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中国古代有哪些邪教?

中国古代有哪些邪教?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377 更新时间:2024/1/16 2:23:16

纵观中国历史上“邪教”,有的是披着“正教”的外衣反抗当局,有的是乱世之下蛊惑人心,更多的是在自我膨胀的过程中旁逸斜出、偏离初衷……历史上出现过的邪教数不胜数,两汉的偏本土化,魏晋的偏异域性,唐宋繁盛,元明异变,清代则是集大成者的错乱期,不光是统治者,连邪教本身都搞不清自己渊源何处了。

宋元时期政治家耶律楚材曾有过一段著名的“邪正之辩”:“夫杨朱、墨翟、田骈许行之术,孔氏之邪也;西域九十六种、此方毗卢、糠、瓢、白莲、香会之徒,释氏之邪也;全真、大道、混元、太一、三张左道之术,老氏之邪也”。按耶律楚材的观点,邪教的定义相对简单,只要与儒、释、道三家正统相异,就可以标榜“邪教”了。这种鉴定不失为一个明确的分类,我们不妨从这个角度,来清点一下中国历史上的一些较为“突出”的邪教。

首先,儒家是否具有宗教性,这一点存在争议;我们通常也倾向于将世俗色彩浓厚的儒学当作中国古代的统治理念来对待,因此暂且不作讨论。

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成形于两汉时期。东汉末年,烽火连天,苦难的土壤孕育出南北两大支民间道教张陵在巴蜀创立的五斗米道和张角在华北创立的太平道。

五斗米道,顾名思义,入教时需要交纳五斗米的“会费”。只信奉太上老君与张陵自号的“三天之师”,宣扬符水能治病,有自己一套除罪治病的体系。这迎合了许多寻常百姓的日常需求。在张鲁割据汉中之时,实行以五斗米道为基础的政教合一体制,因而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宗教王国。

这种抱团势力自然不能被正统权力所容纳,五斗米道一直被视为异端邪说,被污称为“米贼”、“淫妄”,在建安二十年间遭到曹魏的征讨。这反而促进了五斗米道传向中原、流布四方,随后利用五斗米道的起义多不胜数,以孙恩卢循起义的破坏性为最。

太平道的创办人是钜鹿的张角,自称为“太贤良师”,也是主打符水咒说以治病,本着“致太平”的初衷教化天下、广纳信徒。随着组织的膨胀,张角逐渐萌发了改朝换代之心。以神之旨意为号召,发动黄巾起义。那句“苍天将死,黄天当立”,就是这场起义的口号。天下相应,京师震动,这场残酷的攻伐随着张角的病死而草草收场,却在随后的二十多年,接连不断地出现了一波又一波的神道起义,海内鼎沸,百姓流离。

后面又有东晋葛洪创建的方仙道,北魏的寇谦改造五斗米道,金代的王重阳建立全真道教,还有混元、大道、太一等等。这些道教的变体在历史上或多或少都都曾遭到禁止,严重一点就被奉为“妖道”。但是,许多派别都曾做过正统化的努力,就比如《神雕侠侣》中率先出场的丘处机,为全真教的“七真”之一,曾两次受到金世宗的接见,至金太祖时,全真教竟由民间转变为正统,在元朝盛极一时。

在中国民间宗教的发展过程中,佛教的影响举足轻重,其世俗化的教派或者异端邪教遍布各朝各代。打从南北朝时期,沙门举旗造反称王的事件频频出现,仅北魏孝文帝在位期间就先后有法秀、司马惠等人分别发动的五次沙门反动事件,影响恶劣,让统治者不得不将其视为洪水猛兽,并将其背后世俗化的观音、弥勒信仰打入邪教范畴。

有一名叫做法庆的反动者,引领大乘教教徒参与暴动,称“杀一人者为一住菩萨”。这种怪异的说法显然违背了佛教本身的教义,但受其蛊惑的教徒却不管不顾,屠灭法舍,斩戮僧尼,还说新佛出世,除去旧魔。这荒诞不经的教义宗旨还颇有些《风云2》的玄幻色彩。事件当然是以失败告终,但造成影响相当惨烈,社会震动,随之而来的是上层更加严酷的禁令。

