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泰山为什么名“泰”,古代帝王为什么仅在五岳之一的泰山封禅?

泰山为什么名“泰”,古代帝王为什么仅在五岳之一的泰山封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846 更新时间:2024/1/19 5:57:02

说到泰山,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唐代大诗人杜甫的《望岳》诗。诗曰: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首诗的意思是,岱宗(泰山)怎么样呢?有什么特点呢?这座突兀在齐鲁大地的高山,其特点可以用一个“青”字来概括,但又岂是一个“青”字了得!大自然把天下所有神奇秀丽的景色都集中在了这里,高大突兀的山体分割了这里的阴阳,登上山顶的人已看到了日出,为阳为晓,而还在山下的人却看不到日出,为阴为昏。当登上泰山之顶后,所有的其它山峰都是那么的渺小。整座大山象荡开了胸怀,怀抱里生出层层叠叠的云彩,让人一览无余。人的眼睛就象决开了眼眶,视野无限扩大,俯视下去,就连林中入巢的归鸟都看得清清楚楚。

泰山因何得名“泰”呢?原因就藏在杜甫的这首《望岳》诗里,并和《周易》有直接关系。诗中“齐鲁青未了”和“阴阳割昏晓”两句,都透露了泰山和《周易》中的《泰卦》有关。

《泰卦》是消息卦,天时为卯,当其时也,斗指正东方向,季在仲春之月,卯正即为春分日,五行属木,其色青,其星象为青龙,对应後天八卦的震位。“齐鲁青未了”就是指泰山坐落在中原大地之东的齐鲁故土,东方五行属木,其色青。“青”是五行之色,为五行之木色,也是东方之色,还是春天之色,代表生机和活力,象征旺盛的生命力,这正好和《泰卦》完全吻合,故而岱宗得名曰“泰”。

再看《泰卦》卦形和卦时,六爻阴阳各半,不交不杂,阴阳处于一种平衡状态,从现代历法意义上讲,其时太阳直射赤道,晨昏线和经线重合,经线成为分割昏晓的分界线,与诗中“阴阳割昏晓”有异曲同工之妙。泰山是齐和鲁的分界线,齐在泰山之北,鲁在泰山之南。山之南为阳,山之北为阴,故鲁为泰山之阳,齐为泰山之阴,泰山起到了“阴阳割昏晓”的作用。所以从《周易》理论上讲,泰山与《泰卦》高度吻合,故泰山之名得自《泰卦》无疑。

那么为什么泰山会成为历代帝的封禅之地呢?这也和《周易》思想,尤其是和《泰卦》有直接关系,同时也和泰山自身的特点以及地理位置有关。

首先,《泰卦》是天地相交之卦,《泰卦象辞》曰:“天地交,泰。”《泰卦彖传》曰:“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天地交则便于上下沟通,便于人接受到天命,从而做到天人合一。

其次,《泰卦》对应後天八卦的震位,《易》曰:“帝出乎震。震,东方也。”在《易》中,“震为长子”,古代实行嫡长子继承制,世袭制以嫡长子继承为正统。《易序卦传》曰:“主器者莫若长子,故受之以《震》。”又“震为蕃鲜”,“蕃鲜”就是指丰盛的祭品。在古代,“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是国之大事,也是最大的礼仪,封禅更是极隆重的祭礼。

其三,泰山雄起于华北平原之东,凌驾于齐鲁平原之上,突兀雄伟,一山独尊,有帝王之气。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孟子尽心上》),而况于帝王乎?古代帝王自称“余一人”或“寡人”,就是彰显自己独一无二的地位。泰山的这种独一无二的帝王之气,正应合了历代帝王唯我独尊、功盖千秋的价值追求。

其四,泰山位于齐鲁大地,齐国是姜太公的封地,具有代天子而行征伐的特权;鲁国是周公的封地,具有诸侯国中最高的礼乐规格。“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是王道的体现,在齐鲁之间的泰山举行封禅大典,正是“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集中体现。

综上四点,泰山是历代帝王举行封禅大典的不二选择。在这个能够天地交泰、上下沟通的神圣之地举行封禅大典,一则证明自己受命于天,为天下正统;二则彰现自己的丰功伟业,敬告于天,并以此祈求天帝,诏告天下,以期江山永固,万世传承。

