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倓是什么出身?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李倓是什么出身?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200 更新时间:2023/12/26 20:02:07

李倓,唐朝宗室,肃宗李亨第三子,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唐肃宗李亨赐死了自己的第三个儿子,建宁王李倓,这是唐朝皇室斗争中,著名的冤案之一。

从历史记载看,李倓的死似乎是受到李亨宠爱的妃子张良娣(后被李亨册封为皇后)的陷害,《新唐书·肃宗废后庶人张氏传》中记载:

初,建宁王倓数短后於帝,上皇(唐玄宗李隆基)在蜀,以七宝鞍赐后,而李泌请分以赏战士,倓助泌请,故后怨,卒被谮死。

张良娣当时已经为李亨生下一个儿子,所以,为了给儿子争位,她是找准各种机会想搞掉李亨其余的儿子。

但张良娣的陷害只是一个引子,实际上,李倓的死恐怕是受到了父亲李亨深深的忌惮。

李倓是因为显露出了超过父亲李亨和兄长李豫(李亨默认的继承人,后来的唐代宗)的才华,而被李亨忌惮。

为什么这么说?本文就聊聊这个事。

唐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时任皇太子的李亨跟着父亲李隆基逃出长安,途中策划了“马嵬坡兵变”。

其后,李隆基想前往蜀中避难,李亨试图摆脱李隆基,去他处自立,但又犹豫未决。

当时,是李倓站出来用一番话说服了李亨及其追随者,使得李亨坚定了离开李隆基,前往北方重振旗鼓,率众平定“安史之乱”的信心,《新唐书·李倓传》中记载:

度渭,百姓遮道留太子,太子使喻曰:“至尊播迁,吾可以违左右乎?”倓进说曰:“逆胡乱常,四海崩分,不因人情图兴复,虽欲从上入蜀,而散关以东非国家有。夫大孝莫若安社稷,殿下当募豪,趣河西,收牧马。今防边屯士不下十万,而光弼、子仪全军在河朔,与谋兴复,策之上者。”广平王亦赞之,于是议定。

这是李倓首次展露出他的政治眼光和才华,若非“安史之乱”,连李亨的政治才华和野心都长期被李隆基压制着,更何况李亨的儿子们。

在李亨北上的途中,也是李倓率部浴血奋战,一路护卫着李亨前进,《新唐书·李倓传》中记载:

太子北过渭,兵仗盐恶,士气崩沮,日数十战。倓以骁骑数百从,每接战,常身先,血殷袂,不告也。

由此,李亨得以顺利到达灵武,并登基称帝,成为唐肃宗,不但走上了人生巅峰,也有了领导唐朝军民抵抗安禄山史思明叛乱的合法身份。

毫无疑问,在李亨摆脱李隆基,并前往灵武登基的过程中,李倓功莫大焉,他的表现超过了李亨的长子,未来的唐代宗李豫。

这或许会让李亨想起来一个人,他的祖宗之一,唐太宗李世民。

李倓从跟着祖父李隆基、父亲李亨一起逃出长安后,一路上的表现,像极了唐高祖李渊从太原起兵反隋时的李世民。

同样是挺身而出劝说父亲进行某种政治投机,同样身先士卒护着父亲走向成功。

最重要的是,李倓也不是长子,李亨心目中的皇位继承人是长子李豫。

李倓这么卖力的表现,李亨也难免心中犯嘀咕,如果他从李倓身上看到了李世民的影子,难道自己是李渊?

