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元璋敢对功臣大开杀戒 朱棣为何不敢杀功臣

朱元璋敢对功臣大开杀戒 朱棣为何不敢杀功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393 更新时间:2024/2/2 11:50:16

朱元璋敢杀功臣,为何朱棣称帝后,却不敢杀功臣?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自古以来,但凡开国功臣,大多数晚年下场都很悲惨,要么是被统治者害死,要么因为长年血战沙场,留下一身伤痕,晚年生不如死,少有能有逃过一死的功臣,其中杀功臣最厉害的皇帝,当属明朝的开创者朱元璋。

朱元璋称帝后,在短短二十多年内,便将昔日跟随自己打天下的34位开国功臣,杀剩下4位,其手段血腥残忍,牵连数万条人命,可谓是让后世者震惊,这一起杀功臣的案例也被世人称为“胡蓝之狱”。

朱元璋敢对功臣大开杀戒,为何他的儿子朱棣,却不敢杀功臣呢?公元1399年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历经四年的战争,朱棣成功夺取了自己侄子的皇位,公元1402年成祖朱棣在南京登基称帝。

随着靖难之役的胜利,大多数跟随明成祖朱棣的开国功臣,整日也开始惶恐不安,毕竟前有朱元璋大杀功臣,谁也不知道明成祖朱棣继位后,会不会效仿自己父亲的举动。

然而令世人没想到的是,朱棣称帝23年,不仅没杀功臣,反而对开国功臣还很好,这一反常举动,也让后世很多人不理解,其实这个原因也很简单。

朱元璋杀功臣,是为了中央皇权的隆固,以胡惟庸为例,胡惟庸是明初宰相,明初中书省是朝廷权力最大的一个机构,甚至权力还比皇帝还大。

皇帝要发布任何旨意,都要通过中书省宰相的阅览,如果皇帝的旨意是损害到朝廷和百姓的利益,中书省可以驳回,那么皇帝的旨意是发不出的,如果皇帝的旨意不通过中书省,私下发布出去,底下的大臣也不会认同。

因为这个制度是从汉朝延续到明初,当然权力的分散也有好处,这样可以避免皇帝胡作非为,让国家的统治更加稳固。

但朱元璋是一个对权力极其看重的帝王,又怎么会允许有这样一个机构来分散自己的权力,为了废除这个制度,朱元璋才会对胡惟庸这个开国功臣下手,要是不杀了胡惟庸这个宰相,朱元璋是无法废除中书省这个机构的,皇权跟相权的争斗,才是朱元璋杀功臣的根本原因。

朱棣之所以不敢效仿父亲朱元璋杀功臣的举动,一是朱棣的皇位,并不是通过合法继承的,在封建社会以仁孝治天下的理念影响下,朱棣这种抢夺侄子皇位的行为,在很多读书人眼里,这无疑是大逆不道。

其中反对朱棣最出名的读书人叫做方孝孺,朱棣为了杀鸡儆猴,创造了一种惨无人道的刑罚诛十族。

据明朝钱士升的《皇明表忠记》记载:“孝孺十族之诛,有以激之也。愈激愈杀,愈杀愈激,至于断舌碎骨,湛宗燔墓而不顾。根据记载总共杀了七天,共杀873人。

在朱棣这种针对建文帝旧臣和读书人的高压政策下,大多数人虽表面上不敢反对朱棣的统治,但暗地里却对朱棣极其痛恨,因此朱棣这个时候是绝对不敢杀功臣的。

因为朱棣唯一能够信任的大臣只有这些开国功臣,毕竟这些开国功臣他们的利益跟朱棣一致,朱棣继位后,他们荣华富贵享不尽,要是朱棣被人推翻,第一个死的绝对是这些开国功臣。

也正是因为如此,才造成了永乐时期,朱棣不仅没有杀功臣,反而对他们很好的现象,敌人的存在有时候也是一种好事,因为有了敌人,统治者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才会重视这些跟随自己的心腹。

参考资料:《皇明表忠记》《明史》

标签: 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明朝要灭亡时崇祯圣旨求救 期间为何没有大将进京救驾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风云人物

