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候,没有照相设备,要让人的相貌保存到后世,一个方法是画像,可是,现在能看到的画像大都不是人还活着的时候画的,而是后人凭想象或者史书上的描写画的,可信度不高。就说现有的武则天画像吧,仅仅能分辨出是个女人相貌而已,看不出是美还是不美。据说河南洛阳龙门石窟那个卢舍那大佛,是武则天时代雕琢的,而且是参照了武则天的相貌。若武则天果真长那个样子,还真不错,美观大方,慈眉善目。只是不敢肯定那就是武则天的真实样子,因为当时的雕塑家,造像时肯定要把武则天的相貌理想化完美化,夸大其美丽之处,掩盖其不足之处。而且毕竟是要雕刻佛像,是一个伟男子形象,不可能完全按照武则天的形体雕塑。要想知道武则天的真实相貌,我看只有在啥时候挖开了乾陵,按照武则天的骨架复原,她的相貌、身高等就水落石出了。但是,根据国家政策,不允许随便发掘帝王陵墓。我们这一代人很难等到那一天。还是凭想象猜测武则天的长相吧。武则天能受到两代帝王宠幸,肯定有出众的相貌。我想,古代人的审美观大概不会与现代人有多大差别。
武则天根据历史描述,和生活纪历推断武则天一定美貌美如花,不然怎么能选进宫,李世民和李治都迷恋。
身高大约在一米六五,至一米七五之间,因为当时选美是特别严格,因为女人个子太高就不是那么太好看,一那时选美都要接近七头之身,
体重大约在一百斤至一百三十斤之间才能附合选美标准。太胖太馊都不可被选中的。
古代中国人的身高是多少?有何史料记载?
我国很多史料都记载了古人的身高,例如《史记》中大禹“九尺二寸”,孔子“九尺六寸”,刘邦“七尺八寸”;《三国志》中,何夔“身长八尺三寸”,他的父亲何熙最高,有“八尺五寸”。《汉书》里也写到项羽身高“八尺二寸”。乍听起来,古人们好像长得都十分高大,但经过考古学家大量研究后,发现现代人对古代的尺的理解有偏差。
首先,古代人所使尺子的长度和现在尺子不一样。其长度的趋势基本上是年代越久远实际越短。如商代1尺约为0.169米,西汉1尺约是0.231米,隋朝1尺相当于0.273米,明代1尺达0.32米,清朝时期尺子长度与现在差不多。而楚霸王时代,1尺大致是现在的7寸,项羽的身高(暂且不论测量方式)用现在的算法来算大概是1.89米。这个高度放在现代只算得上高大魁梧,但在史料中这已算“巨人”了。
其次,即使同一年代的尺子,它们的长度也不尽相同。例如商代的骨尺1尺为16.95厘米,牙尺1尺是15.75厘米和15.80厘米;西汉的木尺1尺长23厘米,铁尺1尺有22厘米,竹尺1尺为23.6厘米或22.92厘米;明清两代,曾分别采用营造尺、裁衣尺和量地尺三种不同长度的丈量工具,但在史料上到统称为尺,至于古人是用哪种尺量的我们也无从考究。
另外古人测量身高的方法也值得探究。明代学者徐霞客的好友陈继儒在《寿江阴徐太君王孺人八十叙》中曾提到古人对身高测量大多是估量,即直接通过肉眼估算对方身高,并没有经过实际丈量。现代人体测量证明:人的身高数在清晨最大,晚上最小;也就是说,在不同的时间段下,人们看起来不一样高。而且脚跟是否着地,鞋帽脱掉与否,身材胖瘦如何,身材比例怎样等等直接影响了人们对他人身高的判断。用这种估量的方法记载的身高实在是不令人信服。
除此,古人的身高与现代人一样都呈高矮两极分化与地域性分布。上层阶级的人由于从小锦衣玉食,营养补充到位,身高普遍比底层穷苦人高;而北方人又整体比南方人高,大约高至5厘米。史料上大多对于古人身高只是记载了一个具体的数值,我们必须结合历史背景才能分析出古人大致的身高。要想更加精准地了解古人的身高,最为可靠的办法是依据考古出土的古骨骼和古尸。
笔者整理了一些考古数据,大致了解到以下三点:
1.距今五、六千年前至距今三、四百年前,中国古代成年男子的平均身高约在1.65~1.67米之间,古代成年女子的平均身高约在1.54~1.56米之间。个别时代有所微动,例如秦汉三国时期的人略高,唐宋时期人们由于民族融合与南迁等原因整体偏矮。
2.人类学家对十五世纪以前人种的研究显示:全世界古代男子中等身材的标准是1.60~165米。由此可得,中国古代男子的身材在世界同时代人当中算中等偏上水平。
3.与各个历史时期的欧美人身高相比,我国古代人的身高与他们的差距没有现在这么大。二百多年前美国成年男子的平均身高为1.67米,现在他们的身高已经高达到1.75米,而我国现代人的平均身高在建国前一直没有什么变动,直到建国后由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身高才有所增长。其增长趋势大概是:每十年男子增长2.3厘米,女子增长2.1厘米。
其实古人身高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个数值,它还与我国各个时期的特征与进程息息相关。于此同时,它也提醒了我们:要以审视的眼光阅读史料。
古人身高?举几个例子,《汉书》记载项羽身高八尺,如果按现在一尺33厘米算,项羽有2.6米,那不是比姚明还要高,但古时候尺的单位标准不统一,汉朝一尺是0.23米,清朝一尺是0.33米,《汉书》当然是汉朝的,项羽的八尺也就是1米8,和现在人差不多,所以古人常说的“七尺男儿”合现在1米6,不算高。
图为常州的南宋周墓,身高1米52,周为南宋太学生,出土有牒文,为我国最早的大学学历证明书。
要研究古人身高,可以去翻翻《三国志》,千万别信《三国演义》,那是罗贯中为求艺术效果而刻画的,比如关羽9尺、赵云8尺都正常,但兀突骨有12尺,阮翁仲有13尺,这就太吓人了,张松竟然不满5尺,那就不足1米,而《三国志》作为二十四史之一,里面记载了20多位人物的身高,是可以参考的。
图为吐鲁番的楼兰女尸,身高1米58。
比如何熙8尺5、太史慈7尺7、刘表8尺、刘备7尺5、诸葛亮8尺、赵云8尺、许诸8尺、程昱8尺3,马腾8尺等等,如果换算成现在尺寸,那就都在1米7以上,因为三国志里记载的都是有名的文臣武将,他们的身高肯定要比一般百姓要高大,是正常的,另外生活条件好的达官显贵身材要高大。
咸阳出土永泰公主墓,她丈夫武延基的身高为1米75,永泰公主是唐中宗七女儿,武延基是武则天的侄孙。
而要了解古人的普遍身高,根据出土的古骨胳和古尸是最可靠的,比如长沙出土战国男性身长1米58,荆州出土的西汉男性身长1米63,赤峰汉墓出土的男性身高1米55,徐州大墩子遗址出土墓葬骨胳显示,平均身高在1米55,佛山河宕遗址出土的女性平均身高也只在1米4的样子,北京胡村遗址出土女性最高只有1米65,所以中国古代男女身高,除去少数特别高和特别矮的,男性在1米6-1米7,女性在1米5到1米6的样子。