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不善于纳谏国君的故事

不善于纳谏国君的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4653 更新时间:2024/1/19 12:37:05

比如说卧薪尝胆里面的吴王夫差,他不听伍子胥的劝告(当勾践投降时,伍子胥主张杀了勾践,以免后患),还把伍子胥抛尸姜迪,于是越王才卧薪尝胆成功

忠臣进谏却遭到坎坷的故事

商朝的时候,有一个非常残暴的国王叫做纣王,纣王非常喜爱他的妃子妲己,一天到晚跟妲己喝酒玩乐,根本不管国家的事,也不管老百姓的生活过的好不好!他还听信妲己的话,杀了很多忠臣和无辜的老百姓。有一天,纣王的叔父比干看不下去,就很生气的劝纣王说:“你呀!不可以一直沉迷在酒色里面,不可以乱杀忠臣和无辜的老百姓,你应该要振作起来,替国家和老百姓做点有用的事情呀!”妲己知道以后,心里很不高兴:“这个比干真多管闲事呀,居然敢管起我和大王的事来,我一定要好好教训他!”妲己就跑去对纣王说:“大王!如果比干真的是一个忠臣的话,你为什么不叫他把自己胸膛剖开,把他的心肝拿出来献给您呢!”纣王听了妲己的话后,说:“对喔!我可以叫比干把心献给我呀!妲己真是聪明呀!”纣王立刻下令赐比干剖胸而死。后来,这件事被记在《吕氏春秋》这本书中,其中有一段话:“纣心不通,安以为恶,若其一窍通,则比干不杀矣!”

关于琴的古代故事“说琴谏国王”所说的是

邹忌说琴谏国王

公元前356年,齐桓公死后,由他的儿子齐威王即位。

齐威王继承王位后,得意忘形,狂纵无度,每天吃喝玩乐,对于朝政大事不闻不问。尤其迷恋弹琴,经常独自关在后宫内抚琴自娱。一晃九年过去了,国家日趋衰败,百姓贫困不堪。周边国家看到齐威王如此荒唐,接连起兵进犯。齐国连吃败仗,边防线上不断报警,齐威王仗着国大业大,根本不理。

文武大臣见齐国江河日下,纷纷上书劝谏,齐威王都当耳旁风。到后来,齐威王见劝谏的大臣妨碍自己的雅兴,索性下令不准进谏的人进王宫,如有违者,立即赐死。

大臣们耽心国家的安危,心急如焚,但见齐威王根本不听劝谏,又下了死命令,一个个只好缄默其口。这样,齐国国势越来越糟了。

一天,有个名叫邹忌的齐国人,自称是位高明的琴师,走进王宫,对侍臣说:听说大王爱弹琴,我特地前来拜见,为大王抚琴。

侍臣禀报齐威王,齐威王一听很高兴,立即召见邹忌。

邹忌近前,听齐威王弹琴。他听后,连声称赞道:好琴艺呀!好琴艺……

齐威王不等邹忌称赞声落音,连忙问道:那么你说一说,我的琴艺好在哪里?

邹忌躬身一拜道:我听大王那大弦弹出来的声音十分庄重,就像一位名君的形象;我听大王从那小弦弹出来的声音是那么清晰明朗,就像一位贤相的形象;大王运用的指法十分精湛纯熟,弹出来的个个音符都十分和谐动听,该深沉的深沉,该舒展的舒展,既灵活多变,又相互协调,就像一个国家明智的政令一样。听到这悦耳的琴声,怎么不令我叫好呢!

齐威王听了邹忌这番赞美之词,十分高兴地说:看来你真是一位高明的琴师了。我正愁没解闷逗乐的呢,本王倒要你弹一曲听听,

齐威王说着,吩咐左右摆上桌子,将琴安放好。

自己坐在琴前,熟练地调弦定音之后,把两只手放在琴弦上,半天动也不动。

齐威王很惊奇,问道:你怎么不弹起来呢?

