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晋的事不能分开看,虽然分据南北,但其实是一个事儿。
东西晋践祚156年,除了晋武帝开国20年还像个样子,之后不是朝廷内讧,就是外敌入侵,基本上没有一天安宁。
国家一旦有内讧,外敌必然入侵,木头朽了之后肯定生虫子,墙裂了之后肯定招蚂蚁,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西晋4位皇帝,一共52年,东晋11位皇帝,一共104年,合计156年,在中国古代史里,只能算勉勉强强。按说灿若星辰的三国最终归于晋朝,新的大一统国家不应该弱鸡,可为什么晋朝却如此不堪呢?其实就是一点:罢兵。
当时,晋武帝刚降服吴主孙皓,志得意满,他认为天下混一,国家应当承平无事,于是下令各州郡罢兵,从此之后,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人人乐享太平。
大臣山涛立刻上书阻止,说罢兵对国家有害,防务空虚,一定会留下隐患。晋武帝不听。后来大臣郭钦也上书,建议将内附的戎夷驱逐出关,然后派兵把守各个关隘,以备北方动乱。晋武帝也不听。
一个国家放弃了国防,那后果一定很惨。晋朝搞罢兵,最终结果是五胡乱华。
后来亏得淝水之战,打败了苻坚,才保住了晋国半壁江山。但是东晋是个奇葩,胜了一仗就开始开始傲娇,继续内讧去了。
东晋皇族互相残杀,骨肉寻仇,怎么看他们都不会活到百岁。不光司马皇族,世家大族之间也互相攻伐,豪强互阋,道德沦亡,基本上也没有落个好下场。到了唐朝,唐太宗下领编纂了《晋书》,惩前毖后,中国的政治环境才有点改变。
关注厕读大历史,每天分享历史知识,品味历史智慧。
晋朝承认刘备是皇帝吗?有何史实依据?
刘备去世之后庙号烈祖,谥昭烈皇帝,这一套程序下来,俨然就是皇帝一般的存在了。因为蜀汉政权一直以大汉正统自居,刘备的庙号没有像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一样使用太祖或高祖,而且选择了烈祖,似乎蜀汉政权就是汉王朝的延续,板上钉钉了!那么,后世王朝认可刘备皇帝的身份吗?
《历代帝王图》唐代的宰相之一阎立本曾经画过一副长卷《历代帝王图》,画中包含了自汉昭帝至隋炀帝等历朝历代十三位帝王的画像。说到这里,很多人肯定要说了:“唐朝的宰相都说刘备是帝王了,他还不是后世王朝认可的皇帝吗?”但是,很多人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细节,那就是画中的题注。
在魏文帝曹丕的画像旁边,阎立本标注的是魏文帝曹丕,这是对皇帝的标准称呼,没有任何疑问。但是,在刘备的画像旁边,阎立本标注的又是什么呢?不是季汉昭烈帝刘备而是蜀主刘备!当然,孙权也是这个待遇。这代表了什么呢?阎立本认可刘备的帝王身份,却没有认可蜀汉政权的正统地位,他只是割据政权的皇帝!那么,正统皇帝是谁呢?魏文帝曹丕。这也是后世王朝比较大众的一种态度认可三国时期的三家都是皇帝,但曹魏是正统。
为何篡位的曹魏却成了正统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曹丕篡汉自立,无论认与不认,曹氏父子都是赤裸裸的篡位逆臣!但是,为什么篡位的逆臣反倒成了正统呢?这还要从曹丕篡汉时走的程序说起。
曹丕虽然是篡位,可他获得皇位的途径却不是抢夺而是“禅让”。无论事实如何,形式上、程序上是汉献帝刘协三“请”、曹丕三“辞”之后,“天命所归”的曹丕这才“心不甘、情不愿”地接受了汉献帝的“请求”,“勉为其难”地当了这个皇帝。这就相当于是现代物权法上赠与的概念,是汉献帝将皇位和正统赠与了曹丕,曹丕自然是“合法”的皇帝,“合法”地拥有正统地位。事后,志得意满的曹丕还特地命人在传国玉玺的肩部刻上了“大魏受汉传国玺”以彰显这种“合法性”。
刘备是汉宗室,为何蜀汉不是正统刘备是汉宗室和蜀汉政权也一直以大汉正统自居,为什么曹丕玩一出“禅让”游戏就成了正统,姓刘的蜀汉政权却不是呢?
