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宋高宗禅位给宋孝宗的背后,隐藏了什么样的政治目的?

宋高宗禅位给宋孝宗的背后,隐藏了什么样的政治目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116 更新时间:2024/1/18 3:41:11

宋高宗赵构是南宋的开国皇帝,在位35年。历史故事网小编整理了一下,现在给大家详细说明,快点来看看吧。

皇帝都很留恋权力,他们从来不会轻易让出皇位。就算像乾隆皇帝那样,自己说过的话不得不执行,把皇位让给嘉庆。但他依然霸着不下来,什么事儿都会替嘉庆做主。而且像乾隆这样的,在历史上简直是少之又少,大部分都会霸着皇位,绝不让出来。

历史上也有一些禅让,但这些禅让其实都是逼迫的结果,就算舜的禅让,我们现在也普遍认为,是部落首领年迈了,年轻的部落首领把他逼迫下来的。总之,主动让位,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宋高宗在56岁的时候,却主动把皇位让给了宋孝宗。没有任何人逼迫他,是他主动提出来的。

有人可能觉得,这是因为宋高宗年纪大了,力不从心了。但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宋高宗当时的身体好得很,只需要看看,他最终活到了81岁,就可以明白他当时的身体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

而且,宋高宗所传位的,还不是自己的亲儿子。虽然说宋高宗也没有亲儿子,但对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人,在传位的时候,总不会很情愿。何以宋高宗毫不犹豫的就把皇位传出来了呢?

还有人可能会说,宋高宗有些怠政,他觉得自己干够了,想下来休息一会儿。

但是要知道,宋高宗绝不是一个怠政怕麻烦的人。想当年他南渡到江南的时候,条件多么艰苦,情况多么复杂。不但金兵追得他四处逃遁,而且有不少人试图夺取他的皇位。在“苗刘之变”中,他差点还被夺位的搞死掉了。就这么麻烦,这么艰难困苦,也没见他撂挑子走人。

同时,宋高宗还是一个相当留恋皇位的人。我们都知道,宋高宗为什么要坚持投降的态度,不支持岳飞韩世忠等人北伐。除了他害怕岳飞,韩世忠等人,因为掌握了太大的兵权,会对他的统治构成威胁以外,还因为他害怕钦徽二帝回来以后,会威胁他的皇位。所以他不顾千古骂名,杀了岳飞,屈辱求和,偏安江左。

宋高宗既然是不怠政的人,同时又是极为留恋皇位的人。当他60岁的时候,实际上国家已经稳定下来了,他不用那么忙了。同时,抗金力量也被他打下去了,钦徽二帝也早就死了,没人能够威胁到他的皇位了。可为什么这时候,他反而把皇位让出来给宋孝宗呢。

我认为,宋徽宗在这个时候做这件事情,主要是为了北伐的目的。

我觉得我们对历史上的宋高宗,多少有些漫像化了。如果我们比较一下南明的那些皇帝们,我们就不得不佩服宋高宗其实是一个有大本事的人。南明的那些皇帝们所面临的情况,和宋高宗是一模一样的。都是遭遇了外族的入侵,都是北边的大片江山被夺去。宋高宗能够在南方坐稳江山,并且建立一个长达一个半世纪的国家,而南明的皇帝们像走马灯一样,一个一个地换,就可以看出,宋高宗确实是了不起的。他能够在那么复杂的条件下挺立过来,这肯定就是一种成功。而他的成功,应该与他的步骤策略是有一定关系的。

宋高宗是怎样的步骤策略呢?

我觉得宋高宗的策略,就是以保持内部的稳定为主,对外适当给金国一定的压力。内部的稳定包括朝廷的稳定、民间的稳定,和军队的稳定。

为了保持朝廷的稳定,他让秦桧独相十多年,确保一言堂,避免像南明那样,朝臣之间互相倾轧。保持民间的稳定,就是极力镇压农民起义军。保持军队的稳定,就是夺取岳飞、韩世忠这些在军队中具有崇高威望的将领的兵权。

而适当给金国一些压力,就是要打击金国,但是不往死里打。打一下又谈判一下,以谈判为主。避免把国家的负担变得太大,从而造成新的矛盾。

这是宋高宗的第一步策略,显是有成效的。当这第一步策略成功以后,接着再实施第二步策略,就是对金国再增加一些压力。因为当时金国已经在完颜亮的带领下,对南宋发动进攻了。这个时候如果在战争中不采取主动,不给金国一些压力,显然是不行的。

但是要做这件事情,不能由他来做。由他来做的话,朝臣们对于他的目标和方向不明确,觉得他变化太大的,也不好动员。最好的办法,是由宋孝宗来做,而且宋孝宗本身对抗击金国有很大的积极性,宋孝宗也好给岳飞平反。所以他把皇位让给了宋孝宗。

