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人物专题>张说

张说--唐朝开元名相

张说

张说的资料

本 名:张说

别 称:张燕公

字 号:道济,说之

所处时代:唐朝

民族族群:汉人

出生地:洛阳

主要作品:《张燕公集》

主要成就:三拜宰相,统领文坛

官 职:中书令

爵 位:燕国公

谥 号:文贞

追 赠:太师

张说的介绍

张说(yuè)(667年-730年),字道济,一字说之,河南洛阳人,唐朝政治家、文学家。

张说早年参加制科考试,策论为天下第一,历任太子校书、左补阙、右史、内供奉、凤阁舍人,参与编修《三教珠英》,因不肯诬陷魏元忠,被流放钦州。后来,张说返回朝中,任兵部员外郎,累迁工部侍郎、兵部侍郎、中书侍郎,加弘文馆学士。

张说拜相后,因不肯党附太平公主,被贬为尚书左丞,后拜中书令,封燕国公。姚崇拜相后,张说被贬为相州刺史,又贬岳州刺史,在苏颋进言下,改任荆州长史。张说在担任天兵军大使时,持节安抚同罗、拔曳固等部,讨平突厥叛将康待宾,被召拜为兵部尚书。后又讨平康愿子叛乱,建议裁撤镇军,整顿府兵,升任中书令,加集贤院学士,并倡议唐玄宗封禅泰山,进封右丞相。

张说脾气暴躁,与同僚关系不睦,而且生性贪财,因此遭到弹劾,被免去中书令,后被迫致仕。不久,张说被起复,先为右丞相,又任左丞相。开元十八年(730年),张说病逝,时年六十四岁。追赠太师,谥号文贞。

张说前后三次为相,执掌文坛三十年,为开元前期一代文宗,与许国公苏颋齐名,号称“燕许大手笔”。

有关“张说”的历史故事

  • 张说三度出任宰相,为何又三次被罢免呢?-趣历史网

    说起唐朝时期的名相,很多人都会想到“房谋杜断”,也就是房玄龄和杜如晦两位名相,实际上唐朝出过不止这两位名相,而我们今天要介绍的这个人,他三度为相,又三度被罢相,他就是张说,接下来趣历史小编讲讲他的一些故事。张说出身官宦世家,祖父和父亲都在朝廷做过官。张说从小就很聪慧,在二十二岁时参加制科考试即高中对

  • 张说身为唐朝名相 最后为何三次出任又被罢免-趣历史网

    对唐朝的这位名相,曾三度出任宰相,却又三次被罢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唐朝的开元盛世,相信大家都有了解,而之所以能达到如此成就,除却当时的领导人皇帝之外,也少不了他们手下的那些有功之臣们。而说起唐朝时期的名相,很多人都会想到“房谋杜断”,也就是房玄龄和杜如晦两位名相

  • 雍正是怎么死的?那是张说的

    说到雍正帝边肖,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雍正帝是当时历史上一位非常厉害的皇帝,历史上也有很多关于雍正帝的介绍。不过说到雍正帝,大家说的最多的还是当时雍正帝的死。雍正帝当时是怎么死的?有人说雍正死于雷击。是这样吗?让我们来看看张当时是怎么说的。雍正,或称雍正帝,是清朝的第五位皇帝,自诩"以勤奋为先"、"晚上做

  • 张说是谁,唐朝开国名相张说有什么作为?

    说起唐朝时期的大文学家,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可能是李白,但是在李白之前,还有一位统治长安文坛三十年的传奇人物,他就是宰相张说。张说,唐朝开元名相,生于公元667年,卒于公元730年,名说,字道济,也有人说他字“说之”,是现在的河南洛阳人。张说一生三次拜相,三次被贬,仕途可谓是坎坷崎岖,但和他仕途相反的是

  • 名相张说的故事:不作伪证辅佐太子,为节度使倡学士馆

    一、不作伪证辅佐太子张说(667730),字道济,又字说之,其祖为范阳(令北京大兴)人,后移居洛阳。家世代为官,祖父张烙曾官庆州都督,父亲张鸳曾官洪洞丞。武则天永昌元年(689),朝廷策贤良方正,当时,四方应试者达万人之多,竞争激烈,武则天亲自到洛阳临试,张说对策第一,授太子校书郎。不久,升迁左补阙

  • 张说简介:不作伪证不枉良善

    不作伪证不枉良善张说(667―730),字道济,又字说之,祖先为范阳(今北京大兴)人,后移居洛阳。其家世代为官,祖父张恪曾做过庆州都督,父亲张骘做过洪洞丞。武则天永昌元年(689),朝廷策贤良方正,当时四方应试者达万人之多,竞争激烈,武则天亲自到洛阳临试,张说对策得乙等,授太子校书郎。不久,升迁左补