邹忌一笑说:我是学大王的样子呀!

齐威王惶惑不解。

邹忌干脆把琴往旁边一推,说:琴好弹而理解难呀!

齐威王说:有何讲究?

邹忌道:古时候,伏羲做的琴,长三尺三寸六分好象一年三百六十日;上圆下方,犹如以法规治理天下。弹琴本来为陶冶性情,杜绝淫邪之念,乃修身养性之乐事。

齐威王听着,似有所悟地点点头。

邹忌接着侃侃而谈:弹琴和治理国家一样,必须专心致志。五根琴弦,好似君臣之道,大弦音似春风浩荡,犹如君也;小弦音如山涧溪水,像似臣也;应弹哪根弦就认真地去弹,不应该弹的弦就不要弹,这如同国家政令一样,五弦配合协调,才能弹奏出美妙的乐曲,这正如君臣各尽其责,才能国富民强、政通人和。弹琴和治国的道理一样呀!

齐威王听邹忌以琴喻政,不耐烦地说:先生将琴理说得这么玄,那只不过是空谈,我要见识你弹琴的真本领,请弹一曲让我听听吧!

邹忌离开琴位,两手轻轻舞动,只摆出弹琴的架势,却并没真的去弹。

齐威王见邹忌如此这般,恼怒地指责道:你为何只摆空架子不去真弹琴呢?难道你欺君不成?

邹忌笑道:大王息怒!我弹琴自娱想成高手,所以成天琢磨弹琴的道理,大王身居王位,掌握着整个国家的命运,不管国家大事,这跟我摆着琴不弹有什么两样呢?我摆着琴不弹,大王很不高兴。大王面前摆着齐国这架大琴,即位九年了却不去弹它,一切国事都让下臣去做,连敌国屡屡进犯,打算瓜分齐国的军国大事大王也不放在心上,恐怕齐国的大臣百姓们也不会高兴吧?

齐威王一怔,这才意识到邹忌的来意不寻常,连忙问道:先生莫非另有见教?

邹忌躬身再拜道:岂敢!我只知道琴声也是心声。琴不弹则不鸣,国不治则不强。

齐威王道:先生说得对!你以琴谏寡人,使我耳目一新。九年积重难返,我该怎么做才好呢?

邹忌说:这个么,说难也不难,大王应该像你每天勤于弹琴那样,当务之急是把国家大事先弹起来。

齐威王问:这个我能做到。可是,从哪方面着手呢?

邹忌指着五根琴弦说:大王可以先选贤任能、兴利除弊、不近声色、整顿军马、关心百姓五个方面协调着手,何愁齐国这架大琴不奏出妙曲呢!

齐威王明白了:这位自称琴师的邹忌原本是个具有治国平天下的能人。于是,他请邹忌做相国,采取上述五大措施,使齐国逐渐强盛起来,一时被楚、魏、赵、韩、燕五国公推为霸主。于是,贤臣弹琴谏齐王的故事传为美谈。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求一个古代讲诚信的故事,急!!!!!!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春秋时期,齐国宰相晏子之妻欲出门,幼子要一起去,其妻不答应,孩子哭闹,妻子就哄孩子说回来后会宰猪作肉给他吃,孩子不闹了。回来后,看到丈夫正在磨刀,问他为什么,晏子说要杀猪给孩子,妻子惊慌失措,说当时不过是为了哄孩子而已,不要当真。晏子回答,如果孩子从小就在哄骗、欺骗中长大,将来成人后是不能成为一个有

  • 关于以诚待人的感人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真诚待人弗莱明是苏格兰一个穷苦的农民。有一天,他救起一个掉到深水沟里的孩子。第二天,佛来明家门口迎来了一辆豪华的马车,从马车走下一位气质高雅的绅士。见到弗莱明,绅士说:“我是昨天被你救起的孩子的父亲,我今天特地过来向你你表示感谢。”弗莱明回答:“我不能因救起你的孩子就接受报酬。”正在两人说话之际,弗

