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古代有一个皇帝宴请文武百官,在宴席上有一位将军酒喝多了摸了皇帝妃子的手,那

古代有一个皇帝宴请文武百官,在宴席上有一位将军酒喝多了摸了皇帝妃子的手,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723 更新时间:2024/1/15 12:18:53

春秋时期,各个诸侯国战乱不断。楚庄依靠名将养由基一次平定叛乱后大宴群臣,宠姬嫔妃也统统出席助兴。席间丝竹声响,轻歌曼舞,美酒佳肴,觥筹交错,直到黄昏仍未尽兴。楚庄王乃命点烛夜宴,还特别叫最宠爱的两位美人许姬和麦姬轮流臣武将们敬酒。忽然一阵疾风吹过,筵席上的蜡烛都熄灭。这时一位官员斗胆拉住许姬的手,拉扯中,许姬撕断衣袖得以挣脱,并且扯下那人帽子上的缨带。许姬回到楚庄王面前告状,让楚王点亮蜡烛后查看众人的帽缨,以便找出刚才无礼之人。楚庄王听完,却传令不要点燃蜡烛,而是大声说:“寡人今日设宴,与诸位务要尽欢而散。现请诸位都去掉帽缨,以便更加尽兴饮酒。”听楚庄王这样说,大家都把帽缨取下,这才点上蜡烛,君臣尽兴而散。席散回宫,许姬怪楚庄王不给她出气,楚庄王说:“此次君臣宴饮,旨在狂欢尽兴,融洽君臣关系。酒后失态乃人之情,若要究其责任,加以责罚,岂不大刹风景?”许姬这才明白楚庄王的用意。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绝缨之宴”。过了三年,晋国和楚国交战,有位大臣总是在前面冲锋陷阵,五度交锋五度奋勇作战,带头击退敌人,最后终于获得胜利。楚庄王讶异地问他说:“我的德行浅薄,又不曾特别优待你,你为什么毫不犹豫地为我出生入死到这样的地步呢?”那大臣回答说:“我本就该死!从前喝醉而失去礼节,君王您隐忍而不诛杀我。我始终不敢因为君王您蔽荫的德行而不显扬地加以报答,常常希望自己能够肝脑涂地,用颈上的热血溅到敌人身上很久!我就是那天晚上帽带断的人哪!”于是打败晋军,楚国因此而得以强盛。

是楚庄王。楚庄王跟群臣在日暮时喝酒,大家都喝高了,突然殿上的蜡烛灭了,大将唐狡借机调戏楚庄王身边的妃子,妃子大惊之下摘下唐狡头上将缨,哭告楚王无红缨者即为调戏人,那时烛还没重亮,楚庄王却没有处罚这位失礼的将军,反而下令宴间群臣,凡顶有红缨者尽数摘下,这样,除了唐狡自己外,没人知道刚才大胆犯上之人是谁,此后也无人再提此事。事隔多年,楚庄王被攻危殆,幸有一将军奋身杀至,救回楚王,原来将军就是唐狡,他对庄王没有惩办他一直心怀感激,故而冒死报恩。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最悲惨的朝代,13位皇帝无一得善终,你知道是哪个朝代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王朝众多,但能够经历传承十几位皇帝,却实属不易,毕竟西汉、东汉才各历十二帝,而北宋和南宋更是各历九帝,清朝也仅仅只传了十二位皇帝。然而,南北朝时期的南梁,却先后经历了十三位皇帝(南梁九位、西梁三位、隋末一位)。不过,这十三位帝王大多没能善终,而且结局一个比一个惨。1、梁武帝萧衍:被活活饿死。作为

  • 古代历史上前十位权臣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权臣,昏君,杀手,妓女这四个行当,在中华五千年历史上向来都是层出不穷的。历史上明君强臣,昏君奸臣,明君奸臣,昏君强臣屡见不鲜。今天我们在这里。并不是单纯的把全程定性为奸臣或者忠臣,少校今天只论行不诛心,给史上的权臣们排个顺序。满清王朝出了两位:排序第十位和第九位第十位:不是奸臣的权臣鳌拜鳌拜历经皇太

