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萧衍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皇帝?最后为何会被饿死

萧衍在历史上是个什么样的皇帝?最后为何会被饿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950 更新时间:2023/12/26 15:05:47

在中国史上,仅有5位帝王最终被饿死,其中有一位是开国皇帝,此人正是南梁武帝萧衍。以上问题历史故事网小编将在下文为大家一一揭晓。

南北朝时期,南梁王朝的开国皇帝叫萧衍,他是历史上最高寿的皇帝之一,活了八十六岁,也是在帝位上待得比较长的皇帝之一,足足四十七年。

高寿且位久,皇帝当到萧衍这个份上,应该是不虚此生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估计都要羡慕他。

但萧衍的晚年却把人生演砸了锅,在“侯景之乱”中被叛将囚禁,然后活活饿死,且在他死后,南梁勉强继续存在了几年后,就亡国了。

也就是说,萧衍在晚年,不但把自己折腾到不得善终,还让自己建立的南梁王朝衰落到亡国的地步。

照理说,一个做了近五十年皇帝的开国之君,怎么也不应该让自己和国家沦落至此,萧衍显然犯下了很大的错误。

萧衍是历史上著名的艺术家皇帝之一,博学多才,在诗歌、音律、书法上都有很深厚的造诣。

另外,萧衍精通佛法,对佛教的尊崇也是历史上有名的,曾数次以皇帝之尊欲出家礼佛,数次被群臣用金钱从寺庙帮他赎身,可谓是荒唐。

看起来,多才多艺和无节制的精研佛法,使得政事荒废,是萧衍最终结局不怎么好和南梁衰落的根源。

但实际上,这些都是表象,这位历史上颇有政绩,名声也不错的开国之君,犯下的最严重的错误,或许是“宽纵宗室”,也就是对亲眷太好了,并品尝到恶果。

萧衍对箫氏宗亲好到什么地步?他喜欢的宗亲,哪怕是造反,要夺他的皇帝位,事发或事败后,萧衍竟然不予惩罚。

甚至于,有些受萧衍宠爱的宗亲,叛逃到敌国,过不下去了又回到南梁,萧衍依旧不予严惩。

这些事情,在史书上都有明确记载,下面举几个例子。

萧衍的次子叫萧综(萧赞),从历史记载看,他或许不是萧衍的亲生儿子,是被萧衍干掉的前南齐皇帝、东昏侯萧宝卷的遗腹子,《南史·豫章王综传》中记载:

初,综母吴淑媛在齐东昏宫,宠在潘、馀之亚。及得幸于武帝,七月而生综,宫中多疑之。

七月生子,这个到底是怎么回事很难说,反正,萧衍认为萧综是自己亲生的,亲儿子该有的待遇,萧综全都有。

但萧综却在母亲吴氏的挑唆下(吴氏失宠于萧衍,担心儿子也失宠,所以,提醒萧综七月就出生,要小心处事),以为自己是东婚侯萧宝卷的儿子。

因此,萧综有了反意,以复兴故齐国为己任,当时,很多人都知道萧综想造反,可萧衍却一点都不防范,《南史·豫章王综传》中记载:

其降意下士,以伺风云之会,诸侯王妃主及外人并知此怀,唯武帝不疑。

萧衍不但不防范萧综造反,还给予他镇守要地的实权,让萧综以豫章王的身份“出为使持节、都督南兗、兗、徐、青、冀五州诸军事、平北将军(后升镇北将军)、南兗州刺史”,把防御敌国北魏的重任交给了他。

