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什么汉朝有名皇帝皆出于西汉,而东汉似乎总被忽视?

为什么汉朝有名皇帝皆出于西汉,而东汉似乎总被忽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3573 更新时间:2024/1/25 9:05:25

习惯把西汉和东汉合在一起说两汉,两汉共计四百余国祚,其中西汉国祚210年,东汉国祚195年,其实西汉与东汉的国号都是汉,前面的”西“与”东“那是后人为了区分方便而加上去的,在史书上叫”汉“与”后汉“,此外还有一种感觉,总感觉两汉的明君都是出自西汉,东汉总是默默无闻一样。

先说说西汉有哪些明君?

第一个就是开国皇帝刘邦,从一介亭长斩白蛇起义,仅仅用了7年时间,是白手起家的所有皇帝中,成就帝业最短的开国之君,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是贵族的皇帝,刘邦当然是明君,最大的贡献就是开创了帝业,建立了大汉帝国。

刘邦之后的皇帝是汉惠帝刘盈,在位仅7年,而且在位期间所有政权基本是由吕后执政,所以汉惠帝刘盈只能算一个傀儡皇帝,算不上明君。

西汉开国皇帝刘邦

刘盈之后的皇帝就是汉文帝刘恒,吕后去世后,吕氏家族被灭,功臣和皇族拥立刘桓为帝,刘恒成为皇帝后,继承了前朝的无为而治与黄老学说,任内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并且汉文帝与他的儿子汉景帝共同创造了西汉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所以汉文帝和汉景帝两个皇帝都是明君。

汉景帝之后就是汉武帝,汉武帝是西汉历史上成就最高的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除秦始皇之外成就最高的皇帝,他击败了祸害中原几百年的匈奴,打通了西域,开创了丝绸之路,他大规模开疆拓土,在朝鲜半岛设置了汉四郡,收复了南越国和夜郎国,使汉民族的声望到达了顶点,我们被称为汉族,一大半的原就是汉武帝,同时他在位期间开创了一个盛世:汉武盛世。所以汉武帝也是明君。

汉武帝之后的皇帝就是汉昭帝,汉昭帝是汉武帝最小的儿子,8岁即位,由霍光辅佐,14岁的时候,汉昭帝就识破了上官、桑弘羊等人陷害霍光的阴谋,随后支持霍光平定了上官桀、桑弘羊等人的叛乱,稳定了西汉的政治,同时在汉昭帝在位的13年中,西汉经汉武帝一朝大规模用兵引起的衰弱开始修复,尽管汉昭帝21岁如此年轻就去世了,但他仍然不失为一位明君。

汉武帝刘彻

汉昭帝之后就是汉宣帝,两位皇帝联合起来创造了西汉最后一个盛世:昭宣中兴。尽管这个盛世被称为中兴,但是汉宣帝时期是西汉历史上国力的顶峰,汉宣帝在位期间沉着冷静处理了霍光后人的叛乱,还彻底地解决了匈奴的祸害,国内又是一片盛世的情况,所以他是西汉最后一位明君。

汉宣帝之后的汉元帝、汉成帝、汉哀帝、汉平帝逐渐开始步入平庸与无能,直到被王莽夺了江山,所以他都不是明君,综合起来,西汉12位皇帝中,一共有6位明君,分别是汉高帝刘邦、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汉武帝刘彻、汉昭帝刘弗陵、汉宣帝刘病已,明君的比例占到50%,此外,西汉还有三个盛世,分别是:文景之治、汉武盛世、昭宣中兴。

汉宣帝刘病已

再说说东汉有哪些明君?

首先当然是开国皇帝汉光武帝刘秀了,刘秀作为东汉的开国皇帝,以刘邦后世子孙的身份参加反对王莽的起义军,用了14年时间统一了整个天下,刘秀的能力是不用怀疑的,无论是用人,还是打仗,或者是治国,刘秀都是顶级的,昆阳之战,刘秀以万余人的兵力打败了王莽的42万新朝主力军,这一仗相当于秦朝在巨鹿之战后的失败一样,基本上就等着灭亡,而且刘秀还创造了东汉的第一个盛世:光武中兴。所以刘秀是东汉的第一位明君。

刘秀之后的皇帝是汉明帝刘庄,刘庄在位期间,吏治严明,政治清明,并派出命固、耿忠攻打北匈奴,派出班超征服西域并重开西域都护府,并且在洛阳修建了中国第一座佛教庙宇白马寺,所以汉明帝刘庄是一位明君。

汉明帝之后是汉章帝刘,汉章帝刚刚即位时,就派出军队求援远在西域疏勒城坚守的耿恭,这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十三壮士归玉门的故事,汉章帝在位期间提倡儒家,减轻刑罚,废除酷刑,维护丝路,与他的父亲汉明帝共同创造了东汉历史上的第二盛世:明章之治。所以汉章帝也是一位明君。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

