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黄拙吾是谁,为什么死后要穿龙袍?

黄拙吾是谁,为什么死后要穿龙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941 更新时间:2024/3/6 1:06:28

这个黄拙吾就是名噪一时的“龙袍干尸”,是于2006年5月,在北京石景山一处施工工地意外挖掘发现,因棺木中书有“皇清诰授中宪大夫拙吾黄公之灵柩”,时论墓主人名叫黄拙吾,但由于史料缺乏黄拙吾的记载,且由于其墓中陪葬龙袍,故而引起一时猜想,至今无法定论墓主人的真实身份。

疑云重重干尸出土时,由于棺椁里培葬了大量康熙年间的通宝,故而能够确定墓主人是清代康熙年间去世的“中宪大夫”,在当时是四品文官,但这一点并无法从史料中得到证实。故而专家们推测,墓主人“中宪大夫”一职,可能是墓主人死后追赠,或者子孙发达后追封先祖所为。

由于干尸出土时毛发保存较为完好,明显保留着明朝时期的发束形式,这一点在康熙年间身为四品官员是不可能做到的,平民百姓尚且强制剃发续辫,何况是四品大员。因此专家通过技术手段从干尸头顶推断发际线的位置,推断出墓主人生前还是遵守了清朝剃发易服制度的。故而做出推测,墓主人是明末清初人,在明亡之后被迫降清,剃发续辫,死后才敢偷偷恢复明朝时的发式下葬。

“凡五爪龙缎立龙缎团补服官民不得穿用,若颁赐五爪龙缎立龙缎,应挑去一爪穿用”《大清会典》

让人们疑惑更大的则是墓主人外套是清代一品武官朝服,内穿蟒袍,并陪葬品中还发现一件龙袍,经专家鉴定,墓主人的这一身行头确实出自皇家正品!这与棺内所写的“中宪大夫”四品文官并不相符,按照清代官服制度,四品文官应穿鸳鸯补子,而不是一品武官的麒麟补子。专家给出的解释是清朝皇帝有赏赐一品麒麟补服和“五爪龙袍”的记录,但翻看史籍后得知,整个清朝一共由皇帝赐与臣下的龙袍在册记录的有十七件,可以说没有大型功绩是不可能得到的。且康熙年间,只有两个人获此赏赐,一为甘肃总兵孙思克,二为平定台湾朱一贵叛乱的施士彪。再者思来,皇帝赐与的龙袍是无上荣耀,连黄马褂都当世代供奉相传,何况是龙袍,怎能随死者陪葬?

“蟒衣为象龙之服,与至尊所御袍相肖,但减一爪”《野获编》

追溯清代历史不难发现,其实清朝的亲王和郡王所穿朝服一般也都是龙袍,贝勒则是蟒袍。而根据史料记载得知,此衣制是以“五爪为龙,四爪为蟒”为理论基础。故而有专家认为此墓主人为亲王的推断是有一定道理的。但亲王的朝服与皇帝龙袍差距较大,因为亲王所穿龙袍的颜色限定为土黄或者暗黄,只有皇帝龙袍才可以明黄为基调,且在图案限定上,亲王朝服上的龙必须是盘龙或降龙,皇帝龙袍上的为升龙或者正龙。

墓主人陪葬的这件龙袍恰恰就是百分百符合皇帝龙袍的特征!出土的龙袍鉴定后属于金丝绣编工艺,上有行龙12条、正龙13条,无论是工艺还是龙的形态和数量,都证明这件龙袍是真正由皇家出品的御用龙袍。因此墓主人的身份成为难以解开的历史秘密,专家也只能按照棺中所记载的“中宪大夫拙吾黄公”来推断墓主人名为黄拙吾,并暂时得出皇帝赐袍的结论。

主流推测面对诸多疑点,诸多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给出了一些大胆的猜测,这些推测的共同点是否定了“黄拙吾”这个名字,认为此名为掩人耳目,更有学者倒推此名用意为“吾拙黄”,“吾”即我的意思,“拙”取罢“黜”之意,黄又与“皇”同音,故而推测此墓主人是皇家夺位中被罢黜的一位,于是便有了诸多猜测。