  • 皇帝帽子前面垂下的珠子起什么作用呢?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皇帝帽子前面垂下的珠子为旒,标准的科学称谓叫玉藻。旒的作用:1、“蔽明”,意思是王者视事观物,不可“察察为明”,也就是说,一个身为领袖的人,必须洞察大体而能包容细小的瑕疵。2、冕旒的多少和质料的差异,是区分贵贱尊卑的标志。珠帘的根数是有讲究的,天子的冕十二旒(一说前后各有十二旒,那就总共二十四旒)。

  • 历史上经典的劝谏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齐威王一向喜欢喝酒,常常通宵达旦地纵酒欢乐。淳于髡怕齐威王因酒误事,便借齐威王询问自己酒量之机,婉言劝谏齐威王。淳于髡给齐威王讲述了自己在不同的情境下酒量的变化,最终归结出酒能乱性、喝酒容易出乱子的结论,以此告诫齐威王凡事都不可走向极端,否则物极必反。齐威王从淳于髡的话中悟出了深邃的道理,接受了淳于

  • 中国古代有哪些爱情悲剧?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总有许多美好的爱情流芳百世,让后人传唱至今,但大多数都是爱情悲剧,让人流连忘返、心痛不已,那古代都到底都有哪些爱情悲剧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回顾回顾一下吧。第一:纳兰性德与卢氏清代词人纳兰性德与卢氏婚后美满和谐,但好景不长,结婚三年时卢氏因难产去世。卢氏的离世给纳兰性德带来了极为沉重的

  • 中国古代有哪些相思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一曲相思,两行清泪这人间袅袅炊烟,和风花雪月浪漫。痴情人多半贪恋,爱恨情仇都好看。初恋时,她是他的春暖花开,他是她的人间四月天,在相互的眼里,一场雨都是浪漫的,他和她的每一个动作,一颦一笑都是爱的动作。又让你痛不欲生,又让你趁醉装疯。终有天脱胎换骨,直到哭着笑才懂。可越是如此,爱情的记忆越是让两人陷

  • 古代劝谏成功的例子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1.张玄素劝谏唐太宗不要修宫殿,唐太宗开始很生气,但是细想,纳谏了。2.唐太宗打算去泰山封禅,但是魏征反对,并且成功劝止了唐太宗。3.邹忌举了自己的例子劝谏齐威王,告诫他不要听奉承的话。反面:1.明朝杨继盛弹劾当朝奸臣严嵩,但是反而被严嵩陷害,死于牢中。2.商朝比干劝谏商纣不能奢侈,商纣不听,还残暴

  •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凄美的爱情悲剧?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长恨歌》是中国唐朝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诗人借历史人物和传说,创造了一个回旋宛转的动人故事,并通过塑造的艺术形象,再现了现实生活的真实,感染了千百年来的读者。诗文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

  • 古代君王冕旒上为什么要加垂珠,其作用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古代举行大祭奠仪式时,君王、诸侯和卿大夫一定佩礼冠,在其中冕旒极其高贵,只能君王才可以穿戴。相信大伙儿都有在影视作品中见过这类冕旒,许多人想知道为何皇上冕旒上要加垂珠,把自己的脸给遮挡住一点。事实上这里边也是有许多讲究,冕旒前后的玉串全部都是经过精心策划的,每旒长12寸,一共有12块五彩玉,每一

  • 古代辞令者劝谏成功事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李斯(约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年),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李斯早年为郡小吏,后从荀子学帝王之术,学成入秦。秦王政十年(前237年)由于韩人间谍郑国入秦,秦王下令驱逐六国客卿。李斯上《谏逐客书》阻止,被秦王所采纳,不久官为廷尉。在秦王政灭六国的事业中起了较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