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什么说崔日用是"官场泥鳅"?他总能转祸为福

为什么说崔日用是"官场泥鳅"?他总能转祸为福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4826 更新时间:2023/12/8 17:54:44

隋唐时期的博陵崔氏是中原门阀士族“五姓七族”之一,两汉以来家世非常显赫,被称为唐朝“官场泥鳅”、“官场不倒翁”的崔日用便是出身于博陵崔氏第三房。

崔日用最初考中进士,被分配芮城县担任县尉。他虽然从小耳濡目染为官之道,思虑深远,但一直没有机会出头,直到他遇上了武则天。武周大足元年(701年),武则天从洛阳去往长安,途径陕州。时任陕州此时的宗楚客指派崔日用负责接驾工作。崔日用将一切安排的井井有条,不仅准备好所需物品,还搜罗了古董珍玩,献给武则天的随从们,更妙的是,他将这个广布善缘之举归功于宗楚客。不久后,崔日用便得到赞赏,被推荐为新丰县尉,拜监察御史。

就这样,崔日用攀上了宗楚客的关系。到了神龙元年(705年),唐中宗复位,崔日用又通过宗楚客,结交了武三思、武延秀等人,这些人都是韦氏一党。没过多久,崔日用骤迁兵部侍郎兼修文馆学士。虽然崔日用的官职快速上升,但他并未得意忘形。

唐中宗暴毙后,崔日用预见到即将到来的动乱,在得知临淄王李隆基要举事后,便不声不响的与他暗中结纳。在后来的唐隆政变中,崔日用为李隆基献计献策,最终消灭韦后势力。李隆基登基后,任命崔日用为雍州长史事,参知机务,成为宰相,进封齐国公。担任宰相后没多久,崔日用与中书侍郎薛稷不合,二人在朝中吵得不可开交。迫于压力,李隆基将其调任到雍州,担任长史,停知政事。

崔日用被调走后也没有闲着,一边兢兢业业地工作,一边继续对朝廷和皇帝歌功颂德。不久后,崔日用又调任扬州长史,历婺汴二州刺史、兖州都督、荆州长史。

后来,李隆基与姑姑太平公主的矛盾不断加深,到了无法调和的地步,李隆基打算消灭公主一党,但又怕惹怒太上皇,便与崔日用讨论此时。先天二年(713年)七月,在崔日用的计划下,李隆基顺利消灭太平公主的势力,而崔日用也被调回京城,拜礼部尚书。

崔日用处事圆滑谨慎,堪称天生的政客,他在唐朝那段政变频仍、险象环生的特殊时期,不仅能保全自己,还能扶摇直上,委实令人感叹。

标签: 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什么是本纪?项羽为何会被记载入帝王的"本纪"中?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风云人物

    项羽为何会被记载入帝王的“本纪”中?真相是什么?下面由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史记》是二十四史之首,也是中华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在描写历代帝王的时候,将其传记写入“本纪”。可项羽并没有当过皇帝,为何司马迁要把他列入本纪呢一,本纪含义西汉史学家司马迁

  • 戴思恭:被誉为"明代医学之冠",深受三朝皇帝器重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风云人物

    在古代,御医是一个高危职业,他们为皇帝及其皇帝宫廷中的家眷治病,这些人中不管谁的身体出了问题,御医随时都有可能被迁怒,导致身首异处。但在明朝有这样一位御医,他不仅没有因为朱元璋的死受到牵连,反而被刚登基的建文帝朱允炆提升为太医院使,他就是被后人誉为“明代医学之冠”的戴思恭。戴思恭,浙江诸暨人,字原礼

  • 垓下之战项羽被困时还有十万部队 项羽为何丢下大军就跑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风云人物