结果,萧综找个机会叛逃去了北魏。,

萧衍得知萧综叛逃后,先是大怒,认为是其生母吴氏误导萧综是东昏侯之子,导致了萧综有反心和叛逃,将吴氏毒死。

然后,萧衍削掉萧综的宗籍,把萧综的儿子萧直的姓氏改为“悖”。

可处置了萧综的生母和儿子后不到十天,萧衍就心软了,不但恢复了吴氏的封号,重新给予谥号,还把萧综的儿子萧直恢复了宗籍,并重新封为永新侯。

后萧综死于北魏,以王礼安葬在北魏境内,其骸骨为梁国人盗回,“武帝犹以子礼祔葬陵次”。

在萧综叛逃事件中,萧衍先是在萧综有一定反心的情况下,不予以防范,导致出现了皇帝之子叛逃到敌国的恶劣政治事件。

后又在萧综有了叛逃事实的情况下,萧衍心软放过了其子,依旧给予荣华富贵。

这相当于告诉那些有能力造反,或有反心的宗亲,只管造反和叛逃,反正事发后也没事,这不是一个皇帝该有的政治态度。

如果说萧衍次子萧综的叛逃,只是政治上有了丑闻,没有给南梁和萧衍本人带来更多的伤害,那么,下面萧宏萧正德父子的故事,就给南梁和萧衍予以了沉重的打击。

南梁临川王萧宏是萧衍的六弟,深得萧衍宠信,萧宏贪暴侈靡,向来以搜刮民脂民膏为乐,萧衍丝毫不管,即使萧宏率军打了败仗,萧衍也豪不以为意,还给他升官。

如此一来,养成了萧宏骄纵的性格,并试图造反,取代对他无比宠信的哥哥萧衍,自己当皇帝。

在《南史·临川靖惠王宏传》的记载中,萧宏对萧衍采取的谋杀行动就有两次,且事败后,萧衍都没有对萧宏予以惩治。

第一次是萧宏趁着萧衍“将幸光宅寺”时,萧宏事先埋伏军士在萧衍要经过的道路旁,欲杀掉萧衍。

但萧衍临时改了道,“有士伏于骠骑航待帝夜出。帝将行心动,乃于朱雀航过”,萧宏的谋杀行动未遂。

后来这事败露了,萧衍却仅仅只是批评萧宏,说我不是不想把皇位给你,只是你比我笨,批评过后,依旧宠信这位想杀掉自己的亲弟弟。

《南史·临川靖惠王宏传》中记载:

事发,称爲宏所使。帝泣谓宏曰:“我人才胜汝百倍,当此犹恐颠坠,汝何爲者。我非不能爲周公、汉文,念汝愚故。”宏顿首曰:“无是,无是。”于是以罪免......

还有一次是萧宏私通侄女永兴公主(萧衍之女),以杀掉萧衍后,自己当皇帝,让永兴公主当皇后的诱惑,准备谋杀萧衍。

可事败后,萧衍仅仅只是处死了受永兴公主之命,动手暗杀的两个男仆,然后把永兴公主送出皇宫,永兴公主恼怒而死,萧衍对萧宏还是不予追责,《南史·临川靖惠王宏传》中记载:

宏又与帝女永兴主私通,因是遂谋弑逆,许事捷以爲皇后。帝尝爲三日斋,诸主并豫,永兴乃使二僮衣以婢服。僮踰阈失屦......主果请间,帝许之。主升阶,而僮先趣帝后。八人抱而擒之,帝惊坠于扆。搜僮得刀,辞爲宏所使。帝秘之,杀二僮于内,以漆车载主出。主恚死,帝竟不临之......宏未几复爲司徒。普通元年,迁太尉、扬州刺史,侍中如故。

萧宏如此悖逆,萧衍都不愿意处治他,普通七年(公元526年),萧宏病死,“追赠假黄钺、侍中、大将军、扬州牧,谥号靖惠”。

一个多次谋害皇帝的宗亲,得到这样的结局,在历朝历代都是罕见的。

萧宏死了,他生前多次谋划,依旧没能当上皇帝,可他的儿子却完成了他的心愿,给了萧衍最大的打击,

萧衍三十岁前都没有儿子,为了皇位传承,把萧宏的第三个儿子萧正德收为养子,准备死后把帝位传给萧正德。

但萧衍在三十七岁时,终于生了一个长子萧统,此后,又陆续生了七个儿子(包括前面讲过的豫章王萧综)。

萧衍有了亲儿子,萧正德盼望了多年的太子之位也就没了。

有着萧宏血脉的萧正德当然不满意,于是“自此怨望,恒怀不轨,睥睨宫扆,觊幸灾变。”

可萧衍有了那么多儿子,怎么也轮不到养子萧正德,于是,萧正德一怒之下,叛逃去了北魏(叛逃时,其生父萧宏都还活着)。

北魏对萧正德没多少看重,萧正德过得很不如意,在这种情况下,他又跑回了南梁。

萧衍很大度,对于叛逃敌国又回归的萧正德,不但不予以追究,还继续给他官做,爵位照旧,《梁书·临贺王正德传》中记载:

七年,又自魏逃归,高祖不之过也。复其封爵,仍除征虏将军。中大通四年,为信武将军、吴郡太守。征为侍中、抚军将军,置佐史,封临贺郡王,邑二千户,又加左卫将军。

这样的态度可以说是绝对的纵容了,萧正德不仅不感恩,“而凶暴日甚,招聚亡命”。

终于,萧衍的宽纵给自己带来了祸害。

太清二年(公元548年),“侯景之乱”爆发,次年,太清三年(公元549年),侯景叛军攻陷南梁国都建康。

而把叛军放进建康的,正是萧正德,他也终于有了当皇帝的机会,过了一把皇帝瘾后被侯景杀死,《梁书·临贺王正德传》中记载:

侯景知其有奸心,乃密令诱说,厚相要结......及景至江,正德潜运空舫,诈称迎荻,以济景焉。朝廷未知其谋,犹遣正德守硃雀航。景至,正德乃引军与景俱进,景推正德为天子,改年为正平元年,景为丞相......正德有怨言,景闻之,虑其为变,矫诏杀之。