由于胤作为太子于康熙年间被废,也算的上是“吾拙黄”的范围,并且胤死于雍正二年,跟专家推测的死亡时间能沾边。但这里有一点就是胤是地地道道的满人,不可能留明朝发式,且下葬情况明确记载于史料中,胤死后被追封为和硕理亲王,葬于天津蓟县黄花山理亲王园寝,正直雍正稳定局面,收买人心的时候,光明正大的厚葬胤于亲王园寝是一种百益而无一害的政治手段,对于雍正是,对于胤后人也是,没有任何必要再葬于他处,故而墓主人为胤不可信。

顺治

历史上的顺治之死本来就是清初谜案,再由此干尸的发现,更给顺治之死增添了许多神秘话题。据史籍记载,顺治皇帝福临是因天花病而英年早逝。但也有人认为福临出家当了和尚或者被孝庄皇太后软禁,如果照此说法,清心寡欲的顺治帝活到康熙后期并非不可能。

但墓主人是明朝盘鬓发式,这与史籍中信奉佛教的顺治帝并不符合,但有一点是明末清初时的佛教和道教都受到了推崇,曾经的女真先祖也是吸取佛道儒三教精华而创立的全真教,所以顺治信奉佛教的同时也可能信奉道教,且在其入关时,正是顺治帝特许了道教保留发式。

而持顺治出家为僧的观点也是由于董鄂妃的离世使得顺治帝万念俱灰、无心理政,据说顺治帝是前往五台山出家,那么葬于石景山就显得比较合理了。而据清廷所宣传的是孝庄皇太后阻止了顺治出家的举动,顺治不久后便去世。这个史料文献正好为顺治成功出家提供了逻辑上的支持,毕竟清军入关不久,怎能将皇帝出家的消息公布开来呢?于是有了孝庄阻拦皇帝出家,随后宣布顺治病死宫中,再立八岁的康熙为皇帝,是为稳定舆论的手段。

而作为太上皇的顺治虽然是不涉世事,潜心修炼了,但该操办皇家葬礼还得操办啊,于是乎有了清东陵的顺治假尸,而当顺治真身圆寂之时,又不能再次入葬,只能秘密葬于石景山。因此墓主人是顺治看似经得起推敲,但有一点无法解释,那就是墓主人身披一品武官的朝服并不符合顺治的身份,作为太上皇,龙袍该披就披了,外覆一身武官朝服显然不合理,因此这个推论也不可信。

多尔衮

多尔衮被怀疑的导火索比较有意思,那就是出土的干尸有一只脚上是六个脚指,而根据史籍记载,多尔衮后代中就有六指情况的发生,因此被认为是多尔衮遗传下来的家族基因。

“睿亲王多尔衮摄政有年威福自专,殁后其属人首告定罪除封。”《清史稿》

根据史料记载,多尔衮驾崩后是葬于九王坟,但不排除多尔衮生前为自己谋划了一场掉包入葬他处的举动。毕竟在清初的形势中,多尔衮是位高权重的,在皇太极去世后的皇位之争中也留下恶名,说不定哪天给他挖出来鞭尸也是有可能的。史籍里也确实记载了多尔衮的坟墓被毁坏,多尔衮是顺治七年(1650年)冬天去世的,死的时候还被追封为“清成宗”,短短两个月后便被剥夺封号,掘墓焚尸。因此,以多尔衮的智慧,为自己谋求一处死后安安静静睡觉的陵墓是有必要的。由于石景山原为顺天府管辖范围,顺天府又是多尔衮栽培的势力范围,上到府尹,下到通判,都会买摄政王的脸面,多尔衮秘葬于此更容易做到,也不容易被察觉。

