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皇帝就是身份地位最至高无上的一个人!几乎皇帝上拥有的一切,都会有人双手奉上!因此古代人人都想要坐上皇位!这也是为什么很多朝代,开国皇帝打江山容易,但是后代子守江山就难了!因为大多数皇子都会手足相残,根本弃百姓而不顾。
这就使得古代的皇帝平均寿命大多都没有超过40岁,尽管我国历史上出现过400多位昙花一现的皇帝。如今很多电视剧在描绘历朝历代的皇帝一生的时候,经常都会以后宫中妃子的尔虞我诈作为主线,几乎每一位荒淫的皇帝都非常喜欢宠幸妃子,比如说唐朝的李隆基,皇帝后宫中的妃子人数竟然都超过了1万位,但是纵欲过度可不只是导致皇帝寿命短暂的最主要的原因,还有两和原因其实更加致命!
第一个是因为古代的医疗水平很有限,很多皇帝在得了疑难杂症之后,几乎没有任何医治的方法,又因为皇帝们日常工作比较操劳,不论是宠幸妃子还是治理国家大事,必然都会花费一定的精力,身体会更加的虚弱!最终活不过40岁就死去了。比如说清朝的雍正皇帝,就因为过度劳累工作最终猝死了。
第二个则是因为皇位太过于危险了,无论是皇帝的兄弟还是皇帝的叔叔伯伯,甚至是朝中的大臣都想要坐上皇位,更不要说周边还有很多藩属国,经常对我国发动战争,又或者百姓民间起义推翻了一个王朝,都使得皇帝在皇位上坐的时间非常的短暂。但是哪怕如此,还是有特别多的人前赴后继地想要坐上皇位。只因为这份荣誉甚至比他们的生命更加的重要,不知道大家对此是如何看待的?如果你们在古代,你们也想要成为皇帝吗?
古代皇帝平均寿命是多少?为什么皇帝大都短命?
谢邀
据统计,除去那些生卒年不详的皇帝,中国古代皇帝的平均寿命是39岁左右,39岁对一个人,尤其是男人来说正是大好年华之际,所以可能大家觉得39岁这也太短命了吧,可是我要告诉大家,古代老百姓的平均寿命只有35岁,在原始社会这个数字更低,只有短短的19岁!那么相比之下,各位还会觉得皇帝的寿命很短吗?
其实在古代,39岁对一个人来说已经不算短了,古人14,15岁就结婚生子很常见,20岁之前没有结婚那就是大龄青年,齐天大剩!那么39岁左右当爷爷,奶奶也就再正常不过了。古人之所以如此早的结婚生子最大的原因就是古代寿命相比当今普遍很短,“早婚早育”这是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生活规律。
那么抛开老百姓不谈,古代皇帝为何如此“短命”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古代医疗条件落后这一点应该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了吧!大家可以对比来看,咱们现代人从小就接种疫苗,防止感染一些致命病毒。而平常身体不适,遇上感冒发烧,腹泻胀痛等症状时可以去医院做个检查,对症下药进行治疗,可是在古代呢?没有疫苗,没有感冒药退烧药,没有抗生素,没有CT,没有核磁共振,没有手术,没有速效救心丸!这就造成了如今很多“小病症”在古代那都是致死率相当高的,例如天花,心脏病,脑梗,鼠疫,肺结核,流感,像中世纪欧洲爆发的那场鼠疫,近三分之二的人死亡,多么恐怖的一个数字!大家可以再想象一下,如果十多年前的非典是发生在古代,后果得有多严重啊!
“皇帝”是一份高危职业不仅我们现代人知道当皇帝真好,古代人也知道啊,陈胜吴广一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唤起了后世人们对权力的向往,所以历朝历代最不缺的就是那些造反的“乱臣贼子”,还有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这些人或这些外部势力为了一统天下,当皇帝真的是心狠手辣,一旦“谋反”或者“灭国”成功,那么前任前朝皇帝还能活?当然了有能活的,不过很少,没有几个亡国之君能有刘协,刘禅,柴氏子孙,溥仪这么幸运的。大多都是被斩草除根,像秦王子婴,晋憨帝司马邺,唐哀帝李,宋末帝赵,金哀宗完颜守绪等亡国之君,还有那些像东汉任人摆布的几个小皇帝,唐中后期那几个被宦官操控的皇帝,南北朝和五代十国那些自相残杀的皇帝等等,所以说“皇帝”这份职业因为有很多人都对它垂涎欲滴,所以这份职业危险系数太高,存活率有点低。
累的是的,当皇帝有爽的一面也有累的一面,累的时候是真累,要知道受古代“家天下”思想的影响,皇帝对国家大事基本都是亲自处理,很多事情必须要上心,即使皇帝再贪图享乐,有些事情也必须亲力亲为,这么大的江山交给一个人管理,压力可想而知,所以皇帝的压力很大,过度劳累常常会引起脑梗,心脏病等疾病,因而皇帝身体过早垮掉很正常,即使累死在皇位上也不稀奇!雍正皇帝不就是活活累的吗。
纵欲过度现代人觉得当皇帝真好无非就是两点原因:一是花不完的钱,二是数不尽的美女。而“纵欲”对一个男人来说是非常伤身体的,各位有经验的男性朋友应该都知道,可想而知皇帝面对后宫佳丽三千,有几个能管得住自己下半身的?况且皇帝负有延续皇室血脉,传宗接代,开枝散叶的重任!这闺房之事更是不能停啊,因此皇帝大多都纵欲过度,早早的透支掉身体,这里我就不得不佩服两个皇帝,一个是明孝宗朱樘,这辈子就一个老婆!一个是乾隆皇帝,纵欲了一辈子还活了八十多岁!
