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历史上被毒死的皇帝如下(未明确排名的定义,姑且时间顺序):
汉代:
汉平帝刘(kan,四声)(公元前9年公元6年),西汉第十四位皇帝。
汉质帝刘缵(zuan,三声)(公元138年公元146年),东汉第十位皇帝。
汉少帝刘辩(公元176年-公元190年),东汉第十三个皇帝。
魏晋南北朝:
晋惠帝司马衷(公元259年公元307年),西晋第二位皇帝。
晋怀帝司马炽(公元284年公元313年),西晋第三位皇帝。
秃发(nu,四声)檀(公元365年公元415年),十六国时期南凉国君主。(鲜卑秃发)
北魏献文帝拓跋弘(公元454年公元476年),南北朝时期北魏第六位皇帝。(鲜卑拓跋)
北魏孝明帝元诩(公元510年公元528年),北魏第十位皇帝。(鲜卑拓跋)
北魏节闵帝元恭(公元498年公元532年),南北朝时期北魏第十二位皇帝。(鲜卑拓跋)
北魏孝武帝元修(公元510年-公元535年),北魏最后一位皇帝。(鲜卑拓跋)
东魏孝静帝元善见(公元524年公元552年),南北朝时期东魏皇帝。(鲜卑拓跋)
西魏废帝元钦(公元525年—公元554年),南北朝时期西魏第二位皇帝。(鲜卑拓跋)
西魏恭帝拓跋廓(公元537年—公元557年),南北朝时期西魏政权末代皇帝。(鲜卑拓跋)
北周明帝宇文毓(公元534年公元560年),南北朝时期北周第二位皇帝。(鲜卑)
隋唐:
隋文帝杨坚(公元541年公元604年),隋朝开国皇帝。
唐中宗李显(公元656年-公元710年),唐中宗李显一生前后两次称帝(公元683年公元684年在位,公元705年公元710年在位)。是唐朝的第四和第七位皇帝。
唐哀帝李(公元892年10月公元908年3月),唐朝末代皇帝。
五代十国:
南唐后主李煜(公元937年—公元978年),南唐最后一位皇帝。
元:
元明宗和世(公元1300年12月22日公元1329年8月30日),元朝第九位皇帝。
清:
清德宗光绪帝(公元1871年8月14日公元1908年11月14日),定都北京后的第九位皇帝。
以上共计20位,有时候也会把明朝明世宗朱厚,明光宗朱常洛,两位皇帝算在里面,因为他们确实也是毒死的,但是是因为明朝流行服食丹药,铅中毒而死,至于是不是被人谋害那就两说了。除此之外,历史上还有很多暴毙而亡的皇帝,早已成为历史迷案的,说不定也有被毒死的。
2、时间排序根据历史更迭顺序即可,若问被毒死的皇帝的其他排名,又是怎么样呢?
(1)论功绩,排名第一的当属隋文帝杨坚
隋文帝杨坚一生在位23年,经过他的励精图治,隋朝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全国人口呈持续增长的趋势,国库充盈,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其在历史上是一位功不可没的圣君。
(2)论文学和艺术才华,排名第一的当属南唐后主李煜
工书善画,能诗擅词,通音晓律,其作词《虞美人》,至今还是经典。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年轻有为,最为可惜,离我们最近,那就是清德宗光绪帝
在位初期,勤于国事,颇有所作为。公元1898年,光绪帝任用康有为等变法维新,试图改革,开拓创新,史称戊戌政变。
剩余的那些皇帝大多数身处五胡十六国、五代十国那2个动荡的时代,朝代更迭太快,爹杀儿子,儿子杀爹,叔叔杀侄子太过常见,在位时间短,年龄上也都很小,没什么作为,基本都是傀儡。
论年龄最小?论在位时间最短?论最昏庸的皇帝?论最懦弱的皇帝?........大家可以在排个名,各抒己见。
自古以来皇权斗争都是充满着血腥和暴力,任何皇帝都做不到高枕无忧。他们有随时被拉下来的风险,也有可能会死于非命。
百度查了下,被毒死的皇帝有20位,但是这里面由于史料的缺乏,有的只是疑似。认真看了下他们的介绍,我发觉了一些规律,可以分享给大家。
第一种情况:死于权臣手中,这种比例最高。原因很简单,他们没有实权,本身就是傀儡,如果不听话,权臣随时换个听话的。
数北魏、东魏、西魏、北周比较多,五代十国也存在。
1、吴废帝孙亮,孙权第七子,十岁登基为帝,十五岁开始亲政,但在一年后,即太平三年(258年),被权臣孙废为会稽王。永安三年(260年),又被贬为候官侯,但在前往封地途中去世。有一说他是被毒死的。
