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萧何为什么不能给韩信一条生路,救他一命?

萧何为什么不能给韩信一条生路,救他一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487 更新时间:2023/12/15 22:18:06

众所周知韩信是汉朝的开国功臣,熟读兵法,计策超群,他“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那么既然萧何前期帮了他,后面为什么不能给韩信一条生路,救他一命?

韩信本身就有将帅之能,又颇有魄力和野心,在刘邦麾下很快就得到重用,被拜为刘邦的大将军,在当时的楚汉作战,刘邦多采纳韩信建议,且都获得成功,可以说,楚汉战争就是韩信发挥卓越军事才能的舞台。

通过几次关键战役,已经奠定刘邦汉军胜利的基础。很快通过歼灭小国,汉的势力范围再次扩大,韩信已经成为刘邦的相国。

为了报到萧何的举荐之恩,报答刘邦的知遇之恩,韩信和张亮在汉五年,十月,围剿楚君,并让项羽在江东自刎,由此一役,韩信由齐王而改为楚王。

此时韩信已经不是曾经的将军,汉朝建立的赫赫战功都让其他功臣黯然失色,汉王刘邦已然无法再赏赐,甚至军心都已经像韩信倾斜,这不是帝王想要看到的,而作为汉王身边的谋士萧何自是明白这个道理。

因此,当萧何看到刘邦将韩信改为齐王时候,已经明白刘邦的心意。

汉朝初建,时局还不稳定,如果韩信拥兵自重,刘邦必然会受制于人,所以他要先下手,先解除兵权,再降爵位,如此才能确保其政权的稳定。

萧何为了自己

历史上评价重要的人物总会是通过事件来了解,而介绍汉太祖刘邦的事件中很多都让人觉得他没有帝王气度。

其实帝王和臣子是不同的,帝王讲究的是大局观,而臣子所看到的就是自己利益或者名声。

未称王时的刘邦为人慷慨,待人也宽厚,所以才有很多追随的人,这其中包括张良、萧何及樊哙等等。这些人与刘邦患难与共,共同打下大汉基业,然而成功后还是会受到上位者的猜忌,即便是与刘邦关系密切的萧何也是如此。

从历史事件中,我们只看到刘邦对功臣韩信的打压,从夺权降爵,再到绞杀,一气呵成,目的也很明确。

从这件事就能看出刘邦对于功绩大,且能力超群人的忌惮,张良看出刘邦是共患难不能共富贵的人,所以他很早就归隐,而萧何本来和刘邦关系很好,且跟随多年,耗费整个家族的财富和自己心力才有今天的成就,所以他不能放弃,只能帮助刘邦和吕后剿灭韩信。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刘邦放心他,这样既能保住他的地位,还能保住他们家族的命。

所以即便是他举荐的韩信,他依然敢于给吕后出谋划策人,并亲自诱骗韩信至宫中,由吕后等人密谋杀害,所以说,败也萧何的原因之一就是萧何要保护自己。

韩信野心过大

韩信是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少时家境不好以至于经常去乞讨为食,所以经常会受到当地恶霸的欺辱,曾有人以韩信行为作为男人典范,正是以“韩信能忍胯下之辱”得来的结果。

事实上,韩信确实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大男人,他有很好的军事才华,治军也很有手段,他不仅有建功立业的雄心,也有成为枭雄的愿望,可以说,刘邦能看出来,韩信和他本身同类人,不同的是,韩信不懂政治,以至于到惨死的结果。

刘邦本身没有用兵的才能,他需要攻城略地就需要有能人帮助,而萧何举荐韩信正是此时,韩信带兵屡打胜仗,刘邦也给与更高的军衔和权力,以至于后来,刘邦下令,韩信都以“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为由拒绝,可见韩信不懂政治。

虽然刘邦夺权诱使韩信不满,但韩信功高也确实动了谋反称王的之心,并不全是刘邦逼迫,所以萧何作为刘邦的亲信,自然不能让人威胁到刘邦的政权,杀掉韩信势在必行。

在公元前195年,刘邦也因伤去世。虽然他对功臣的做法让后人不齿,但是在登基后能收复异性诸侯王,采用休养生息的怀柔政策治理天下,重视农业发展,废除苛法,免除徭役等措施确实安抚了民心,稳定政局等举措还是值得肯定的。

从萧何和韩信的事件看,真正起到左右历史发展作用的人还是刘邦,讨论萧何应不应该救韩信没有意义。

刘邦登基前,已经对韩信有忌惮,登基后,萧何与刘邦本是利益共同体,所以刘邦的意愿就是萧何的目标,韩信的死已经成为必然。

即便没有萧何,也会有别的人出现杀掉他,从大方向说,为了政权稳固,从个人方面说,忤逆上位必然会被诛杀,这些都在情理之中,唯一遗憾的是历史上军事奇才,功绩卓著却没有得到善终。