多尔衮是清朝皇太极时期战功最为显赫的皇室成员,天聪十年(1636年)皇太极称帝时,多尔衮被封为和硕睿亲王,位列六亲王第三席,当时的多尔衮年仅二十四岁。皇太极未立继承人便驾崩后,多尔衮是有很高的呼声继承帝位的,虽然未能如愿,但扶上了一个六岁的顺治帝。顺治元年(1644年)四月,多尔衮被拜为大将军,顺治亲赐大将军敕印,掌管兵马大权准备入关。清军入关后,顺治元年九月,顺治帝到达北京,封多尔衮为叔父摄政王,赐穿貂蟒朝衣。

“各处征伐,皆叔父倡谋出奇。攻城必克,野战必胜。叔父幼而正直,义无隐情,体国忠贞,助成大业。又辅朕登极,佐理朕躬,历思功德,高于周公。”顺治帝

顺治二年(1645年),多尔衮晋为皇叔父摄政王后,一切礼制如同皇帝,王公大臣散朝后皆要“列班跪送”多尔衮。此时的多尔衮虽然不是皇帝,却胜似皇帝。因此墓主人的被罢黜的皇帝之意也沾得上边,且根据其死后以父皇之意追封来看,陪葬龙袍是可以做到的,一品武官朝服也符合其戎马一生的大将军身分,亲王以前多尔衮做过贝勒,身穿蟒袍也合理,因此在清初能够集三种袍服于一身的就只能是他。多尔衮死于冬季,尸体保存的自然条件较好,成为干尸的可能性也比较大。

这里的疑点就仅仅是发式了,毕竟满清入关后的“剃发易服”都是由多尔衮主导的,若果他死后还留着明朝的发式,就太不合乎情理。

综上所述,历史总是这样坦白而又神秘,关于龙袍干尸的推测,在民间还有明朱三太子的说法,但终究经不起推敲,也许通过更多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的研究,“黄拙吾”的真实身份便会慢慢浮出水面。

2006年北京出土了一具干尸,尸体全身呈现黑色,头发和指甲保存的比较完整。经过现场考古学家确认,这具尸体的主人为清朝宪大夫黄拙吾,距今已经有300多年的历史,是目前为止北京发现的唯一一具干尸。黄拙吾历经明末清初时期,在清朝做官时候,被康熙封为四品“中宪大夫”,并且赏赐了他一品麒麟补服和“五爪龙袍”。晚年的是他因病卧床不起,死亡后家人按照他的遗言将其发辫挽称明朝的发髻,以汉族传统方式将他下葬,以示尊重。

黄拙吾干尸在2006年的一个施工现场意外挖掘到的,干尸长1.73米,左脚有六个脚趾头,全身乌黑。刚刚出土时候,这具干尸的皮肤还有弹性,后来水分蒸发才失去了弹性,尸体的头发和指甲保存比较完整,之后干尸被存放在一个恒温玻璃柜当中。

这具干尸除了在身体外面套着一件清朝一品官员的朝服外,他里面还穿了一件青色的五爪龙袍。这在清朝私自穿龙袍后果是相当严重的,多尔衮曾因私藏龙袍死后被拖出棺材直接鞭尸,和也因为私藏龙袍而被抄家。可这黄拙吾却穿着龙袍一睡就是几百年,从来没人打搅过。再说他的明朝发髻跟清朝的“剃发令”严重冲突,这在清朝也是砍头的罪。

于是问题来了,他到底是谁呢?专家查看了无数遍的《清史》,也没有发现任何关于拙吾的记载,能到康熙赏赐的荣耀的事情,竟然没有被记载这是不科学的。所以有人判断,这黄拙吾就是康熙废黜的太子因胤,一个被废弃的太子自怨自艾之下遁入空门,将精神寄托在道家身上,死后也就有了道士发型。对此,你怎么看呢?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大唐历代皇帝都有谁?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庙号谥号姓名统治时间高祖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李渊618年~626年武德618年~626年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李世民627年~649年贞观627年~649年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李治650年~683年永徽650年~655年显庆656年~661年龙朔661年~663年麟德664年~665年乾封666年~

