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君王,有谁可以配得上“大帝”的称谓?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君王,有谁可以配得上“大帝”的称谓?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788 更新时间:2024/2/14 21:50:37

柏杨曾经说:在中国数千年历史上,有资格称得上大帝的不过五人,他们是秦始皇、汉武帝、前秦王苻坚、唐太宗李世民和康熙。

虽然这个观点不一定所有人都同意,但是这几位倒也可以配上“大帝”的称号。如果单论开疆拓土,也许他们不是广阔的,但这几位除了赫赫文治武功,威服四海。

秦始皇秦始皇的文治武功,不用多说,应该没有人不知道。

统一六国,北击匈奴,南拓疆土,有人开玩笑说,如果给秦始皇一个地球仪,他会把秦国版图扩张到世界尽头。

但是秦始皇最值得称赞的功绩还是开创千古局面的大一统国家,废分封设郡县,从此结束了世卿世禄的贵族专政的王国时代,进入了君主专制的帝国时代。

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等,统一货币和度量衡,修筑长城、驰道和直道;

如果不是秦始皇耗尽民力,自己又过早去世,也许我们现在不叫汉族而是秦族。

汉武帝汉武帝在中国历史上创建了多个第一。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南平两越、北伐匈奴、经营西域、通西南夷、东定朝鲜,建立了空前辽阔的疆域,奠定了中华的疆域版图。设年号、盐铁官营;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第一个开创罪己诏。

当然这些事迹中影响最深的两个,一个是独尊儒术,让儒家成为国家层面的学说,结束了先秦以来的百家殊方的局面;一个是反击匈奴,打出了汉民族与汉朝的尊严与自信。

苻坚这五位当中,也许苻坚入选颇有争议。

但是在五胡乱华的黑暗时代,苻坚虽然有些妇人之仁,但是苻坚统一北方,振兴儒学,实行仁政,在禽兽比正常人多的时代里,苻坚就是一股清流。

前秦在战乱中建国,法律制度都不健全。苻健死后,苻生继位,杀人如儿戏,前秦国内又有水旱灾害发生,老百姓苦不堪言。苻坚篡位后,重用汉人王猛,甚至为了维护王猛不惜得罪氐族贵族阶层。

在苻坚治下的关陇地区丰盛安定,地区回复秩序,工商业兴盛,一片繁华景象。难得的是苻坚仁慈(仁慈的有点妇人之仁),礼贤下士,虽然知道慕容垂有野心,依然重用,羌人姚苌被苻坚重用为龙骧将军,这个职位是他篡位前的职位。

可惜终因此而亡,死后被道教尊为神,称为苻王爷、苻家神。

另外两位明天再讲……

私以为,无论有多少人配得上称“大帝”,但秦始皇该当是位居第一的。

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本名嬴政。13岁起继任秦王,在其统一六国后,以己功过“三皇”、德比“五帝”,故兼采古代共主之尊号而合为“皇帝”,开创了两千余年的君主体制,而其被尊为“始皇帝”。秦始皇在位36年,建立的丰功伟绩是后世难以企及的。

一、政治上: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君主制社会,实现了国家政令的统一。废除了分封制,建立了郡县制及其官僚管理体制,制定了严刑峻法,避免了各自为政和坐大难控的局面。

二、军事上:灭除了六国,扩大了版图,修筑了万里长城,避免了无休止的战乱。秦始皇在吞并六国、统一天下后,继续北伐匈奴、南平百越,使东至辽东、南至南海、西至陇蜀、北至大漠的成了国家疆域的基础。

三、经济上:统一了货币、度量衡,构建了统一的交通,建立了土地私有制,发展了农业。废除了多种货币、度量并存,土地财富领主所有制,建立了全国统一的货币、度量制和按土地纳税制,修建了交通、水利设施,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四、文化上:统一了语言文字,统制了思想意识。从而使交流、沟通、思想、意识、文化等得以统一。(图片来源于网络)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狸猫换太子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狸猫换太子,其实讲的就是宋仁宗认母一事,但和传说却大相径庭,据史料记载,宋仁宗不是皇后所生,也不是皇妃之子,而是待奉真宗刘德妃的宫女李氏所生。仁宗是由德妃抚养长大的,他继位后,德妃更成了皇太后,仁宗继位时年幼,乃由刘太后垂帘听政。宋仁宗不知道自己的生母是李氏,朝中大臣畏惧太后之威也不敢说。不过刘太后

