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苏武牧羊匈奴自从给卫青、霍去病打败以后,双方有好几年没打仗。他们口头上表示要跟汉朝和好,实际上还是随时想进犯中原。匈奴的单于一次次派使者来求和,可是汉朝的使者到匈奴去回访,有的却被他们扣留了。汉朝也扣留了一些匈奴使者。公元前100年,汉武帝正想出兵打匈奴,匈奴派使者来求和了,还把汉朝的使者都放回来。汉武帝为了答复匈奴的善意表示,派中郎将苏武拿着旌节,带着副手张胜和随员常惠,出使匈奴。苏武到了匈奴,送回扣留的使者,送上礼物。苏武正等单于写个回信让他回去,没想到就在这个时候,出了一件倒霉的事儿。苏武没到匈奴之前,有个汉人叫卫律,在出使匈奴后投降了匈奴。单于特别重用他,封他为王。卫律有一个部下叫做虞常,对卫律很不满意。他跟苏武的副手张胜原来是朋友,就暗地跟张胜商量,想杀了卫律,劫持单于的母亲,逃回中原去。张胜很表示同情,没想到虞常的计划没成功,反而被匈奴人逮住了。单于大怒,叫卫律审问虞常,还要查问出同谋的人来。苏武本来不知道这件事。到了这时候,张胜怕受到牵连,才告诉苏武。苏武说:“事情已经到这个地步,一定会牵连到我。如果让人家审问以后再死,不是更给朝廷丢脸吗?”说罢,就拔出刀来要自杀。张胜和随员常惠眼快,夺去他手里的刀,把他劝住了。虞常受尽种种刑罚,只承认跟张胜是朋友,说过话,拼死也不承认跟他同谋。卫律向单于报告。单于大怒,想杀死苏武,被大臣劝阻了,单于又叫卫律去逼迫苏武投降。苏武一听卫律叫他投降,就说:“我是汉朝的使者,如果违背了使命,丧失了气节,活下去还有什么脸见人。”又拔出刀来向脖子抹去。卫律慌忙把他抱住,苏武的脖子已受了重伤,昏了过去。卫律赶快叫人抢救,苏武才慢慢苏醒过来。单于觉得苏武是个有气节的好汉,十分钦佩他。等苏武伤痊愈了,单于又想逼苏武投降。单于派卫律审问虞常,让苏武在旁边听着。卫律先把虞常定了死罪,杀了;接着,又举剑威胁张胜,张胜贪生怕死,投降了。卫律对苏武说:“你的副手有罪,你也得连坐。”苏武说:“我既没有跟他同谋,又不是他的亲属,为什么要连坐?”卫律又举起剑威胁苏武,苏武不动声色。卫律没法,只好把举起的剑放下来,劝苏武说:“我也是不得已才投降匈奴的,单于待我好,封我为王,给我几万名的部下和满山的牛羊,享尽富贵荣华。先生如果能够投降匈奴,明天也跟我一样,何必白白送掉性命呢?”苏武怒气冲冲地站起来,说:“卫律!你是汉人的儿子,做了汉朝的臣下。你忘恩负义,背叛了父母,背叛了朝廷,厚颜无耻地做了汉奸,还有什么脸来和我说话。我决不会投降,怎么逼我也没有用。”卫律碰了一鼻子灰回去,向单于报告。单于把苏武关在地窖里,不给他吃的喝的,想用长期折磨的办法,逼他屈服。这时候正是入冬天气,外面下着鹅毛大雪。苏武忍饥挨饿,渴了,就捧了一把雪止渴;饿了,扯了一些皮带、羊皮片啃着充饥。过了几天,居然没有饿死。单于见折磨他没用,把他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去放羊,跟他的部下常惠分隔开来,不许他们通消息,还对苏武说:“等公羊生了小羊,才放你回去。”公羊怎么会生小羊呢,这不过是说要长期监禁他罢了。苏武到了北海,旁边什么人都没有,唯一和他作伴的是那根代表朝廷的旌节。匈奴不给口粮,他就掘野鼠洞里的草根充饥。日子一久,旌节上的穗子全掉了。一直到了公元前85年,匈奴的单于死了,匈奴发生内乱,分成了三个国家。新单于没有力量再跟汉朝打仗,又打发使者来求和。那时候,汉武帝已死去,他的儿子汉昭帝即位。汉昭帝派使者到匈奴去,要单于放回苏武,匈奴谎说苏武已经死了。使者信以为真,就没有再提。第二次,汉使者又到匈奴去,苏武的随从常惠还在匈奴。他买通匈奴人,私下和汉使者见面,把苏武在北海牧羊的情况告诉了使者。使者见了单于,严厉责备他说:“匈奴既然存心同汉朝和好,不应该欺骗汉朝。我们皇上在御花园射下一只大雁,雁脚上拴着一条绸子,上面写着苏武还活着,你怎么说他死了呢?”单于听了,吓了一大跳。他还以为真的是苏武的忠义感动了飞鸟,连大雁也替他送消息呢。他向使者道歉说:“苏武确实是活着,我们把他放回去就是了。”苏武出使的时候,才四十岁。在匈奴受了十九年的折磨,胡须、头发全白了。回到长安的那天,长安的人民都出来迎接他。他们瞧见白胡须、白头发的苏武手里拿着光杆子的旌节,没有一个不受感动的,说他真是个有气节的大丈夫。
更多文章
有哪些被冤枉的历史人物,比如陈世美,商纣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历史人物如走马灯般匆匆而过,雪泥鸿爪无不留下一些痕迹:英雄人物流芳百世,奸佞小人遗臭万年。这些人都容易理解,然而有一些被冤枉的人物,本来在真实历史上名声不错,却在历史的长河中,要么被人们误解,要么张冠李戴被人诬陷,最后含冤莫白。下面咱就盘点一下这样的人物。一、北宋宰相庞籍。庞
