帝司马炎惠帝司马衷赵王司马伦怀帝司马炽愍帝司马邺东晋元帝司马睿明帝司马绍成帝司马衍康帝司马岳穆帝司马聃哀帝司马丕海西公司马奕简文帝司马昱孝武帝司马曜安帝司马德宗恭帝司马德文十九国成汉*(成)景帝李特*(成)秦文王李流(成)武帝李雄(成)哀帝李班(成)幽公李期(汉)昭文帝李寿(汉)末主李势汉赵(汉)光文帝刘渊(汉)梁王刘和(汉)昭武帝刘聪(汉)隐帝刘粲(赵)秦王刘曜后赵明帝石勒文帝石弘武帝石虎正帝石世成帝石遵仁武帝石鉴兴武帝石祗冉魏武悼天王冉闵惠帝冉智前凉*武穆王张轨昭王张实成王张茂文王张骏桓王张重华哀王张耀灵威王张祚冲王张玄靓悼王张天锡凉王张大豫后凉*景昭帝吕婆楼懿武帝吕光隐王吕绍灵帝吕纂后主吕隆西凉武昭王李后主李歆末主李恂南凉武王秃发乌孤康王秃发利鹿孤景王秃发檀北凉文王段业武宣王沮渠蒙逊哀王沮渠牧犍高昌王沮渠无讳河西王沮渠安周前燕*武宣帝慕容文明帝慕容景昭帝慕容俊幽帝慕容后燕成武帝慕容垂惠愍帝慕容宝开封公慕容详赵王慕容麟昭武帝慕容盛昭文帝慕容熙西燕归帝慕容泓威帝慕容冲昌平王段随中帝慕容觊文帝慕容瑶代帝慕容忠末帝慕容永北燕惠懿帝高云文成帝冯跋昭成帝冯弘南燕献武帝慕容德末主慕容超胡夏*桓帝刘卫辰武烈帝赫连勃勃德武帝赫连昌平武帝赫连定前秦惠武帝苻洪高祖苻健厉王苻生世祖苻坚哀平帝苻丕太宗苻登后主苻崇后秦武昭帝姚苌文桓帝姚兴末主姚泓西秦宣烈王乞伏国仁武元王乞伏乾归文昭王乞伏炽盘厉武王乞伏慕末代国太祖拓跋猗卢太宗拓跋普根世祖拓跋始生平文帝拓跋郁律惠帝拓跋贺炀帝拓跋纥那烈帝拓跋翳槐昭成帝拓跋什翼犍西蜀蜀王谯纵南北朝南朝宋武帝刘裕少帝刘义符文帝刘义隆元帝刘劭孝武帝刘骏前废帝刘子业明帝刘后废帝刘昱顺帝刘准齐高帝萧道成武帝萧赜郁林王萧昭业海陵王萧昭文明帝萧鸾东昏侯萧宝卷和帝萧宝融梁武帝萧衍临贺王萧正德简文帝萧纲豫章王萧栋武陵王萧纪元帝萧绎闵帝萧渊明敬帝萧方智后梁宣帝萧明帝萧岿靖帝萧琮陈武帝陈霸先文帝陈废帝陈伯宗宣帝陈顼炀帝陈叔宝北朝北魏道武帝拓跋明元帝拓跋嗣太武帝拓跋焘南安王拓跋余文成帝拓跋浚献文帝拓跋弘孝文帝元宏宣武帝元恪孝明帝元诩幼主元钊孝庄帝元子攸长广王元晔节闵帝元恭安定王元朗孝武帝元东魏孝静帝元善见西魏文帝元宝炬废帝元钦恭帝拓跋廓北齐*神武帝高欢*文襄帝高澄文宣帝高洋废帝高殷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后主高纬安德王高延宗幼主高恒范阳王高绍义北周*文帝宇文泰孝闵帝宇文觉明帝宇文毓武帝宇文邕宣帝宇文静帝宇文衍隋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隋恭帝杨侑隋秦王杨浩隋越王杨侗唐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南周(武周)南周则天大圣皇帝武【武则天】唐朝复辟唐中宗李显唐殇帝李重茂唐睿宗李旦唐玄宗李隆基唐肃宗李亨唐代宗李豫唐德宗李适唐顺宗李诵唐宪宗李纯唐穆宗李恒唐敬宗李湛唐文宗李昂唐武宗李炎唐宣宗李忱唐懿宗李唐僖宗李儇唐昭宗李晔唐哀帝李[chù]渤海国渤海高王大祚荣渤海武王大武艺渤海文王大钦茂渤海前废王大元义渤海成王大华兴渤海康王大嵩渤海定王大元瑜渤海僖王大言义渤海简王大明忠渤海宣王大仁秀渤海宁王大彝震渤海雍王大虔晃渤海厉王大玄锡渤海赧王大玮渤海后废王大撰五代十国五代后梁太祖朱温郢王朱友末帝朱(朱友贞)后唐*太祖李克用庄宗李存勖明宗李闵帝李从厚末帝李从珂后晋高祖石敬瑭出帝石重贵后汉(包括北汉)高祖刘隐皇帝刘承佑湘阴公刘世祖刘睿宗刘钧少主刘继恩英武帝刘继元后周太祖郭威世宗柴荣(郭威义子,实为郭威妻子柴皇后的侄子,过继之后改名“郭荣”,所以有些史书中也写作“郭荣”)恭帝柴宗训(有些史书中也写作“郭宗训”)十一国吴越太祖钱世宗钱元成宗钱弘佐忠逊王钱弘忠懿王钱弘闽国太祖王审知嗣王王延翰惠宗王延钧康宗王昶景宗王曦殷帝王延政荆南(南平)武信王高季兴文献王高从诲贞懿王高宝融荆南侍中高保勖荆南侍中高继冲南楚武穆王马殷衡阳王马希声文昭王马希范前废王马希广恭孝王马希萼后废王马希崇南吴太祖杨行密烈宗杨渥高祖杨渭让帝杨溥岐国忠敬王李茂贞桀燕(杰燕)桀王刘仁恭燕王刘守光南唐烈祖李升元宗李后主李煜南汉*烈宗刘隐高祖刘岩殇帝刘玢中宗刘晟后主刘前蜀祖王建后主王衍(王宗衍)后蜀高祖孟知祥后主孟昶辽辽太祖耶律阿保机辽太宗耶律德光辽世宗耶律阮辽穆宗耶律辽景宗耶律贤辽圣宗耶律隆绪辽兴宗耶律宗真辽道宗耶律洪基天祚帝耶律延禧西辽辽德宗耶律大石感天后萧塔不烟辽仁宗耶律夷列承天后耶律普速完辽末帝