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古代的皇帝害怕什么吗?一个字死!他这一生好不容易将大权握在自己手里了,所以最大的恐惧就是死,因此为了保护自己,除了在饮食、生活上大加注意外,另外一个最重要的就是派更多的人保护自己!
而这,也就催生出了“侍卫制度”,通俗点说就是皇帝的保安!
历朝历代,皇帝的保安叫法都不一样,其始于《周礼》,有士庶子、郎中、千牛备身、执御器械、怯薛歹、锦衣校尉等不同称呼,下面小君仅以清朝为例给大家讲讲他们的故事。
“当侍卫好吗?你得当到这种侍卫,而不是门卫”在清宫剧里,咱们可以看到皇帝身边总是跟着一堆穿黄马褂的人,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能穿黄马褂的,非得要高等级的侍卫才行。据史料记载,清宫里的侍卫一般分有一等、二等、三等及蓝翎侍卫,而根据只能一般又分为:
最高级:御前侍卫,乾清门侍卫常在皇帝身边,地位较高
最低级:上驷院侍卫(三旗侍卫):有如杂役,宫中看大门的,地位较低
“清宫侍卫怎么选出来的”清宫侍卫选拔条件较严格,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对于皇帝的忠诚,比如御前侍卫和乾清门侍卫只在上三旗(正黄、镶黄和正白)子弟中选,而且任用条件非常苛刻,政审严格。而汉人在这方面是没有资格的。
清宫侍卫五年甄选一次,清中期时,武举考试中的一、二三甲根据名次依次授予侍卫职衔。
“清宫侍卫的待遇,必须高,要忠诚嘛”侍卫作为离皇帝最近的人,其忠诚度直接关乎皇帝的安危,因此,皇帝只能在待遇上笼络他们了。
一、精神待遇:
御前侍卫和乾清门侍卫准许穿和皇帝一样颜色黄色的马褂,这可是一种象征,让你心里感觉无比荣耀!
二、物质待遇:
除了精神待遇外,侍卫的钱粮也很多,比如乾隆时期,给御前侍卫和乾清门侍卫的工资“著将户部库内饭银每年赏给一万两。”
一万两!!!如果换算成现在的人民币,得百万年薪了!
而且平时节假日还有补贴,比如“每年中秋节前交侍卫处节省银二千两,分给御前侍卫、乾清门侍卫及奏蒙古事侍卫、批本处官员”
此外还有车马补贴,饭食补贴等等。
这可比现在的程序猿、外企男工资高太多了。
三、额外待遇:
侍卫除了干保卫工作,其实他们的晋升是非常快得,毕竟常和皇帝待在一起,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和,他一开始就是个小侍卫;还有福康安等。
如此多的待遇,真的能保证侍卫们忠诚吗?基本可以,至少整个清朝好像没发生过侍卫刺杀皇帝的例子。
不过到了清末期,由于国力衰弱,政治废弛,清宫的侍卫制度也开始衰落,最典型的就是嘉庆皇帝两次在神武门遇刺,堂堂皇帝在自家后门遭遇刺客,可想而知这个“保卫制度”是有多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