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衷是司马炎的次子,本来皇位是轮不到他坐的,但他的嫡亲哥哥司马轨在两岁左右的时候不幸夭折了,司马衷就由老二变成了老大,且又是杨皇后所生,所以就成了名正言顺的皇位继承人。也因为司马衷天生智力低下,根本无法当朝理政。他在位的17年中,刚刚建立的国家迅速衰落,贾后干政,朝政混乱,各诸侯王并起争权,爆发了史上有名的“八王之乱”。不堪国事的晋惠帝在动乱中被当作傀儡一般反复挟持利用,甚至还一度被废。
最终,他在“八王之乱”平定之年突然死亡(一说是被毒杀),结束了荒唐难堪的一生。10年之后,西晋就被趁乱而来的匈奴人攻灭。从此,中国北方进入了长达300年的五胡十六国的混乱时代。
西晋王朝的司马氏一家,有许多奇谋百出、机智聪明之人。司马懿就不必多说了,智慧超群,韬略过人。司马懿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也都堪称人中俊杰。
古代皇位继承遵循长子继承制。由长子继承皇位,这是中国古代一直沿用的继承制度,古代的君王通常情况下,皇位的继承人都是长子。
司马炎的儿子司马衷虽然是个大傻子,但他的孙子司马却天资聪颖,机智百变,司马炎在世时曾夸司马有“乃祖之风”,意思是说司马有司马懿当年的风采,可见司马炎对他这个孙子非常满意。所以,司马炎在考虑皇位继承人的时候,定然会把司马考虑进去,虽然儿子司马衷不成器,但将来他把皇位传给聪明的司马。
司马衷有皇后和太子妃及其背后家族的支持。皇后杨艳,即司马衷的母亲,来自当时的名门望族杨氏,其父杨文宗是中书侍郎,在朝中颇有声望;而太子妃贾南风背后的家族,来头更大,她的父亲贾充是西晋王朝的开国元勋,地位显赫,说话很有分量。在司马衷成为皇位继承人的这条道路上,杨艳、贾南风等人没少操心。
历史上公认的明君有哪些?
唐太宗李世民有气度,才能让宰相魏征犯颜直谏,从善如流。
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战胜了太子李建成。魏征是李世成的头号军师,李世民惜才,不仅没有杀他,而且还器重他为相。
魏征为人耿直,只要感觉那里不对,就当众直谏,有时君臣各抒己见,互不让步。有一次差点使唐太宗下不了台,唐太宗回到后宫,气呼呼地扬言要杀了他,被长孙皇后听见,恭喜皇帝手下有这么个忠臣,无私而坦荡。唐太宗才消了气。
唐太宗在任上,还是以天下社稷为重,善于听从各方面建议。他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因为他深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才能做到胸怀宽广,人尽其才。还创造了贞观之治。
其实每个朝代的前几个皇帝还不错,知道创业不易,也懂得休养生息,要说明君我说说我心中的十大明君,大家有不同意见可以评论区交流哈!
第一,唐太宗李世民,我认为他可以成为千古名君,除了玄武门之变落了个得位不正外,其他的都没得说,文治武功,纳谏都是皇帝中的佼佼者。
第二,宋仁宗,公认的好皇帝,也是宋代名声最好的皇帝。他的时代也是名臣辈出,像范仲淹,包拯,狄青,文彦博,韩琦等。他驾崩后,辽国的人都哭,可见他的仁德。
第三,汉文帝,他开启了中国第一个治世,他休养生息,关注民生,抵御匈奴,为后来汉武帝攻打匈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四,汉光武帝刘秀,没落皇族再造山河,建立东汉王朝。
第五,汉宣帝刘洵,民间长大的天子,深知民间疾苦,他在位期间让汉朝达到了巅峰。
第六,明仁宗,虽然在位时间不过十个月,但是不影响他的功绩,重用三杨,开始大明的仁宣之治,让大明国力达到巅峰。
第七,隋文帝杨坚,结束几百年的战乱,使国家重新统一,并且开创了开皇之治,为以后得大唐盛世奠定了基础。
第八,明孝宗朱佑樘,是除了仁宣之治外又一个明君皇帝,他不仅国事处理的好,家里也是实行一夫一妻制,模范好丈夫,弘治中兴也是名副其实的。
第九,康熙皇帝,名为守成之君,实为开国之主,他重新把大清打造了一遍,他开启了康雍乾盛世。
第十,雍正皇帝,真正意义的铁腕和勤政皇帝,虽然十三年,扭转了康熙晚年的颓势,又为儿子乾隆积累了资本,他是承前启后的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