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有关古代诗歌的故事

有关古代诗歌的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054 更新时间:2024/2/4 10:05:07

诗的故事这里有一个宋之问巧遇骆宾王的故事。初唐诗人骆宾王曾参与起兵反对武则天,但归于失败,他只得隐姓埋名,出家当和尚。这天,杭州灵隐寺来了一个年轻的游客,此人正是宋之问。晚间,宋之问于寺间长廊漫步,见皓月当空,野山魃魃,便诗兴大发,吟出“鹫岭郁昭哓,龙宫隐寂寥”两句诗来,自觉有些意味,可是下面两句却一时接不上来。长廊尽头,宋之问忽见一老僧打坐。他便上前招呼。老僧抬眼寒喧几句,道:“老衲倒有两句”于是,他缓缓吟来:“楼观沧海日,门听浙江潮。”宋之问听了,深感佩服。宋之问回房细细品味,觉得老和尚的两句妙不可言,第二天一早就兴冲冲地跑去拜见老和尚,可不见人影。正在徘徊怅然之际,一个小和尚经过,宋之问赶忙上去询问,和尚道:“噢,他就是骆宾王啊。”诗的故事成道诗人白居易为了要求得更高深的学问,到处向人请教,但仍不能满足他强烈的求知欲。有一天地听说有一位得道的禅师,学问非常高深。于是不惜千里跋涉去求见,好不容易见到了禅师,便虚心地问:“师父,请告诉我如何才能得道?”禅师回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居易不解地说:“这连三岁小孩也知道呀,怎能说是道呢?”禅师回答:“三岁小孩也知道,但80老翁也难奉行啊!”

是关于学习的故事(古文,还要有成语)

1、闻鸡起舞闻鸡起舞: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该典出自《晋书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传说东晋时期将领祖逖年青时就很有抱负,每次和好友刘琨谈论时局,总是慷慨激昂,满怀义愤。为了报效国家,他们在半夜一听到鸡鸣,就披衣起床,拔剑练武,刻苦锻炼。这就是成语闻鸡起舞的来源了。2、头悬梁,锥刺股出处:《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太平御览》卷三百六十三引《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故事:汉朝时儒学大师孙敬小时候读书十分刻苦,经常读到深夜,因为怕自己睡着,就把头发用绳子系在屋梁上,每当自己昏昏欲睡,头垂到一定的时候头发就会被拉得很痛,从而防止自己打瞌睡犯困。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于是他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这就是苏秦“刺股”的故事。3、凿壁借光出处:《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翻译: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让光照在书上来读。故事:西汉时期,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过了几年,匡衡长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匡衡很着急,心里想: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看书,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时间来看书。可是匡衡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怎么办呢?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嚯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啊!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匡衡就是这样刻苦地学习,后来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4、囊萤映雪【释义】囊萤:晋代车胤少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形容家境贫穷,勤学苦读。成语出处:“囊萤”典出《晋书卷八十三车胤传》:“车胤字武子,南平人也。曾祖浚,吴会稽太守。父育,郡主簿。太守王胡之名知人,见胤於童幼之中,谓胤父曰:‘此儿当大兴卿门,可使专学。’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映雪”则出自《孙氏世录》:“晋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清介,交游不杂。”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在历史上,广东地区出了多少位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纵观中国历史,大大小小有上百个皇帝,不过,有一奇特现象,就是有史以来,南方出文人,北方出皇帝。所以,广东地区出了多少位皇帝。乍一想,还真就说不出来谁,不过虽然广东深处南方,但还是出过几位皇帝的,这里简要介绍一下。广东,简称“粤”,这是因为《吕氏春秋》中它被称为“百越”,《史记》中称其为“南越”,越之

  • 古代皇帝的龙袍是怎么清洗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皇帝穿的服装分为几种,清朝分为:吉服、礼服、常服、行服、雨服和便服。而电视中常见的龙袍是吉服,这种龙袍是不清洗的。龙袍不清洗,皇帝天天穿臭了怎么办?其实大家都被现在的电视骗了,皇帝一般是不经常穿影视中的那种龙袍的,大多都是穿便服,《雍正王朝》中康熙就不是一直穿着吉服。(康熙帝的行服)因此龙袍是不清洗

  • 杨坚是怎样一位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人说百炼成钢,杨坚却是“百忍成帝”。虞世南评价隋文帝,“隋文因外戚之重,值周室之衰,负图作宰,遂膺宝命,留心政理,务从恩泽,故能抚绥新旧,缉宁遐迩,文武之制,皆有可观。及克定江淮,一同书轨,率士黎庶,企仰太平。”虞世南这段话,还是很占字数的,不过,笔者斟酌来去,还是觉得不加删减好些。虞世南曾为隋臣,

  • 关于古人勤奋好学的小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1.凿壁偷光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过了几年,匡衡长

  • 东晋的司马皇族为何都短命?你怎么看?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两晋的事不能分开看,虽然分据南北,但其实是一个事儿。东西晋践祚156年,除了晋武帝开国20年还像个样子,之后不是朝廷内讧,就是外敌入侵,基本上没有一天安宁。国家一旦有内讧,外敌必然入侵,木头朽了之后肯定生虫子,墙裂了之后肯定招蚂蚁,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西晋4位皇帝,一共52年,东晋11位皇帝,一共1

  • 中国历史朝代都有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的历史朝代,从夏朝开始计算,一直到民国,共有二十多个王朝,或长或短。记得上学时有一首歌诀: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中国朝代顺序表:夏朝、商朝、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秦朝、西汉、新朝、东汉、三国(曹

  • 中国历史上真正白手起家的开国皇帝有谁?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说个冷门点的,刘裕!中国历史上武力值最高的皇帝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前后皇帝八百多位,其中既有得国最正的汉朝与明朝的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和明太祖朱元璋。也有三分天下的刘备、孙权之流。有少数民族建立政权的前秦宣昭帝苻坚,也有元朝大一统的皇帝元世祖忽必烈,其中明君无数,昏君更是数也数不清楚。论起功过,中华历

  • 外国历史上有哪些女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我是千河,我来回答。外国历史上有哪些女皇帝。先看看欧洲历史上。东罗马一共出了三位女皇帝。1.拜占庭伊琳娜女皇欧洲历史上第一位女皇,也是伊苏里亚王朝末代皇帝。792年-797年与其子君士坦丁六世共治,797年到802年独治。君士坦丁六世逐渐成熟,790年通过护卫队发动兵变实现亲政,废除了女皇的共治君主

  • 关于交友的文言文成语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展开全部割席断交gēxíduànjiāo解释:席:坐席,草席。把席割开分别坐。比喻朋友绝交成语故事:汉朝末年,读书人管宁与华歆从小在一起读书,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但两人性格不一样,管宁读书刻苦,不贪慕富贵,华歆行事浮躁,羡慕荣华富贵,渐渐地管宁厌恶他,就把两人共坐的席子割成两半,分席而坐,从此两人断绝

  • 在历史长河中,有哪些大一统王朝的开国皇帝互相见过面?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大一统王朝从秦始皇开始算,到满清结束,尽管几千年,但开国皇帝也不多。所以这个问题是个送分题,看似麻烦实则简单。回答这个问题咱们先用从小就学过的排除法,逐个条件列出再排除。根据题意,第一个条件是大一统王朝,首先排除三国和曹魏,然后排除南北朝、五代十国。但南北朝和五代,在史界也算正统王朝,只是没大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