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因为善于纳谏,才有了”贞观之治“,而他与魏征这对君臣之间的事迹,也传为了千古佳话。项羽不纳谏,没有在鸿门宴上面杀死刘邦,所以造成后来刘邦坐大,直到被刘邦灭掉,让人唏嘘。纳谏臣民规劝或批评君王,叫作“谏”。君王接受规劝或批评,叫作“纳谏”。我国历史上最善于纳谏的皇帝是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627649在位)是唐高祖李渊的次子,626年他发动“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李建成,迫使李渊退位,从而当了皇帝,年号贞观。唐太宗即位时,唐朝虽已建立十年,但由于隋炀帝的残暴统治和严重战乱的破坏,社会经济凋敝不堪。然而,在唐太宗即位后的不长时间内,社会经济便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出现了政治比较清明、社会秩序相对稳定、国家逐步强盛的局面,使贞观时期成为中国封建历史上的“盛世”。唐太宗能够取得这样大的政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在贞观前期和中期善于纳谏。唐太宗曾说过。我少年时就喜爱弓箭,后来我用弓箭定天下,还不能真正懂得弓箭的好坏;何况天下的事务,我怎么能都懂得?这说明他有一定的自知之明,承认自己并非一切都懂,无所不能。据此,他清醒地认识到,如果臣下对自己隐恶扬善,一味顺从、奉承,“则国之危亡,可立而待也”。为了稳固他的统治,唐太宗告诫下属:“君有违失,臣须直言。”并且也确实采纳了不少正确的劝谏。比如,630年(贞观四年)唐太宗打算大兴土木,兴建洛阳乾阳殿。给事中张玄素说,在国家还未恢复元气的时候,您这样做的过失比隋炀帝还大,甚至会得到同桀、纣一样的下场。对如此尖锐的言辞,唐太宗非但没有动怒,而且接受了意见,下令缓建,还重赏了他。又有一次,唐太宗一气之下要判处一名伪造资历的人死刑,大理寺少卿戴胄坚决反对,认为依法应判处流放。唐太宗受到顶撞,十分生气,戴胄仍然据理力争,说:法令是国家取信于天下的凭借,皇帝不能因一时愤怒而杀人。争辩的结果,唐太宗折服了,并且称赞戴胄秉公执法。至于以“犯颜直谏”著称的大臣魏征,更是常常与唐太宗面谏廷争,有时言辞激烈,引起唐太宗的盛怒,他也毫不退让,往往使唐太宗感到难堪,下不了台。不过事后唐太宗能认识到,魏征极力进谏,是为了使自己避免过失。因而先后接受了魏征二百多次批评规劝,还把他比作可以纠正自已过失的一面镜子。魏征病死时,唐太宗非常悲伤,痛哭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由于唐太宗鼓励进谏,而且愿意纳谏,所以当时的朝臣一般都直言敢谏。大臣裴矩,原是隋炀帝的宠臣,由于隋炀帝残暴拒谏,他便处处阿谀逢迎,还为隋炀帝出过远征高丽等一些祸国殃民的主意。但在贞观时期,同样是这个裴矩,却能够勇于谏争,他由隋朝的佞(ning泞)臣成为唐朝的净臣,前后判若两人。裴矩能有这样大的变化,根本原因在于唐太宗善干纳谏。唐太宗李世民从维护自己的统治利益出发,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对臣下的意见能够认真听取,择善而从,甚至有时抑制住皇帝的虚骄心,不计较言辞的冒犯而纳谏,这在中国历代的封建皇帝中是无人可比的。
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古代君王善于纳谏和不纳谏造成严重后果的事例有哪些?