最为人所熟知的释门邪教,当是发端于南宋初年的白莲教了。白莲教,可以理解为一群奉行净土法门的男男女女于忏堂中共修净业。

起初,白莲教具有结社参佛的性质,教义通俗,图文结合,放宽了对男女、出家与否的要求,因而也成就了该教在民间的兴旺发达。一直到元初,多数白莲教团依忏堂而存在,念经垒忏,安分守法;但到了元末,情况发生了转变,部分白莲教团及其香会在元末农民运动中发挥了主导作用,像彰德的朱帧宝、柳州的高仙道、河南远安县无量寺僧人,等等。

最终,白莲教把自己从一个纯洁的修行教团,作成了被禁断的“邪教”,“禁白莲社,毁其饲宇,以其人还民籍”。至于明清时期的“白莲教”,已被各大门派玩坏,不光本教派的教义宗旨偏离初衷,而且还与其他释门民间宗教相混杂,甚至别的教派发动起义也把脏水泼在白莲教身上……变异株连,已不是白莲教的本来面目了。清朝统治者干脆把白莲教等一干吃斋的非法宗教,统称为“斋教”或“斋匪”。

除了释门、老氏之邪,还有金庸笔下的“明教”。明教又称摩尼教,隋唐时期传入中国。译师在翻译经书时常常比附佛教中的概念,常致时人混淆。可能也是因为这个原因,被佛、道正派群起而攻之,斥之为异端,“魔教”的称呼也由此而出。

唐武宗灭佛时,摩尼教同遭到禁断,摩尼师与寺院得到严厉的处置。自此,摩尼教转为地下发展,官府始终难以将其铲除干净。相传,宋真宗时,摩尼教人士还通过贿赂的方式,将其自家经义编入了《道藏》,作为正统宗教教科书留存下来。

随着势力的扩张,明教的教团势力引起了当局的恐慌,元代已下达了严办明教的敕令,但明教的风头日盛,成为起义军的一种组织形式。它与弥勒教、白莲教融为一体,公开以“弥勒降生,明王出世”为口号,成为了元末红巾军起义的一股强大的力量。改天换地之后,以此上位的朱元璋深刻地认识到这种民间宗教的重大威胁,紧接着就扑灭了明教之火,还下诏禁止其他宗教。于是乎,千万个等待着被改变命运的民众,又成为了“斋教”的棋子,开始新一轮的运作。

中国古代的邪教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何以邪教?在乱世中给人以慰藉的是它们,在变局中视人命为草芥的也是它们。邪教的妖风刮了数千年,受苦受难的始终都是那些满怀希望却又挣扎活着的升斗小民罢了。

参考文献:

马西沙、韩秉方,《中国民间宗教史》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比较有特点的是白莲教。

白莲教是所谓救苦救难的宗教,一旦乱世就会出现。

白莲教教义认为:世界上存在着两种互相斗争的势力,叫做明暗两宗。明就是光明,它代表善良和真理,暗就是黑暗,它代表罪恶与不合理。这两方面,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在不断地进行斗争。弥勒佛降世后,光明就将最终战胜黑暗。这就是所谓“青阳”、“红阳”、“白阳”的“三际”。教徒们侍奉“无生老母”,信奉“真空家乡,无生老母”的八字真言。无生老母先后派燃灯佛、释迎牟尼佛、弥勒佛下去。

从唐朝开始,一到战乱期间白莲教就会出现,宣扬弥勒佛诞生拯救万民。

直到清末,白莲教的力量还是很强的。

甚至直到建国,白莲教也曾经出现,后被政府镇压才消亡。

白莲教为什么厉害,

第一,这个邪教有着很强的献身精神

他们宣扬战死就可以进入极乐净土,所以教众作战不怕死,甚至求死。

第二,这个邪教是秘密结社

由于上千年被政府打压,白莲教有着很强的隐秘性和完整的组织性。内部实行家长制统治,尊卑有序,等级森严,成为很多农民起义的组织形式。

相比起来邪教,白莲教更有实力。

第三,白莲教的头目是选举产生

这些头目不是世袭的,而是从教众中选举出来的。

所以,这些人能力很强,不是庸人。

但不管怎么样,它也是邪教,教义是荒谬的,愚昧的。

如果白莲教胜利,他会建立一个类似于伊斯兰国的极端宗教的封建国家。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古代皇帝如何保证妃子不会与别人私通,如何保证皇室的血统纯正?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古代皇帝老儿天天看似过的幸福、潇洒,有钱、有权、吃喝不愁、要啥有啥,还有后宫佳丽三千六,好不自在、好不舒服,但他也有他的烦恼,一怕座位被人抢走,二怕有人给戴“绿帽子”。今天小编带大家看看皇帝是如何防止“绿帽子”事件的。后宫,一个让男人向往的神秘地方,在这个女儿国自皇太后、皇后、贵妃、宾妃、女官、宫女