你知道“托梁换柱”典故的来历吗?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虽有托梁换柱勇,有勇无谋如匹夫。安邦定国靠良策,善政爱民固根基。慌淫无度乱纲纪,滥杀无辜激民愤。关于【托梁换柱】的典故据说:在秦朝有一天,秦帝乙正在和众大臣商议国事,忽听到一声巨响,大臣们惊而望之,只见大殿主柱裂开,眼看大殿有倒坍之险,这时冲一位武士,不慌不忙,举起双手将大梁托住,等到工匠们将新柱换
中国历史英雄故事100字左右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岳飞,字鹏举,宋朝著名的抗金将领宋高宗赵构即位后,岳飞经人介绍参加了赵构统帅的军队,因作战勇敢,升为秉义郎(从八品的武官)。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岳飞在澶州(河南濮阳附近)和曹州山东曹县西北两次小胜金军。因赵构重用黄潜善、汪伯彦等人,企图避地东南,岳飞不顾自己位卑言轻,上书赵构,反对南逃,力请
历史上商纣王昏庸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提起商纣王,首先浮现在脑海中的形象就是《封神演义》中那个残忍暴虐的昏君形象,受演绎小说和民间传说的影响,世人对商纣王的评价往往标签化、极端化。那么历史上的商纣王到底是否昏庸呢?首先我们要知道,商纣王是后人给他的恶谥,商纣王的本名是帝辛。由于商朝的当朝史记难觅踪迹,我们只能从后世的一些史料中考察帝辛的
夏桀和商纣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夏桀是夏王朝的末代君主。他文才出众,武艺超群;赤手空拳可以格杀虎豹,能把铁钩象拉面条一样随意弯曲拉直,如此文韬武略的男人应该有能力成为一个英明的君王。遗憾的是:夏桀把所有的聪明才智都用在暴虐、享乐和瞎折腾上。夏桀和商部落的末代君主殷纣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和夏桀一样文武全才。人们对他的了解比夏桀要充分
夏桀与商纣王这两个以残暴著称的君王,相比较之下谁更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夏桀是夏王朝的末代君主。他文才出众,武艺超群;赤手空拳可以格杀虎豹,能把铁钩象拉面条一样随意弯曲拉直,如此文韬武略的男人应该有能力成为一个英明的君王。遗憾的是:夏桀把所有的聪明才智都用在暴虐、享乐和瞎折腾上。他大兴土木建造豪华夸张的皇宫,用黄金铸成的柱子就有九个。皇宫之内,肉堆积得跟山一样,在一个足
纣王在位时做过什么对商朝有益的事?在后来,他为什么毁了商朝?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纣王这个人功大于过。其最大功劳是扩大了殷商的地域,东至沿海,西至西域,即今之新疆以西的阿富汗、巴基斯坦及印度的一些地方等。比如,他让他的妻子妇好,就率兵拿下了对商朝有威胁的西域几个强国。在治理国家上也有一套。在刚登王位时还有仁政的一面。比如放手并支持让位于今陕西西府的周族发展,周族得以强大后,纣王发
商纣王时期,为什么力量弱小的周人能灭掉强大的殷商王朝?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原因大抵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因为商纣王时期,奴隶主和奴隶之间的矛盾激化;一方面是因为,商纣王时期,商纣王和商朝内部奴隶主间矛盾激化。后人大多说商纣王的残暴导致了商王朝的灭亡,我们暂且将商纣王是不是一个杀忠臣、爱美女的昏聩君主放到一边。纵观朝代更迭之主要原因,大抵是因为国内矛盾极度激化导致的。要说仅仅是
商纣王的“酒池肉林”真的存在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酒池肉林只是形容商纣王的生活奢靡,但酒池肉林很可能是存在的,不是单纯的夸大。《史记》中记载,商纣王“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此事亦见《韩非子说林》及《语衡语增》。这里面说的主要是三点:第一,存在酒池,第二,存在肉林,第三男女半裸或者全裸在里面追逐玩乐
历史上的纣王真的挖的自己叔叔的心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封神演义》又被翻拍了!借用一句名言“对名著的每一次翻拍都是名著的重生”这部出自明代许仲琳之手的、号称中国“诸神之战”的《封神演义》如今又迎来了新的生命!一部《封神演义》,历史与神话交织,事实与传说并存。究竟熟真熟幻?今天,笔者就给大家谈谈!图1《封神演义》2019年王丽坤、罗晋主演电视剧纣王、妲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