  • 唐朝朝廷重臣“二张”的咏史诗:张说的咏史诗、张九龄的咏史诗

    一、整体风貌盛唐时期,除了李白、杜甫等咏史大家外,还有相当数量的诗人进行咏史诗的创作,并在不同的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其中不仅有当朝皇帝唐玄宗及他的重臣兼文坛领袖张说、张九龄等,而且在盛唐时期颇有影响力的山水田园诗派和边塞诗派诗人也都参与咏史创作,如山水田园诗派的王维、储光羲、祖咏、孟浩然,边塞诗派的

  • 张说

    张说(yuè)(667年-730年),字道济,一字说之,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朝宰相,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西晋司空张华后裔。张说早年参加制科考试,策论为天下第一,历任太子校书郎、左补阙、右史、内供奉、凤阁舍人,参与编修《三教珠英》。不肯诬陷魏元忠,流放钦州。神龙政变后,返回朝中,任兵部员外郎,

  • 《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得筵字》原文、译文及注释

    东堂起集贤,贵得从神仙。首命台阶老,将崇御府员。送人锵玉佩,中使拂琼筵。和乐薰风解,湛恩时雨连。长材成磊落,短翮强翩翾.徒仰蓬莱地,何阶不让缘。

  • 《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赋得谟字》原文、译文及注释

    西学垂玄览,东堂发圣谟。天光烛武殿,时宰集鸿都。枯朽沾皇泽,翾飞舞帝梧。迹同游汗漫,荣是出泥涂。三叹承汤鼎,千欢接舜壶。微躯不可答,空欲咏依蒲。

  • 《奉和圣制答张说南出雀鼠谷》原文、译文及注释

    鸣銮初幸代,旋盖欲横汾。山尽千旗出,郊平五校分。前林已暄景,后壑尚寒氛。风送箫韶曲,花铺黼黻文。盐梅推上宰,礼乐统中军。献赋纡天札,飘飖飞白云。

  • 《奉和圣制答张说扈从南出雀鼠谷之作》原文、译文及注释

    魏国山河险,周王警跸回。九旗云际出,万骑谷中来。石路行将尽,烟郊望忽开。赏矜垂柳报,春畏落花催。兴逸横汾什,恩褒作颂才。小臣瞻日月,延首咏康哉。

  • 《奉和圣制答张说扈从南出鼠雀谷之作》原文、译文及注释

    襟带三秦接,旂常万乘过。阳原淑气早,阴谷沍寒多。花缛前茅仗,霜严后殿戈。代云开晋岭,江雁入汾河。北土分尧俗,南风动舜歌。一闻天乐唱,恭逐万人和。

  • 《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赋得今字)》原文、译文及注释

    圣主崇文教,层霄降德音。尊贤泽既厚,式宴宠逾深。复有夔龙相,良哉简帝心。得人惟迈昔,多士谅推今。书殿荣光满,儒门喜气临。顾惟诚滥吹,徒此接衣簪。

  • 《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赋得回字)》原文、译文及注释

    圣主崇文化,锵锵得盛才。相因归梦立,殿以集贤开。象系微言阐,诗书至道该。尧尊承帝泽,禹膳自天来。礼洽欢逾长,风恬暑更回。国朝将舜颂,同是一康哉。

  • 《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赋得风字)》原文、译文及注释

    讲习延东观,趋陪盛北宫。惟师恢帝则,敷教叶天工。宣室恩尝异,金华礼更崇。洞门清永日,华绶接微风。萐降尧厨翠,榴开舜酒红。文思光万宇,高议待升中。

  • 《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赋得西字)》原文、译文及注释

    广庭临璧沼,多士侍金闺。英宰文儒叶,明君日月齐。集贤光首拜,改殿发新题。早夏初移律,馀花尚拂溪。壶觞接云上,经术引关西。圣德鸿名远,将陪玉检泥。

  • 《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赋得催字)》原文、译文及注释

    偃武尧风接,崇文汉道恢。集贤更内殿,清选自中台。佐命留侯业,词华博物才。天厨千品降,御酒百壶催。鹓鹭方成列,神仙喜暂陪。复欣同拜首,叨此颂良哉。

  • 《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赋得华字)》原文、译文及注释

    修文中禁启,改字令名加。台座征人杰,书坊应国华。赋诗开广宴,赐酒酌流霞。云散明金阙,池开照玉沙。掖垣留宿鸟,温树落馀花。谬此天光及,衔恩醉日斜。

  • 《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赋得宾字)》原文、译文及注释

    图书应明主,策府宴嘉宾。台曜临东壁,乾光自北辰。网罗穷象系,述作究天人。圣酒千钟洽,仙厨百味陈。成山徒可仰,涉海讵知津。幸逢文教盛,还睹颂声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