耶律直鲁古辽恭帝耶律屈出律宋北宋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炅(赵光义、赵匡义)宋真宗赵恒宋仁宗赵祯宋英宗赵曙宋神宗赵顼宋哲宗赵煦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南宋宋高宗赵构元懿太子赵宋孝宗赵宋光宗赵淳宋宁宗赵扩宋理宗赵昀宋度宗赵宋恭帝赵显宋端宗赵宋帝赵西夏*太祖李继迁*太宗李德明景宗李元昊毅宗李谅祚惠宗李秉常崇宗李乾顺仁宗李仁孝桓宗李纯佑襄宗李安全神宗李遵顼献宗李德旺末帝李金金太祖完颜(完颜阿骨打)金太宗完颜晟金熙宗完颜海陵王完颜亮金世宗完颜雍金章宗完颜卫绍王完颜永济金宣宗完颜金哀宗宛颜守绪金末帝完颜承麟元(孛儿只斤氏)元太祖(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元睿宗(监国)孛儿只斤拖雷元太宗孛儿只斤窝阔台马乃真后(称制)元定宗孛儿只斤贵由海迷失后(称制)元宪宗孛儿只斤蒙哥元世祖(薛禅汗)孛儿只斤忽必烈元成宗(完泽笃汗)孛儿只斤铁穆耳元武宗(曲律汗)孛儿只斤海山元仁宗(普颜笃汗)孛儿只斤爱育黎拔力八达元英宗(格坚汗)孛儿只斤硕德八剌泰定帝孛儿只斤也孙铁木儿天顺帝孛儿只斤阿速吉八元文宗(札牙笃汗)孛儿只斤图帖睦尔元明宗孛儿只斤和世剌元宁宗孛儿只斤懿质班元惠宗(乌哈图汗)孛儿只斤妥帖睦尔元昭宗孛儿只斤爱猷识理答腊元益宗孛儿只斤脱古思帖木儿明明太祖朱元璋明惠帝朱允明成祖朱棣(庙号初为明太宗)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明英宗朱祁镇明代宗朱祁钰明宪宗朱见深明孝宗朱佑樘明武宗朱厚照明世宗朱厚明穆宗朱载明神宗朱翊钧明光宗朱常洛明熹宗朱由校明思宗朱由检顺李自成,年号永昌大西张献忠,年号大顺南明安宗朱由崧,年号弘光绍宗朱聿键,年号隆武昭宗朱由榔,年号永历清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顺治)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康熙)清世宗爱新觉罗胤(雍正)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乾隆)清仁宗爱新觉罗琰(嘉庆)清宣宗爱新觉罗宁(道光)清文宗爱新觉罗奕(咸丰)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同治)清德宗爱新觉罗载(光绪)清废帝爱新觉罗溥仪(宣统)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幼天王洪天贵福(原名:洪天贵)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大总统袁世凯中华帝国中华帝国皇帝袁世凯,年号洪宪,中华民国大总统袁世凯大总统黎元洪大总统冯国璋大总统徐世昌大总统黎元洪摄行大总统高凌大总统曹锟摄行大总统黄郛临时执政段祺瑞摄行临时执政颜惠庆摄行临时执政杜锡摄行临时执政顾维钧军政府大元帅张作霖国民政府主席胡汉民国民政府主席谭延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国民政府主席林森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国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孙科国民政府总统蒋介石国民政府代总统李宗仁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10月1日成立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中国历史上各朝代末代皇帝各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一、秦朝末代皇帝胡亥,嬴姓,赵氏,名胡亥,秦始皇第十八子,公子扶苏之弟,秦朝第二位皇帝,即秦二世,亦称二世皇帝,公元前210年—公元前207年在位。秦始皇之所以称为始皇是想让自己的帝业“以我为始,承袭万年”,可是仅仅传到第二世就灭亡了。秦二世胡亥是被自己的宦官赵高杀死的。二、汉朝末代皇帝汉献帝刘协,

