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封禅,最早载於《尚书:舜典》!
封禅泰山,乃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最隆重典礼。
帝王登泰山筑坛祭天为:封!在泰山南的梁父山上辟基祭地为:禅!《尚书:舜典》: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望秩于山川,肆觐东后。
译文:2月,舜帝东巡天下,来到岱宗泰山。
柴:读音Zi……名词:聚集禽兽当贡品。秩:本义指聚集谷物当供品!望:祭祀山川,此即梁父山!于:甲骨文字形左边像一种吹奏乐器,右边表示乐声。舜帝封禅典礼,聚集飞禽走兽,聚集五谷食物,奉以祭祀供品。舜帝命令乐队奏乐!祭祀大典隆重举行!:封禅泰山,如此铭刻历史丰碑!舜帝敢为天下先!
还是要说,封和禅是不同的,封是祭天,禅是祭,不是封禅泰山,而是“封泰山”,也就是在“泰山祭天”,是“封”而不是“封禅”。只在泰山祭天,不在泰山祭地的,在泰山,只有“封”,不会“禅”的呀。“禅”,就是祭地,不是在泰山的,是在别的山,或在泰山旁边找一座小山,比如,在《史书-封禅书》中提到,大禹“封泰山,禅会稽山”,就是大禹在青州泰山祭天,封泰山,在扬州会稽山祭地,就是禅会稽山,按此文中全部罗列为:“昔无怀氏封泰山,禅云云(山);羲封泰山,禅云云(山);神农封泰山,禅云云(山);炎帝封泰山,禅云云(山);黄帝封泰山,禅亭亭(山);颛顼封泰山,禅云云(山);帝干封泰山,禅云云(山);尧封泰山,禅云云(山);舜封泰山,禅云云(山);禹封泰山,禅会稽(山);汤封泰山,禅云云(山);周成王封泰山,禅社首(山)”等等。
按《史记-封禅书》,三皇中,炎帝神农“封泰山”,应该是最早的天子,而最早的皇帝,自然是秦始皇,封泰山,在梁父山祭地,即“禅於梁父(山)”。
泰山为中国中原大地,尤其是华北平原上的最高峰,从海平面上突兀而起(0海拔),故被认为是与“老天爷”最接近的,“封泰山”,就是在泰山上祭天,就是祭老天爷,就是祭上帝,就是祭皇天(或称:昊天)上帝。祭天祭皇天上帝,在古代属于“三大祀之一”,那“祭天、祭地、祭(皇家)宗庙”,这三大祭祀,都是皇家独享的,除了皇帝,没有任何人可以祭天的,也不能祭地或祭(皇家)宗庙的。皇帝为啥喜欢祭天,那自然不言而喻,故也喜欢“封泰山”,在最接近老天爷的泰山上直接祭天,多干脆啊。
当然,皇帝祭天,也不能年年跑泰山,故在京城建造“圆丘祭天,方丘祭地”,清代改称“天坛”、“地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