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九龄是谁?历史上的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张九龄是谁?历史上的他是个什么样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624 更新时间:2023/12/19 3:43:20

在众多诗人当中,张九龄可谓是官场情商比较高的一位。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张九龄是岭南(今广东韶关)人,自幼聪明伶俐,才智过人,在现代社会刚进学前班的五六岁年龄时,就能够出口成诗,被当地人引为骄傲。当地迄今还流传着他的不少故事。

7岁那年他随家人去游览宝林寺,此时恰逢韶州府太守率领本府的官员到寺进香。进香的普通老百姓见了这么多官儿来了,吓得赶紧躲藏,张九龄却不惧不怕,站在一边大大方方的观看。太守见张九龄很可爱,就逗他说,我出一个对子你来对,对得正确我给你果子吃。说完就随口说了一句上联。张九龄随口就对了下联,对得嘛完全正确。太守吃了一惊,心想今天硬是遇到神童了?出个有难度的再试试。太守调侃着出了上联,意思是一个童子,去攀附龙、凤和丹桂。张九龄抬头一看,正面刚好有三尊大佛,便信口说出下联,意思是:有三尊大佛,坐狮、象和莲花。太守惊叹道:这娃娃不是等闲之辈,长大后一定能够成大器。

有一年韶州发生了严重的旱灾,田土干裂,禾苗枯萎,老百姓都到寺庙去求雨。张九龄不相信老天爷有这么大的法力,就给人们说到寺庙去求雨没用。不少人说,只要心诚多求几次能感动老天的。张九龄说,我来给大家求雨。他用墨砚磨墨,随着墨汁越墨磨浓,天空也越来越黑。只见张九龄把磨的墨往天上一泼,老天就下起了瓢泼大雨。打那以后,张九龄的名字就深深印在世代韶州人的脑海里。虽然这是一个传说故事,但能说明当地老百姓认为,张九龄从小就有才气有本事。

(二)为民造福奖掖后学

李隆基当太子时想有所作为就在东宫举行考试,以广纳贤才。张九龄一去应试就上榜,被李隆基授予右拾遗,李隆基登基后,改授为左拾遗。后来因为与宰相姚崇政见不合,张九龄辞官回乡。回到岭南老家后,张九龄首先为家乡办了件解决出行难的实事。从家乡广东到江西要翻过一座高高的山岭,以前只有一条杂草丛生的崎岖小路通过,由于历经了数百年的风雨侵蚀,加之多年失修,小路早已变得面目全非,难于行走。张九龄给朝廷上书申请新修一条大路。经批准后,本人亲自担任修路主管,征集修路的民工,登上险峻的山道勘察地形,经常在第一线指挥施工。这条路修通后,促进了南北的经济文化交流,后人誉这条路为“古代的京广线”。

因修路有功,718年张九龄被朝廷召回,先后任命为礼部员外郎、司勋员外郎、中书舍人。张说去世后,他被擢升为宰相辅佐唐玄宗。

他热心奖掖后学,深为时人所敬仰,孟浩然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在艺术上有独特的造诣,但就是科考屡战屡败,一生没入仕。张九龄爱惜人才,曾介绍孟浩然为荆州府幕僚。王维精通诗书音画,其作品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之誉,与孟浩然并称“王孟”。王维性格孤傲,仕途不顺,张九龄慧眼识才,提拔王维为右拾遗。杜甫早年也有想把自己的作品呈送给他的打算,可惜没能如愿。晚年想起这件事,仍然觉得可惜,在作的《八哀诗》中记之。王维也有赞美他的诗作。

733年,56岁的张九龄担任宰相后主持朝政。当时范阳节度使副将安禄山讨伐契丹失利,被送京城问罪定斩。早些年安禄山曾入京拜见过张九龄。一番察言观色,一席相互交谈,张九龄知人识人,就察觉到安禄山是一个奸诈之人,并断定以后必定要犯上作乱。这一次安禄山正好自己闯到枪口上了,张九龄毫不犹豫地给唐玄宗建议杀了他。

安禄山这人很狡猾,很有心计,他早就把唐玄宗和杨贵妃哄得特好,这里面的故事多多。唐玄宗一时心软想免除其死罪,就专门颁旨特赦安禄山,让其回了范阳。

(三)被小人陷害罢相贬职

公元734年,即开元二十二年五月,唐玄宗下诏李林甫裴耀卿和张九龄并列宰相。张九龄的正直使不学无术的李林甫非常妒嫉,经常找岔子向张九龄发难。凉州都督牛仙客因善于节约费用和管理有方,唐玄宗打算提拔他到朝廷任职,张九龄与李林甫商量,说他感到不妥,给予一定奖赏就行了。李林甫同意张九龄的意见。第二天上朝时张九龄说出了自己的意见,听不进不同意见的唐玄宗很不高兴。在场的李林甫不仅不开腔表态,退朝后还悄悄在唐玄宗面前说张九龄的风凉话。使得唐玄宗罢免了张九龄的相位。罢相不久,又因为举荐官员的事触怒了唐玄宗,贬为荆州刺史。接连遭受打击,张九龄感到十分郁闷,每每读罢韩非子的《孤愤》就落泪伤心,写下了“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感遇十二首》)来表明自己的心迹。就是在这同一个时期,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名诗《望月怀远》,其中首联“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更成为千古生辉的名句。