2、北魏节闵帝元恭,他是被权臣尔朱世隆拥立即位,年号普泰。同年十月,高欢拥立元朗即位,年号中兴,并率兵击败尔朱世隆,废黜节闵帝。泰昌元年(532年)五月,节闵帝元恭被高欢毒死。
3、北魏孝武帝元修,被高欢拥立为帝,年号太昌。永熙三年(534年),元修与高欢决裂,率众西入关中,投奔宇文泰。同年十月,高欢拥立元善见为帝,迁都邺城。十二月,元修与宇文泰政见不和,为宇文泰所毒杀,时年二十五岁。
4、东魏孝静帝元善见,北魏永熙三年(534年)十月,被权臣高欢拥立为帝,年号天平,时年十一岁。先后受制于高欢、高澄、高洋父子三人,武定九年(551年),齐王高洋逼迫元善见禅位,建立北齐王朝。元善见降封中山王,不久为高洋所毒杀,年仅二十八岁。
5、西魏废帝元钦,丞相宇文泰独揽朝政,元钦常有怨言,联合李基、李晖和于翼,欲诛宇文泰。三年(554年)二月,为太师宇文泰所废,后被毒死。
6、北周明帝宇文毓,宇文泰儿子,武成元年(559年)八月十四日,宇文毓改称皇帝,追尊父亲宇文泰为文皇帝,大赦天下,年号武成。武成二年(560年)四月,权臣宇文护命令李安在宇文毓食物中下毒,时年二十七岁。
7、后汉湘阴公刘,刘承佑被杀之后,群臣商议立刘为帝。郭威以太后名义下诏废黜了刘,将其将封为湘阴公。951年正月,刘父亲刘崇得知郭威夺位灭汉,便在晋阳称帝,国号北汉,以与郭威对抗。郭威怕留着刘会成后患,秘密毒死了刘。
8、唐哀宗李,天元年(904年),唐昭宗遇害后,蒋玄晖假传遗诏拥立李即位。在位期间,并无实权,一切政事由朱全忠决策。李在位3年后被废,次年被鸩杀,葬于温陵,终年17岁。
第二种情况:外戚权势较大,扶持皇族中年龄较小的孩子做皇帝。那么这时候孩皇帝的命运也不安全,这种两汉表现突出。
1、汉平帝刘,汉哀帝病逝后,王莽不肯立年岁较长的君主,于是立年仅9岁的刘为帝。元始五年十二月十六日(6年2月4日),刘去世,终年14岁。关于刘的死因,目前仍然存在争议,有病死之说,也有被王莽毒杀之说。
2、汉质帝刘缵,永嘉元年(145年)正月,年仅2岁的汉冲帝病逝,权臣梁冀拥立年仅8岁的汉章帝玄孙刘缵为帝,是为汉质帝。
梁冀飞扬跋扈,汉质帝对此极为不满,在朝会上曾当面称梁冀“此跋扈将军也”,梁冀对此怀恨在心,担心其长大之后难以掌控。于是在本初元年(146念)闰六月,梁冀派亲信在汉质帝食用的煮饼中下毒,将其毒死,终年9岁。
第三种情况:国家灭亡了,被另外的皇帝毒死,以绝后患。这种不多。1、比如南唐后主李煜被宋太宗赵光义毒死。不过也有一说是病逝。
南凉景王秃发檀已投降西秦乞伏炽磐,隔一年还是被乞伏炽磐毒死,谥号景王。
3、晋怀帝司马炽,晋惠帝驾崩,皇后羊献容为保自己太后之位,迎立司马炽为帝,是为晋怀帝。时值“八王之乱”,匈奴等少数民族也开始纷纷自立,其中刘渊以自立为汉帝。
永嘉五年(311年)六月,刘渊之子刘琮率军攻入洛阳,晋怀帝逃往长安途中被俘,太子司马诠被杀,史称“永嘉之变”。司马炽被俘后受尽折磨,建兴元年二月初一(313年3月14日),晋怀帝司马炽被刘聪毒杀,享年三十一岁。
第四种情况:死于亲人手中。1、北魏孝明帝元诩,六岁继位,权臣元叉、母后胡氏相继擅权乱政,大失人心,北方爆发六镇起义,国势日衰。武泰元年(528年),元诩不满胡太后专权,密诏晋阳军阀尔朱荣进京勤王。密诏外泄,胡氏知道后大怒,元诩遂被其毒杀,时年十九岁。母亲杀亲生儿子,这个胡太后确实狠毒,与武则天有一拼。
2、武则天儿子唐中宗李显,他是被老婆和女儿害死的。
韦后和女儿安乐公主权欲熏天,想效仿武则天做女皇帝,而无病无灾的李显成了她们绊脚石,于是用毒饼把李显害死。估计李显吃饼时还一脸幸福的模样。
3、隋文帝杨坚,他的死因目前仍有争议,一是病死说,二是被杨广派人缢死,三是被杨广派人毒杀。反正与他儿子杨广脱不了干系。
4、清德宗光绪皇帝,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光绪帝驾崩。光绪帝的死因至今也是个迷,有病死之说。但根据名医屈桂庭在《诊治光绪帝秘记》的记载,光绪去世前三天“在床上乱滚”,“向我大叫肚子痛得了不得”,且“面黑,舌焦黄”,“此系与前病绝少关系”。疑似被慈禧毒死。
各位条友,如果还有其他情况,欢迎评论区交流。
我是历史逸事,每天都有回答,欢迎关注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