汉章帝之后是汉和帝刘肇,汉和帝时期是东汉国力的顶峰,汉和帝在位期间,大将军窦宪率军攻打匈奴,创造了燕然勒功的战绩,彻底解决了北匈奴为祸,从此中原再无匈奴之祸,同时,汉和帝联合宦官铲除了为患朝廷的窦氏外戚一族,加强了皇权,在位期间,汉和帝非常勤政,常常批改奏章到深夜,并多次下诏招贤,体恤百姓,并创造了东汉最后一个盛世:永元之隆。所以汉和帝也算明君,并且是东汉历史上最后一个明君。

汉和帝之后的汉殇帝刘隆在位8个月就去世了,汉安帝刘祜在位期间,东汉开始衰弱,一是太后宦外戚当权,二是宦官当道,同时西域和羌人不断叛乱,汉安帝没有能力控制住局势,虽然在位19年,也不过是吃喝玩乐,最后死在巡游的路上,所以也不是明君。

汉顺帝刘保在位期间基本上是太后与宦官专权,汉冲帝刘炳、汉质帝刘缵只是小皇帝,其中汉质帝还被梁冀毒死,后来的汉桓帝刘志与汉灵帝刘宏也是一代昏君,党锢之祸和卖官鬻爵事就发生这两位皇帝身上,而且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叹息痛恨的就是汉桓帝与汉灵帝,再之后的就是汉献帝刘协,一生都是傀儡皇帝,更不用说明君了,所以说汉和帝之后的所有东汉皇帝,再也没有明君了。

汉章帝刘

综合起来,东汉历史上12皇帝中,只有4位明君,分别是:汉光武帝刘秀、汉明帝刘庄、汉章帝刘、汉和帝刘肇,明君所占的比率是33.3%,此外东汉也有三个盛世,分别是:光武中兴、明章之治、永元之隆。

其实西汉与东汉比起来,明君的数量也只是稍微占了一点优势而已,并没有绝对优势,但在历史上,西汉比东汉要出名得多,这固然有汉武帝的大规模开疆拓土,使华夏族的威名流传西域,同时也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导致东汉皇帝大多默默无闻,这个原因就是东汉皇帝的寿命太短了。

你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东汉皇帝的寿命明显低于西汉,而且东汉有很多的小皇帝,小皇帝不能处理政事,所以朝政要不就是外戚处理,要不就是宦官处理,所以东汉历史形成了外戚与宦官轮流执政的特别现象,政治就一直不稳定,最终导致了东汉的灭亡。

东汉小皇帝

西汉皇帝中,刘邦活了62岁,刘盈活了24岁,刘恒活了46岁,刘启活了48岁,刘彻活了71岁,刘弗陵活了21岁,刘病已活了43岁,汉元帝刘活了43岁,汉成帝刘骜活了46岁,汉哀帝刘欣活了26岁,汉平帝刘活了14岁,但是非正常死亡,被王莽毒死的,平均年龄是37岁。

东汉皇帝中,刘秀活了64岁,刘庄活了48岁,刘活了31岁,刘肇活了27岁,刘隆活了2岁,刘祜活了32岁,刘保活了30岁,刘炳活了3岁,刘缵活了9岁,刘志活了36岁,刘宏活了33岁,刘协活了54岁,平均年龄是30岁,而且即位的皇帝中,超过一半都是小皇帝,不能理政,除了前三位皇帝即使成年,后面的皇帝刚即位时都没有成年。

皇帝是一国之君,没有成年就即位,就导致政权落下外人之手,这个外人不是太后,就是外戚,要不然就是宦官,然后就引发政治斗争和权利斗争,导致朝政不稳定,然后皇帝又死的早,即位的又是小皇帝,所以东汉一直在重复这个故事,这样的情况皇帝如何治国?所以就导致了东汉皇帝明君少,并且默默无闻,大多数时候是太后、外戚与宦官执政。

主要有三点:一是普遍寿命短,从而周而复始,导致外戚宦官专权;二是权力受限、历史功绩不高;三是传奇性较差,编剧本都没几个人愿意看,知晓度不高。

在一般人印象中,只记得东汉开国皇帝,汉光武帝刘秀,再就是通过《三国演义》,知道有个汉献帝。而西汉的皇帝中,大家比较熟悉的是汉高祖刘邦、汉文帝及汉景帝,再就是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其他皇帝相对来讲,存在感也不是太高。

东汉的皇帝之所以更被忽视。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寿命大多都不长。往往是一个皇帝刚刚成年亲政不久,刚刚走上一点正轨,就英年早逝。