苍海桑田,历史悠悠。封禅之事俱往矣,唯济水尚流、泰山犹在,不减当年雄风。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古代皇帝为什么多埋葬在陕西一带?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陕西是片神奇的土地,历来有“江南才子山东将,陕西黄土埋皇上”的故事!被称为“东方帝王谷”!陕西民间自古有“陕西七十二陵埋了七十三位”皇帝的传说。而通过考古分析,共有西周13位帝王中的7位;秦19位先公、3位先王;后秦1位、北魏1位、西魏1位、北齐2位、北周4位;隋1位,共计39位,以上合计79座帝王

  • 古代仁义礼智信故事大全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孔子提出“仁、义、礼”,孟子延伸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孔子曾将“智仁勇”称为“三达德”,又将“仁义礼”组成一个系统,曰:“仁者人(爱人)也,亲亲为大;义者

  • 古代帝王亲贤臣的例子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展开全部唐太宗,李世民。虽然魏延总是在朝堂上不给他面子,但魏延死后李世民却十分悲伤,。唐太宗李世民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过失.魏征死,朕失一面镜矣.程门立雪的典故“程门立雪”这个故事,说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拜师求教的事儿。二程是洛阳伊川人,同是宋

  • 给个古代选贤任能的例子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齐襄公时,国政混乱。管仲预感齐国将发生大乱,小白的师傅鲍叔牙在好友管仲的提示下,就保护小白逃到莒国。襄公十二年(前686年),公孙无知杀齐襄公,自立为君。次年,雍林人杀无知。一时间齐国无君,一片混乱。通过眼线得知此情况的公子纠和小白,俱连夜回赶。鲁国发兵送小白的哥哥公子纠回国,派管仲带兵堵截住莒国到

  • 古代皇帝有啥荒诞事?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1)卫灵公与弥子瑕、宋朝卫灵公与弥子瑕之间产生了著名的“分桃”典故,事情的原委是:君臣二人共游果园,弥子食桃而甘,未尽,遂以其半遗君。灵公食而甘之,曰:“爱我哉!忘其口味以啖寡人。”后来弥子色衰爱弛,灵公便拿此说事,责怪道:“是曾啖我以余桃!”孔子和他们同时,曾经出仕于卫,受到了卫灵公的礼遇,他的学

  • 渭南出过哪些名人?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可以说说古代的渭南名人渭南名人录白居易(772~846)白居易(772~846年),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伟大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原为龟兹人,祖籍太原(今山西太原市),后迁居下(今陕西渭南市),出生于河南新郑县。他的父亲曾任襄州别驾,早逝。白居易幼年聪敏过人,五、六岁开始学诗。他10岁时,又逢河北

  • 秦代“白水之苑”和“白水苑丞”封泥是指现代的白水县吗?有什么历史渊源?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苑,即古代帝王游乐、打猎的园林。秦代“白水之苑”,就是秦代白水地域的帝王游乐、打猎的园林。“白水苑丞”,即白水苑的辅助官吏,“苑”称“苑丞”,如同府称“府丞”、县称“县丞”一样。丞,辅助的官吏。这应当没有异议。至于白水是不是指现代的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2018年8月14日陕西数字博物馆《8枚秦封泥佐

  • 在古代,潼关的意义到底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东汉末年,黄河水位下切,加之稠桑原顶端的森林植被已经被破坏,所以先秦时代的函谷关已经失去了天险的作用。于是,位于淆函道西端的潼关就做了替补。有关潼关的第一次历史记载是曹操与马超的战争,“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马超等屯潼关。”不过,最后曹操虽然打胜了,却留下了“割须弃袍于潼关,夺船避箭于渭水”的

  • 为什么说"洛阳自古帝王都"?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洛阳为十三朝古都,定都的历史也长达一千多年。朝代多,定都时间长,帝王当然就多。称其帝王都,一点儿也不过。这话完全说错了。洛阳虽然也是古都,但若说“自古帝王都”这种事,洛阳无论如何也比不过长安。关于“自古帝王都”这句话,其实是源于杜甫的诗作《秋兴八首》的第六首,原文是这么说的: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

  • 关中地区大部分帝陵为什么都在渭河北岸?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谢头条!关中地区大部分帝陵,都选择在渭河北岸,主要是古人受风水思想影响太深。这种座北朝南、依势傍水、两翼展开、雄居平原、并且隔渭河与都城长安相望,充分体现了古人的风水思想。风水起源西周,古称堪舆术,主要以易经中的阴阳和五行为基础,其核心思想讲求建筑与天、地和人的和谐统一,主要内容是考察住宅、墓葬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