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有哪些刻薄寡恩的帝王?

历史上有哪些刻薄寡恩的帝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3454 更新时间:2024/1/16 23:40:13

一、秦昭襄王

对自己的最大功臣白起却是兔死狗烹。在白起长平之战立下旷世奇功后,听信宰相范雎谗言,下令停止攻势,错过了灭赵的最好机会。后来回过神来,再次攻打赵国都城邯郸却遭遇败绩。战事不利时试图让白起出山重新挂帅,白起反对继续作战,秦昭王不听,就先把白起贬为庶人,最后赐死。

二、汉武帝

在位期间任用酷吏,制造了大量冤假错案。根据《史记酷吏列传》记载:至周为廷尉,诏狱亦益多矣。二千石系者新故相因,不减百馀人。郡吏大府举之廷尉,一岁至千馀章。章大者连逮证案数百,小者数十人;远者数千,近者数百里。会狱,吏因责如章告劾,不服,以笞掠定之。於是闻有逮皆亡匿。狱久者至更数赦十有馀岁而相告言,大抵尽诋以不道以上。廷尉及中都官诏狱逮至六七万人,吏所增加十万馀人。

这冤假错案无辜受牵连的人数是用十万来计算的。而且最后祸害到了太子的头上,太子被汉武帝身边狐假虎威的宠臣逼得起兵造反,后来兵败被杀。这直接导致汉武帝失去了继承人,后来立了一个年幼的太子,还先将太子的母亲杀死。小皇帝即位,即汉昭帝,几个顾命大臣争权,还造成了很大的动荡。

三、朱元璋

朱元璋是极度猜疑、残忍之人。也许因为幼年阴影,他内心对读书人和官员有发自潜意识的仇恨。每个朝代都有告密,但只有明朝将特务政治制度化,成了朝代的“名片”。

曾经跟他一起打天下的文臣武将们,很少有善终的,胡惟庸一案前后诛杀3万人,蓝玉案前后诛杀1.5万人。相传蓝玉是被剥皮而死。

经过一番折腾,跟着打天下的功臣所剩无几。清朝人还编造了一个《火烧庆功楼》的故事,虽然情节上为了丑化明朝有很多夸张,但朱元璋大杀功臣,却是事实。

我想刻薄寡恩的帝王莫过于洪武皇帝朱元璋了。

朱元璋,一个放牛娃出身,做了好些年的游僧。他的父母本身就是被官府的苛捐杂税逼死的,而在做游僧的途中又见到了千千万万贫苦百姓被贪官们欺负得体无完肤,这让朱元璋恨极了贪官污吏。

当朱元璋打败了陈友谅,朱元璋已经发现了曾今的旧部正在一步步地走向盘剥欺压百姓的路上,朱元璋该提醒的提醒,该罚的罚,可是并没有解决问题,反而出现一个词:淮西勋贵。

淮西是朱元璋起家的地方,淮西勋贵就是那帮从一开始就跟着朱元璋打天下的兄弟、子侄们,像蓝玉、徐达、汤和李善长都是淮西勋贵。

建国开元后,朱元璋并不吝啬赏赐,这些跟随着他打天下的人都封侯拜相了。

后来朱元璋通过刘伯温调查驸马欧阳伦,开始看到了曾经的兄弟子侄现在是如何盘剥百姓、嚣张跋扈,朱元璋杀心已起。

先是封自己的儿子为王,然后削减了淮西勋贵的军权,又一面命令锦衣卫配合刘伯温暗中搜寻证据。

后来淮西勋贵势力太大,让朱元璋觉得已经威胁到皇权的时候,朱元璋就开始下手了。

1.先是洪武十二年,胡惟庸案。

借胡惟庸私藏贡品一事,抓捕了胡惟庸等人,胡惟庸栽赃他人避过一劫。

洪武十三年,有人密奏胡惟庸造反,朱元璋立即将胡惟庸朋党全部抓捕,还未判刑,又加上了投敌叛国的罪名,以牵连更多官员。

胡惟庸一案,除了胡惟庸朋党,朱元璋还杀了李善长、陆仲亨、唐胜宗、费聚、赵庸、金朝兴、叶升、毛麒、李伯升和丁玉等人。

2.空印案

洪武十五年,由于各地税银到帝都过程中肯定会有损耗,所以一般户部会把公文空着,等到税银到京,检查清点后,按实际到京数量报上去。

这是一种习惯性的做法,但是朱元璋觉得这是各级官员相勾结,从中牟利。杀了数百人。

3.郭桓

户部尚书郭桓伙同北平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官吏李、按察使司官吏赵全德、胡益、王道亨等,私吞太平、镇江等府的赋税外,还私分了浙西的秋粮,并且巧立名目,征收了多种水脚钱、口食钱、库子钱、神佛钱等的赋税,中饱私囊。