然后,太后就扶持一个小皇帝上来,接下来就是太后听政,外戚专权。

等小皇帝稍微大一点,由于辨别是非能力差,宠幸身边的宦官,继而导致宦官作乱。宦官与外戚斗得一塌糊涂。

等到好不容易小皇帝长成人,刚刚有能力干点正事,又早早的驾崩了,然后又再扶持一个小皇帝。就这么周而复始,陷入恶性循环。

东汉开国皇帝汉光武帝刘秀活得比较长,活了62岁。接下来的汉明帝刘庄,48岁突然驾崩。

再往后就开始进入“短命模式”。东汉的第三位皇帝汉章帝刘身体健康,活得好好的,32岁时却突然猝死。

后来的汉和帝刘肇活了27岁,汉殇帝8个月,汉冲帝3岁。……。东汉皇帝的平均寿命只有26岁多:

而西汉皇帝四十岁之前驾崩的,只有刘弗陵和刘欣得病早亡,或者有少数几个因政治因素早亡,大部分寿命相对要长一点。

东汉的皇帝短命,固然与他们的遗传因素有关,主要还是因为纵欲。幼帝没有能力把持朝政,导致外戚、宦官专权。等到稍微长大一点想亲政,又必然侵犯到宦官、外戚的利益,这些外戚、宦官想方设法抓权。皇帝没事干就拼命喝酒,酒喝多了又开始饱暖思淫欲。最荒唐的是汉灵帝,他居然命令宫女们穿开裆裤,便于他随时纵欲。

等到这些皇帝成人之后,刚有了一点治国理政的能力,又因酒色过度而驾崩。

二,历史功绩不大,权力受到限制。一是从历史功绩上来看,西汉从汉高祖刘邦统一天下,建立了大一统的汉朝。文帝、景帝休养生息,创建了文景之治的盛世,期间还平定了七国之乱。

到了汉武帝即位后,对内,削减诸侯权力,强化皇权;对外,派大将军卫青、霍去病等出击匈奴,又收服了西南夷,派张骞出使西域,强化与西域的联系,建立了一个非常强大的帝国。

这几个皇帝,在历史上都是赫赫有名,有其历史功绩。

相比较这些西汉的皇帝,东汉的皇帝除了光武帝刘秀,其他皇帝在历史长河中确实比较缺乏存在感,大多数不干正事。

二是从皇帝的权威上来看,西汉的大多数皇帝能够牢牢掌握朝政。而汉和帝之后,东汉的皇权旁落,反而是东汉的那些外戚和宦官,你方唱罢我登台,只看到他们在表演。

我们看东汉的历史,基本上就是外戚和宦官互相之间斗得死去活来,互相杀伐。反而没有皇帝多少事情。年少的皇帝只知道玩耍,纵欲,并且早早就谢幕人生。

三是从经济上看,西汉时期,实施“推恩令”削弱诸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办太学;实行盐铁专营、专卖;把铸币权收归中央。前119年,汉武帝将冶铁、煮盐业改为国家垄断经营,设立盐铁专卖衙门:

使孔仅、东郭咸阳乘传举行天下盐铁,作官府。

西汉的皇帝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

而刘秀自东汉开国以来,盐铁专营和铸币权已落入豪强世家之手,皇帝失去了专营权。

三,缺乏传奇性,描写东汉皇帝的艺术作品很少。西汉从楚汉相争,到文景之治,平定吴楚七国之乱,再到汉武帝征伐匈奴,出现了卫青,霍去病,李广这样的名将,至今仍然令人神往。历史上也有许多古诗词、演义、评书对此进行过大量的艺术描写。

西汉皇室的后宫,传奇色彩也很强。汉文帝的母亲薄姬,原来是魏豹的女人,被俘虏后,充实入刘邦的后宫;汉景帝的母亲窦漪房,一生也充满传奇色彩;汉武帝的母亲王,先是嫁给金王孙,离婚后入宫,很快得到宠幸。这些题材,妥妥的都是宫斗剧的剧本。再比如王昭君,王政君,在历史上都很有名,仅一个昭君出塞,就产生了很多艺术作品。这也带动了与他们相关的皇帝在历史上存在感增强。

相比较而言,东汉的这些皇帝,缺乏传奇性,就算把他们的故事编个剧本,写个演义,也不太容易吸引观众的眼球。

大家好,我是“今古讲堂”,感谢阅读,欢迎您【关注】,评论,点赞,转发。谢谢!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汉元帝和刘彻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刘彻,汉高祖刘邦曾孙,西汉第七位皇帝,古代封建王朝最杰出的君主之一。刘彻驾崩后,其少子刘弗陵即位为汉昭帝,在位期间“百姓充实,四夷宾服”,驾崩时仅21岁。西汉第九位皇帝刘贺为汉武帝之孙,昌邑哀王刘之子。汉昭帝无子,刘贺被召入朝立为皇太子。刘贺在仅27天,就因荒淫无道被废,史称汉废