我认为这就是宋高宗禅让给宋孝宗的根本目的。

标签: 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刘子业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皇帝?与刘英媚之间是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风云人物

    刘子业是刘宋第六位皇帝,著名的暴君。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如果让你穿越到封建王朝选择一个职业,你会选什么?估计很多人都会选择当皇帝。虽然皇帝是个高危职业,不过在古代仍然有很多人趋之若鹜,甚至把它当成终极梦想。皇帝言出法随,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拥有天底下最好的资源,当一个皇帝的确很香

  • 如果项羽选择渡江,他还能东山再起吗?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风云人物

    项羽自刎乌江记叙的是项羽一生中的最后阶段,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很多人至今为项羽痛惜不已。因为项羽一生无敌,基本上没有打过败仗。唯一的一次失败,也就是垓下之战。而垓下之战,虽然刘邦军团(包括韩信、彭越、英布及刘邦自身的军队)用三十万大军围攻项羽的十万大军,其实,如果项羽与刘邦军

  • 古代将军手握重兵 古人为何很少造反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风云人物

    对古代将军手握兵符拥有大量兵马,为何没人敢造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虽然我们没有生活在古代,对古代的一些事情了解的比较少,但是通过一些古代影视剧的观看,也知道了古代的一些事情。尤其是在军权这一方面,古代皇帝对于一些在战场上立下过战功的将军是比较忌惮的,因为这些

  • 孙皎:三国时期东吴宗室、将领,轻财交友,谋取民心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风云人物

    孙皎(?―219年),字叔朗,吴郡富春人,三国时期吴国宗室、将领。昭义中郎将孙静第三子,武烈帝孙坚之侄,孙权堂弟。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初任护军校尉,领兵二千多人,号称精锐部队。后升任都护征虏将军,接替程普都统夏口,曾随吕蒙平定荆州。219年,孙皎病死,孙权

  • 后世对张温的评价如何?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风云人物

    张温(193年—230年),字惠恕,吴郡吴县人,三国时期吴国官吏。少修节操,容貌奇伟。孙权召拜议郎、选曹尚书,徙太子太傅。出身江南四大姓之一吴郡张氏。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黄武三年(224),以辅义中郎将身份出使蜀汉,孙权原先害怕诸葛亮会有意留难张温,但张温不担心。

  • 历史上郑袖与魏美人之间有何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风云人物

    楚怀王,战国时期楚国第37位国君,秦末诸侯王之一。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关于楚王身上气味的问题,《韩非子》《战国策》里都有记载。说的是楚王非常宠爱他的妃子郑袖。这时候,魏国又送了一个美人给楚王。这个美人一到,郑袖就对这个魏美人表现出极为友善和亲爱的样子,衣服首饰

  • 朱元璋为什么会给廖永忠"功超群将,智迈雄师"的牌匾?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风云人物

    古代有很多著名的人物,这些人物也颇受争议,其中廖永忠的一生是经历过人生百态,也是人们议论的对象。那么廖永忠到底有多会打仗,以至于朱元璋赐给他“功超群将,智迈雄师”的牌匾?请听我详细道来。廖永忠是明朝的开国名将,他与哥哥楚国公廖永安在年少的时候,都怀有大志,在巢湖这边屯扎有一支水军,用以抵抗盗贼的入侵

  • 孙策如果没有英年早逝的话 东吴最后能统一天下吗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风云人物

    还不知道:如果孙策不是英年早逝,东吴能一统天下吗?的读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沧桑与诗意的历史交相辉映,仿佛可以看到东汉末年风雨飘摇,群雄争霸,悲喜交错,情义血腥交错,一招一式,满盘皆输,千百年后,对于那段历史,人们各执一词,各执一词,有人问,如果孙策不是英年早逝,

  • 张郃和许褚都面对过乱箭 两人结果为何完全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风云人物

    对同样是面对乱箭,为什么张郃被杀,而许褚却活下来?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熟读汉末三国史,我们不难得知,虽然在战争上使用弓箭,不够光明正大,但还是有很多著名的武将,在战场上因中箭而失去战力,甚至直接阵亡。例如江东猛虎孙坚,曾令董卓闻风丧胆,结果在讨伐黄祖时,于岘山

  • 诸葛亮死后口含七粒米 诸葛亮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风云人物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三国诸葛亮死的时候,为何口含七粒米?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我们谈起三国时期,一定会被那段时期所发生的事迹所惊艳。事实也的确如此,在那段时期里一些经典人物用他们自己的行动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传奇故事,也让那个乱世增添了靓丽的一笔。而我们谈起三国里的人物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