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乾隆比较长寿,而且在位时间长。
因为他们不骄奢淫欲,懂得治国道理,懂得为人处世,关心民众。
在中国历史上一共出现了83个王朝,共有559个帝王。历代中国的皇帝中,由于早殇、累于政事或沉溺淫乐,短寿的皇帝很多。其中生卒年可考的有209人,他们的平均寿命只有39.2岁。80岁及以上者有:清高宗乾隆(公元17111799年),为最长寿者,活到89岁;梁武帝萧衍(公元464549年),享年86岁,是仅次于乾隆的长寿皇帝;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公元624705年),终年81岁;宋高宗赵构(公元11071187年),终年80岁;元世祖忽必烈(公元12151294年),也是80岁。另加上五代十国的吴越王钱(公元852-932年),享年81岁,总计6位。据传说,南越武帝赵佗,生于约公元前240年,去世于前137年,享年约103岁。此说有争议,不计于内。
享年70岁及以上的有汉武帝刘彻、吴大帝孙权、唐高祖李渊、唐玄宗李隆基、辽道宗耶律洪基、明太祖朱元璋、清世祖康熙。算上南北朝十六国的后燕慕容垂、南燕慕容德,五代十国的前蜀国主王建、楚王马殷、南平国王高季兴以及西夏仁宗李仁孝,合计13人。60岁以上的帝王30余位。
这些长寿的封建帝王之所以能够长寿,最主要的是懂得养生之道,常年坚持养生保健,归纳起来主要是:注重情志调节,常保心态平和;饮食均衡,起居规律,保持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适当锻练,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进补适当适宜,不追求长生不老神丹妙药。以乾隆皇帝为例,他就是一位很懂得养生保健的帝王。他的长寿与丹药无关,靠的是自己的养生之术,也就是他后来告诉大臣的十六字诀,即:吐纳肺腑,活动筋骨,十常四勿,适时进补。十常四勿”即:“齿常叩、津常咽、耳常弹、眼常转、面常搓、足常摩、腹常旋、肢常伸、肛常提和食勿言、卧勿语、酒勿醉、色勿迷。他的进补也很有特点,实践中医“以通为用”“以通为补”的原则,常常服用小剂量大黄以进补,取得良好效果。
为什么清朝皇帝普遍比明朝皇帝长寿?
清朝皇帝平均寿命是我国历史上最高的,达到53岁。在我国历史上,皇帝的平均寿命并不高,只有40岁。明朝皇帝的平均寿命是42岁,略高于平均值。
而清朝皇帝的平均寿命达到了53岁,属于所有朝代中,皇帝平均寿命最高的!并且,清乾隆帝活了89岁,是我国寿命最高的皇帝。
而且,清朝皇帝寿命达到60岁以上的有6人:努尔哈赤、康熙、乾隆、嘉庆、道光、溥仪。而明朝只有3人:朱元璋、朱棣、朱厚。
之所以清朝皇帝平均寿命高,主要是因为以下四点。第一,清朝皇帝比较自律,生活有规律。自满清入关以后,清朝皇帝就坚持每天四五点起床。就算是后来“垂帘听政”的慈禧,也是每天四五点必须起床,从来没有晚起过。早睡早起,生活有规律,也是长寿的主要原因。
再看明朝,皇帝就没这么勤快。甚至,还出现了30多年不上朝的万历皇帝!当然,也有勤快的。例如,崇祯皇帝,每天忙到凌晨一两点,依然起来上早朝。他的早朝出勤率比朱元璋都高。可惜,上吊死了。
第二,生活有节制,不暴饮暴食。清朝的皇帝吃饭讲究“少食多餐”。清朝皇帝虽然只有两顿正餐:早膳一般在早上六点至八点半进行,晚膳在十二点至下午两点进行。但是,在正餐之后会加一顿小吃。而且,每道菜皇帝不能吃第三口。只要皇帝吃了第三口,马上又太监会把这道菜撤下去。很长时间,都不会见到这道菜。
而且,清朝皇帝的饮食喜好一直是宫中忌讳的话题,任何人不得追问和讨论。也是因此,皇帝虽然吃的花样多,但是,不会暴饮暴食。
这个规矩,别的朝代可是没有的。
第三,节欲!清朝皇帝每天临幸妃子的时候,一般都会遵循不留宿的祖制。
满清皇帝每天只能临幸一名妃嫔,而且,妃嫔侍寝时,会有太监在外面提醒时间。一般情况下,太监提醒三次以后,皇帝就会让太监把妃子驮走。然后,自己继续睡觉。
当然,也有里外,例如康熙皇帝在位时,没人敢干涉他临幸妃子的事。而且,在行宫的时候,一般不用遵循这种祖制。而且,清朝还出了一个得花柳病死的皇帝----同治皇帝!