    对项羽手握十万精兵强将,面对围困时,他为何要选择抛弃大军跑路?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楚汉争雄中,项羽在鸿门宴上没能杀掉刘邦,让刘邦潜逃回大本营,开启新一轮的天下皇位争夺。双方的拉锯战越拖越久,项羽逐渐陷入了被动的局面,最终围困在垓下。此时的汉军和其同盟的势力就

  • "夺门之变"发生的时候,大忠臣于谦为什么不去阻止?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风云人物

    我们都知道,于谦是明朝著名的大臣、民族英雄、军事家和政治家,如果没有他,明朝恐怕是支撑不了那么久的,那么“夺门之变”发生的那一天,于谦在干什么?他为什么不去阻止政变的发生呢?众所周知夺门之变,又称南宫复辟,是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为了拥戴被朱祁钰囚禁在南宫的明英宗朱祁镇复位,而发动的政变。既然是政

  • 燕国国君燕王哙是如何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风云人物

    古代君王大多都有疑心病,那么燕国国君燕王哙是如何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呢?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战国中期,燕国国君燕王哙不知吃错了什么药,竟然突发奇想将王位禅让给了相国子之。燕王哙的这一荒唐举动引起了燕太子平的极度不满,由此导致燕国内部发生激烈混战。齐国趁机伐燕

  • 历史上的刘墉真的是"罗锅"吗?其实本人是一米九大帅哥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风云人物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宰相刘罗锅》,觉得历史上的刘墉就是个矮子,但其实荧屏上的刘墉和历史上的刘墉并不完全重合,电视剧中他是驼背的,但实际上刘墉不仅不是矮小,驼背的“罗锅”,很有可能是个身高一米九的大高个。关于他是否真的是“罗锅”吗?这个问题需要我们从当时的古代当官条件来探究。首先,刘墉是科甲出生,肯定要

  • 裴行俨:裴元庆的历史原型,有"万人敌"之称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风云人物

    当形容某人的武力过人时,我们会用到“万人敌”一词。“万人敌”最初出现于《史记·项羽本纪》,当时指的是被“学”之物,为”兵法“,而在《三国志·张飞传》中,万人敌被用来表达”雄壮威武“的含义,后来多被用于夸张形容某人武艺过人,能力敌万人。历史上,能被正史承认的”万人敌“并不多,裴行俨就是其中之一。演义小

  • 张廷玉晚年是真的糊涂还是装糊涂?以"讨赏赐"得罪乾隆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风云人物

    众所周知张廷玉是三朝元老,聪慧至极竟然在老年时期“犯糊涂”,一改往日的谦卑,不断讨赏,触怒圣颜,那么这样一个聪明人,他晚年是真的糊涂还是装糊涂?011672年,张廷玉出生于安徽的一个官宦之家,父亲张英是康熙时期的宰相。虽说张廷玉出身高贵,可在他的身上丝毫没有公子哥的纨绔,反而非常努力,28岁时就已经

  • 历史上的关羽是否有勇无谋,掉进了"湘关米"的陷阱?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风云人物

    历史上的关羽是否有勇无谋,掉进了“湘关米”的陷阱?其实如果关羽能以友好的态度与东吴对话,也许直到到吕蒙病逝,孙权也下定不了进攻关羽的决心。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东吴周瑜病逝后,为了不与曹仁发生直接的碰撞,在鲁肃极力主张之下,孙权同意将荆州借给刘备。借荆州,孙刘联盟表

  • 明宣宗朱瞻基是如何开创"仁宣之治"的?史书怎么评价他?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风云人物

    明宣宗朱瞻基是如何开创“仁宣之治”的?史书怎么评价他?史书评价,因为他天资英畅,敬礼大臣,勤恤民隐,慎于用人,严惩贪官污吏,或说臣下有过失,密加详察,实则加罪,诬陷则重惩诬告之人,所以能有“仁宣之治”的盛世局面。在明代,朱瞻基是继朱元璋和朱棣之后,鲜有有作为的皇帝,因为他为大明朝贡献了一个“仁宣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