这和中国历代王朝本身是有着重要关系的,历朝历代的王朝没有哪一家是真正的天命所归,哪里有什么天命所归!说白了,都是抢的别人家的。为了强调自身的“合法性”“正统性”,历代王朝通常都会搞一些“禅让”的把戏,就算不搞“禅让”也会搞一些“神话游戏”、强调自己是“天命所归”。因此,要想让自己“合法”,他们就必须认可曹丕的行为“合法”!如果认可了蜀汉政权的正统地位,哪天前朝宗室给自己来一出有样学样,岂不是自找麻烦?
再就是刘备的血统实在太不纯正了!我们不去纠结刘备到底是不是真的汉宗室,就认可他所说的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刘备与东汉大宗的分界在哪里?汉武帝刘彻!中山靖王刘胜和汉武帝是亲兄弟,都是汉景帝的儿子。从法理上讲,光武帝刘秀把自己过继给了汉元帝刘,汉元帝的祖先汉武帝自然也是光武帝的祖先。从血缘上讲,光武帝的祖先是汉景帝的另一个儿子长沙定王刘发。换言之,自汉武帝起,刘备家就与后来东汉的大宗分家了!现在人们常说“出了五服不算亲”,刘备与汉献帝之间别说是出了五服、十服恐怕都不止了……
就算曹魏政权不“合法”,汉献帝还有亲生儿子、东汉的大宗还有近支,怎么轮也轮不上他出了几十服的刘备!不要觉得这没什么,对于历朝历代的皇帝而言,这是有重大意义的。如果这样一支小宗旁支都能成为“合法”的皇位继承人,那么理论上王朝的所有小宗都可以成为皇帝,不是吗?只要把现任皇帝给杀了就是了……这对于一个王朝意味着什么?内乱之源!因此,就算抛开所谓正统传承的问题,就冲这个现实原因,历朝历代也不可能认可刘备蜀汉政权的正统地位。
晋如何定位蜀汉政权晋王朝的“合法性”来自哪里?晋武帝司马炎偷师曹丕的“禅让”游戏。司马炎有样学样,让魏元帝曹奂把他祖上在汉献帝身上玩得那一套对自己原封不动走了一遍,这就是晋王朝“合法性”“正统性”的来源。换言之,如果晋不承认曹魏是正统,自身自然也不是正统。因此,就算历朝历代都不认可曹魏的正统地位,晋也必须认!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这一点在晋王朝编纂的官方正史《三国志》中体现的尤为突出。《三国志》虽然分为了《魏书》《蜀书》《吴书》,看似将三家并列了。但是,其内容一目了然,以曹魏为正统!为什么这样说呢?在《三国志》中,曹魏帝王的记录被称为了纪,也就是太史公当初创立的本纪之意,如武帝纪、文帝纪、明帝纪。那么,《三国志》给刘备和孙权的待遇是什么呢?传!如先主传、后主传、吴主传。传自古以来都是给臣的待遇,仅此一字,晋王朝对刘备的态度立现!
除此之外,《三国志》对刘备的称呼也应证了这一点,书中只称刘备为先主而不是昭烈帝,何意?他是蜀汉政权的主人,但不是皇帝!换言之,晋王朝比唐王朝走得更远,唐王朝至少还承认刘备是帝王,晋王朝却只承认他是主!主是个什么概念呢?北宋初年,南唐皇帝李煜自降身价、对宋称臣时,上表宋廷用的自称就是“江南国主”。主其实就是对割据政权最高首领的称呼,不知道诸位明白陈寿的意思没有呢?
