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各皇帝在位时期的年号是由谁决定的?怎么决定的?

各皇帝在位时期的年号是由谁决定的?怎么决定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026 更新时间:2024/1/15 14:22:17

皇帝本人或者与大臣商议。

在定年号这件事情上,明朝皇帝一般有三种态度,我称之为普通、文艺和二逼。

普通皇帝就是大多数啦,不怎么管事,内阁和礼部说啥咱就选啥,从礼部给定的年号里随便挑一个就好。

文艺皇帝呢,会根据大臣呈上来的选项,给出自己的(不离谱的)修改意见,比如说嘉靖皇帝,“世宗入缵,初拟绍治为号,而上不用”,嘉靖不喜欢大臣拟的“绍治”,大约是因为其中隐含着“继承弘治”的意思,他不爽。另外内阁还提了一个“明良”的年号,他也没看上,最后自个儿选中了“嘉靖”。

崇祯皇帝也是,“廷议改元,礼部者四:「永昌」、「」、「咸」、「崇贞」。御改「贞」「祯」,用之。”

他不喜欢“贞”,便加了个示字旁,可能是觉得这样比较吉利吧……总之就是稍微的表明下自己的态度,不大改,基本上还是按照大臣给的框架来。

那么二逼皇帝是什么样的呢?请看明太宗朱棣

“古来纪年多有犯重复者。即本朝亦有之,如永乐、天顺、正德、皆是也,文皇靖难,诸降附解杨诸公,扶服乞哀,圣意独断,料无献替。”

事实上“永乐”这个年号之前有人用过,而且用它的人还是“反贼”方腊,这就很尴尬了。投降朱棣的大臣里,什么解缙杨荣,都是文化人,怎么可能看不出问题?但是老板朱棣就是这么,“圣意独断”:老子就喜欢永乐,你管得着吗?

所以啊,理论上说,在通常情况下,明朝的年号,还是要按照基本……啊不是,按照我萌的老规矩,通过礼部和内阁去产生,当然皇上的决定权和修改权也是很重要滴。但是在【不通常】的情况下,碰上一个朱棣这样狂甩酷霸吊炸天的老板……呃,礼部?whocares?他就算把年号改成艹你爸爸,大臣敢不答应吗?

帝号、谥号、庙号、尊号、年号和国号,它们相互之间有什么不同?分别又代表着什么呢?

这个问题很不错,算是皇帝称呼的一种科普。

帝号、谥号、庙号、尊号、年号和国号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帝号是封建社会统治者的称号的统称,包括谥号、庙号、尊号、年号。

第二、谥号、庙号是皇帝死后追加的称号。

第三、年号不是针对于皇帝的称号,而是对于封建政权的称号。

通常情况下我们对于封建王朝的皇帝称呼起来大概也有三种方式,分别是庙号,谥号,和年号,下面我们举例说明一下几种称呼方式。

以庙号称呼的帝王

庙号起源于商朝,简单来说庙号就是皇帝死后在庙堂中接受供奉时所取的名字,不仅是中国的皇帝,庙号在东亚地区被普遍使用。

庙号的授予方式最初非常严格,普遍遵循一个规律即“祖有功而宗有德”,所以“太祖”,“高祖”的庙号基本上都是开国之君,而后继之君只能以“太宗”、“中宗”、“德宗”来称呼,在汉朝庙号德授予方式更为严苛,以至于汉朝的很多皇帝都没有庙号。

比如我们最熟悉的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庙号就是“高祖”李世民的庙号就是“太宗”,不过这种方式在封建社会后期没有那么严格,明朝有“太祖”朱元璋,“成祖”朱棣(后来改的),清朝更是夸张,前四个皇帝“三祖一宗”。

说完庙号我们再来说一下“谥号”

商朝之后的周朝并没有延续庙号制度,而是采用了“谥号”,“谥号”不仅仅用于帝王,在古代社会地位较高的人,比如文武大臣,甚至后妃都有谥号。

谥号最大的特点就是带有评价意义,比如“美谥”比如“恶谥”,最为熟悉的就是隋炀帝,这就是明显的“恶谥”。而文、武、明、睿这类词明显都是“美谥”,比如汉武帝刘彻,他的谥号是“孝武皇帝”,庙号是“世宗”,我们通常称呼他为汉武帝,而不是汉世宗。

年号

年号是由汉武帝刘彻首创,是皇帝纪年的一种名号,需要注意的是古代皇帝大多有好几个年号,遇到祥瑞降临需要改年号,遇到重大灾荒“冲喜”需要改年号,比如唐高宗李治在位期间一共使用过14个年号。

明清时期在位皇帝一般都固定使用一个年号,所以我们通常都用年号来称呼明清时期的皇帝,比如“永乐皇帝”,比如“嘉靖”,比如康熙、乾隆等等都是年号。

尊号也叫徽号

正式的定义是尊崇帝后或其先王及宗庙等的称号,比如皇帝,陛下,等都算是尊号,再比如说“太上皇”,“太皇太后”,“皇太后”等都属于尊号,另外唐朝时期很多皇帝都有尊号比如李隆基的尊号为“开元圣文神武皇帝”,比如对李世民的尊称“天可汗”也算是尊号。

以上就是几种称号的简单定义,每种称号展开了理解都能长篇大论一番,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收集资料,有些内容非常有趣,比如秦始皇不但没有庙号也没有谥号,就是为了严防“子议父、臣议君”。

帝号,包括谥号、庙号、年号和尊号。

1、谥号,为东亚古代君主、诸侯(包括中国、朝鲜、越南、日本)、大臣、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带有评判性质的称号。帝王的谥号,由礼官议上;臣下的谥号,由朝廷赐予。

