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中国历朝历代,谥号最差的字有哪些?

中国历朝历代,谥号最差的字有哪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444 更新时间:2024/1/17 20:00:09

所谓谥号,就是用一两个字为历史上的大人物们(皇帝、皇后、大臣)盖棺定论,评论一个人的功过是非。

按照生平事迹进行评定,给予褒奖或者同情,始于西周。

其实一开始,谥号是没有“恶谥”的,只有“美谥”、“平谥”,直到西周共和行政以后,周厉王因为暴政“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等被谥为“厉”,从此出现了“恶谥”,来评价那些德不配位君主。

谥号的选定根据谥法,在谥法中规定了一些具有固定涵义的字,以便确定谥号时选择。

美谥:这一般都是宣扬有功勋的君主,比如文,经纬天地曰文、道德博闻曰文,历史上著名的汉文帝,隋文帝,都是曾开创过盛世的贤德之君。又比如武,克定祸乱曰武、威敌德曰武,来表扬诸如汉武帝这样的雄才大略开拓疆土之君。还有康,安乐抚民曰康,由义而济曰景,昭德有劳曰昭等美谥,又称为上谥。

而其中,文武是最高的褒扬,其次是成、桓、昭、穆、景、明等字。

平谥:这一般都是同情类的谥号,譬如冲、殇、愍、哀、悼、思,这些都是表示同情,但是还有一定程度的贬意。

恶谥:这一般都是批评的意思。比如厉、灵、炀等,都含有否定的意思。而这些谥号,一般都是亡国之君,由于是新朝定谥,所以一般都会把自己宣扬的伟光正,而把前朝的末代皇帝给否定的一无是处,以便自己统治的需要,比如汉灵帝,隋炀帝等。

不过谥号,从唐朝之后,就已经被玩坏了,像李世民,最后加封到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而到了明清年间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比如雍正皇帝的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这时候都谥号已经沦为封建统治者歌功颂德的工具了,而为皇帝盖棺定论,则变成了庙号。

因此,中国历朝历代,谥号最差的字的几个字,肯定就是恶谥中的那几个了。

欢迎关注,祝你幸福。

以上

谥号,代表的是后世对前世帝王将相的盖棺定论,这个涉及到历史会怎么书写的问题。所以,选择特别慎重,也很巧妙,既包含对逝者的尊重,又有对后人的警醒。

历史上,谥号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是需要经过深刻论证的,所以,指向也不一样。

谥号含有褒贬之意,最高的褒扬就是文、武,还有成、桓、昭、穆、景、明等也是褒字:厉、幽、炀、灵、纣都是贬字,冲、殇、愍、哀、悼等谥表示同情且兼有不同程度的贬意。

我们可以说说每一个最差的谥号的代表性人物

厉王厉王乃暴虐之君王(天子、诸侯王等),历史上较出名的有周厉王,长沙厉王,前秦厉王、楚厉王。其中大家熟知的周厉王是横征暴敛,垄断社会财富,剥夺贵族利益,还不顾百姓死活,四处征战。不过也有特殊的例子,楚厉王本身非常英明,也非常有才略,楚国变得富强,楚文化也开始在他手上萌芽,但可惜因为他为政残暴,所以也落得个厉王的谥号。

幽王动祭乱常,暴民残义,淫德灭国,都是“幽”指的行事,违背常规,比较荒唐的,历史上的代表人物是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还有南诏国大型佛寺的幽王,以及西汉被饿死的刘友也谥号幽王。北魏孝文冯皇后,也因为不封遗诏,被强行幽禁和灌毒入口,历史上也被称为幽皇后。

谥号“炀”炀这个谥号有好内远礼,去礼远众,好内怠政,肆行劳神,去礼远正,逆天虐民的意思。历史上最著名的就是隋炀帝杨广,好大喜功,虚荣无比,追求丰功伟绩,恨不得把什么事业都一下子做完。

灵王谥号灵王的都是奇葩,都是顽主,历史上最著名的有行事怪异,品味独特,穷奢极欲,昏聩无能的楚灵王,一句“楚王爱细腰,宫中多饿死”,就把楚灵王的奇葩都说清楚了。汉灵帝则喜欢卖官鬻爵,喜欢沉迷享乐,沉迷辞赋。

当然也有例外,赵武灵王,是战国七雄中赵国的君主,他推行“胡服骑射”使得赵国变得强盛,算得上是一代雄主,可惜在沙丘之乱中被幽禁饿死,最后也落得个“武”的谥号,实在是可叹可悲。类似情况的还有还有个卫灵公,实际上是卫国的一代雄主,知人善任,选贤用能,却因为孔子一句话,被历史上抹黑,谥号也来了个“灵”,实际上真的是不公平的

与灵王,灵帝有的一拼的是“熹”,也就是“嬉”的意思,最著名的有木匠皇帝明熹宗,他是抛去内忧外患,枉顾国家大事,一心沉迷于木匠活中,技术高超,堪称大师,也是奇葩。

真是佩服古人的智慧,通过一个字就能去解读一个帝王的一生,可以说谥号为我们去研究历史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也为我们提供了独特的解读视角