不过,满清皇帝大体上还是比较有节制的,不会随意“加钟”。
第四,清朝皇帝不迷信长生不老之术。明朝皇帝喜好炼丹求仙,著名的红丸案就是明朝三大奇案之一。而清朝皇帝没有干这事的。
不过,满清皇帝也是肯定吃“补药”的。毕竟,后宫那么多妃嫔要照顾。清末的三位皇帝身体都不行,基本上都是被后宫掏空了。不过,溥仪虽然哪方面不怎么样,但是还算长寿。
(文|勇战王聊历史)
简单对此一下
明太祖朱元璋:70岁(自然死亡)
明惠宗朱允:25岁或未知(自焚或不明)
明成祖朱棣:64岁(病死)
明仁宗朱高炽:47岁(病死)
明宣宗朱瞻基:38岁(病死)
明英宗朱祁镇:38岁(病死)
明代宗朱祁钰:29岁(病死)
明宪宗朱见深:41岁(感伤爱妃,忧思病死)
明孝宗朱佑樘:36岁(病死)
明武宗朱厚照:31岁(病死)
明世宗朱厚:60岁(常年服用丹药,累积成病)
明穆宗朱载:36岁(服食x药过度)
明神宗朱翊钧:58岁(病死)
明光宗朱常洛:38岁(红丸案)
明熹宗朱由校:23岁(落水后服用丹药而亡)
明思宗朱由检:34岁(自缢)
清太祖努尔哈赤:68岁(旧伤新病交加而亡)
清太宗皇太极:52岁(感伤爱妃,忧思猝死)
清世祖福临:24岁(感伤爱妃,罹患天花)
清圣祖玄烨:69岁(病死)
清世宗胤:58岁(同明世宗)
清高宗弘历:89岁(自然死亡)
清仁宗琰:61岁(病死)
清宣宗宁:69岁(病死)
清文宗奕:31岁(明知有病依旧纵欲吸食鸦片)
清穆宗载淳:19岁(天花或梅毒)
清德宗载:38岁(被毒死)
清末帝溥仪:61岁(病死)
从这上面可以看出,题主所说的确实没错,明朝皇帝的平均寿命约为43岁(除去建文帝),清朝皇帝的平均寿命约为53岁(除去溥仪)。
其中的原因可以简单说为三点,其一,明朝皇帝死亡的有部分是因为人为因素,如:武宗落水、穆宗纵欲、光宗红丸案、熹宗落水、思宗自缢,而清朝则只有咸丰、同治、光绪属于人为因素;
其二,清朝自康熙帝始,清朝皇帝都很重养生,而且清朝本来就是少数民族,从小必须学习骑射,这些对身体的锻炼是有助于延长寿命的;
其三,基因问题也很重要,个人认为明朝皇帝的短命基因是从朱高炽开始的,他生前多病,而且也是因病而逝,根据史书记载,他应该患有现在所说的肥胖症,众所周知肥胖所生出的心脑血管疾病是有可能遗传的。
这是一些我个人的见解,希望可以帮到题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