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有哪位君王的陵墓是在水底里的吗?

历史上有哪位君王的陵墓是在水底里的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940 更新时间:2024/3/6 0:26:17

献王墓在水底,出自《鬼吹灯》民间也有类似传说。

楚平王墓在水底,出自《史记》

比较可信的就是这两个,其余的都没什么价值了

历史上有名的水底墓的传说还有曹操,传说墓在黄河中

明代的沈万三据说也是以船为棺葬在海里。

不过,皇帝的墓在水中历史上没有相关的记载。

秦始王的陵墓里面有什么东西?有多少座城门?

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陵园。其巨大的规模、丰富的陪葬物居历代帝王陵之首,是最大的皇帝陵。陵园按照秦始皇死后照样享受荣华富贵的原则,仿照秦国都城咸阳的布局建造,大体呈回字形,陵墓周围筑有内外两重城垣,陵园内城垣周长3870米,外城垣周长6210米,陵区内目前探明的大型地面建筑为寝殿、便殿、园寺吏舍等遗址。据史载,秦始皇陵陵区分陵园区和从葬区两部分。陵园占地近8平方公里,建外、内城两重,封土呈四方锥形。秦始皇陵的封土形成了三级阶梯,状呈覆斗,底部近似方型,底面积约25万平方米,高115米,但由于经历两千多年的风雨侵蚀和人为破坏,现封土底面积约为12万平方米,高度为87米(另一资料:陵园初高120米,“高大若山”,后经风化侵蚀及人为破坏,降低了40多米)。整座陵区总面积为56.25平方公里。建筑材料是从湖北、四川等地运来的。为了防止河流冲刷陵墓,秦始皇还下令将南北向的水流改成东西向。

陵园的南部有一个土冢,高43米。筑有内外两道夯土城墙。内城周长3890米,外城周长6249米,分别象征皇城和宫城。在内城和外城之间,考古工作者发现了葬马坑、陶俑坑、珍禽异兽坑,以及陵外的人殉坑、马厩坑、刑徒坑和修陵人员的墓室。已发现的墓坑有400多座。

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以东30公里的骊山北麓(另两资料分别为:秦始皇陵位于临潼以东5千米处的下河村。秦始皇陵位于西安市以东35公里的临潼区境内,),它南依骊山的层恋叠嶂之中,山林葱郁;北临逶迤曲转、似银蛇横卧的渭水之滨。高大的封冢在巍巍峰峦环抱之中与骊山浑然一体,景色优美,环境独秀。陵墓规模宏大,气势雄伟。陵园总面积为56.25平方公里。陵上封土原高约115米,现仍高达76米,陵园内有内外两重城垣,内城周长3840米,外城周长6210米。内外城廓有高约810米的城墙,今尚残留遗址。墓葬区在南,寝殿和便殿建筑群在北。

推断秦陵地宫顶部可能绘有代表天体的二十八星宿图,地宫中部安排着百宫次位、宫观台阁,下部是以水银为标志的百川江河、大海,这就是秦陵地宫内部主要构造情况。

古代帝王陵墓为什么依山傍水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兴起了依山造陵的观念。后来人们选择墓地又特点重视依山傍水的地理环境。“立冢安坟,须籍来山去水。”(见《大汉原陵秘葬经》)依山傍水被古人视作最佳风水宝地。至于这个观念始于何时,无从考起。应该说秦始皇陵是“依山傍水”造陵的典范。秦始皇陵园南依骊山,北临渭水,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事实。然而在秦始皇陵的东侧也有一道人工改造的鱼池水。按《水经注》记载:“水出骊山东北,本导源北流,后秦始皇葬于山北,水过而曲行,东注北转,始皇造陵取土,其地于深,水积成池,谓之鱼池也……池水西北流途经始皇冢北。”可见鱼池水原来是出自骊山东北,水由南向北流。后来修建秦始皇陵时,在陵园西南侧修筑了一条东西向的大坝,坝长1000余米,一般宽40多米,最宽处达70余米,残高2至8米,它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五岭遗址。正是这条大坝将原来出自骊东北的鱼池水改为西北流,绕秦始皇陵东北而过。此外,在陵园东侧,在川流不息的温泉水经过。据《水经注》记载:“在鱼池水西南有温泉水,世以疗疾”。《三秦记》曰:“郦山西北有温泉。”可见当年的温泉与西北的鱼池水相对应。由此不难发现秦始皇陵的风水特点是,南面背山,东西两侧和北面形成三面环水之势。“依山环水”不正是秦始皇陵特意选择的风水宝地吗?秦代“依山环水”的造陵观念对后代建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西汉帝陵如高祖长陵、文帝霸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等就是仿效秦始皇陵“依山环水”的风水思想选择的。以后历代陵墓基本上继承了这个建陵思想。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中国有83个王朝,559个皇帝,哪个皇帝励精图治?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提到励精图治的皇帝,其实也不少,汉文帝、汉景帝(文景之治),汉武帝(大一统),唐明皇的(开元盛世),武则天的(上启开元,治宏贞观),清朝的康熙、雍正、乾隆的(康乾盛世)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就唐太宗李世民而言,他开创了一个黄金时代的(贞观之治),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他缔造了一个当时世界上最强盛