目光如电

求真知灼见

独立的价值不输于任何人

我是“盛唐豪歌李艺泓”

欢迎关注我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东汉时期有成就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光武帝刘秀,在位期间,农业、手工业都得以从战争而受到严重破坏背景下的恢复和发展,政局稳定,史称“光武中兴”。王夫之认为“三代而下,取天下者,唯光武独焉”。汉明帝、汉章帝,在位时采取了宽松治国和息兵养民的政策,使他们在位期间成为东汉历史上少有的吏治清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时期,史称“明章之治“。汉朝

  • 东汉的历代皇帝列表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世祖光武皇帝刘秀25-5732年原陵建武建武中元显宗孝明皇帝刘庄57-7518年显节陵永平肃宗孝章皇帝刘75-8813年敬陵建初元和章和穆宗孝和皇帝刘肇88-10618年慎陵永元元兴孝殇皇帝刘隆1068月康陵延平清河孝王孝德皇①(子刘祜追谥)刘庆----恭宗孝安皇帝刘祜106-12519年恭陵永初元

  • 琅琊榜梁帝结局是什么?被发配到边疆当苦力了?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怎么可能,他可是皇帝啊。大梁皇帝萧选,在琅琊榜剧中出场时就须发灰白,已过花甲之年。他给人的印象就像一个真正慈祥的父亲,一个温和亲切的长者。但如果让时间倒退30年,他也曾是个意气风发的皇子。在好兄弟林燮,言侯的扶持下,一路高歌猛进,打败有望于储位的竞争对手们,得以坐稳这万里河山。一朝功成名就,生性凉薄

  • 在射雕英雄传中,南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南帝是武侠小说中的一灯大师,也是历史上真实的人物段智兴,也就是《天龙八部》中段誉的孙子。金庸武侠小说把虚构的武侠和真实的历史结合得天衣无缝。云南大理国的前身是南诏国,几经动乱,公元937年,通海节度使段思平建立大理国。大理段氏其先为凉州武威郡人,始族段俭魏,佐南诏大蒙国蒙氏为清平官,六传至段思平,官

  • 中国历史上真的有“大理国”吗?段誉确有其人吗?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确实有大理这个国家,也有这个段誉这个人。大理国是后晋的海通节度使段思平灭掉了大义宁国,在羊苴城定都,建立了大理国,羊苴,也就是今天的云南大理。大理的国土包括今天的云南,贵州,四川西南,还包括缅甸,老挝和越南北部,地域算得上很广袤了。这个大理国的特点是全国崇尚佛教,到啥程度?皇帝退休一般都去寺庙里做方

  • 唐朝共传了几代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20个皇帝:高祖太宗高宗中宗睿宗玄宗肃宗代宗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懿宗昭宗僖宗昭宣皇帝三字经里也记载过:二十传三百载两灭之国乃改说明唐代传了20位皇帝,将近300年唐朝历代皇帝有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武则天、唐玄宗李隆基、唐肃宗李亨、唐代宗李豫、唐德

  • 《夜莺》中谁救了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夜莺《夜莺》中是夜莺救了皇帝,不起眼的夜莺的歌声让中国皇帝为之落泪,然而失去了自由的夜莺不能自由的歌唱,于是悄悄地离开了。当皇帝重病的时候,夜莺回来为皇帝歌唱,驱走了死亡的阴霾。《夜莺》是丹麦作家安徒生唯一的一篇以中国为背景的童话故事。故事中是夜莺救了皇帝,不起眼的夜莺的歌声让中国皇帝为之落泪,然而

  • 清朝历代皇帝的“特称”为?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的帝王除了有“庙号”“谥号”“尊称”以外,有些帝王还有“特称”。如宋代皇帝的“特称”叫“官家”,明代皇帝的“特称”叫“老爷”。至于清代帝王“特称”为什么叫“老佛爷”?这是因为女真族首领最早特称为“满柱”。“满柱”是佛号“曼珠”的转音,是“佛爷”“吉祥”之意。因此,女真首领历代相传,特称谓“满柱

  • 历代皇帝的玉玺是那朝传下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历代玉玺,就是“和氏璧”,最早在楚国,又落到赵国,到秦国,又被“完璧归赵”,最后被秦国所取,汉高祖刘邦一统天下后,得到“和氏璧”就改成了“传国玉玺”,一代一代流传下来,失踪好几次,也不知道真正流传下来的是真的还是假的。上面有李斯用小篆写的字,不记得是什么了。。。皇帝的印章专用名称为“玺”,又专以玉质

  • 皇帝的玉玺上面刻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传国玉玺又称传国玺,秦以后历代帝王相传的玉玺,为秦始皇所作,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正面刻李斯所写篆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传国玺贯穿中国历史长达1500多年,忽隐忽现,秦以后历代帝王争以得玺为符应。确为天下所共传宝,国之重器。你别急,我一个一个回答:1.传国玉玺是从秦始皇开始传下来的吗,还是秦朝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