在经过较长时间封建王朝的中国,总共经历八十余朝代,大约五百多位皇帝,可谓是朝代繁多,皇帝成群。在浩瀚如烟海般的历史中,我们时常会看到如流星般闪过历史长河的皇帝,他们往往英年早逝,让人或悲或喜。悲痛的是有的皇帝年轻有为,奋发图强之际却撒手而去,可喜的是有的皇帝残暴不堪,他的离去让本就生不如死的黎民百姓,终于可以喘口气,侥幸存活。
始于雄才大略的秦始皇,终于还是孩童的末代皇帝傅仪,数千年的封建王朝就这样淡出了历史的长空,无论如何历史终将成为过往。
在众多的王朝之中,成百上千的皇帝们寿命如何呢,我们查阅了大约300位皇帝,他们的寿命依稀可见,是长寿还是短命呢,还是要回归历史之中。
不难发现历史中的皇帝未必都是短命,清高宗乾隆皇帝,元世祖忽必烈,女皇武则天等即使放在今天,也是高寿终了,何况千百年之前呢,四十五岁以上的皇帝更是占到了42%,很大一部分皇帝在20-45岁之间去世,占13%的皇帝竟然没有活过20岁。是历史还是人为呢?
首先,封建王朝的家天下制度本身就有很多缺陷或者弊端,不论是对于国家,即使皇帝本人也是如此。一个皇帝从立太子,就开始了权威的树立,皇室后代的准备,这即是皇位传承的需要,更是权势的象征。历史中往往未成年的皇帝刚刚继位,皇后人选马上选定,后宫嫔妃一一到位。对于至高无上的皇帝而言,对于一个未成年的男孩而言,有权势的支撑,有雄性动物天生的本能。谈不上花天酒地,醉生梦死,又有几人能如康熙皇帝少年有为呢。历史中常有大臣苦口婆心,皇帝却充耳不闻,扎对于女人。长期花天酒地,沉迷酒色的皇帝,有岂能长寿百岁的。
其次,封建王朝的帝国的最高者,政务负担往往很重,家天下的集权带来的多疑,皇帝压力可想而知,官僚集团的斗争,皇室斗争,皇帝这个角色往往深陷旋涡之中。封建王朝的古代不比当今社会的信息发达,更不比当今政府制度的完善,皇帝本人往往需要处理大量的政务。开创一带盛世唐太宗,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永乐朱棣等等,都是勤于政事,帝国的方方面面都需要处理,小有疏忽就可能酿成大事。堆积如山的奏章文书,边疆叛乱的强敌压境,驰骋沙场的腥风血雨,无不摧残着血肉之躯的皇帝。
其次,家天下的封建皇室,可谓是权势错综复杂,伴君如伴虎的本后就能够感受到皇帝的多疑猜忌,至高无上的权势带来了享不尽的荣华富贵,却也将高高在上的皇帝远远的孤立起来。皇帝相信的人永远只有自己,试想没有朋友,甚至亲人的皇帝,何其悲凉孤独。昨日臣子亲人,明日就可能事乱臣贼子,性命之忧,家国之患,时时处于心头。
古代的医疗条件是相对落后的,即使到了清朝,天花,伤寒等疾病依然是不治之症。疾病面前人人平等,落后的医疗条件,长期的深宫生活,皇帝的身心健康是没有太多保障的。
至于那些不满成年就夭折的皇帝,多是帝国的末代皇帝,不论是新朝对于前朝皇室的斩草除根,还是权臣悍将的犯上作乱,没有政治保障的皇帝,自然命比纸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