  • 中华文明礼仪的故事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1、【千里送鹅毛】有一个地方官,偶然得到了一只稀有的飞禽天鹅,便派一位名叫缅伯高的心腹拿去向皇帝进贡。缅伯高抱着天鹅,走到潘阳湖边时,忽然觉得应该停下来给天鹅洗个澡,就小心翼翼地将天鹅放入水中。不料,天鹅却振翅飞走了,只掉下根鹅毛。缅伯高没有办法去捉,只好拿着这根鹅毛面见皇帝。他害怕皇帝处罚自己,就

  • 古代关于礼仪的小故事(要简短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1、“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奥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

  • 泰山封禅始于哪个皇帝?为什么那么多帝王进行泰山封禅大典?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泰山封禅,最早载於《尚书:舜典》!封禅泰山,乃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最隆重典礼。帝王登泰山筑坛祭天为:封!在泰山南的梁父山上辟基祭地为:禅!《尚书:舜典》: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望秩于山川,肆觐东后。译文:2月,舜帝东巡天下,来到岱宗泰山。柴:读音Zi……名词:聚集禽兽当贡品。秩:本义指聚集谷

  • 中国古代文明礼仪小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1、孝感动天舜,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瞽叟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瞽叟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

  • 秦伯礼让天下,是不是他没有治国的能力?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谢邀!秦伯应为泰伯之误吧!自古有说泰伯是三让王,礼让天下,是道德圣人,孔子也言为“德圣”。不是说泰伯没有治国能力,而是德高礼让,还不止一次。吴泰伯是吴姓始祖,相传古公父生三儿:泰伯、仲雍、季历,依传统世袭,王位理应由长先承,但为长之泰伯仁善有德,看出父亲更喜爱三子季历,为让季历顺利继承王位,泰伯约其

  • 为什么,在罗马时期,男奴隶主和女奴隶的孩子是奴隶,而女奴隶主和男奴隶的孩子不是奴隶?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投入产出比不同啊,女奴隶生孩子,奴隶主只是下了个种子,死活都不心疼。而女奴隶主生的孩子可得自己十月怀胎,那么辛苦生下来能让他还做奴隶嘛。那个年代无法做亲子鉴定,无法保证女奴隶生的孩子的父亲是谁。反之,只要是女奴隶主生的孩子,一定是女奴隶主的亲生孩子。所以……中国历史上逆袭成功的人不在少数,有的人从民

  • 你觉得奴隶社会的奴隶们是靠什么活下来的?如果让你去当奴隶,你能活过几天?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奴隶社会的奴隶是怎样活下来的,这很简单,不只是奴隶,所有动物,及所有人类,之所以能活下来的唯一支柱,就是求生欲望,只要求生,奴隶也能存活,如果生不如死,崇祯也不想活。在任何意识形态下的血腥争斗,意志坚强如铁,视死如归的比放弃信仰,有着强烈的求生欲望者要少些,否则,那来这么多的叛徒?毕竟活着还是舒服,

  • 团长,在吗,你知不知道古代君王对待百姓体贴入微的例子。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汉高祖刘邦建国后,实行休养生息的发展政策,减轻赋税,放松法制。唐太宗的措施在经济上轻徭薄赋,发展生产康熙从社会经济的角度考察,康熙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政策:积极鼓励垦荒,废止圈地令,实施更名田;整修黄河、淮河、运河的水利工程。尤其是在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决定“永不加赋”,取消新增人口的

  • 秦国时期,求官者拜见吕不韦为何带只羊?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谈秦说汉(319)历史电视剧《大秦赋》中,吕不韦被任命为丞相之后,百官们怀抱羊羔拜见丞相吕不韦,是遵照《周礼》的规定,同时也是为了显示自己高贵的身份。只是电视剧中演员们粗糙地模仿怀抱羊羔的动作,却忽略了《礼仪》对羊羔的若干细节规定。《周礼》关于不同等级人员会见的礼仪规定按照《周礼》的要求,官员会见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