文末补白:公元740年,张九龄回岭南扫墓,不久后病逝。享年68岁。张九龄去世后没多久,安禄山果然起兵作乱,唐王朝由盛转衰,唐玄宗想起张九龄的远见卓识,真格是后悔不已,特派人到岭南去祭奠张九龄,并追赠其司徒的封号。

标签: 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乾隆皇帝知道和珅是一个贪官 乾隆为什么还如此宠爱他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风云人物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为何乾隆皇帝知道和珅是贪官,却还很喜欢他?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不知道各位小伙伴们是否看过关于清朝官场的作品,每次看这些作品时,大家都被里面的纪晓岚和和珅吸引到,两个人打打闹闹,而且他们在皇帝身边一个扮演贪官,一个扮演正义凛然的清官。在剧中

  • 三国时期关羽巅峰时期的实力有多强?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风云人物

    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生活于东汉三国时代,这是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关羽和张飞是汉末三国时期公认的万人敌,熊虎之将,不管是统兵打仗,还是武艺,都是实至名归。巅峰时期的关羽,武艺非常厉害,解白马之围时,风头无两,盖过曹操所有的名将。当时,勇冠三军的颜良接连斩杀吕

  • 唐玄宗与杨玉环之间是什么样的感情?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风云人物

    唐玄宗李隆基,中国唐代皇帝,712—756年在位。你们知道吗,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大唐开放之遗风,在中国封建历史上是浓墨重彩的存在。唐玄宗李隆基更是一个痴情皇帝,后宫佳丽三千却独痴三人,更专情一人。一、杨家有女初长成杨玉环出生在一个宦门世家,她天生丽质,再加上优质的教育环境,使得她有一定的文

  • 义渠王是怎么死的?他与秦宣太后之间有何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风云人物

    宣太后,战国时期秦国王太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称为"太后"的人。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芈月足智多谋,任人唯贤,掌控秦国朝政四十一载,将秦国变成战国第一强国,并由此奠定了秦国一统天下的基础。实际上,芈月这个人并非杜撰,历史上还真有其人,她就是秦惠文王之妻、秦昭襄王之母、秦始皇

  • 固伦和孝公主在和珅死后,都经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风云人物

    固伦和孝公主,又名十公主,清高宗乾隆帝第十女,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曾深得乾隆皇帝和嘉庆皇帝两代皇帝的喜爱,甚至后来的道光皇帝也对她颇为尊敬,在她去世的时候,不但隆重安葬她,还亲自到她陵前祭奠。然而这样一个备受宠爱的人,却一生命运多舛。本来一个生在蜜罐子里的人,为什么会过得

  • 霍光作为卫青的"外甥" 汉武帝为何还将辅政大权交给他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风云人物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汉武帝晚年杀光卫家人,为何将辅政大权交给卫青的“外甥”霍光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汉武帝作为千古一帝,晚年却沉浸在杀戮中无法自拔。他不仅将自己一手培养起来的太子刘据逼死,还将一代贤后卫子夫的整个家族团灭。不仅如此,他还开创了“杀母立子”的先河

  • 李广为什么会被叫做"飞将军"?他的一生有哪些战绩?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风云人物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那么汉朝的李广为什么会被叫做“飞将军”?他的一生有哪些战绩?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西汉武帝时期,国家最大的安全威胁就是匈奴,李广一生也主要是跟

  • 唐初民间流传"女主武王代有天下",李世民是如何应对流言的?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风云人物

    众所周知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帝王之一,那么唐初民间流传“女主武王代有天下”,李世民是如何应对流言的?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李世民的前半生过得顺风顺水,期间虽然也遇到过一些波折,但这些困难对他来说都不算什么事。可到了年近五旬时,糟心事却一桩接着一桩到来,其中最令他痛

  • 宋祁是谁?他为什么会被称"红杏尚书"?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风云人物

    宋祁是谁?他为什么会被称“红杏尚书”?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这篇文章,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在中国的诗坛上,有个很普遍的现象——诗词名句多于名篇,更多于名诗人。比如大多数人不知道许浑是谁,更不知道《咸阳城西楼晚眺》这首诗说了什么,但是却知道其中的名句“山雨欲来风满楼”;比如说起陆凯人们会觉得陌

  • 管仲"尊王攘夷"的策略具体指的是什么?如何实施?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风云人物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管仲“尊王攘夷”的策略具体指的是什么?如何实施?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齐国在管仲的辅佐下,通过内政、经济、军事、贸易等多方面改革举措,拥有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军事实力,实现了民富国强的目标,国力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