不仅是这些人被杀,还有礼部尚书赵瑁、刑部尚书王惠迪、兵部侍郎王志、工部侍郎麦至德等被牵连,也都被朱元璋下令处死。

4.蓝玉案

蓝玉先是打了洪都保卫战,后又多次征讨蒙古,恃功自傲,不尊皇命。

后锦衣卫指挥使告发蓝玉谋反,朱元璋讲蓝玉及手下将校都处死,并株连家人,最终这起案件牵连者多大1.5万余人。

说起刻薄寡恩的皇帝,可能真的没有比朱元璋更甚的了吧。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关于诚信的小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诚信小故事大全1、诚信的花朵有一个国王因为没有孩子,就想找一位诚实的孩子做王子。他对前来应招的孩子们说:“今天给你们一粒种子,三个月后,看谁能给我种出最美丽的花,谁就是王子了。”三个月过去了,聪明的或伶俐的孩子们捧着一盆盆五彩的花儿,前来参加最后的竞争。只有一位小孩盆中空空、泪眼涟涟:“尊敬的国王,

  • 有关古代诚信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一、商鞅变法时,为了建立信誉,使出了立木为信的策略。商鞅关于秦国变法的法令在拟好之后却并不急于公布,因为他担心秦国民众会不相信自己。为了提高法令对人民的可信度同时也为了建立自己的信誉,商鞅在公开法令之前在秦国国都的南门外竖起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同时,商鞅命人贴出告示,向城中的百姓宣称:只要谁能将南门

  • 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名的太上皇都有谁?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最有名的太上皇,莫过于乾隆六十年以后的乾隆皇帝!最重要的,乾隆皇帝是历史上唯一一个主动禅位成为太上皇的帝王!中国古代的太上皇不少。由于中国古代是皇权制社会,一山不容二虎,皇帝只能有一个。因此,当一个人成为太上皇以后,也就意味着他必须把权力交出来。否则的话,他就破坏了皇权制度。不过,中国古代却有

  •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帝王,谁能称得上是“天命之子”?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真命天子还没出过,天下你争他夺的自封为王为帝的只是一个个小小头目,如果世间真能一统,只有真命天子降世,其他人也只能是黄梁一梦!“天命之子”这四个字可不是随便说说的。能称得上是天命之子,可都是有大气运,受天道眷顾的人,其中运气最好的应该应该就是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刘邦的九世孙,汉朝的延续者要说起刘秀来

  • 有什么关于爱因斯坦的小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秋天,爱因斯坦一家去郊游,当走进一片茂密的树林时,他却不见了,母亲到处找他,焦急地喊他,他却一个人在林间轻轻地穿行,一会儿摘下一片树叶,细心观察树叶的脉纹,一会儿观看阳光从树叶间透出的光斑,到了湖边,他就蹲下身来,一动也不动地望着湖面上起伏的微波。当母亲好不容易找到他时,他正坐在地上,凝望着一队队忙

  • 一代枭雄曹操是如何吸引天下人才的?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我认为首先他竖起了正义的大旗,人才来到曹营名义上是为汉王朝服务的其实确是为他曹某人服务的。对于大多数忠与汉王朝和要实现匡扶社稷有才之士而言,像荀就是忠与汉王朝的。第二特别爱才,在官渡之战是当他听到陈宫来投时高兴的都忘了穿鞋子。对关羽的喜爱之情,当听到关羽要去敌营时依然遵守诺言大度的放回。第三宽容大度

  • 满清入主中原,奴隶社会的女真人并吞封建社会的明朝,是历史的倒退吗?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怎么有这样无知的提问?明朝属于统治者,女真乃明朝国民。你亲眼所见女真是奴隶制的地方政权了吗?不是亲眼所见吧?不认可这一说词,现代社会保姆一词是不是与古代一种职业同意?个人觉得没有什么不同。很简单人要穿衣吃饭,填饱肚子,有食有衣就需要劳动换取。封建指一种分封的政治制度。即封邦(城邦)建国(诸侯国)。古

  • 大禹治水时,发生了哪些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根据考古发现,一个由中国人领导的研究小组称,这场大水发生在公元前大约1900年。美国华盛顿大学蒙特戈梅里教授是地貌学家,为该期刊撰写了一篇评论并在BBC英国广播公司的节目中讨论了这些考古新发现。如果那场洪水的确是禹帝传说的来源,那么夏朝的建立大约是公元前1900年发生的。大禹,他的名字叫文命。禹的父

  • 古代皇帝不少都有三宫六院,为何汉宣帝被有些人称为“最深情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刘询是汉武帝的曾孙,戾太子刘据的孙子。巫蛊之祸时,戾太子全家惨遭屠戮,刚刚满月的刘询被扔进监狱,后来又充入掖庭。他的整个童年都是灰色的,都是在苦难中度过的。许平君的父亲许广汉原是昌邑哀王刘的侍从官,后来因犯了罪被贬到掖庭当差。掖庭令张贺本原是戾太子的家吏,对刘询十分照顾。张贺得知许广汉家中有一个女儿

  • 中国古代战争史上有哪些惨无人道的屠俘事件?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应该说,屠杀俘虏是一件历史悠远的事情。早在商代,甲骨文中就多有“用羌”之类的记载,就是商人将羌族的俘虏用来作为祭祀的牺牲或者殉葬的奴隶。而到了战国,长平之战,秦国坑杀赵国降卒四十余万也是震动诸国的战争,战争从未改变。中外历史上大大小小战争无数。每次战争的结果无不是血流成河,死者枕藉。胜利一方往往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