于是,李亨开始了一次对李倓的试探,他向群臣表示,要让文武全才的李倓当天下兵马大元帅,领导唐军征讨叛军。

按照当时默认的规则,天下兵马大元帅应该是由皇储兼任,谁坐上这个位置,谁就有可能是李亨之后的皇位继承人。

李亨当然不是真想让李倓当上这个天下兵马大元帅,他想册封的皇储是长子李豫。

备注:李亨因政治斗争的原因,跟原配韦妃离婚,所以,李亨登基时,暂时没有册封皇后,所有的儿子无嫡庶之分,地位是一样的,生母地位不高的长子李豫就占据了某种优势,如果李亨没有离过婚的话,韦妃就是当然的皇后,皇储应该是从韦妃生的儿子,六子李僴、七子李佺中挑选,他们因为李亨的离婚,失去了嫡子的身份和皇位继承优势。

李亨提出让李倓当天下兵马大元帅的建议,只不过是想试探下身边亲信的态度,看看李倓是否在结党谋夺皇储之位。

不过,群臣的态度还比较明确,并不支持李倓坐上天下兵马大元帅的位置,《新唐书·李倓传》中记载:

至灵武,太子即帝位,议以倓为天下兵马元帅,左右固请广平王(李豫)。帝曰:“广平既冢嗣,安用元帅?”答曰:“太子从曰抚军,守曰监国。元帅,抚军也,莫宜于广平王。”帝从之......

我想,这并非是群臣一定要支持长子李豫,而是李倓崛起的时间太短,突然就冒出来了,根本没有机会去交接属于自己的势力。

身边亲信臣子的态度,让李亨暂时放下了心,他虽然没有坚持让李倓当天下兵马大元帅,但还是给了他“典亲军”的职位,让他护卫在自己身边。

但暂时的放心还是抵不过心中的忌惮,李亨不想做李渊,也不希望自己的儿子做李世民。

于是,有了看李倓不爽的张良娣的趁虚而入,她联手同样深受李亨信任的宦官李辅国,诬陷李倓,“倓恨不总兵,郁郁有异志”。

这是在提醒李亨,李倓因为没能当上天下兵马大元帅,所以,心怀不满。

李亨本来就有疑心,唐朝之前的各种宫廷斗争,特别是李世民以子欺父的先例,也让李亨特别警惕。

更何况,李亨亲自授予李倓的“典亲军”的职责,让李倓的威胁性大增,如果他想搞个“玄武门之变”之类的政变,那可方便多了。

所以,当张良娣诬陷李倓时,李亨连审判的念头都没有,直接就下旨赐死了可能无辜的李倓。

史书记载李亨在李倓被赐死后,短暂的有过悔过之意,“俄悔悟”。

但李亨后来在跟亲信臣子李泌后来的一番对话中,还是表露出了真实的想法,李亨才是杀害儿子的主谋。

他杀李倓,就是担心李倓威胁到长子李豫的地位,《新唐书·李倓传》中记载:

泌与帝雅素,从容语倓事,帝改容曰:“倓于艰难时实自有力,为细人间阋,欲害其兄,我计社稷,割爱而为之所。”......

由此可见,李亨对于杀掉儿子李倓根本没有任何心理波动。

他表露出的悔悟也是刻意装出来的,直到他死,也没有给李倓平反。

李倓被赐死后的第二年,皇长子李豫被册封为皇太子。

李亨死后,李豫登基成为唐代宗,他在位时给李倓平了反,甚至还追谥李倓为皇帝,《新唐书·李倓传》中记载:

及即位,追赠倓齐王。大历三年,有诏以倓当艰难时,首定大谋,排众议,于中兴有功,乃进谥承天皇帝,以兴信公主季女张为恭顺皇后,冥配焉,葬顺陵,祔主奉天皇帝庙,同殿异室云。

这或许让才华横溢,生不逢时,为李亨当上皇帝立下大功却惨遭陷害而死的李倓,在死后得到了该有的尊重和安慰。

标签: 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朱元璋推翻元朝之后 朱元璋为何没有全部接手元朝的领土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风云人物

    对朱元璋没有接手元朝的土地是因为没能力,还是有其他原因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元璋覆灭了元朝,开创了大明王朝,在当时的人看来算是“民族英雄”从大元手中解放了汉人,话说这在大元的天下中人是分种类的,而汉人几乎是处于社会的最底层,那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后为何不彻底覆灭元