  • 古代诚实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孔子早在2000多年前就教育他的弟子要诚实。在学习中,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他认为这才是对待学习的正确态度。曾子也是个非常诚实守信的人。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去赶集,孩子哭闹着也要去。妻子哄孩子说,你不要去了,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她赶集回来后,看见曾子真要杀猪,连忙上前阻止。曾子说,你欺骗

  • 中国古代关于诚实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曾子杀猪孟母当孟家还在庙户营村市集旁居住时,东邻有人杀猪,孟子不解地问母亲:“邻家杀猪干什么?”孟母当时正忙,便随口漫应:“给你吃!”孟子十分高兴等待食肉,孟母为了不失信于儿子,忍痛在捉襟见时的生活费中,拨出一部分钱买了一块肉,让儿子吃了个痛快。一诺千金

  • 古代君王或中外名人因为不纳谏或不自省而造成失败的经典名例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君王不纳谏造成失败的有:1、楚王,不纳谏,任用赵括,导致楚军40w为坑杀。2、项羽,自负不纳谏导致楚汉之争出国战败,自己最后也乌江自刎。3、李后主,沉迷酒色,导致亡国被虐杀。4、太平天国(4天王)不自省分等级最后导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5、唐玄宗迷醉于女色最后导致亡国,又毁前半生英明。

  • 中国古代皇帝中综合能力top1你认为是哪位?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本人觉得是隋文帝杨坚!笔者一说,保证是反对声一遍,许多人都认为是杨坚的外孙李世民!而笔者觉得恰恰是李世民的姨爷爷杨坚!或者说,李世民之所以有这么大的作为,与下列三个人有关系:一、姨爷爷杨坚;二、表叔杨广;三、父亲李渊!而杨坚则不同,开启隋唐盛世,杨坚是首功!隋唐治国制度一脉相承,其制度首创人均是杨坚

  • 中国古代哪个皇帝的武功最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首先设定作者提问的武功不是”文治武功“里面的武功这个意思。只是单纯考虑武力值的话,我认为武功最高的皇帝首先要当属建立冉魏政权的武悼天王冉闵。在这里不说他杀胡之事,只评价武功高低。冉闵的武功之强在史书上是有明确记载的。《晋书》载:“闵所乘赤马曰朱龙,日行千里,左杖双刃矛,右执钩戟,顺风击之,斩鲜卑三百

  • 曹操的能力在古代帝王中能排前十吗?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毫无疑问是不能,首先申明的是曹操生前并未称帝,最多是称魏王。魏武帝是他的儿子曹丕追加的。即便如此,他的能力仍不能排前十。曹操的能力可以从三方面来看。第一,曹操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比如他大搞屯田制,招抚流民鼓励垦荒,兴修水利。使自己的实力大增,另外他唯才是举,不耻下问,知人善任,不拘一格选人才,这些都

  • 中国历史上哪个帝王格斗能力最强?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历代皇帝,特别是开国皇帝,武勇过人,能亲自执锐挽强、摧坚陷阵不乏其人。宋武帝刘裕以一敌千。南朝刘宋的开国皇帝刘裕,有过一人单挑千人的记录。刘裕早年参加北府军,镇压孙恩起义。有一次,他带领数十名士兵前去侦查,不想半道碰到敌军一支近几千人队伍。在交战中,刘裕部下全部战死,但刘裕却手拿长刀越战越勇,杀死多

  • 历史有那些经典劝谏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的经典劝谏故事:1、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通过自己的妻子、奴仆、有求于己的客人,对自己的赞美之词,领悟到,齐王被人赞美而受到的蒙蔽,于是入宫劝谏。最后,齐王知错就改,成为强国众多小国,闻之臣服2,魏征直谏唐太宗。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有一次,魏征在上朝的时候,跟唐太宗争得面红耳赤。唐太宗实在听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