  • 东汉皇帝关系顺序图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汉光武帝:刘秀(公元前5年1月15日-57年3月29日),即汉光武帝(公元25年—57年在位),字文叔,南阳郡蔡阳县(今湖北枣阳)人,出生于陈留郡济阳县济阳宫。东汉开国皇帝,庙号“世祖”,谥号“光武皇帝”。汉明帝:刘庄(28年6月15日—75年9月5日),初名刘阳。东汉第二位皇帝(57年—75年在位

  • 龙袍做工精细不适合清洗,皇帝夏天穿在身上不嫌味道大吗?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皇帝的龙袍,又称龙衮,是皇上的朝服,袍服上绣有龙形图案而得名。各朝颜色,材质也不同,比如秦时尚黑,所以龙袍就是黑色,汉朝尚红,龙袍就是红色,隋文帝期间,采用蚕丝中最好的辑里湖丝作为龙袍。李渊建立唐朝后,规定黄色为王室的专用色,臣下不可僭越。从此,中国历代的龙袍才变为了黄色,960年,赵匡胤“黄袍加身

  • 元朝皇帝会学习汉族文化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元朝皇帝对汉族文化,在提倡的同时,也有学习和濡染。我来简单聊一聊。忽必烈在即位之前已经听到不少来自中原儒士、僧道的陈说,对中原的伦理道德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在即位之后,忽必烈主要遵循的还是札撒规定的道德规范。到了成宗、武宗、仁宗朝,才陆续接受臣僚的意见,以诏旨等形式对汉人的传统道德观念加以认同,使之

  • 历史上的那些朝代和皇帝是真的存在过吗?真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肯定是存在过得,两点足以证明。出土文物和文字。先说文物,留存至今的文物,有多少,一定是个天文数字,很多人一定都看见过。就算没看到过,去西安,去山西,河南,可以看到很多朝代留存下来的古迹。最有名的当属秦始皇兵马俑,唐朝的武则天墓,都在西安。兵马俑去过一次,相当的震撼。栩栩如生的兵马俑,出土的宝剑,车马

  • 中国历代皇帝的丰功伟绩?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自三皇五帝开始,通过禅让制来更替人主,到夏朝建立奴隶社会,才从禅让制演变为奴隶制,王位接替也由禅让制转变为嫡长子继承制,步入家天下时代。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统一的帝国,称始皇帝,才标志着中国由奴隶社会转变为封建社会。从秦朝开始算中国历代皇帝的丰功伟绩的话,由于之后的皇帝太多,也不是所有皇

  • "元旦"是怎么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元旦的由来大约在公元前五万年左右,古埃及人已由游牧改为农耕,定居在尼罗河两岸,他们的农业收成与尼罗河是否发生洪水有很大关系。古埃及人从长期的观察中发现,尼罗河泛滥的时间是有规律的,他们就把这个时间每次都记录在竹竿上,从中得知两次泛滥时间之间大约相隔365天;同时还发现,当尼罗河初涨的潮头来到今天开罗

  • 中国历史上最胖的皇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五、清太宗皇太极清朝皇帝是关外出身,因此普遍不是很胖。从清宫帝王的画像中我们就可以看出,皇太极属于比较胖的一位。但是综合考虑下,皇太极时期满清多处于寒冷的东北,生活条件根本没有后来皇帝那么好。并且皇太极一生南征北战,也不可能养出一身肥膘。因此小编推测皇太极应该是魁梧大于肥胖。历史文献这样描述皇太极:

  • 明朝几个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明太祖-洪武皇帝-朱元璋明惠帝-建文皇帝-朱允明成祖-永乐皇帝-朱棣明仁宗-洪熙皇帝-朱高炽明宣宗-宣德皇帝-朱瞻基明英宗-正统皇帝-朱祁镇明代宗-景泰皇帝-朱祁钰明宪宗-孝纯皇帝-朱见深明孝宗-德敬皇帝-朱樘明武宗-正德皇帝-朱厚照明世宗-孝肃皇帝-朱厚骢明穆宗-隆庆皇帝-朱载明神宗-万历皇帝-朱

  • 上下五千年超过500个皇帝一半活不过40岁,哪些皇帝比较长寿?为什么长寿?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康熙,乾隆比较长寿,而且在位时间长。因为他们不骄奢淫欲,懂得治国道理,懂得为人处世,关心民众。在中国历史上一共出现了83个王朝,共有559个帝王。历代中国的皇帝中,由于早殇、累于政事或沉溺淫乐,短寿的皇帝很多。其中生卒年可考的有209人,他们的平均寿命只有39.2岁。80岁及以上者有:清高宗乾隆(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