2、庙号。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开国君主一般是祖、嗣君主有治国才能者为宗。因为很严格,所以有些君王会没有庙号。一般来说,庙号的选字并不参照谥法,但是也有褒贬之意。自西汉至隋朝的皇帝多称谥号。自唐朝至元朝的皇帝多称庙号。文人可以有谥号,但不能有庙号。

3、年号。所谓年号,是中国历代帝王用以纪年的名号,往往也是时运变化的标志。按惯例,新君即位大多会颁行新年号,称为改元。年号蕴涵着帝王君临天下、宣示正统的特殊意义。

4、尊号。所谓尊号,乃为尊崇帝后为之所上之称号。始于秦代。尊号字数不一,常遇事而累加。

5、国号。即国家称号,中国古代国号就是一个朝代名称,历朝建国者第一要事即确立国号。

例如李世民

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庙号:太宗

尊号:天可汗(唐周边各民族尊称)年号:贞观国号:唐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古代历史上,皇帝说的是普通话还是方言?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首先,看到这个问题,有点哭笑不得。问题里的“普通话”和“方言”是怎样定义的?按我们现在的说法“普通话”指“以北京语音为标准,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的汉民族共同语言。“方言”指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如果问题里“普通话”和“方言”是这个意思,那么,古代历史上的诸位皇

  • 末代皇帝溥仪的墓现在在哪里?规模大吗?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好奇,溥仪作为清朝的末代皇帝,他死的时候并非是以清朝皇帝而是以新中国国民的身份入葬的,为什么被葬在了清皇陵西陵。按照清朝的皇家礼制,新皇帝一登基,就要为自己选择一处好陵址。除了同治皇帝不知是什么原因没有在登基后为自己选择之外,其他的清朝皇帝都是为自己提前选好了地方。与同治皇帝一样,宣统皇帝溥

  • 清朝的皇帝有那些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天命汗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天聪汗爱新觉罗皇太极清世祖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清圣祖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清世宗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清高宗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清仁宗嘉庆皇帝爱新觉罗琰清宣宗道光皇帝爱新觉罗宁清文宗咸丰皇帝爱新觉罗奕清穆宗同治皇帝爱新觉罗载淳清德宗光绪皇帝爱新觉罗载清宣统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太祖努尔哈赤

  • 为什么明朝皇帝有很多是胖子,而清朝皇帝几乎都是瘦子?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这个问题是有答案的。主要是基因问题,从历史记载来看,朱元璋身材魁梧,形貌异于常人,后世子孙多胖人也不奇怪;再看清朝皇帝画像,面容清癯,应该是血脉遗传。其次是后期锻炼吧,明朝除了开国几个皇帝,后期皆尚文,而清朝的皇帝多少还继承了女真尚武的风俗,日常应该要练习骑马射箭,体型有所保留也是可能的。一家之言,

  • 大唐帝国的皇帝,你更喜欢谁?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第一位是唐太宗李世民。第二位是唐玄宗李隆基。首先,我们先来说说李世民,唐朝建立之后,李世民被封为秦王,手底下有一批能臣武将,帮助他为大唐建立汗马功劳,之后由于一系列的因素,最终通过发动“玄武门事变”登上皇帝宝座,开创“贞观之治”。第二,再来谈谈唐玄宗李隆基,在整个唐朝历史当中,李隆基也是非常出名的一

  • 全世界历史上第一位皇帝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全世界第一位皇帝是始皇帝嬴政,皇帝称谓起源于中国,外国历史上的皇帝有古罗马帝国皇帝、法兰克王国皇帝查理曼、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俄罗斯帝国皇帝等等,只是这些所谓皇帝和我国的皇帝有很大区别,古罗马皇帝其实真正的称呼为罗马帝国执政,他是由元老院推选出来的,因此和皇帝挨不上边。其他的

  • 哪个朝代出的有作为的皇帝最多?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西汉最多:1、汉太祖刘邦--知人善任,建立大汉居功至伟。2、汉惠帝刘盈--仁慈的皇帝:实行仁政,减轻税负,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历代宫廷都党争不断,兄弟相残数不胜数,刘盈却几次保护自己的兄弟。3、汉文帝刘恒--最命好的皇帝,没有实力,也没有功绩的王子,却被大臣们拥立为皇帝,即位后励精图治,富国强民,成为

  • 古代大帝国排名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1蒙古帝国2阿拉伯帝国3马其顿帝国又称亚历山大帝国4罗马帝国5波斯帝国6奥斯曼土耳其7拜占庭(东罗马帝国)因为我们是中国人,我主观把蒙古帝国置顶了,呵呵处女皇后张嫣嫁给其舅汉盈帝刘盈吕后之子馆陶长公主之女陈氏嫁给其舅之子汉武帝刘彻清朝历代皇帝排表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严格上不能称末

  • 元朝是一个皇帝一个年号吗?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年号成为一个皇帝的专属标志是在明清,元朝时候的皇帝对年号没有特别的要求,不过也大致遵循一世一元,只有元世祖忽必烈有中统、至元两个年号,其他的元朝皇帝要么拥有一个年号,要么和其他皇帝共用一个年号,比如元文宗、元宁宗、元惠宗三位皇帝共用至顺这一个年号。年号不同于谥号、庙号,它是皇帝在位时就可以使用的,其

  • 那个朝代,那个皇帝的年号是长庆?拜托各位大神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长庆(821年─824年)唐穆宗李恒年号。唐穆宗李恒,宪宗第三子。唐德宗贞元十一年(795年)生。唐宪宗元和十五年(820年)即位,次年改元长庆。长庆四年(824年)病死,终年三十岁。庙号穆宗,谥号睿圣文惠孝皇帝,葬光陵。汉高祖刘邦。谥号:高皇帝。庙号:汉高祖。年号:无。汉武帝刘彻。谥号:孝武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