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有哪些与王敦相关的轶事典故?他的一生有哪些成就?

有哪些与王敦相关的轶事典故?他的一生有哪些成就?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374 更新时间:2023/12/8 4:15:25

王敦(266年~324年),字处仲,琅琊临沂人。东晋时期大臣,晋武帝司马炎的女婿,治书侍御史王基的儿子。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王敦出身琅琊王氏,善于清谈,迎娶襄城公主,授驸马都尉,历任太子舍人、给事黄门侍郎。支持晋惠帝复位,授散骑常侍、左卫将军、大鸿胪卿、侍中,出任青、扬二州刺史。永嘉之乱后,消灭江州刺史华轶、镇压荆湘流民起义,与堂弟王导一同辅佐晋元帝建立东晋,担任大将军、江州牧,封汉安侯。他掌控长江中上游的军队,统辖州郡,自收贡赋,对东晋政权造成极大威胁。晋元帝重用刘隗、刁协与之抗衡,并以北讨后赵为名将刘隗、戴渊外放,以防御王敦。

永昌元年(322年),王敦以诛杀刘隗为名,起兵于武昌,攻入建康,诛除异己,被拜为丞相、江州牧,进爵武昌郡公。他还屯武昌,后又移镇姑孰,自领扬州牧。太宁二年(324年),王敦再次起兵进攻建康,不久病逝于军中,时年五十九岁,不久后,叛乱平息,王敦被剖棺戮尸。

主要成就

军政

王敦是琅琊王氏的重要人物,在永嘉之乱期间与王导、王旷等倡议南迁,并以扬州刺史的身份帮助司马睿在江东地区树立威望。他利用手中掌握的军队,统领甘卓、周访、陶侃等将领,先后扫平华轶、杜弢等势力,先后收取江州、湘州、荆州、广州等地,使得司马睿的势力范围由扬州一地发展到江南全境并最终建立东晋政权。

王敦在东晋建立后,都督六州军事,掌控长江中上游的军队,与王导一内一外,形成“王与马,共天下”的格局。他及后又以诛奸臣为名,起兵攻入京师,架空皇帝司马睿,尽掌朝政内外大权,将琅琊王氏的权势推向了巅峰。

轶事典故

王敦击鼓

王敦曾当众表演击鼓,音节谐韵,神情自得,旁若无人,在坐观看的人都称他雄爽。

澡豆为饭

王敦与公主成亲不久,在公主府中如厕,看到漆箱里盛着很多干枣。他以为是厕所里摆设的果品,便顺手拿起来吃,竟将干枣全部吃光。其实这些干枣是用来塞鼻孔,防臭味的。王敦出来后,又有婢女端来金澡盘、琉璃碗,里面分别盛着水与澡豆,让他净手。他却以为是干粮,便将澡豆倒进水里喝掉。婢女全都掩口而笑。后世以“澡豆为饭”形容一个人没见过世面的窘态。

面不改色

石崇以生活奢华见称,厕所都常有十多名有美貌的婢女侍奉,并放置甲煎粉和沈香汁;而如厕后的人都会更换新衣。很多客人都因为要在众侍婢前脱衣而感到害羞,但王敦则一直神情自若。

石崇举办宴会时,大多都会命令美人行酒,更规定如果客人不饮光杯中的酒就会杀死美人。一次王敦作客,坚持不肯喝酒,石崇就斩了三个美人。王敦仍是面不改色。

开阁释妾

王敦曾沉迷于女色,家中养有婢妾数十人,有人为此规劝。王敦便打开后门,将家中婢妾全部放出,任凭她们离去。

蜂目豺声

“蜂目豺声”指眼睛像胡蜂、声音像豺狼,在相法上被认为是凶残之相。王敦年轻时,潘滔曾对他说:“你蜂目已露,但豺声未发。今后一定会吃人,也一定会被别人吃掉。”

满目琳琅

有人去拜访太尉王衍,遇到其族兄弟王戎、王敦、王导在座,在另一间屋子又见到王敦的弟弟王诩、王澄。他回家后,对人道:“今日太尉府一行,触目所见,无不是琳琅珠玉。”后世以“满目琳琅”形容美好、优美的事物很多。

我进周退

王敦早年在洛阳时便与周顗相交,每次见到周顗都会很不自在,要拿扇子遮住脸。但在南渡之后,却再没有这种感觉。他叹道:“不知道是不是我进步了,而伯仁退步了。”

自有公论

庾亮曾问王敦道:“听说您有四位好友,都是哪几位啊?”王敦答道:“您家的中郎(指庾敳),我家的太尉(指王衍)、阿平(王澄)以及胡毋彦国(胡毋辅之)。其中阿平最差。”庾亮问他谁最优秀。王敦道:“自有人。”庾亮追问到底是谁。王敦道:“自有公论。”他言下之意,最优秀的就是自己。

终夜难言

卫玠南渡后,到豫章拜访王敦。因要夜坐清谈,王敦便请来谢鲲相陪。卫玠见到谢鲲,非常高兴,再也不理王敦,与谢鲲一直谈到第二天早晨。王敦竟然一整夜都没能插上嘴。

击缺唾壶

王敦酒后喜欢咏唱曹操的《步出夏门行》中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他一边唱,一边用如意击打唾壶,以致壶沿被敲得全是缺口。后世以“击缺唾壶”形容对文学作品的高度赞赏,也用以形容有志之士的愤慨之情。

后辈之憾

桓温平蜀后,在蜀宫中大摆酒宴,宴请麾下僚佐及蜀地缙绅。桓温素来性情豪放、气概直爽,当日更是英气勃发,在席间畅谈古今成败存亡之道。满座之人对其磊落之态,无不赞赏,散席之后仍有回味。但周馥却叹道:“遗憾的是你们这些后辈都没有见过王大将军!”