综上所述,刘备虽然在成都称帝而且蜀汉政权一直以大汉正统自居,但是自晋王朝开始,大概除了刘宋等少数王朝,没有几家认同蜀汉政权是正统王朝的!刘宋实际上也没有完全认可蜀汉政权的正统地位,毕竟曹氏陈留王在刘宋依然是存在的。客气一点的王朝,勉强还把刘备算作了皇帝,只是不认同蜀汉政权的正统地位,将其纳入了割据政范畴。不客气的如晋王朝,索性连刘备的皇帝身份也一概不予认可!
太可笑了,应该是晋朝需要刘备的认证,因为晋朝被刘备“后人”灭掉了。
公元263年,刘备亲生的,赵子龙于万军之中救出来的,扶不起的阿斗投降曹魏,蜀汉灭亡,阿斗装疯卖傻,居然善终,真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可怜了赵子龙、诸葛亮和姜伯约的忠心。
刘关张三兄弟
但曹魏也没高兴几天,公元265年,司马炎灭曹自立,建立晋朝,曹家被灭门。
晋朝也没高兴几天,公元304年,匈奴人刘渊起兵反晋。刘渊,南匈奴单于于夫罗之孙,左贤王刘豹之子,货真价实的匈奴王子,不管出于什么意图,这家伙居然要重建“汉朝”。
永嘉二年(公元308年)刘渊称帝,都平阳,重建“汉朝”,史称“汉赵”,年号元熙,追尊刘禅为孝怀皇帝,对,就是刘备那个不成器的儿子阿斗,立汉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神主而祭之。
匈奴刘渊为何对汉朝有执念?匈奴人说:汉匈和亲百年,是甥舅之亲,匈奴习俗从母姓,故姓刘,灭晋建国,是为汉报仇。
还需要晋朝承认刘备的皇帝地位吗?人家刘备的“干孙子”直接灭掉了西晋!
汉匈和亲
永嘉五年(公元311年),洛阳失守,晋怀帝被俘,接着“汉朝”大将石勒闪击荀唏,青兖沦陷。
建兴元年(公元313年),晋怀帝在平阳被杀,晋愍帝在长安继位,下令司马睿、刘琨等的共七十万大军分三路合击平阳。结果身为此战主力的司马睿在士族的鼓动下竟抗命不遵。
建兴四年(公元316年)长安被“汉朝”攻陷,西晋灭亡。而匈奴控制了几乎整个中原。
故事并没有完。
西晋刚灭亡,司马睿就在江南建立了东晋。这期间,东晋的大将祖逖、庾亮、殷浩、桓温、谢安先后北伐,结果地盘越伐越小,最后出了一个名将刘裕,本事很大,先是督师镇压卢循、剿灭割据长江中上游的刘毅、谯纵势力,然后灭南燕,破北魏,亡后秦,降仇池,收复淮北、山东、河南、关中等地大片领土,光复洛阳、长安两都。
看起来,司马家要重整江山了,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司马炎等人就要狂笑九泉了,结果公元420年,刘裕代晋自立,建立“宋朝”,司马家又一次被灭门。
人家刘裕自称:祖籍彭城郡彭城县绥舆里,为汉高祖刘邦之弟、楚元王刘交的二十二世孙。而刘备是刘邦的玄孙,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人,刘裕与刘备是宗亲。
南朝文物
刘渊灭西晋,刘裕灭东晋!
刘家的仇不好结,刘家的天不好变。西晋有什么资格评价刘备?
汉朝灭亡有人报仇,晋朝灭亡有谁复仇?
无人为晋朝报仇,因为晋朝对中华有罪!
《菜根谭》有曰:“眼看西晋之荆榛,犹矜白刃,身属北邙之狐兔,尚惜黄金。语云:'猛兽易伏,人心难降;溪壑易填,人心难满。'信矣!”
可见,西晋的破败是出了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