  • 武则天长的好看吗,武则天的长相、身高、体重是多少?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古时候,没有照相设备,要让人的相貌保存到后世,一个方法是画像,可是,现在能看到的画像大都不是人还活着的时候画的,而是后人凭想象或者史书上的描写画的,可信度不高。就说现有的武则天画像吧,仅仅能分辨出是个女人相貌而已,看不出是美还是不美。据说河南洛阳龙门石窟那个卢舍那大佛,是武则天时代雕琢的,而且是参照

  • 历史上有哪些皇帝可以称为“圣人”?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玄道承认的“圣人”为黄老列庄;儒家尊崇的“圣人”是尧舜孔孟;墨学公认的“圣人”属大禹。综上所述,可称为“圣人”的帝君皆为传说人物,如果能算现实皇帝的话,哪是黄尧舜禹四人。在中国历史上除了以上“圣人”外,后世又出现了一系列的所谓“圣人”,如“武圣”、“兵圣”以及“书圣”等,他们与以上说的“圣人”不是一

  • 明朝经历过几代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总共16个皇帝其中朱棣的小儿麻痹症儿子当皇帝的那几年是怀柔政策和对老百姓福利最好的几年,比朱允治理的还要好,可惜好人命不长,死的早。,是皇帝更替非常快的几年,最快的时候一年换3个,几乎都是死在吃长生不老仙丹和壮阳药服用过度死的。皇帝也是人,并非非常聪明。《明朝那些事儿》里只是描述了皇帝们的一些突出事

  • 明朝首辅张居正是什么属相?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鸡张居正(1525年-1582年7月9日),字叔大,号太岳,幼名张白圭,湖北江陵人,时人又称张江陵(今湖北荆州)。明朝中后期政治家、改革家,万历时期的内阁首辅,辅佐万历皇帝朱翊钧开创了“万历新政”中国历代皇帝,什么属相都有。举例如下:1、唐高宗李治(628年-683年)属鼠;2、隋炀帝杨广(569年

  • 中国历史朝代的排序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1、夏朝:约公元前2029年-约公元前1559年,共计:471年。2、商朝:约公元前1559年-约公元前1046年,共计:438年。3、周朝: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分为西周、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共计:867年。4、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

  • 明朝历代皇帝列表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明太祖洪武帝朱元璋明惠宗建文帝朱允明成祖永乐帝朱棣明仁宗洪熙帝朱高炽明宣宗宣德帝朱瞻基明英宗正统帝朱祁镇明代宗景泰帝朱祁钰明宪宗成化帝朱见深明孝宗弘治帝朱v樘明武宗正德帝朱厚照明世宗嘉靖帝朱厚明穆宗隆庆帝朱载明神宗万历帝朱翊钧明光宗泰昌帝朱常洛明熹宗天启帝朱由校明思宗崇祯帝朱由检扩展资料:明朝(13

  • 中国历朝历代皇帝顺序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古代一共有多少个王朝,有哪些杰出的帝王?这个问题很容易回答。咱先来说第一个,中国古代一共有多少个王朝。据专家介绍,中国自秦大一统至清朝灭亡,共出现过九个大一统王朝。分别是秦、汉、晋、隋、唐、宋、元、明、清。另外还有五十多个小王朝。当然,秦朝以前的夏、商、周三代也是统一的王朝。现在比较统一的说法是

  • 《琅琊榜》是哪个朝代的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琅琊榜》的原著是架空的,所以小说中的朝代自然也是虚构的,但电视剧《琅琊榜》的故事背景被设定为“南梁大通年间”。南梁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朝代。东晋灭亡之后,南朝共经历四个朝代宋、齐、梁、陈。梁是南朝第三个朝代,建于公元502年,史称“南梁”,也称“萧梁”。《琅琊榜》虽然是架空历史,没有介绍具体的时代背

  • 几千年中华文明中,你觉得哪个朝代的哪位皇帝可以称为千古一帝?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我认为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可以称为千古一帝。因为新莽灭亡后,天下大乱,除了赤眉绿林两股大的农民起义军外,各地军阀割剧,人民生活在战乱加灾荒的水深火热之中。刘秀白手起家,东征西战,在河北招兵买马,积累力量,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收洛阳,取长安,得陇望蜀。展现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领袖的品质,终于统一了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