更多文章
关于诚信的古代小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曾子杀猪一个晴朗的早晨,曾子的妻子梳洗完毕,换上一身干净整洁的蓝布新衣,准备去集市买一些东西。她出了家门没走多远,儿子就哭喊着从身后撵了上来,吵着闹着要跟着去。孩子不大,集市离家又远,带着他很不方便。因此曾子的妻子对儿子说:“你回去在家等着,我买了东西一会儿就回来。你不是爱吃酱汁烧的蹄子、猪肠炖的汤
我国历史直谏的贤臣和明君以及反面例子!急!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正例:公元630年,唐太宗派人征兵。有个大臣建议:不满十八岁的男子,只要身材高大,也可应征。唐太宗同意了。但是诏书却被魏徵扣住不发。唐太宗大发雷霆,派人把魏徵叫来,训斥道:“那些个头高大的男子,自己说不到十八岁,其是可能是故意隐瞒年龄,逃避征兵。我的诏书,你为什么扣住不发?”魏徵说:“我听说,把湖水
不善于纳谏国君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比如说卧薪尝胆里面的吴王夫差,他不听伍子胥的劝告(当勾践投降时,伍子胥主张杀了勾践,以免后患),还把伍子胥抛尸姜迪,于是越王才卧薪尝胆成功商朝的时候,有一个非常残暴的国王叫做纣王,纣王非常喜爱他的妃子妲己,一天到晚跟妲己喝酒玩乐,根本不管国家的事,也不管老百姓的生活过的好不好!他还听信妲己的话,杀了
求一个古代讲诚信的故事,急!!!!!!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春秋时期,齐国宰相晏子之妻欲出门,幼子要一起去,其妻不答应,孩子哭闹,妻子就哄孩子说回来后会宰猪作肉给他吃,孩子不闹了。回来后,看到丈夫正在磨刀,问他为什么,晏子说要杀猪给孩子,妻子惊慌失措,说当时不过是为了哄孩子而已,不要当真。晏子回答,如果孩子从小就在哄骗、欺骗中长大,将来成人后是不能成为一个有
关于以诚待人的感人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真诚待人弗莱明是苏格兰一个穷苦的农民。有一天,他救起一个掉到深水沟里的孩子。第二天,佛来明家门口迎来了一辆豪华的马车,从马车走下一位气质高雅的绅士。见到弗莱明,绅士说:“我是昨天被你救起的孩子的父亲,我今天特地过来向你你表示感谢。”弗莱明回答:“我不能因救起你的孩子就接受报酬。”正在两人说话之际,弗
古代诚实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孔子早在2000多年前就教育他的弟子要诚实。在学习中,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他认为这才是对待学习的正确态度。曾子也是个非常诚实守信的人。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去赶集,孩子哭闹着也要去。妻子哄孩子说,你不要去了,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她赶集回来后,看见曾子真要杀猪,连忙上前阻止。曾子说,你欺骗
中国古代关于诚实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曾子杀猪孟母当孟家还在庙户营村市集旁居住时,东邻有人杀猪,孟子不解地问母亲:“邻家杀猪干什么?”孟母当时正忙,便随口漫应:“给你吃!”孟子十分高兴等待食肉,孟母为了不失信于儿子,忍痛在捉襟见时的生活费中,拨出一部分钱买了一块肉,让儿子吃了个痛快。一诺千金
古代君王或中外名人因为不纳谏或不自省而造成失败的经典名例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君王不纳谏造成失败的有:1、楚王,不纳谏,任用赵括,导致楚军40w为坑杀。2、项羽,自负不纳谏导致楚汉之争出国战败,自己最后也乌江自刎。3、李后主,沉迷酒色,导致亡国被虐杀。4、太平天国(4天王)不自省分等级最后导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5、唐玄宗迷醉于女色最后导致亡国,又毁前半生英明。
中国古代皇帝中综合能力top1你认为是哪位?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本人觉得是隋文帝杨坚!笔者一说,保证是反对声一遍,许多人都认为是杨坚的外孙李世民!而笔者觉得恰恰是李世民的姨爷爷杨坚!或者说,李世民之所以有这么大的作为,与下列三个人有关系:一、姨爷爷杨坚;二、表叔杨广;三、父亲李渊!而杨坚则不同,开启隋唐盛世,杨坚是首功!隋唐治国制度一脉相承,其制度首创人均是杨坚
中国古代哪个皇帝的武功最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首先设定作者提问的武功不是”文治武功“里面的武功这个意思。只是单纯考虑武力值的话,我认为武功最高的皇帝首先要当属建立冉魏政权的武悼天王冉闵。在这里不说他杀胡之事,只评价武功高低。冉闵的武功之强在史书上是有明确记载的。《晋书》载:“闵所乘赤马曰朱龙,日行千里,左杖双刃矛,右执钩戟,顺风击之,斩鲜卑三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