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冯胜最后会被朱元璋赐死的原因是什么?

冯胜最后会被朱元璋赐死的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105 更新时间:2023/12/6 11:58:22

冯胜,本名冯国胜,字宗异,安徽定远人。郢国公冯国用的弟弟,明朝开国名将。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

冯胜是明初名将,在消灭陈友谅张士诚,推翻元朝,横扫漠北的战役中百战百胜,为明朝统一立下巨大功劳。那朱元璋为何仅因冯胜私藏几件兵器就将他杀死呢

一,投靠朱元璋

冯胜与哥哥冯国用自小都喜好兵书,通晓兵法,因此二人长大后都有勇有谋。元末天下大乱,冯胜于是随冯国用在家乡修筑堡垒,组建民团以自保。朱元璋攻打定远,冯国用便带冯胜前来投靠,受到重用。冯胜屡立战功,得以升任元帅。

至正二十年(1360年),陈友谅进逼龙湾,朱元璋率军抵御,双方在石灰山大战。冯胜率军攻击汉军主力,不仅将其击败,还乘胜追击,夺取太平。不久冯胜随朱元璋继续西进,攻克安庆、江州,再次击退汉军。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朱元璋与陈友谅在鄱阳湖决战,冯胜随大军英勇作战,攻克武昌等地,消灭陈汉。

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冯胜率军攻打淮东,夺取泰州,包围高邮。高邮守将诈降,冯胜信以为真,于是派数百人入城受降,结果这些人都被杀死。朱元璋大怒,于是重责冯胜。冯胜感到羞愧,于是拼死攻克高邮、淮安。随后朱元璋派徐达率大军讨伐张士诚,冯胜于是随军攻克湖州、平江,为消灭张吴立下大功,得以升任右都督。

二,推翻元朝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冯胜随大将军徐达北伐,攻克山东。洪武元年(1368年),冯胜率军攻克开封、洛阳、潼关等地,屡败元军。随后冯胜率兵北上,攻入山西,夺取泽州、潞州、平阳、绛州等地。洪武二年(1369年),冯胜率军入陕西,连克凤翔、巩昌等地,迫使元将李思齐投降。元将王保保攻打原州,支援庆阳。冯胜于是率军在驿马关击退元军,攻克庆阳,平定整个陕西。

三,扫荡北元

洪武三年(1370年),冯胜随徐达讨伐北元,在定西大败王保保。朱元璋大喜,封冯胜为宋国公。洪武五年(1372年),朱元璋因为王保保屡次骚扰边境,于是派徐达、李文忠、冯胜各率五万大军,分三路远征北元。冯胜率军屡战屡胜,一路攻克兰州等地,夺取整个甘肃,还俘获马、牛、羊等牲畜十多万只,成为此战唯一大获全胜的明军。

洪武二十年(1387年),大将军冯胜率傅友德、蓝玉远征辽东,突袭至金山,迫使北元太尉纳哈出投降。冯胜派蓝玉接受纳哈出投降,结果二人发生冲突,纳哈出被冯胜女婿常茂砍杀。幸亏都督耿忠及时出手,保着纳哈出见到了冯胜。冯胜急忙下令将常茂囚禁,然后派降将观童安抚纳哈出所部。在安童的劝说下,纳哈出所部这才乖乖投降明朝。

冯胜将辽东之事详细报告朱元璋,他于是将常茂治罪。有人告发冯胜私藏良马,还向纳哈出之妻索要财宝,使得投降的元军心怀不满。常茂也趁机攻击冯胜,说他有许多过失。朱元璋听了大怒,于是收回冯胜的大将军印,不让他再统领军队。

四,鸟尽弓藏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冯胜率东昌的番兵征讨曲靖,结果番兵中途反叛,冯胜于是派人安抚,平息了兵变。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太子朱标病死,朱元璋于是立孙子朱允炆为皇太孙。冯胜受封太子太师,负责辅导皇太孙。然后朱元璋派冯胜与傅友德前往山西、河南等地操练兵马,节制各地将领。朱元璋年事已高,对冯胜等许多功臣充满猜忌。冯胜的仆人横行霸道,胡乱收税,朱元璋对此更加不满。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朱元璋以谋反为由处死蓝玉,调冯胜回京。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冯胜召开酒会,邀请樊父(冯国用妻子的亲戚)前来,在其面前展示许多金银财宝,开玩笑说要送给他。樊父起了贪念,便要冯胜兑现承诺,送自己千金。冯胜不肯,二人便到朱元璋面前争论起来。樊父说冯胜私埋兵器,企图谋反。朱元璋早就想除掉冯胜,便以其图谋不轨为由,将其赐死。