  • 商纣时一代妖姬苏妲己的真实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真实的苏妲己在《封神演义》中,苏妲己是个大名鼎鼎的狐狸精。据文献记载,苏妲己确有其人,并非宋明以来的说书人和小说匠人杜撰的。《尚书》、《史记》等书目中均可以找到其客观存在的证据。苏妲己是人,不是狐狸精,但是,在其人辞世几千年之后,为何能够衍化为一个狐狸精的代名词?苏妲己是有苏部落部落头领的女儿

  • 大家都知道纣王修建鹿台的故事,那么这一故事出自何处,原文是什么,求解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鹿台,又名南单台,相传是商朝纣王所建造的宫苑建筑,最早由吕尚监造,台高四丈九尺,“台高插汉,榭耸凌云。”是“淇园八景”之一,位置在朝歌附近(今河南省淇县金牛岭)。《史记殷本纪》有“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意思是藏财聚宝之处。周武王十一年(前1027年或前1046年)一月二十六日,周武王发动牧野之战,纣

  • 中国的历史上从最初的部落到朝代的排列以及各朝代君主?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代朝代顺序:夏、商、周【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汉(西汉、东汉)、三国时期、晋(西晋、东晋)五胡十六国、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十国【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

  • 商纣王和隋炀帝被灭亡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商朝的灭亡商纣王,名叫帝辛,是商朝最后的一位君主。“纣”是“残义损善”之意,“纣王”是后人对他的贬损评价。史书上记载的纣王的罪行有:沉溺酒色,奢糜腐化。纣王的暴政,使得商朝的统治再也维持不下去了。这时周武王在姜尚和他叔父周公旦的协助下决定进攻商朝。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率领兵车300辆,虎贲(近卫

  • 商纣王暴君之说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殷纣王是中国暴君的典型。这似乎已成千古定案。早在《汉书古今人表》中,就将他的人品列为下下。在正史、笔记、戏曲、小说中,随处可见殷纣王荒淫残虐的记载,如“剖孕妇而观其化”,“杀比干而观其心”,“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倮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读之令人毛发悚然。而近年出现的舞剧《凤鸣岐山》,再现了殷

  • 中国历史皇帝的顺序及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一、中国古代皇帝概况:中国历代皇帝到底有几位?各说不一,如果只从秦始皇开始算起,秦朝2位,汉朝31位,三国11位,晋朝16位,五代十六国78位,南北朝59位,隋朝3位,唐朝22位,五代十国55位,宋朝18位,金辽西夏35位,元朝18位,明朝16位,清朝12位,还有南明、北元,其它诸如李自成、张献忠,

  • 古代商纣王真的是暴君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小说《封神演义》是一部家喻户晓的著作,它在武王伐纣的背景下,写了一系列正邪斗法、神妖混战的故事,在民间影响广泛。书中的主要人物商纣王,是人人恨之入骨的暴君。那么,历史上的商纣王是不是这样的呢?商纣王,名叫帝辛,是商朝最后的一位君主。“纣”是“残义损善”之意,“纣王”是后人对他的贬损评价。史书上记载的

  • 纣是商朝末代君主,相传是个暴君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桀(?—公元前1600年),姒姓,夏后氏,名癸,一名履癸,谥号桀,史称夏桀,帝发之子,夏朝最后一位君主,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在位52年(夏商周断代工程中预测为公元前1652年公元前1600年),都于斟(今河南洛阳)。桀文武双全,但荒淫无度,暴虐无道。商汤在名相伊尹谋划下,起兵伐桀,汤先攻灭桀的党羽豕

  • 商纣王是暴君?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不是如果做一个中国历史上的暴君排行榜,殷纣王要是排第二的话,那估计第一把交椅是没人镇得住了。一部封神榜让商纣王尽人皆知,也让商纣王和秦始皇、隋炀帝一起称为暴君的代名词。随着学者对历史的研究,秦始皇、隋炀帝都不是暴君,而都是雄才大略的帝王,功在千秋。正如其他两位帝王,商纣王也不是暴君,反而也是同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