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蒙古人不学儒家,就是野蛮。可实际上,儒家文化只是蒙古人统治下的一个文明,有一些人懂就足够了,就像现在,会全国汉族学生去学习蒙古语,藏语?去学习苗族习俗,壮族文化?
有请元朝龙袍模特忽必烈登场,这幅狩猎图中的忽必烈皮袍下面就是龙袍
冕服天子冕服:衮冕,制以漆纱,上覆曰,青表朱里。之四周,匝以云龙。冠之口围,萦以珍珠。之前后,旒各十二,以珍珠为之。之左右,系纩二,系以玄,承以玉,纩色黄,络以珠。冠之周围,珠云龙网结,通翠柳调珠。上横天河带一,左右至地。珠钿窠网结,翠柳朱丝组二,属诸笄,为缨络,以翠柳调珠。簪以玉为之,横贯于冠。
元朝皇帝是有龙袍的,不过他们穿的不多,一般只在重大节日穿。
乾隆皇帝龙袍将在伦敦拍卖,这件龙袍大概能值多少钱?
据英国的《每日邮报》10月21日相关报道,清代乾隆皇帝的一件龙袍即将在伦敦拍卖,初拍日期定为11月8日10点30分,并先后要举办多场亚洲艺术品专拍活动。
哪里拍卖龙袍由英国著名的邦瀚斯(Bonhams)私人拍卖所负责,标价高达100,000~150,000万英镑。
这家拍卖行历史非常悠久,由乔治时代的托马士多德(thomasdodd)在1793年所创,财力雄厚。
有多珍贵?根据清代的服制,这件蓝金色的龙袍是18世纪晚期乾隆皇帝祭祀时专用,全名是清乾隆御制蓝绸捻金银绣金龙十二章吉服袍。从英国这家拍卖行发出的高清图片来看:
这件龙袍上绣着九条龙,上面缀满珍贵的珠子,中间还点缀着一朵花,衣服正中的龙活灵活现,十分精致,绣工精美,保存完整,无论是是艺术价值还是文化价值都很高,也有一定的史料实物借鉴价值。这件龙袍是当时为乾隆皇帝量身定做,之后又被后来继位的皇帝使用。长期以来,被挂在萧尔一家的墙上,可能是后人考虑到丝绸不易保存,或者经济状况不好,而打算卖出。
那么,到底什么是吉服呢?清代皇帝的服装层级包括了礼服、吉服和便服。
吉服其实就是皇帝在祭祀时所穿之礼服,是仅次于朝服的服装,其中就包括了衮服、吉服冠、龙袍、龙褂,服制级别相当高。清代的典章制度规定,皇帝袍服是明黄色的,皇子和亲王是金黄色的,其他皇室成员是蓝色的或石青色的。据《周礼春官司服》中记载:
王之吉服,祀昊天上帝,则服大裘而冕,祀五帝亦如之。
比如,现今存世的清代乾隆石青缎地彩绣八团花卉纹吉服褂,见下图。
如何流入英国那么,这件乾隆的龙袍是怎么流到英国呢?1912年初,清帝宣布退位,紫禁城的秩序并不安稳,偷卖宫廷收藏用品的非常多。
1912年3月5日至19日,正在当时英属印度服役的英国准将奥夫利-萧尔(OffleyShore)与妻子卡罗琳在北京旅游,钻了空子,花钱买下了这件珍贵的龙袍,并由后人保存迄今。
萧尔这个人,是一名军官。1882年,正式入学桑德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不久即1884年又平迁至英属印度陆军服役。参加了二战,在英军第十八(威尔斯王子)蒂瓦纳枪骑兵团服役。
现有文献我们根据现有的资料,我们并不太清楚龙袍是如何被当时人卖掉的,但是萧尔夫妇明显很高兴,他的妻子1913年9月24日写信给在英国的家人:
二人并肩出席晚间宴会,丈夫萧尔曾在1913年穿过这件衣服,就是蓝绸捻金银袍。奥夫利穿着我们在北京买的漂亮蓝、金、银中国大衣参加化装舞会。1994年,英国的A.Jones先生出版了一本资料集,包含了上文提到的书信,由爱丁堡出版,名为:
《TheLettersofthePhiladelphiaWifeofaBritishOfficeroftheIndianArmy(一位印度英籍官妻子的信)》。
就在本书的第167及196页中,关于此事有一个详细的描述,可以作为一个资料补充。
秦右史,原创通俗历史,专注民间文化。先介绍一下,这件龙袍。这件蓝金色的吉服袍上绣着九条龙,上面缀满珠子,中间还点缀着一朵花。需要说明的是,清代皇帝的服饰分为三类,即礼服、吉服和便服。礼服包括朝服、朝冠、端罩、衮服、补服;次一等就是吉服,包括吉服冠、龙袍、龙褂,是在吉庆的日子穿的;便服也叫常服,是平时穿的服饰。
对我们国家来说,这件衣服是我国封建社会的象征,有着特殊的历史意义。这种东西,只适合放国家博物馆当展示品,正真估其价值,那是无价之宝。
但对于它的收藏者来说,它是1912年3月5日至19日,在英属印度服役的英国准将奥夫利萧尔在北京旅游时购买了这件龙袍,可能是不便于保存,想以此换钱,大概估价90到130多万。
近年来,乾隆皇帝的龙袍不时出现在拍场,根据工艺不同价格也差距也颇为悬殊。2004年,清乾隆刺绣十二章纹龙袍成交价为163.18万;2006年,清乾隆御制镶珠黄缎十二章纹龙袍曾拍出1468万;2014年,清乾隆蓝色绸平金银绣云龙纹龙袍以184万成交。
由此可以大概估计,这件龙袍是普通类衣服,结合往年价格,此物不会超过2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