  • 历史上哪个皇上的妃子最漂亮?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皇帝自古就是美女环绕,人老珠黄之后必然会寻找新欢,不过“大凡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弛,爱弛则恩绝”,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歌女都是如此,那么在皇帝心中更加如此。要说哪个皇帝的妃子最漂亮?首先肯定是汉武帝的李夫人,李夫人的哥哥李延年曾为汉武帝献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

  • 历史上有哪些刻薄寡恩的帝王?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一、秦昭襄王对自己的最大功臣白起却是兔死狗烹。在白起长平之战立下旷世奇功后,听信宰相范雎谗言,下令停止攻势,错过了灭赵的最好机会。后来回过神来,再次攻打赵国都城邯郸却遭遇败绩。战事不利时试图让白起出山重新挂帅,白起反对继续作战,秦昭王不听,就先把白起贬为庶人,最后赐死。二、汉武帝在位期间任用酷吏,制

  • 关于诚信的小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诚信小故事大全1、诚信的花朵有一个国王因为没有孩子,就想找一位诚实的孩子做王子。他对前来应招的孩子们说:“今天给你们一粒种子,三个月后,看谁能给我种出最美丽的花,谁就是王子了。”三个月过去了,聪明的或伶俐的孩子们捧着一盆盆五彩的花儿,前来参加最后的竞争。只有一位小孩盆中空空、泪眼涟涟:“尊敬的国王,

  • 有关古代诚信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一、商鞅变法时,为了建立信誉,使出了立木为信的策略。商鞅关于秦国变法的法令在拟好之后却并不急于公布,因为他担心秦国民众会不相信自己。为了提高法令对人民的可信度同时也为了建立自己的信誉,商鞅在公开法令之前在秦国国都的南门外竖起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同时,商鞅命人贴出告示,向城中的百姓宣称:只要谁能将南门

  • 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名的太上皇都有谁?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最有名的太上皇,莫过于乾隆六十年以后的乾隆皇帝!最重要的,乾隆皇帝是历史上唯一一个主动禅位成为太上皇的帝王!中国古代的太上皇不少。由于中国古代是皇权制社会,一山不容二虎,皇帝只能有一个。因此,当一个人成为太上皇以后,也就意味着他必须把权力交出来。否则的话,他就破坏了皇权制度。不过,中国古代却有

  •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帝王,谁能称得上是“天命之子”?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真命天子还没出过,天下你争他夺的自封为王为帝的只是一个个小小头目,如果世间真能一统,只有真命天子降世,其他人也只能是黄梁一梦!“天命之子”这四个字可不是随便说说的。能称得上是天命之子,可都是有大气运,受天道眷顾的人,其中运气最好的应该应该就是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刘邦的九世孙,汉朝的延续者要说起刘秀来

  • 有什么关于爱因斯坦的小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秋天,爱因斯坦一家去郊游,当走进一片茂密的树林时,他却不见了,母亲到处找他,焦急地喊他,他却一个人在林间轻轻地穿行,一会儿摘下一片树叶,细心观察树叶的脉纹,一会儿观看阳光从树叶间透出的光斑,到了湖边,他就蹲下身来,一动也不动地望着湖面上起伏的微波。当母亲好不容易找到他时,他正坐在地上,凝望着一队队忙

  • 一代枭雄曹操是如何吸引天下人才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我认为首先他竖起了正义的大旗,人才来到曹营名义上是为汉王朝服务的其实确是为他曹某人服务的。对于大多数忠与汉王朝和要实现匡扶社稷有才之士而言,像荀就是忠与汉王朝的。第二特别爱才,在官渡之战是当他听到陈宫来投时高兴的都忘了穿鞋子。对关羽的喜爱之情,当听到关羽要去敌营时依然遵守诺言大度的放回。第三宽容大度

  • 满清入主中原,奴隶社会的女真人并吞封建社会的明朝,是历史的倒退吗?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怎么有这样无知的提问?明朝属于统治者,女真乃明朝国民。你亲眼所见女真是奴隶制的地方政权了吗?不是亲眼所见吧?不认可这一说词,现代社会保姆一词是不是与古代一种职业同意?个人觉得没有什么不同。很简单人要穿衣吃饭,填饱肚子,有食有衣就需要劳动换取。封建指一种分封的政治制度。即封邦(城邦)建国(诸侯国)。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