总的来说冯胜足智多谋,骁勇善战,为明朝的统一居功至伟,是当之无愧的大明名将。但是冯胜贪图财宝,纵容家仆胡作非为使得朱元璋对他更加不满。朱标死后朱元璋加速了对功臣集团的屠杀,冯胜骁勇善战又不知收敛给了朱元璋杀他的借口。朱元璋因此借冯胜私藏兵器为由将其处死。

标签: 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薛举是什么人?他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风云人物

    隋朝末年,群雄逐鹿,十分惨烈,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薛举是隋末枭雄之一,割据陇右一带,在第一次浅水原之战大败唐军,对关中造成巨大威胁。李渊只得和割据凉州的李轨结为兄弟,联手对付西秦。那薛举是如何称霸陇右,威胁唐朝的呢一,割据称王薛举出身金城富户,为人凶狠,擅长骑射。他喜欢结

  • 丁奉能成为江东十二虎臣,靠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风云人物

    江表之虎臣,汉末三国东吴十二位将领的合称,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丁奉是三国时期的东吴将领,为江东十二虎臣之一,曾多次击退魏军,讨伐西晋,成为东吴末年的支柱之一。那丁奉是如何为东吴建功立业的呢一,东吴骁将丁奉少年时就十分勇猛,因此参军当了小将,相继在甘宁、陆逊、潘璋等人手下效力。丁

  • 陈武:三国时期东吴猛将,仪表堂堂,屡建战功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风云人物

    陈武(177年-215年),字子烈,庐江郡松滋县人,东汉末年孙策、孙权部下的猛将,负责统率精锐的庐江上甲。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陈武年轻时仪表堂堂,跟随孙策征战江东,因战功封为别部司马,统率庐江精锐。孙策死后,拥立孙权为主,督率五校。由于陈武仁厚好施,故受到上至孙权,

  • 庞德到底在执着什么 庞德为何宁愿死都不投降关羽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风云人物

    对庞德宁死不降蜀汉,让他如此执着的原因是什么?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让庞德誓死忠于曹魏而不降关公的原因个人认为主要有四点。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众所周知,庞德原为马超部将。马腾死后,马超联合韩遂起兵报仇,无论是渭水之战的无限风光,还是兵败后的突围逃亡,庞

  • 司马炎把皇位传给司马衷是因为司马攸?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风云人物

    晋武帝司马炎是晋朝的开国皇帝,谥号武皇帝,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作为西晋的开国皇帝司马炎,一生雄才大略,其文治武功直逼其祖父司马懿。不但又一次统一了全国,结束了三国割据的局面,还励精图治,开创了史上有名的“太康之治”,将西晋王朝推向了顶峰。但就是这样一

  • 刘封和刘禅差距不是一点两点 刘备为何不立刘封作为继承人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风云人物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刘备两个儿子,一强一弱,为何赐死战功赫赫刘封而选平庸的刘禅?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刘备有四个儿子。刘永、刘理太小,暂不讨论。只比较刘禅和刘封两个人:为什么刘封没被立为嗣子?很简单:“刘封义子”嘛,他不是亲儿子。中国是重视血缘的。除了后周郭威

  • 李建成被杀后,他的女儿们有着怎样的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风云人物

    唐高宗武德九年六月初四(公元626年7月2日),秦王李世民在长安城太极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一次政变,史称玄武门之变。大唐王朝一夜之间变天,太子由李建成变成了李世民,而李建成则被李世民亲手射杀。事后,李建成的六个儿子,出太原王李承宗早卒外,其余五人全都被李世民诛杀。李建成还有五个女儿,她们的结

  • 项羽兵败逃往乌江 项羽不选择这个地方又会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风云人物

    对项羽兵败下垓时,在四面楚歌中,如果不选择逃往乌江,结果会怎样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项羽在兵败下垓时,在四面楚歌中,选择逃路就很值得商榷。首先,他选择的逃跑时机让人看不懂。当时楚军连战连败,而且又在汉军主导的四面楚歌声中,动摇了军心,但是楚军此时好歹剩下四万左右

  • 苏舜钦:北宋大臣、文学家,提倡古文运动,善于诗词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风云人物

    苏舜钦(1008年—1048年),字子美,梓州铜山县人,生于开封。北宋时期大臣,参知政事苏易简孙子。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景祐元年,考中进士,出任蒙山县令,历任大理评事、集贤殿校理,监进奏院等职位。支持范仲淹推行的庆历革新,遭到御史中丞王拱辰劾奏,罢职闲居苏州,修建沧

  • 曹丕死后司马懿为什么不选择造反 司马懿在害怕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风云人物

    曹丕死后,司马懿为何不造反,非要等到70高龄才反,他在怕什么?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三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一个时期了,这段时间内曾经发生了很多很多的经典典故。很多著名的人物都是出自这一时期的,像我们熟知的诸葛亮、刘备、张飞、项羽等很多人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