  • 颜良和文丑的实力如何 两人能够斩杀夏侯惇吗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风云人物

    对三国时期,颜良和文丑到底武功有多厉害,是否能斩杀夏侯惇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若颜良或文丑对战夏侯惇的话,二十回合之内,最后败的必然是夏侯惇。理由如下。在演义中,颜良和文丑都是被低估的武将,而作为河北四庭柱之一,以及袁绍口中的上将。无论是颜良,还是文丑,他们

  • 谢衡:西晋时期大臣、文学家,精通儒家,博物多闻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风云人物

    谢衡(240年~300年),字德平,陈郡阳夏人。西晋时期大臣、文学家,太保谢安祖父。精通儒家,博物多闻。晋武帝时期,担任国子博士,历任国子祭酒、散骑常侍。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人物生平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担任国子博士(《晋书》卷二十《礼志》中),惠帝元康元年(

  • 历史上杨玉环与安禄山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风云人物

    李隆基和杨玉环的爱情故事可谓是家喻户晓,“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杨贵妃和安禄山的轶事,在当时的民间传得沸沸扬扬。我们现在能看到的,记载安禄山和杨贵妃轶事的史料也非常多。其中有个最有代表性的轶事,是唐玄宗和杨贵妃在京城给安禄山过生日,当时就赐予了安禄山非常多

  • 滕皇后:吴末帝孙皓的皇后,不得宠幸,晚景凄凉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风云人物

    滕芳兰,生卒年不详,北海剧县人,太常滕胤的族女,滕牧的女儿,吴末帝孙皓的皇后。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永安元年(258年),孙皓为乌程侯时被聘为妃。元兴元年(264年),孙皓登基后被立为皇后。孙吴灭亡后,随孙皓迁居洛阳。人物生平立为皇后滕芳兰是太常滕胤的族女,

  • 孙权当初强调不能杀关羽 孙权最后为何还是下手了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风云人物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三国中,东吴孙权一再强调不能杀关羽,背后原因是什么?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孙权一再强调不能杀关羽,但是最后他还是杀了关羽?这个中原因,我当然知道,因为对于孙权当时的心情我感同身受。我所说的感同身受当然不是指杀关羽事件,而是指孙权那种犹豫不决

  • 崇祯时期总是会出现缺粮现象,是哪些原因引起的?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风云人物

    崇祯,明朝第十六位皇帝,1627年-1644年在位。这是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朱元璋当年在打江山的时候从白手起家开始,要钱没钱,要粮没粮,要武器没武器。但是他竟然把江山打下来了,也没听他说军粮不够的问题,至少史料上从来没有记载过这样的事情。崇祯皇帝当时虽然遇到了双线作战,既要

  • 乾隆和嘉庆时期爆发白莲教起义 该起义是怎么出现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风云人物

    对波及乾隆和嘉庆两朝的白莲教大起义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元1795年,也就是乾隆六十年,自诩为“十全老人”的乾隆禅位给了皇十五子颙琰,改元嘉庆,自己做起了太上皇。乾隆当时虽然是太上皇。但依旧掌控着实权。但在转年,白莲教在四川、陕西、湖北三省交界

  • 西晋灭亡之后 司马家族的下场到底有多惨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风云人物

    对西晋的司马氏家族结局如何?几乎全部被灭,远不及曹魏安全下台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东汉末年分三国,魏蜀吴经营多年都不能完成统一,最后竟然被西晋捡了大便宜。本以为这样的统一大国承接了三国的实力,应该非常强悍,统治的时间也会更为长久,但谁也没想到西晋居然是个短命王朝

  • 梅妃是什么人?她的一生有何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风云人物

    梅妃,唐代著名的宫廷舞蹈家,也是宣宗的宠妃之一。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梅妃姓江,名采萍,福建莆田人氏。梅妃的父亲仲逊,世代为医。梅妃九岁时,能诵二南,对父亲说:“我虽是女子,当以此为志!”父亲大为奇怪,便名之为采萍。开元年间,玄宗的近侍宦官高力士出使闽粤,发现了刚刚及笄的梅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