八裴方八王

王祥、王戎、王衍、王敦、王澄、王导、王绥、王玄是西晋时期琅琊王氏的八位杰出人物,合称八王,同时期的河东裴氏则有裴徽、裴康、裴楷、裴绰、裴瓒、裴遐、裴頠、裴邈并称八裴。时论常将八裴与八王并论,即“八裴方八王”,其中与裴瓒相对比的就是王敦。

标签: 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高湛禅让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风云人物

    齐武成帝高湛,北齐第四位皇帝,561年~565年在位。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北齐皇帝武成帝高湛,年纪轻轻不到30岁(29岁),就把皇位禅让给儿子高纬,自己当上太上皇,这是一件让人不太理解的事情。有人说,高湛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厌倦了当皇帝的生活,丢下国事,想一心一意去淫乐。不过这

  • 历史上嬴政死后,他是如何被回到咸阳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风云人物

    嬴政是中国第一位封建中央集权皇帝。每当一提起这个,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确切地说,赵高是利用手中的权力,将嬴政的尸体运回咸阳的。有人会说嬴政的尸体是混在咸鱼车周边,才被顺利送回都城咸阳的。其实用鱼车的方法只是一个幌子而已。细说如下:首先,赵高何许人也赵高是秦朝的宰相和出了名的宦官。当然

  • 图海的一生有何作为?他最后的结局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风云人物

    三藩之乱是清朝初期三个藩镇王发起的反清事件。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康熙十五年(1676年),清朝抚远大将军图海率兵围攻平凉。为了尽可能减少战争带给军队与百姓的伤亡,图海采用先震慑后劝降的策略,在周培公的帮助下,成功迫使王辅臣投降,拿下平凉城。那图海是如

  • 乾隆让位后还做了三年太上皇 这里边有什么政治危机存在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风云人物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乾隆禅位嘉庆,当了三年太上皇,背后到底隐藏了怎样的政治危机?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对于乾隆来说,其实没啥政治危机,他只是遵循着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九月二十一日所颁布的一道谕旨:“不知朕践阼之初,曾焚香告天云,昔皇祖御极六十一年,予不敢

  • 刘备在夷陵之战结束后 刘备为何没有回到成都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风云人物

    还不知道:夷陵之战失败后,刘备为什么不回成都?的读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夷陵之战是三国历史上的有名的战役之一,也是刘备亲自指挥的大规模战役。两军势均力敌,东吴主将为儒将陆逊。此战以刘备的失败而告终,蜀国的有生力量几乎损失殆尽。由于此战打了将近大半年,所以东吴的兵马

  • 文翁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有何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风云人物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文化也是维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团结和国家稳定的重要基础,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文翁,名党,字仲翁,西汉舒县人。他在年少时就十分喜欢读书,之后在担任郡县官吏时受到提拔,汉景帝时期他担任蜀郡守,成为了蜀地的“最高长官”,而他自

  • 吾彦:东吴至西晋初年将领,他担任过哪些职位?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风云人物

    吾彦,生卒年不详,字士则,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吴国及西晋初年将领。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初任通江县吏,后得到大司马陆抗的提拔重用,逐渐升至建平太守。太康元年(280年),西晋灭亡吴国,吾彦投降西晋,被晋武帝司马炎任命为金城太守。后历任敦煌太守、雁门太守、顺阳内史、员

  • 曹丕篡位登基之后 曹丕为何没有对汉献帝下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风云人物

    对曹丕登基,为何没有除掉汉献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曹老板去世后,世子曹丕继承王位还没过几年,就将目光转移到了九五之尊的皇位上,对权力的渴望,就如同一只看见了肥肉的贪狼,用垂涎三尺来形容可谓是再恰当不过了。要知道,一般臣子想要谋取皇位,都要经过一系列精密的计划

  • 李治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 李治真的很懦弱吗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风云人物

    还不知道:唐高宗李治真的很“懦弱”吗?的读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都说唐高宗李治软弱,小时候听爸爸李世民的,长大后听媳妇武媚娘的。其实,软弱只是他的护身符。这个弱弱的皇帝,本事可真不小。当年,前太子李承乾与魏王李泰发生党争,李承乾被废,李泰被贬。软弱的李治进入唐太宗

  • 都说放虎归山 项羽为何在鸿门宴上放跑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风云人物

    对鸿门宴上,西楚霸王项羽为何会放跑了刘邦,以致后患无穷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推翻暴秦之后,项羽与刘邦进行了长达4年的楚汉战争,最终刘邦取得胜利,建立了大一统的西汉王朝。在此之前,刘邦、项羽有过一场鸿门宴。后世同情项羽的人,都认为项羽应该在鸿门宴上杀掉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