    还不知道:明朝灭亡时,崇祯发出求救的圣旨,为何没有将军进京救驾?的读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17世纪的明朝,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当明朝有难时,边疆的将领却无动于衷,他们为何会抛弃明朝?当李自成快要打到北京时,崇祯发出了救命的圣旨,回应的将领却寥寥无几。当时的明朝,手握

  • 杜夫人是什么人?她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风云人物

    自古美人配英雄。你们知道吗,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封建社会的女性社会地位低下,基本没有什么话语权,在家从父,嫁人从夫。那个时候属于“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而这个特殊的标签,也成了压在女性身上的一把沉重的枷锁。所以,在战乱纷争的年代,很多女性会在战争当中为了洁身自好而选择以死明志,换句话说,她们

  • 荀彧之死曹操难辞其咎 侄子荀攸为什么还要给曹操效力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风云人物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荀彧死后,侄子荀攸为何继续为曹操效力?他怎么想的?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建安十七年(212年),曹操欲进爵国公、加封九锡(九锡是古代帝王对大臣的九种赏赐,有车马、衣服、乐器、武士、弓矢等,这是对大臣的最高礼遇)。荀彧认为:“(曹公)本兴义兵

  • 清朝有福晋,侧福晋,庶福晋 三者之间差距到底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风云人物

    清朝的福晋、侧福晋、庶福晋,彼此之间的差距究竟有多大?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古代一个大家族之中,对于一家之主的称呼我们可以称之为“老爷”,而对家族之中的女主人我们一般称之为“夫人”。在清朝入关以后,由于满清统治者保留了一些满足的习俗,因此称谓之

  • 华核:三国时期东吴官员,曾劝谏孙皓不要牢门商才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风云人物

    华覈(hé)(219年—278年五月),字永先(唐代《建康实录》误记为永光),吴郡武进人。三国时期东吴官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华覈先后担任上虞尉、典农都尉,后因文学而迁任秘府郎,后升任中书丞。孙亮即位后开始与太史令韦昭、薛莹等,编写《吴书》。孙皓即位后,封徐陵亭

  • 汉末时期袁绍敢和董卓公开叫板,他哪里来的底气?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风云人物

    董卓是东汉末年军阀、权臣。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董卓率军进入京师,掌握了大权,董卓想废掉皇帝,立陈留王刘协为皇帝,董卓召集群臣商议,众人敢怒不敢言,这时,袁绍站出来强烈反对,董卓大怒,说,你认为我的宝剑不锋利吗?袁绍一听,立即也拔出宝剑说,你的剑锋利,我的剑难道

  • 历史上的王朗是怎么死的 诸葛亮真的将人给骂死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风云人物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王朗真的是被诸葛亮骂死的?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三国演义》第九十三回中,记载了诸葛亮骂死王朗的故事,原文摘录如下:孔明在车上大笑曰:“吾以为汉朝大佬元臣,必有高论,岂期出此鄙言!吾有一言,诸军静听:昔日桓、灵之世,汉统陵替,宦官酿祸;国乱

  • 刘备死后孙尚香最后嫁给了谁 后半生生活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风云人物

    对刘备死后,孙尚香嫁给了谁?后半生过的幸福吗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孙权的妹妹孙尚香在整个《三国演义》中描写的并不多,虽然她的名字千百年来早就广为人知,但她后来的命运可不像我们知道的那么简单。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孙尚香只不过是一个一笔带过的女子。就是正史对她

  • 不征税,不纳粮,李自成攻进北京城后为何会这么宣传?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风云人物

    李自成,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建立大顺政权,年号“永昌”,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在被明军合力围剿后,最后只剩下十八骑逃到商洛山一代。后来,谋士李岩给他出了个“均田免赋”的主意,并且还编成歌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让人四

  • 冯胜最后会被朱元璋赐死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风云人物

    冯胜,本名冯国胜,字宗异,安徽定远人。郢国公冯国用的弟弟,明朝开国名将。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冯胜是明初名将,在消灭陈友谅,张士诚,推翻元朝,横扫漠北的战役中百战百胜,为明朝统一立下巨大功劳。那朱元璋为何仅因冯胜私藏几件兵器就将他杀死呢一,投靠朱元璋冯胜与哥哥冯国用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