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古代仁义礼智信故事大全

古代仁义礼智信故事大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527 更新时间:2024/3/8 20:49:03

“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孔子提出“仁、义、礼”,孟子延伸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孔子曾将“智仁勇”称为“三达德”,又将“仁义礼”组成一个系统,曰:“仁者人(爱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焉。”仁以爱人为核心,义以尊贤为核心,礼就是对仁和义的具体规定。孟子在仁义礼之外加入“智”,构成四德或四端,曰:“仁之实事亲(亲亲)是也;义之实从兄(尊长)是也;礼之实节斯二者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背离)是也。”董仲舒又加入“信”,并将仁义礼智信说成是与天地长久的经常法则(“常道”),号“正常”。曰:“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贤良对策》)。何谓仁?仁者,人二也。指在与另一个人相处时,能做到融洽和谐,即为仁。仁者,易也。凡事不能光想着自己,多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为别人考虑,做事为人为己,即为仁。儒家重仁,仁者,爱人也。简言之,能爱人即为仁。何谓义?义者,人字出头,加一点。在别人有难时出手出头,帮人一把,即为义。古字义,离不开我,用我身上的去辨别是非,在人家需要时,及时出手,帮人家一两下,即为义。何谓礼?礼者,示人以曲也。己弯腰则人高,对他人即为有礼。因此敬人即为礼。古之礼,示人如弯曲的谷物也。只有结满谷物的谷穗才会弯下头,礼之精要在于曲。何谓智?智者,知道日常的东西也。把平时生活中的东西琢磨透了,就叫智。观一叶而知秋,道不远人即为此。何谓信?信者,人言也。远古时没有纸,经验技能均靠言传身教。那时的人纯真朴素,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故而真实可靠。别人用生命或鲜血换来的对周围世界的认识,不信是要吃亏的。以此估计,信者,实为人类之言,是人类从普遍经验中总结出来的东西,当然不会骗人。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古代帝王亲贤臣的例子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展开全部唐太宗,李世民。虽然魏延总是在朝堂上不给他面子,但魏延死后李世民却十分悲伤,。唐太宗李世民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过失.魏征死,朕失一面镜矣.程门立雪的典故“程门立雪”这个故事,说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拜师求教的事儿。二程是洛阳伊川人,同是宋

  • 给个古代选贤任能的例子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齐襄公时,国政混乱。管仲预感齐国将发生大乱,小白的师傅鲍叔牙在好友管仲的提示下,就保护小白逃到莒国。襄公十二年(前686年),公孙无知杀齐襄公,自立为君。次年,雍林人杀无知。一时间齐国无君,一片混乱。通过眼线得知此情况的公子纠和小白,俱连夜回赶。鲁国发兵送小白的哥哥公子纠回国,派管仲带兵堵截住莒国到

  • 古代皇帝有啥荒诞事?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1)卫灵公与弥子瑕、宋朝卫灵公与弥子瑕之间产生了著名的“分桃”典故,事情的原委是:君臣二人共游果园,弥子食桃而甘,未尽,遂以其半遗君。灵公食而甘之,曰:“爱我哉!忘其口味以啖寡人。”后来弥子色衰爱弛,灵公便拿此说事,责怪道:“是曾啖我以余桃!”孔子和他们同时,曾经出仕于卫,受到了卫灵公的礼遇,他的学

  • 渭南出过哪些名人?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可以说说古代的渭南名人渭南名人录白居易(772~846)白居易(772~846年),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伟大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原为龟兹人,祖籍太原(今山西太原市),后迁居下(今陕西渭南市),出生于河南新郑县。他的父亲曾任襄州别驾,早逝。白居易幼年聪敏过人,五、六岁开始学诗。他10岁时,又逢河北

  • 秦代“白水之苑”和“白水苑丞”封泥是指现代的白水县吗?有什么历史渊源?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苑,即古代帝王游乐、打猎的园林。秦代“白水之苑”,就是秦代白水地域的帝王游乐、打猎的园林。“白水苑丞”,即白水苑的辅助官吏,“苑”称“苑丞”,如同府称“府丞”、县称“县丞”一样。丞,辅助的官吏。这应当没有异议。至于白水是不是指现代的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2018年8月14日陕西数字博物馆《8枚秦封泥佐

  • 在古代,潼关的意义到底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东汉末年,黄河水位下切,加之稠桑原顶端的森林植被已经被破坏,所以先秦时代的函谷关已经失去了天险的作用。于是,位于淆函道西端的潼关就做了替补。有关潼关的第一次历史记载是曹操与马超的战争,“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马超等屯潼关。”不过,最后曹操虽然打胜了,却留下了“割须弃袍于潼关,夺船避箭于渭水”的

  • 为什么说"洛阳自古帝王都"?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洛阳为十三朝古都,定都的历史也长达一千多年。朝代多,定都时间长,帝王当然就多。称其帝王都,一点儿也不过。这话完全说错了。洛阳虽然也是古都,但若说“自古帝王都”这种事,洛阳无论如何也比不过长安。关于“自古帝王都”这句话,其实是源于杜甫的诗作《秋兴八首》的第六首,原文是这么说的: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

  • 关中地区大部分帝陵为什么都在渭河北岸?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谢头条!关中地区大部分帝陵,都选择在渭河北岸,主要是古人受风水思想影响太深。这种座北朝南、依势傍水、两翼展开、雄居平原、并且隔渭河与都城长安相望,充分体现了古人的风水思想。风水起源西周,古称堪舆术,主要以易经中的阴阳和五行为基础,其核心思想讲求建筑与天、地和人的和谐统一,主要内容是考察住宅、墓葬等的

  • 古代有多少生的伟大,活的憋屈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的皇帝有至高无尚的权力,享受荣华富贵,为了当上皇帝享受人间美乐,有多少人争抢皇位,有多少人死于乱世中,但是有这么一位皇帝确说:“吾贵为天子,得不到自由。”他就是隋朝开国皇帝杨坚,提起杨坚都知道在历史上留下了辉煌功绩,但是他对独孤皇后非常宠怕,独孤皇后是后周柱国大司马独孤信的女儿,十四岁嫁与杨坚,

  • 陕西蒲城有个唐朝让皇帝陵寝,墓主人为何叫做让皇帝?有何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清代诗人何亮基去陕西蒲城县的唐朝让皇帝惠陵游玩之后写下了《游惠陵》这首诗,全诗为:丰山遥望柏苍苍,惠陵高冢辇路旁。宫中喋血千秋恨,何如人间做让皇。这座惠陵的墓主人正是唐朝的让皇帝李成器。皇帝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最高的统治者,千百年来无数人为了当上皇帝能掀起腥风血雨,为了皇帝之位能置亲情于不顾,杀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