而深受萧正德之害,丢掉江山的萧衍,被侯景囚禁,以八十六岁高龄被活活饿死,南梁也在他死后第八年灭亡。

综上所述,萧衍一生,创立南梁王朝,当了四十多年皇帝,北方强敌北魏都没能把南梁和萧衍怎么样,却因内部叛乱而亡。

而萧衍败亡的根源,不是他喜好艺术,也不是他宠信佛教,正是败在他对宗亲的宽纵上。

谋害自己的宗亲,萧衍继续善待,叛逃敌国回归的宗亲,萧衍继续善待,如此种种,助长了有野心的宗亲的气焰,终于被反噬。

所以,在《南史·梁本纪》中,史官在评价萧衍时说:“既而帝纪不立,悖逆萌生,反噬弯弧,皆自子弟,履霜弗戒,卒至乱亡。”

标签: 风云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魏文帝曹丕是怎么死的?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风云人物

    魏文帝曹丕曹操的次子,三国时期魏朝的创建者。下面由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三国时魏国黄初七年(226)五月,迫使汉献帝禅位、建立曹氏魏国的魏文帝曹丕崩殂,年仅四十岁。曹丕从汉献帝延康元年(220)十月底即位改元做皇帝,至此尚不足六载,那么,是何原因让这位胸怀大志

  • 纵观寇准的一生,有哪些与他相关的轶事典故?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风云人物

    寇准(961年-1023年10月24日),字平仲,华州下邽人,北宋政治家、诗人,与白居易、张仁愿并称“渭南三贤”。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寇准善诗能文,有《寇忠愍诗集》传世。他为人刚直,为官时因多次直谏,渐被太宗重用。真宗时,契丹南下犯宋,朝野震惊,欲迁都成都

  • 明朝时期的南北榜之争是怎么回事?朱元璋是如何解决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风云人物

    明太祖朱元璋,原名朱重八。明朝的开国皇帝。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明洪武三十年,明朝迎来三年一度的科举会试。经会试考核,以78岁高龄的大儒刘三吾为主考的考官们选出贡士51名,均为南方考生。因此,大批北方落榜考生鸣冤告状,“科场舞弊”成为当时最大的话题。随后,朱元璋下诏彻查此事,经数日复核,调查组得

  • 关羽失荆州是真的是必然的吗 这句话有没有道理存在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风云人物

    对为何说关羽失荆州是必然的,看一下刘备当时的目的就知道了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赤壁之战后,曹操退回北方,不过此时他派大将曹仁镇守荆州。面对荆州这块肥肉,孙权和刘备联合起来,打败了曹仁,之后这块地方被孙权和刘备共同拥有。不过此时刘备所占领的地方比较多,而且刘备还派

  • 有哪些与鲁肃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风云人物

    鲁肃(172年-217年),字子敬,三国时临淮东城人,东汉末年战略家、外交家、政治家,东吴势力著名的将领,为孙权策划未来战略蓝图《榻上策》。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197年,因向孙权提出鼎足江东的战略规划而得到赏识。208年,大败曹军于赤壁,奠定三国鼎立格局。210年,

  • 有哪些与王旦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风云人物

    王旦(957年-1017年10月2日),字子明。大名府莘县人,北宋初年名臣,兵部侍郎王祜之子。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太平兴国五年(980年),王旦登进士第,以著作郎预编《文苑英华》,累官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澶渊之战时,权任东京留守事。景德三年(1006年)拜相,

  • 司马光砸缸讲的是什么故事?司马光救的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风云人物

    司马光是中国北宋思想家、历史学家。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司马光砸缸》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这个故事一度还被现代人改编成了儿歌。故事里的有两个两个主人公,一个是司马光,一个是被救的孩童。没错,司马光就是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的作者。不过比起他所写的这本史书而言,可能很多人更为熟悉的

  • 赵抃:北宋时期名臣,在朝弹劾不避权势,时称"铁面御史"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风云人物

    赵抃(1008年-1084年),男,字阅道,号知非子,衢州西安人,北宋时期名臣。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景祐元年(1034年),进士及第,出任武安军(潭州)节度推官,治理崇安、海陵、江原三县,迁泗州通判。至和元年(1054年),授殿中侍御史。历任睦州知州、梓州

  • 都说娶妻当得阴丽华 阴丽华到底哪里好的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风云人物

    对为什么娶妻当娶阴丽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阴丽华是光武帝刘秀的元配夫人,东汉的第二任皇后,也是汉明帝刘庄的生母。也生性仁爱孝顺,怜悯慈爱,非常贤良。阴丽华出生在一个显赫的家族,是春秋时期名相管仲的后裔,到了第七代子孙管修的时侯,因从齐国迁居到楚国,所以被封为

  • 范仲淹的后代范文程为什么主动给努尔哈赤表忠心?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风云人物

    范仲淹的后代范文程为什么主动给努尔哈赤表忠心?出生名门,血管里流淌着忠臣良相血脉的范文程,在后金攻打自己的国家时,却积极讨伐明朝,对大清建立新制建议献策。万历二十五年(1597),范文程出生于辽东沈阳,据《清史稿》记载:“其先世,明初自江西谪沈阳,遂为沈阳人,居抚顺所。”范文程的曾祖父范鏓曾担任兵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