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分梨》在孔融小的时候,叔叔曾经给他出了一个难题,让他把六个梨分给六个弟弟妹妹,但是必须还有一个梨在盘子里。聪明的孔融想出了一个办法,圆满的把梨分了。《缇萦救父》淳于意为人治病,不想得罪了官府,被判肉刑押住长安。他的女儿缇萦年纪虽小,却坚强的陪父亲一同前往。缇萦为父亲的冤屈到处奔走,把信递送到了汉文帝手中,终于使父亲得到了自由,汉文帝也下令废除了肉刑《管鲍之交》管仲和鲍书牙友谊深厚,但在王子们争夺王位时却各为其主,管仲还射中了公子小白一箭。公子小白即位后,鲍书牙为了国家的利益推荐管仲出来治理国家,自己却隐退归家了。《暖不忘寒》晋公子重耳率随从狐偃等人在外流亡十九年后,秦王派兵拥他回国为王。临行前,壶叔收拾旧衣物,重耳不以为然,狐偃以旧衣物来比喻他们这些相随多年的老臣。重耳恍然大悟,困难中相处的人是不能忘记的。
更多文章
古代听取别人不同意见的君主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是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唐太宗)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1月28日[1]【一说599年1月23日[2]】-公元649年7月10日),祖籍陇西成纪,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唐太宗李世民与魏征这对“圣君良臣”,二者相互塑造,使得君成了圣君,臣成了良
搜集历史上关于听取劝告或不听取劝告的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卧薪尝胆释义:薪;柴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原指中国春秋时期的越国国王勾践励精图治以图复国的事迹,后演变成成语,形容人刻苦自励,发愤图强。出处:《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卧薪:睡在干柴上。尝胆:尝苦胆。语法:联合式;作谓
古代文明美德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秦末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斤”的由来)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的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惑,而且冒着灭九族的危险来保护他,缍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
历史人物忍辱负重多年最后成功的名单以及事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屈辱地站着”无论多艰难,多困苦,多屈辱,都要站着。钻裤裆是奇耻大辱,但韩信是不得不钻的,如果不钻,只有两个结果,一是他被那屠夫杀掉,从此没有了韩信;二是他把屠夫杀掉,他赢得了暂时的胜利,但从此也没有了韩信,因为他杀人了,杀人者偿命,他会被法律杀掉。任何一个结果,历史上就不会有韩信这个人。韩信之所以
历史上辅助君王成功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就好像现在说每一个成功的男人后面都有一个**的女人一般,历朝历代的建立或兴盛都有良臣的辅助:周朝:姜尚八十辅文王,灭商立周.春秋:管仲辅桓公称霸,是历史佳话.战国:大秦帝国良臣辈出:百里奚助穆王称霸,商鞅强国,范睢固王权扩版图,张仪/白起等助秦王灭六国.而伍子胥辅吴,文种范蠡辅越,然而见杀,也是历史
贤臣讽君不纳谏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1.在一次宴会上,唐太宗对王珐说:“你善于鉴别人才,尤其善于评论。你不妨从房玄龄等人开始,都一一做些评论,评一下他们的优缺点,同时和他们互相比较一下,你在哪些方面比他们优秀?”王珐回答说:“孜孜不倦地办公,一心为国操劳,凡所知道的事没有不尽心尽力去做,在这方面我比不上房玄龄。常常留心于向皇上直言建议
我国历史上以贤治天下的例子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我的认知里,你问的贤,指的是有贤才之能的人,如历史上有名的士大夫官员,在此前提下我为你回答!从时间上说第一个当为商汤,他不计出身,而重用身为陪嫁奴隶的伊伊,从而夺得夏桀的天下;第二个应该是周文王姬昌了,直钩垂钓的姜太公,这个不说你也懂吧;第三是齐桓公,不计前嫌而重用以前要杀他管仲,其方能九和诸侯,而
古代名士游说君王制止战争的例子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烛之武退秦师僖公三十年)九月十日,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晋文公落难时候,曾经过郑国,不受礼待)并且从属于晋国的同时又从属于楚国。(郑伯有晋盟在先,又不肯专一事晋,犹生结楚之心.)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水的南面。郑国大夫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如果能派烛之武去
古代君王有谁善于纳谏?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康熙大帝在位期清朝大.肯定是善于的皇帝“一代天”成吉思汗.元朝疆域那么大是善于的皇帝
中国古代善于纳谏的两位明君的姓名和朝代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解析:唐朝(公元618年~公元907年):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9年~公元649年),公元627年~公元649年在位,年号贞观。清朝(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公元1654年~公元1722年),公元1662年~公元1722年在位,年号康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