  • 刘邦、刘彻、刘秀,这三个人,谁才是汉朝最强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刘邦是开国皇帝,汉高祖,起义反秦,与群雄逐鹿中原,开创了大汉王朝,他最大的优点是:会用人,武有韩信,文有张良,所以说,刘邦是大汉的创造者。刘彻,汉武大帝,他是个万古明君,当时也是任人唯才,文有司马迁,东方朔,苏牧,武有卫青,霍去病等等,最大的政绩就是讲匈奴打到了大漠以北,名震天下。所以说刘彻是大汉的

  • 中国的皇帝分别位于哪个朝代?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从秦始皇开始才有皇帝是他统一中国成为第一个皇帝秦秦始皇西汉汉高祖刘邦东汉汉光武帝刘秀魏曹丕蜀刘备吴孙权西晋司马炎隋隋文帝杨坚唐唐高祖李渊宋赵匡胤元忽必烈明朱元璋清皇太极中国历代皇帝到底有几位?各说不一,如果只从秦始皇开始算起,加起来一共408位。但如果把秦始皇以前历时840年的东、西周朝和春秋、战国

  • 周朝800多年有没有强势的君主?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周朝分为西周与东周两个朝代,西周时期强势君主较多,东周时期强势的君主只有周恒王,其余的东周天子只能跟着霸主的步伐走。强势的君主有强势的资本,西周时期,王室土地多、人口多、财力雄厚,因此军队战斗力也强,强君利用军队可以尊王攘夷。东周时期,先是五霸崛起,后是七雄并立,天子的尊严只存在于历史,再强势出头,

  • 历史上对汉朝皇帝刘弗陵的评价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评价:班固:昔周成以孺子继统,而有管、蔡四国流言之变。孝昭幼年即位,亦有燕、盍、上官逆乱之谋。成王不疑周公,孝昭委任霍光,各因其时以成名,大矣哉!承孝武奢侈余敝师旅之后,海内虚耗,户口减半,光知时务之要,轻徭薄赋,与民休息。至始元、元凤之间,匈奴和亲,百姓充实。举贤良、文学,问民所疾苦,议盐、铁而罢

  • 周朝一共有多少年?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周朝(前1046年前256年)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第三个王朝。周王朝共传国君32代37王,享国共计791年。周朝分为“西周”(前1046-前771年)与“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西周由周武王姬发创建,定都镐京(宗周)(今陕西西安西南);周成王五年,营建都城洛邑(成周)(今河南洛

  • 周朝八百年有多少个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周朝:分西周、东周。西周(公元前1106年公元前770年)王系:周文王:在位51年,文王姬昌,父名季。姬昌即位后曾一度被商王所泅,后被释放。他礼贤下士,有姜子牙等名臣辅佐,为以后灭商打下基础。据传文王死时97岁。周武王:在位5年,武王姬发,父姬昌。即位后大举伐商,并于牧野,大败商军,纣王自焚,商亡。

  • 秦国经历几代国君到秦始皇(名字,庙号)?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之前,秦国有36位国君。历代秦君为:1、秦非子2、秦公伯3、秦仲4、秦庄公,前821年-前778年5、秦襄公,前777年-前766年6、秦文公,前765年-前716年7、秦静公8、秦宁公,前715年-前704年9、秦出子,前703年-前698年在位6年10、秦武公,前697年-前678年在位2

  • 明朝的皇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明太祖朱元璋明太宗《永乐大帝》明惠帝朱允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明英宗朱祁镇明代宗朱祁钰明太祖-洪武皇帝-朱元璋明惠帝-建文皇帝-朱允明成祖-永乐皇帝-朱棣明仁宗-洪熙皇帝-朱高炽明宣宗-宣德皇帝-朱瞻基明英宗-正统皇帝-朱祁镇明代宗-景泰皇帝-朱祁钰明宪宗-孝纯皇帝-朱见深明孝宗-德敬皇帝-朱樘明

  • 明朝有多少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1.明太祖,洪武皇帝,朱元璋1368年-1398年在位2.明惠帝,建文皇帝,朱允1398年-1402年在位3.明太宗(成租)永乐皇帝,朱棣1402年-1424年在位4.明仁宗,洪熙皇帝,朱高炽1424年-1425年在位5.明宣宗,宣德皇帝,朱詹基1425年-1435年在位6.明英宗,正统(天顺)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