标签: 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朱棣两次下令将数万名尼姑和道姑被逮入狱,是为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风云人物

    朱棣,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永乐十八年,明成祖朱棣两次下令:“凡北京和山东境内尼及道士悉捕至京师诘问之”“凡军民妇女出家为尼及道者,悉关京师。”一时,数万名尼姑和道姑被逮入狱,接受诘问。六根清净的尼姑和道姑究竟犯了什么事,竟让朱棣

  • 孙权都已经拿下荆州了 孙权为何还要杀关羽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风云人物

    还不知道:孙权拿下荆州后,为什么一定要杀死关羽?的读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关羽在襄樊战场跟曹魏死磕的时候,后背却被东吴捅了刀子,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白衣渡江”,随后,关羽一败涂地,不久被东吴军队擒杀。综合史料来看,杀死关羽这个指令,是由东吴最高统治者孙权做出的。那么

  • 乾隆退休后还做了三年太上皇 乾隆都做了哪些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风云人物

    对乾隆主动提出退休,在当太上皇的三年里他都做了些什么?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在我国古代,只要一天当上皇帝,到死就还是皇帝,在没有被篡位的情况下,几乎所有的皇帝都会一直干到驾崩为止。所有的皇帝在劳累的同时,也享受这种大权在握的感觉,哪怕在他们年老之后,完全有机会把

  • 许褚作为曹操的贴身保镖,为什么没能得到一个好结局呢?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风云人物

    很多朋友都想知道许褚作为曹操的贴身保镖,为什么没能得到一个好结局呢?这是因为识时务者为俊杰,不管之前曹操多么喜爱许褚,在掌权人改变之后,许褚就必须要改变自己的处事原则,不然的话,根本没办法得到新任掌权者的喜爱。原本许褚就是一个响当当的英雄豪杰,后来被曹操发现并带到自己身边。许褚的英勇无畏使得他很快被

  • 陈叔宝在位期间是何作为?国灭时他有多惨?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风云人物

    陈后主陈叔宝,南朝陈最后一位皇帝,公元582年—589年在位。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探寻。陈叔宝被隋军追杀时,躲在枯井中。最终被发现,隋军用绳子想把他提起来时,却感觉太重了,怎么也提不动。这是怎么回事呢?为了讲清这件事,我们先来看看,陈叔宝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一、苦难童年,四处漂泊,惊险即位。说到陈

  • 王钦若:北宋时期宰相,促成封禅泰山,深得宋真宗信任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风云人物

    王钦若(962年~1025年),字定国,临江军新喻县人。宋真宗和宋仁宗时期宰相,“五鬼”之一。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淳化三年(992年),进士及第。历任秘书省校书郎、太常寺丞、翰林学士、左谏议大夫、参知政事、刑部侍郎等职。澶渊之战时,主张迁都金陵,受到宰相寇准弹劾,出

  • 汤垕:元代书画鉴赏家,将生平所见绘画加品评整理成《画鉴》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风云人物

    汤垕,字君载,号采真子,山阳人,元代书画鉴赏家。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天历元年(1328)在京师与鉴画博士柯九思论画,遂著《画鉴》。《画鉴》上自三国曹不兴,下至元龚开、陈琳,专论鉴藏名画之方法与得失,从画法立论,尤得要领。人物生平汤垕曾官绍兴路兰亭书院山长,终帮护府

  • 历史上康熙一共有过多少位皇后?分别是哪些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风云人物

    玄烨,清朝第四位皇帝,年号康熙。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康熙一生册封过3位皇后,分别是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和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在这3位皇后中,要问哪位皇后最得康熙宠爱,那一定是赫舍里氏,为什么这样说呢?顺治帝去世的时候,康熙才8岁。由于

  • 历史上赵禹的品性如何?最后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风云人物

    一意孤行自出自于西汉·司马迁《史记·酷吏列传》。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的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某件事,是个贬义词。赵禹,西汉司法官。斄县人。早年间赵禹有些才华,以佐史的身份出任京都官府吏员,之后成为周亚夫的属官,不久之后受到了汉武帝的赏识,相继担任了御史、太中大夫等职。在那之后他与

  • 宋福金的一生都经历了什么?是如何逆袭成功的?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风云人物

    宋福金,南唐烈祖李昪的皇后,鄂州江夏县人。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在封建王朝,能成为统摄后宫的皇后,往往得具备高贵的出身、丰富的学识,贤良的品德……总之,就算有了这些,在后宫争斗中,也往往由于心计不够,败下阵来。但宋福金却是个例外,她本是个地位低贱的陪嫁丫鬟,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