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晋献公用碧玉骏马向虞国行贿借道灭掉虢国与虞国,俘虏虞国大夫百里奚,晋献公将百里奚作为奴隶陪嫁到楚国,秦穆公释放用五张羊皮换取百里奚并与他共商国是。百里奚向他推荐蹇叔,秦穆公重金迎接蹇叔,并封他为上[2]大夫。
战国时期燕昭王筑黄金台,招揽天下英才。先遇上郭隗,后有乐毅等接踪而来。
招贤纳士的成语典故
招贤纳士的成语典故
在中国历史上的战国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中,燕国弱小常被强国欺凌,燕昭王为奋发图强,向郭隗(wei)问计,郭隗给他讲了一个故事:古代有一个君王,想用一千两黄金买一匹千里马,等了三年也没买到。一个臣子主动要求去帮助他寻找,三个月就找到了,但马已经死了,他就用五百两黄金买回了马骨。君王很生气,这位臣子说,君王您买马骨用五百两黄金,天下人会认为您真的喜欢千里马,也就会主动把千里马送来。不久这位君王果然找到了一匹千里马。郭隗建议修筑黄金台招纳天下英才贤士,集聚燕国共谋发展。燕昭王采纳了郭隗的建议,随后封他为宰相,在今河北易县燕下都东南、易水河畔筑起了黄金台。
历经两千余年沧桑巨变的“燕都遗迹”至今仍可依稀可见。燕国民众闻知燕昭王为振国兴邦而筑造黄金台招贤纳士,举国上下、万民欢腾,曾出现排队献上家乡土修筑黄金台的动人故事。燕国建筑黄金台招贤纳士之举,振动很大。魏国大将乐毅等英贤先后奔向燕国。燕昭王命乐毅为上将军,联合秦、楚、三晋兵力。由乐毅挂帅伐齐(公元前284年)攻下齐国70余座城池,齐王被迫逃亡国外。
与此同时燕国袭破东胡拓地千里,南进占领中山国部分土地,使燕国跨入强国行列,史称燕国中兴年代。
招贤纳士
zhāoxiánnàshì
【解释】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网罗人才。
【出处】《战国策燕策一》:“燕昭王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第二折:“早则是泽及黎民,又待要招贤纳士礼殷勤,币帛降玄。”
【结构】联合式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网罗人才
【近义词】纳士招贤、招贤礼士
【例句】这里有个~好汉柴大官人。(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九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